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策策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任性的辞职信在网上引起骚动,撩动了无数颗想折腾的心。俗语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好出门不如赖在家”等说法现在看来早已过时。对中国人来说,随着经济和交通的飞速发展,“睁眼看世界”的时代已经被“走起游世界”的潮流取代了,休闲旅游已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常态,人人都会有“当地人”和“游客”的双重角色体验。旅游不仅成了人们炫耀的谈资和某种身份层次的标记,而且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可以说,一个全民休闲旅游的消费时代已然来临。“世界那么大,趁早去看看”这样蛊惑的言语很快成了旅游行业的召唤语。越是平时被“宅”着的群体越容易反叛常规的、沉重的、凝固的生活,有计划地逃离刻板、焦虑的生活轨道,成为“无固定形态的、流动的、液态的、运动着的”现代社会中一个游动的原子,离开自己的圈子,发现新的世界。旅游加剧了现代社会流动,也是“流动的现代性”的表现。就像乘飞机在多年以前还是大众奢侈的梦,如今已经成为寻常的出行方式一样,旅游产业和其附带的产品逐渐与人们息息相关,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旅游类图书作为一种日渐繁荣的旅游产品,可以让游者轻松地把世界装进背包,不仅为大众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现代社会流动特质开出的绚烂之花。
从当当、亚马逊、京东、天猫书城等各大网站上的旅游/地图类图书2015年的销售排行看来,在国内外旅游、自助游、户外探险、旅游随笔、旅游攻略、地图等图书分类中,指南类图书和旅游随笔类图书的销量占据的比例依然攀升。澳大利亚的“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英国DK公司出版的“DK目击者旅游指南系列”、日本大宝石出版社的“走遍全球系列”“法国米其林”“德国朗氏出版集团Insight旅行指南系列”等国外旅游品牌图书在中国市场各分天下。2015年的销售榜单中,关注私人化旅游的LonelyPlanet旅行指南系列一枝独秀,销量大大压过其他国际品牌,而且有逐渐垄断化的趋势。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孤独星球LonelyPlanet旅行指南系列《日本》在当当网1月、3月的销售量都排到了旅游/地图榜的第二名,在上市以来的榜单中长期排名第二,而其《IN·台湾》在销售排行榜中名列第五,成为崛起的年轻背包族出游的首选,其中对旅游线路、公共交通设施的介绍都能为自由出行提供参考,也有一些滞后的信息会让读者失望。其他的旅游类图书也不甘示弱,其中以“自助游”为主题的图书表现相当抢眼。在2015年的销售榜单上,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自助游》销量位居第一,而中国轻工出版社的“畅游书系”也拥有较多的读者。总体来说,指南类图书因其系统性、全面性、便捷性、实用性成为出游者的好帮手,能让人在未去目的地之前就对目的地有一定了解,帮助游客更好地选择和规划自己的行程。
相比那些信息量巨大的指南攻略类图书,游记随笔类图书的表现同样不俗。《背包十年:我的职业是旅行》《最好的时光在路上》《去,你的旅行》《不小心,日子过得这么有趣》等书的销量一直不错。其中,2010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背包十年:我的职业是旅行》,成为众多同类图书竞相效仿的样本。该书作者小鹏以中国职业旅行第一人自诩,将生命的历时成长和旅行的宽度拓展结合在一起,抒发旅途中的各种感悟,给没钱没闲却想去旅游的读者以深深的刺激。总体而言,经营旅游类图书的出版社抓住了市场细化的脉搏,迎合了两类读者的需求:一种是追求短平快的“快旅游”;一种是重视情感体验的“慢旅行”。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辨别一下“旅游”和“旅行”的意义差别。“旅游”重在“游”,是短时间的消费行为,以外出游览、观光、娱乐为目的。休闲旅游是现代人在匆忙紧张的工作生活之外的一种放松,美景、美食、购物等都是旅游的初衷。