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儿童睡眠增多症的睡眠结构特征分析

2016-03-01 08:20宁泽淑杨理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儿童

宁泽淑 杨理明 陈 波

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一科 长沙 410007



32例儿童睡眠增多症的睡眠结构特征分析

宁泽淑杨理明陈波

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一科长沙410007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睡眠增多症的睡眠结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2014-01收治的32例睡眠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导生理参数睡眠监测仪对患儿睡眠情况进行监测,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完成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睡眠增多症患儿男20例,女12例,发病年龄中位数4.8岁(3~14岁),高峰发病年龄中位数为6.3岁。常见睡眠增多症病因为发作性睡病5例,呼吸暂停13例,昼夜节律紊乱8例,特发性睡眠增多症3例,颅内感染3例。均行多导生理参数睡眠监测检查,其睡眠结构均有异常。结论不同类型睡眠增多症患儿具有不同的睡眠结构特征。

【关键词】儿童;睡眠增多症;睡眠结构

近年来,国内外随着多导生理参数睡眠监测仪的应用和质量评估方法的完善,使儿童的睡眠问题逐渐受到小儿神经专业的重视,睡眠异常增多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及对神经内分泌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拟通过对32例睡眠增多患儿的睡眠结构特征分析,进一步探讨睡眠结构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并指导临床合理分析及治疗。

1资料与方法

选取2006-01—2014-01就诊于湖南省儿童医院的睡眠增多症患儿32例,采用专业统计分析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本组患儿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P=0.60)。见表1。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P=0.84)。见表2。不同类型患儿各期睡眠百分比及睡眠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不同类型患儿年龄比较 (n)

表2 不同类型患儿性别比较 (n)

±s)

3讨论

人的正常睡眠有两种状态,第一种是快速运动睡眠(眼快动睡眠),其生理特点是全身肌肉松弛,心率和呼吸加快,躯体活动较多,醒后可有梦的回忆。新生儿的眼快动睡眠时间较长,8~9 h/d,并随年龄增长而减少,青少年每日为1~2 h。第二种是非快速运动睡眠(眼非快动睡眠),在眼非快动睡眠,心率和呼吸慢而规则,身体运动少,为安静睡眠的时期。本期又分为4期(即第1期为打盹浅睡期;第2期为中睡期,对外界刺激已无反应;第3和第4为深睡期,难于叫醒,醒后无梦)。新生儿的眼非快动睡眠分期不明显,2个月后才能分清。6个月后的睡眠是从觉醒状态到眼非快动睡眠,再到眼快动睡眠,两大时期循环交替进行,构成夜间整个睡眠。新生儿无明显昼夜节律,随着年龄增长,连续睡眠时间延长,但每日总量减少,到5~6个月时可连续不间断睡7 h,1岁时每日睡眠时间约14 h,白天需2次小睡,2岁时每日睡12~13 h,白天小睡1次,2~3岁时每日睡11 h。

正常睡眠对机体的生长发育、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1]。不同的睡眠阶段对人体发育起不同的作用,NREM睡眠期是儿童生长激素分泌的重要时期,是促进生长、消除疲劳及恢复体力的主要方式。REM睡眠在神经系统的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可促进和巩固记忆活动。而儿童期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因此睡眠障碍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对儿童的神经精神发育也会造成影响。正常人24 h觉醒-睡眠周期多数为夜间睡眠,白天处于觉醒和活动状态。虽然日间的觉醒水平有一定的波动性,多数人早晨到上午觉醒水平最高,午后觉醒水平降低,但若在夜间获得足够睡眠的情况下,如出现白天过多的睡眠,称为日间睡眠过度,是常见的一类睡眠障碍,可影响白天工作、学习效率等。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临床主要表现为白天多度嗜睡,同时伴有猝倒和其他的病理性快眼动相睡眠表现,如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等症状。部分可能与接种疫苗有关[2-3],其典型临床表现通常是白天不可抗拒的睡眠增多,既可以独立出现,也可以和其他一个或几个症状同时出现。多导睡眠监测显示发作性睡病的主要改变是睡眠周期紊乱及睡眠结构的改变,以REM睡眠潜伏期缩短为特征[4]。发作性睡病患者的PSG特征有:(1)日间睡眠次数增多(≥3次),且以周期反复出现,每次睡眠持续时间在5~120 min,午睡时间特别长;(2)睡眠潜伏期缩短(≤8 min),并常有持续数秒至1~2 min的“微睡眠”;(3)REM潜伏期缩短,至少2次或更多的SOREMP;(4)夜间睡眠REM潜伏期缩短或SOREMP,REM期呈小片断,周期性不规则。本研究结果与文献相符。部分诊断时间超过1 a。而Kothare等[5]的研究发现发作睡病的平均延迟诊断为(14.63±14.31)a。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夜间睡眠7 h内,其口或鼻腔气流持续停止10 s以上,并整夜超过30次者即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睡眠呼吸疾病,临床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过度日间嗜睡。由于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甚至出现夜间猝死。因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有潜在致死性的睡眠呼吸疾病。本研究结果提示其睡眠结构有明显紊乱。

