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闯梅
全身反应法(简称TPR),指的是将语言与行为结合起来,通过身体动作实施外语教学。由于人大脑的两个半球功能不同,右脑主要是负责形象思维,左脑主要是负责逻辑思维,全身反应法希望基于形象思维的基础发展逻辑思维。它倡导真正在情景里教学,结合语言自身的规律,创设情景与环境,选取辅助教学的场面、事物,配合身体全身的动作,引导学生先学习听,继而发展说的能力,之后再发展读与写的能力。全身反应法注重身体动作的运用,通过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形成师生有效互动,学生作出感官反应。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全身反应法,并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一、引入表演形式,调动全身器官
角色表演是小学英语学习阶段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优势在于,教师创设完善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情景中表演、对话、交流。与全身反应法理念相同的是,这两种学习模式都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运用身体的各个器官,调动脑、口、眼、耳等各部分器官,将所思所想表现出来,形成外在的直观形象,以此体验、感悟学习过程。将全身反应法与角色表演相结合,以轻松的学习模式,展现身体的各个动作,将英语单词、短语、语法融入到表演中,提升学习的趣味性、生动性与形象性,让快乐的殿堂迸发智慧之光。
例如,学习“Public signs”这一单元知识时,教学采取全身反应法与角色表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教师课前准备图片,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展开互动对话。学习识别No smoking、Do not touch、Be guiet等公共标志,并了解它们的内涵。在角色表演时,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并运用身体动作,作出反应,展开对话。合全身反应,学生展开动作运用、角色表演,学习相关词汇和短语。
二、引入绘画形式,加强知识记忆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部分学生会感觉到很困难,原因是缺乏英语学习氛围。采取全身反应法,将英语学习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学时,调动学生全身器官,创设直观形象、互动体验、实践探究的一种学习模式。教师运用身体动作、语言,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物、图片等辅助,将英语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展现出来,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再将全身反应法与绘画、音乐、体育、数学等学科知识、活动等相结合,借助不同学科的优势,实施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例如,学习“a new house”这一单元知识,教师引入将全身反应法与绘画模式相结合,实施教学。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英语知识。其次展开全身反应法教学。听:根据教师说出的英语,画出相应的图画,如a cat on the bed(床上一只猫)、a box on the desk(桌上一个箱子)等。学生们跟随着教师的语言进行绘画。读:绘画的过程中,随着教师的英语指令,边画边说。写:学生写下绘画出的短语。说:学生间展开互助对话,运用学习到的英语句型,展开关于方位的对话,并随机绘画出相关场景。全身反应法结合绘画学习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绘画肢体表现,与教师形成高效互动,以或逼真、或夸张、或形象的画面感,让学生展开趣味英语知识学习,提升英语素养。
三、引入活动形式,提升综合能力
将趣味游戏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不同类型的活动引入到小学英语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肢体动作,完成活动内容,实现活动目标,在活动实施与完成过程中,感悟、体验、互动、实践,获得英语知识、英语技能、英语方法,培养英语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将全身反应法与活动形式结合起来实施教学,应该关注学生肢体动作的反应、情感的互动交流。巧妙运用肢体语言,展开动手制作、实验探究、课题分析、游戏互动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教学,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反应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例如,学习“Plus and minus”这一单元知识,运用全身反应法,展开游戏活动教学。教师准备一些气球或纸板,上面标记有20个数字,选取10名学生拿着1~10这10个号,教师做出指令“What is seven plus five?”拿着这2个号码的学生随即站在一起,给出答案“It is twelve.”展开游戏过程。
总之,全身反应法具有生动直观、操作性强、简单易懂的特点,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实现高效小学英语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将表演、绘画、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融入到全身反应教学法中,通过激活互动课堂,调动学生全身器官,实施师生双向动作互动,鼓励学生交流、对话、表演与实践,不断在师生动作互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英语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