“旅行”不等同于游山玩水,相较“旅游”显得辛苦和严肃。“旅行”有一定的目标,追求意义,反对没有意义的旅途。歌曲《旅行的意义》或许就表达了这样的况味。当把这首歌当作一首失恋的情歌时,那么旅行就意味着逃离旧的爱情,期待开启一段新的感情,旅行就有了疗伤的意义。那略带忧伤的哀怨就是点睛之笔:你离开我,就是旅行的意义。当把这首歌单纯看作是对旅行意义的拷问时,那么,尽管阅过千般美景,越过千山万水,但“你迷失在地图上”,好似从未与所到之地有心灵的交流,这或许就是旅行的意义:浮光掠影地交往,迅速奔赴下一个坐标。从这个意义上,这首歌找到了居无定所的旅行和变幻莫测的爱情让人叹息的共同之处。所以,“旅行”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味,即就算把全世界旅游完,内在的心灵可能并未升华。远行的人必有故事,人们期待旅行能为自己注入新的东西,发现自我,诞生新我。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时候千万次休闲旅游可能比不上一次刻骨铭心的旅行。我们常常把人生比作旅行,不会把人生比作旅游。郭子鹰的《最好的时光在路上》说:“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每天都是一次新的旅行,每一个和我们走过一段的人都值得感激。”区分了“旅游”和“旅行”,我们就会发现各种旅游指南、地图书籍就是针对“快旅游”量身打造的,而随着深度文化游的盛行,并试图从小旅行中发现大人生,则是各种自助游和旅游随笔、笔记类图书“慢旅行”的一种营销策略。
与“快旅游”相关的图书往往打出“最便捷的交通路线资讯,最经济的出行线路安排,最真实有趣的游玩体验”“最真实,最亲民,最丰富,最有料”等热乎乎的口号,叫卖声的夸张之态从侧面呈现了旅游图书业竞争的“白热化”。不过,市面上的很多“快旅游”的图书像快餐文化一样,尽管给使用者带来了便捷,但味道和营养欠佳,很难做到实用性、指导性、参考性、享受性兼顾。往往有了参考性,内容却过度笼统、缺乏趣味和享受性;要么就是印刷精美,顾及视觉享受,内容却平淡无奇。有些图书则干脆是网络上各种攻略的大杂烩,并且信息滞后,不能及时更新。像《中国自助游》即便做到了每年升级更新,但也难以保证其信息的有效性。
标榜心灵之旅的“慢旅行”类图书在突破传统旅游书籍的模式上,不再只展示无言的风景,更关注风景中的人文因素,由此也形成了两种途径。一种打历史文化牌;一种是勾连旅行和人生,策划出改变人生、拯救人生、治愈人生、领悟人生等卖点。以历史文化作为卖点的旅游类图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作者在实际的旅行线路中以欣赏风光、关注民俗和历史为重心,力图有深度地刻画旅游地图,比如《西藏,改变一生的旅行》与其说是改变读者的一生,不如说带着读者更深入地去了解西藏。在读者随着作者的足迹游历之时,长了见识,使旅游成了文化阅读。另一类是地方政府出资打造的地方文化品牌图书,这类图书用美景加文史知识一锅煮的方式吸引旅游者关注的目光,打造城市名片。政府也乐此不疲地开发景区,争夺名头,至于这些旅游文化书籍的质量如何,却很少有人关心,是典型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人生与旅行”类的图书,设计装帧都很讲究,打出的标语也十分具有煽动性。例如,《分开旅行———在路上遇见自己》就打出了“国内首本旅行治愈系文学”的口号。而同写欧洲游记的两本书,一本《一个人走欧洲:17国22城完备独游攻略》用“玩转欧洲你也行,没钱没闲小case———带上这本书,你所需要的一切都在这里,马上开始自己完美的欧洲旅程”这样的话诱惑读者。但是,这本书里却很难有实用的吃住行购的“攻略”信息,而主要是作者的旅行感受和体验。另一本《我把欧洲装进了日记本》是旅游图书中的私人订制,叫卖“教你用票根、照片、涂鸦、文字,甚至旅行中收到的广告和捡到的树叶,DIY属于你的独家旅行记忆!”再如前述《背包十年:我的职业是旅行》的营销口号是“趁年轻去流浪,每个年轻人都应该读的一本好书,为叛逆不安的灵魂找个出口”。两年后,小鹏的另一本书《我们为什么旅行》宣传语则变成了“《背包十年》畅销50万之后,小鹏再次出发,这是小鹏背包上路12年的心血总结,这是让千万行者怦然心动的旅行心得,这是所有年轻人的梦想盛宴,这是我们一代人的终极信仰”。叫卖归叫卖。这本书在豆瓣网的评分却较《背包十年》下滑,遑论成为一代人的信仰。总体看来,当前畅销的旅游图书,要成为能协调风景和故事,将可读性与深刻性结合起来,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图书,靠猎奇和煽情是不可能完成的。目前市面上的书也很难像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一样获得相当高的评分。