早在新生儿阶段,昼夜的生物钟系统已起作用,人的睡眠-醒觉周期的持续时间长短取决于人体的内分泌、生物钟的节律与外界的环境时间周期的同一性和协调性。婴儿的生物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外界因素等条件逐渐与外在环境的时间规律同步,最终使主要的睡眠时间固定于夜间。而当内外两个方面不协调时,会出现睡眠-醒觉周期紊乱或睡眠-醒觉周期的生物节律障碍,表现为睡眠时相的改变或昼夜节律紊乱,主要是白天和夜晚睡眠时间和规律紊乱,出现白天嗜睡或难以克制的睡眠。本组昼夜节律紊乱8例,因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导致夜间睡眠结构紊乱、白天过度睡眠。

特发性睡眠增多症为单纯的中枢性睡眠增多,表现为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可达10~16 h,甚至超过20 h。常为深睡眠,唤醒困难,清醒后呈醉酒样。日间午睡也延长,但较少出现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亦不伴有猝倒或睡眠瘫痪。PSG显示睡眠周期正常,总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时间短,入睡后慢波睡眠Ⅲ~Ⅳ期明显延长,入睡后早起缺乏REM睡眠,常在NREM睡眠各阶段反复出现多次后才进入REM睡眠,故REM潜伏期明显延长。MSLT显示日间睡眠增加,但无SOREMP,本文诊断为特发性睡眠增多症3例。

颅内感染患者,尤其轻度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在早期有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白天过度的嗜睡、精神状态稍差,而无其他神经系统表现,如抽搐、呕吐等,往往以睡眠障碍就诊,本文有以睡眠障碍就诊的颅内感染患儿3例,其睡眠结构紊乱表现不同。

总之,不同的睡眠障碍具有不同的睡眠结构特征,且对睡眠结构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于儿童来说,无论是REM期还是NREM期,其良好的睡眠都能通过特异性的神经调节机制和脑电信号为脑组织的发育提供条件。因此,了解和掌握睡眠结构的变化,可协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协助睡眠障碍的治疗,改善患儿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4参考文献

[1]刘晓燕.临床脑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31-536.

[2]Howell MJ.parasomnias:an updated review[J].Neurotherapeutics, 2012,9(4):753-75.

[3]Szakacs A,Darin N,Hallbook T.Increased childhood incidence of narcolepsy in wester Sweden after H1N1 influenza vaccination[J].Neurology,2013,80(14):1 315-1 321.

[4]Nevsimalova S,Jara C,prihodova I,et al.Clinical features of childhood narcolepsy. Can cataplexy be foretold[J].Eur J Paediatr Neurol,2011,15(4):320-325.

[5]Kothare SV,Wiznitzer M.Association between H1N1 vaccination and narcolepsy-cataplexy:flu to sleep[J].Neurology,2013,80(14):1 276-1 277.

(收稿2015-01-06)

【中图分类号】R7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1-0103-03

猜你喜欢
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2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9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7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0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74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69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