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玉树 李志忠 武连东
山东夏津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夏津 253200
青年缺血性卒中后长期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庞玉树李志忠武连东
山东夏津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夏津253200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长期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05—2013-03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由专业的医学调查人员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有无病史及生活习惯等进行分析,找出与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一般资料与长期血管事件的关系:(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长期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2)性别:男性患者长期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长期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患病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生活习惯与长期血管事件的关系: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饮酒患者发生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饮酒患者;吸烟患者的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非吸烟患者;经常进行锻炼的患者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不进行锻炼的患者,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男性、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等均是影响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长期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青年缺血性卒中;血管事件;影响因素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其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1-2],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随着现代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脑卒中的发病越来越倾向与青年人[3-4],我国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约10%,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卒中占绝大部分[5]。本研究对象为2010-05—2013-03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有无病史及生活习惯等进行分析,找出与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2010-05—2013-03我院接受治疗的485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18~45岁,平均(32.6±5.21)岁,男285例,女2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出院后随访,其中64例患者会出现长期的血管事件。485例中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情况、生活习惯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1)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的人员为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信息主要包括:一般资料(姓名、年龄、性别)、有无病史(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生活习惯(吸烟史、饮酒史、是否有锻炼的习惯)。(2)通过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情况以及生活习惯等找出上述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长期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6.0作为数据处理软件包,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485例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n(%)]
2结果
2.1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一般资料与长期血管事件的关系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长期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性别:男性患者长期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长期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患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一般资料与
2.2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生活习惯与长期血管事件的关系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饮酒患者发生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饮酒患者;吸烟患者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于非吸烟患者;经常进行锻炼的患者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不进行锻炼的患者,2组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生活习惯与
3讨论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我国是一个脑卒中发病率的大国,每年都会增加百万计的脑卒中患者,且其发病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很多青年人发生脑卒中的比例逐年升高,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占大部分。脑卒中具有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或身体功能障碍如偏瘫、瘫痪等[6]。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增长是诱发脑卒中患者发生血管事件的一个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的弹性下降;男性患者的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要著性高于女性,这可能多与男性的生活压力有关,且较多男性均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脑卒中患者中有高血压史的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于非高血压史患者,高血压本身就是发生血管事件的一个危险因素[7];高血脂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非高血脂患者;吸烟与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均会造成脑卒中患者发生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大;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青年缺血性的卒中患者长期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要远远低于不进行体育锻炼的患者,由此可以看出,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增快患者的病情恢复时间。
综上所述,对于青年缺血性的卒中患者,其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生活习惯等均会对其卒中后的长期血管事件有显著影响,因此值得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研究。
4参考文献
[1]仝秀清,赵世刚,魏芳.青年缺血性卒中病人病因及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1,33(4):278-280.
[2]吴婧,刘俊艳.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12(5):365-367.
[3]史哲,张茗,吴永辉,等.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超敏C反应蛋白的比较[J].北京医学,2013,35(2):88-90.
[4]胡艳兵,胡蓓蕾,邹明,等.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病因学特点及短期预后情况[J].临床荟萃,2013,28(7):738-741.
[5]周敏,佘子瑜,梁顺波.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23):2 730-2 732.
[6]刘晶,王大鹏,王伟娟,等.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 160-1 161;1 165.
[7]范惠珍.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分析及危险因素预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474-475.
(收稿2015-01-15)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1-00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