王红旭
河南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平顶山 450007
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
王红旭
河南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平顶山450007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人群2 648例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Logistic检验分析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与脑梗死的关联强度。结果在体检的2 648例患者中,脑梗死患病率4.80%(127/2 648)。FPG升高、TG升高、HDL-C降低、血压升高、中心型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47.24%、25.98%、46.46%、83.46%、48.82%,均高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的29.99%、15.03%、27.97%、36.93%、24.00%(P<0.05)。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家族史及BMI影响因素后,TG升高、血压升高、中心型肥胖与脑梗死发生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随着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聚集程度的增加,脑梗死的患病率呈逐渐增加趋势(P=0.004)。结论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与脑梗死的发生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关键词】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脑梗死;发病率
由于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称为代谢综合征,常表现为中心型肥胖、血压升高、血脂异常、血糖升高。研究发现[1],这些代谢因素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对脑梗死患者的研究中调整年龄、性别和其他脑卒中危险因素后,代谢综合征可以增加脑梗死的患病风险[2]。本研究对2 648例门诊体检人群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0-09—2013-09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人群2 648例,男1 427例,女1 221例,年龄28~85岁,平均(58.59±13.81)岁。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调查方法及内容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本研究小组成员按照规定的调查方法和标准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等)、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及饮食情况)、既往疾病史及家族史。(2)体格检查:用标准化方法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测量时被测者只穿少量单衣裤,脱去鞋帽。使用台式汞柱式血压计,采用国际标准化方法进行血压测量,连续测量血压3次,以平均值作为被测对象的血压值。(3)实验室检查:被检者清晨空腹8 h采静脉血,由本院检验科检测空腹血糖(fast plasm glucose,FP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n cholesterol,LDL-C)等生化指标。
1.3诊断标准脑梗死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本研究中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包括FPG升高、TG升高、HDL-C降低、血压升高和中心型肥胖。这5种因素的诊断标准分别为:(1)FPG升高,FPG≥5.6 mmol/L(100 g/L),或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2)TG升高、HDL-C降低,参照200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TG≥1.7 mmol/L或已接受相应降脂治疗;HDL-C<1.04 mmol/L或已接受相应降脂治疗。(3)血压升高:参照2005年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收缩压/舒张压≥130/80 mmHg或已确诊为高血压正在接受相应治疗。(4)中心型肥胖: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定义,将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诊断为中心型肥胖。平均每日吸烟1支及以上,并连续吸1 a及以上者为吸烟。平均每日饮白酒50 g及以上,并连续饮1 a及以上者为饮酒。
2结果
2.1脑梗死者与非脑梗死者一般资料、相关生化指标及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特征在体检的2 648例患者中,脑梗死患病率4.80%(127/2 648)。与未发生脑梗死体检者比较,发生脑梗死患者年龄较大,男性、饮酒、吸烟、有脑卒中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中心型肥胖者比例较高,其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TG、FPG等均高于非脑梗死者(P<0.05)。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相关生化指标及心血管代谢性
2.2多因素调整后心血管代谢性因素与脑梗死的关联调整相关影响因素后,TG升高、血压升高、中心型肥胖与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P<0.05)。见表2。
表2 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与脑梗死发生的关联
2.3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检出情况随着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聚集程度的增加,脑梗死发生的危险性也增加,趋势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见表3。
表3 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聚集程度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
3讨论
在对上海、北京、武汉等大中城市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的粗患病率为14%~16%,标化患病率为9%~12%[3],与发生心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及病死率呈明显正相关[4],代谢性疾病日益增长的发病率严重危害着公众的健康。随着社会老龄化,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同时,FPG升高、TG升高、HDL-C降低、血压升高、中心型肥胖等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常合并发生在同一个体,这种多种代谢危险因素的聚集显著增加了各类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脑卒中的患病风险[5-6],并影响其预后[7]。因此,了解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在老年人群中的流行特征及其与脑卒中的关系对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对北京市38 532例50~79岁人群的调查中发现脑卒中患病率9.3%,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升高,其中缺血型脑卒中占80.8%[8]。本研究结果显示,我院体检中心体检人群脑梗死的患病率为4.80%(127/2 648),低于北京市居民的脑梗死患病率,考虑是本研究所调查的人群年龄范围较广28~85岁,青年人群的发病率较低所致。在对体检人群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发生脑梗死的体检者FPG升高、TG升高、HDL-C降低、血压升高、中心型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47.24%、25.98%、46.46%、83.46%、48.82%,均高于未发生脑梗死的体检者29.99%、15.03%、27.97%、36.93%、24.00%)(P<0.05)。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家族史及BMI影响因素后,TG升高、血压升高、中心型肥胖与脑梗死发生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且随着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数量的增加,脑卒中的患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提示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在制定脑梗死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时,各种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因素应受到重视,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检测体质量及腰围对预防和减缓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综上,目前我院体检人群各种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的患病率较高,且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由于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无法估算发病率,且样本局限于去医院体检的人群,对因果推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尚有待大样本的队列研究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
4参考文献
[1]Yun JE,Won S,Sung J,et al. Impact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depend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Circ J,2012,76(10):2 443-2 448.
[2]段春梅,邹飒枫. 脑梗死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3):93-95.
[3]袁明霞. 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2-3.
[4]胡宾,周玉杰. 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3):328-329.
[5]李黎明,刘晓田,张路宁,等. 河南省某农村地区老年人群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关系[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9(5):661-665.
[6]汤玲燕. 蒙古族人群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脑卒中的关系[D]. 苏州:苏州大学,2014.
[7]曾少娇,周雪珍,张振宇. 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预后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7):59-60;64.
[8]吴可贵. 北京市50~79岁人群脑卒中患病率和危险因素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7):645-648.
(收稿2015-02-15)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3-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