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林莽
小感触和大视野
◎耿林莽
鲁迅在他的《自选集自序》一文中,谈到《野草》的创作时,说过这样的话:“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而在《野草》英译本的序中,他又说道:“大抵仅是随时的小感想,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混了。”“小感触”和“小感想”的提法,与散文诗的短小精炼,以及每每多抒发片断情思的特点相吻合。但是,这提法似也引起了某种片面性的理解以至误解,认为散文诗不过是“小玩艺”,精致的“小摆设”而已。这种误解所产生的潜在影响,对散文诗的发展是不利的。
感触感触,先有所触方会有所感,人与世界相遇,才能萌动思想感情,产生创作冲动和构思。闭门造车,切断对于大千世界沸腾生活的联系,只在那里无休止地装修自家那个“内宇宙”的暗壁以创作散文诗者,并非无人。
鲁迅所说的小感触,是相对于较为完整复杂的创作题材而言,在上面所引有关《野草》的这段话后,他又说:“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这就告诉我们,他所谓的“小感触”,乃指片断的情思、感想之类,这些东西,较适合散文诗的文体特征,而有着完整故事情节的素材,便更宜于写小说了。这是理解“小感触”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方面则是,我们原不必过于介意于他所说的“小”,其实,“小”未必小,小中往往见大,不过是“大”的一个切入口。“小感触”联系着“大视野”,这才是关键之所在。
我们还是来看他自己的解说吧: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但是:“我自爱我的野草”。因为,“野草”虽小,也是他的“生命的泥”孕育而成,是他真实思想感情熔铸出来的,因而,刚劲、沉郁、悲壮,充满现实穿透力和思想的启迪性。
不妨从他自己的介绍,来看看这些“小感触”形成散文诗的过程,便足以说明,他们沉甸甸的分量,决不是什么“小玩意”“小摆设”一类的东西了。
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这样的战士》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至于《淡淡的血痕中》,则是在北京发生了军阀段祺瑞屠杀爱国人民的惨案后所作。这些“小感触”联系着现实人生中的重要方面和重大事件,全然来自他的“大视野”。至于《过客》,这篇寓言式的以戏剧形式展开的散文诗杰作,更渗透了他生命意识之无比辉煌的力量,有一种崇高的悲剧美的苍凉与悲壮。无论前面是野地、荒坟,是黄昏、黑夜,“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吧”,他“即刻昂起了头,奋然向西走去”,面对强大的“暗夜”并不放弃人生的追逐,“知其不可而为之”,鲁迅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不朽的战士和诗人的艺术形象。据荆有麟先生回忆,鲁迅曾向人提及,《过客》是“在脑筋中酝酿了接近十年”才写出的,这恐就不是什么“小感触”,而是对于人生的“大思考”了。即使是小感触,受启发于一时的见闻,富于“即兴”性作品,也并非掉以轻心就可以写好的。“从水管里淌出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小感触”联系着“大视野”,只有当一个作家有着伟大的人格修养,丰富的人生体验,深邃的思想与艺术储备的基础,他的“小感触”才不会是微不足道的“易碎品”和轻飘飘的“游丝”,才能够具有震撼心灵的感染力和艺术生命力。
小感触、小摆设,小花小草,微型精巧,这些“属性”若被认为是散文诗的唯一特色或注定的“命运”,沾沾自喜,加以玩赏或迷恋,则恐怕未必是一条康庄大道。散文诗是精炼的文体,多取小型体态,这未足诟病,体积小,容量大,正是她的一个优点。文学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完全取决于其篇幅的长短。按照这一文体的特色,多以短小精炼取胜,今后或仍将如此。宏篇巨制的出现自然会为它开阔新的天地。像佩斯的《远征》《流亡》和皇泯的《七只笛孔洞穿的一支歌》这些气势恢宏的长篇,的确给散文诗世界展现了一种令人刮目相看的景观,原来散文诗也可以有如此大的视野和气度。不过,长篇散文诗的创作必须有丰富扎实的内容与真正意义上的“大视野”为其基础,仅走形式上求大求全,空空洞洞,徒有华丽词藻和虚张声势的所谓“气派”,若缺少实质性的坚实基础,不过是假大空的沙上之塔而已,是难以给散文诗带来切实繁荣的。
鲁迅《野草》的创作经验,他的在“大视野”基础上积聚“小感触”的创作成果,对于今天的散文诗创作依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正如“我们”散文诗群成立时所宣示的那样:“人格产生作品的高度”,大视野和小感触的关系之实质,可以由之获得解释。散文诗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她高度的精炼性,因而,所谓“大诗歌”,并不取决于篇幅的大小长短,而取决于诗人胸怀、视野的宽阔度。宏观视野与微观切入的有机结合,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段,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付出匠心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