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其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情感教育。传统应试教育重视认知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导致部分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这一现象越来越引起教育界众多人士的注意,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必须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必然性
(一)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实施情感教育的必然性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波动较大,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过渡时期,身心发展正经历着剧烈的变化,导致身心发展不协调,自身充满矛盾。初中生的心理独立性和依赖性共存、冲动性和自制性相互矛盾,导致初中生经常感到压抑和彷徨,情绪不稳定的状况也比小学时期增多。这些都需要及时的情感教育,教师应在情感上多多理解和支持学生,尊重学生的思想,对学生耐心热心,循循善诱,使学生顺利度过这段“心理断乳期”。
情感教育也符合初中生的情感发育的特点。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发育快,情绪情感也随之不断变化。随着情感深度的增强,初中生特有的精神面貌也随之显现出来。相较于小学生,初中生更加看重感情,加上其情绪状态经常处于易兴奋状态中,易冲动且外显,并且带有很大的两极性。初中生的道德感也迅速发展,集体感和友谊感在此时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理智感增强,对学科兴趣开始分化,爱好广泛,求知欲强;重视自己的形象,关注他人外表,对心灵美理解不深刻。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阶段,必须通过必要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情感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我国思想品德课程具有明显的人文性特征,注重在培养学生时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授优秀文化,并且要求对学生的成长需要给予帮助,在学生学习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情感和态度目标、技能和方法怒表、知识目标,新课标对课程目标的设定中,情感态度目标是第一位目标,可以看出新课标改革对情感教育的重视。因此,情感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标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情感教育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
课堂教学过程也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知识的传授,也能够在传递的过程中,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受到教学相长的乐趣,充满幸福感和满足感。当学生在学习中充满情感,必然具有旺盛的求知欲,乐于与教师的互动,又会使教师心情愉悦,讲课生动。当学生获得教师的赞许和鼓励时,必然会增强对学科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乐观性格的培养。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既有助于学生知识和情感的双向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教师对本职业的幸福感,最后达到最高的情感境界——为了人的幸福。因此,情感教育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内容
(一)激发学生尊重生命的热情
通过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人类生命的独特性”的学习,学生理解到生命来之不易,要尊重、欣赏、珍爱、敬畏生命,也让学生对“我从哪里来”这个困扰学生许久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更让学生知道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更属于每一个爱他的人。要尊重生命,发挥生命的价值,关注自己的尊严并且尊重他人的尊严。理解母亲的伟大,爱自己的母亲,尊重所有的女性,使学生在面临困境时珍惜生命,永远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二)引导学生珍视友谊的真情
日常交往是初中生的基本需要,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发展的。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发展和情感发展都与日常的人际交往关系密切,学生在正常的人际交往养成宽容尊重以及合作互助的美好品性。思想品德中的情感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和对待友情,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情,教会学生善待他人,珍惜友情。另外,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第二性特征也开始出现,学生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心,与异性交往中难免出现困惑和烦恼。因此,思想品德课设置了“相逢在花季”这一课时,教会学生怎样与异性交往,解决学生青春期的烦恼,教会学生正确面对异性之间的好感,把握异性交往的“度”,在情感教育帮助下,顺利度过青春期。
(三)启迪学习感恩父母的亲情
珍视亲情是人类社会的共性,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亲情自身含有丰富的内涵,最本质的是父母无私地爱着子女。情感教育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正被父母爱着,认知、理解和铭记这种爱,并且懂得真诚的付出。思想品德课针对亲情有一个单元为“亲近师长”,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并且懂得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既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也能够培养学生美好情感。
(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情
思想品德课中的“爱我中华”、“复兴中华”和“情系祖国”都是对学生热爱祖国的教育。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情感,不仅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重要的思想品质。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充分渲染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教材是一种人化了的存在,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写时以人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在编写过程中也会流露出情感,这就导致教材自身也蕴含着情感。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关注教材情感,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教学中认知教学与情感教学相结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情感内容熏陶学生,或者设计一定教学情境,启迪陶冶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小故事、短文和诗歌等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细心呵护学生的言行,满足学生情感的需求
学生渴望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希望教师给予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是他们学习的动机。许多初中生努力学习是希望能够获得教师的关注和认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各种言行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归属感,要重视和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经常关心和关注学生,并且在学生表现良好时及时给予赞许的评价。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唤醒学生情感体验的热情
课堂教学氛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堂物质环境,课堂不仅仅是学生上课的场所,更加蕴含着深刻的价值和观念,潜在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堂时应注意美感,赋予课堂环境美好的情感。二是人际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形成融洽的学习环境,师生之间能够交流各自的情感和思想,达到真正的情感交融。三是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氛围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状况的体现,包括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的交流。良好的信息交流能够使课堂学习气氛活泼热烈,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赋予感染力,用充满感染性的情绪情感来打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回答正面评价,正面强化,唤醒学生情感体验的热情,促进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