从没有感情渲染的旅游说明和指导到图文并茂地与读者互动,从浅度旅游到深度旅游,旅游类图书与读者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具有深度思考,提升人生的旅游图书的火爆折射出旅游图书的关注点从“地理风景”转移到了“风景中的人”,是人发现并制造了风景,通过凝视赋予风景独特的灵魂和生命,而风景又给人带来了关于人生的思考,人与风景互相塑造,风景中的人是风景的要义。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旅游的格局也从凝视“风景”转向了发现“世界”,对旅游的深度和质量都有新的要求。人们渴望看世界,不希望只看到风景,更希望自己与世界发生关联;渴望旅行中的故事,更希望自己是故事的主角;不希望只看到旅游宣传中的完美风景,更希望了解当地人的真实生活;不想循规蹈矩地按照旅游的规定线路行走,更希望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而深度旅行提供了一个途径,让人可以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只有出去走一遭,人们才会将自己的世界的边界越画越大。所以,真正的旅行不只是声色之游,一定是触动心灵的,是精神的升华,通过旅行,完成自己的心灵洗礼和身体成长。对旅游活动的意义乃至对人生价值的追问使得旅游图书的受众指数暴增。当前的旅游类图书的风向作为一种传媒工具对读者(潜在的旅游者)的塑造有一定的指引和施压作用。大众旅游产业的兴盛制造出了大批的“观光客”,大众旅游是一种“休闲活动”,[1]大众旅游是寻求愉悦的一种视觉、味觉等身体和心灵的体验,这种体验不同于日常生活的体验。游客会问:“到那里看啥?”旅游地会设置好“到这里来看啥”的代表性景点,游客的凝视已经被规定了,如爱德华·萨义德的观察,风景的发明或发现是被操控的。[2]对众多游客而言,代表性的景点已经事先在各种媒介图像中看过,而在旅游地“标志”景点前的摆拍才算真正到了旅游地。所以集体出动,按照设定的路线游玩,重复着一个模式,每到一个地方,买点纪念品,拍几张“到此一游”的照片,只采撷了风景,并未与“世界”发生真正的关联,这种“集体主义的旅游凝视”和“观望的旅游凝视”[3]是一种浅层次的旅游,比如,人们去延安看宝塔山、去云南期待艳遇、去迪士尼乐园感受梦幻世界等,我们查阅的旅游地图、攻略、法宝、指南、先锋游客的介绍等都是一种逐渐将目的地旅游秩序化、公式化的过程,而旅游地也会洞察游客需求,创造出供游客凝视的目标,比如,“天下第一”的噱头、观景台的营造等。这样,游客的凝视就逐渐被安排或者规定了,去巴黎只为在埃菲尔铁塔前留一张影,到了富士山就等于到了日本等。这种“到此一游”的符号化旅游就好像不读原著,只按作品和年代阅读文学史一样让人感到索然无味。对目的地有过深度阅读体验的旅游者,一定会对这种浮光掠影式的旅游感到失望,也期待选择自己喜欢的个性化旅游。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是鸡汤式的旅行笔记也是一种企图走心的旅途,追求向往的生活姿态。“旅游凝视”已经不再停留在风景上,人们更多地期待“我”与“世界”的碰撞,发现“我”与“世界”相互给予的意义,返回到自我内心的凝视。当前的旅游类图书对深度旅游的青睐是一种反“观望的旅游凝视”,让读者读的时候梦想,读完以后回忆,把旅游书当作休闲书、励志书、哲理书、文化书甚至信仰之书,思考终极问题,这些实质上都是对旅游境界的一种提升。读者已经不满足于在书中看风景,更希望在书的带领下闯世界,最终回归现实,回归心灵。
可以说,旅游图书的读者范围不光是旅游者,而是所有读者;旅游图书也不仅是旅游图书,它们雄心勃勃,越出了旅游的边界,立志提供人生的教本。它既是人领略风景的眼睛,也铺绘着个体与世界的通路。精彩的旅行,也可以发生在灵魂之旅,甚至这种精神的旅行更深刻、更持久。那么寻找开启世界与人生的旅游经典图书,是一种未完的期待。
注释
[1][英]JohnUrry:《游客凝视》,杨慧、赵玉中、王庆玲、刘永青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2]施畅:《真实的风景与风景的政治———中国电影海外批评的当下取径》,《文艺研究》2013年第4期。
[3]刘丹萍:《旅游凝视:从福柯到厄里》,《旅游学刊》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