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日月不同光、各美其美”素材运用指导

2016-02-29 12:19窦晓妮刘久娥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美其选材角度

窦晓妮+刘久娥

【2016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习近平主席2015年9月访美发表演讲时引用此句诠释中美关系。

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总结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

阅读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名师题解】

此材料为两句名言,是价值取向明显、立意角度多维的作文材料。第一句引于唐代孟郊《答姚怤见寄》,意为“太阳和月亮的光芒各不相同,白天和黑夜各有各的好处”,习主席引用其诠释中美关系,正是因为有了差别,世界才多姿多彩;也正是因为有了分歧,才需要聚同化异。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纯而又纯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中美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存在分歧在所难免,关键是双方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采取建设性方式增进理解、扩大共识,努力把矛盾点转化为合作点。

第二句是费孝通总结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意蕴丰富。第一个层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意思是欣赏自己的美和欣赏别人的美。第二个层次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思是将欣赏自己的美和欣赏他人的美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天下大同。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第二个层次是结果,审题的重点应落实在第二个层次上。如果有考生只写“美”、什么是美、怎样美或者自然景物之美,则说明未读懂材料;如果只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或者每类都写,则未抓住中心。就名言审题而言,需要从不同的层次和维度去思考立意,可着眼部分,更要把握整体。当然,对考生来说,正确理解句子含义尤为重要。

这则材料,我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角度一:“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依其意,可写“各有优点,各有精彩”、“差别成就世界的多姿多彩”、“互相尊重,求同存异,才能和谐共处”等话题,由此可以延伸写存在不同看法、存在分歧时,我们该如何去做。

选材小贴士:事物皆有长短,世界总有差异,但万物共生才为精彩。想想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思想各异,展现了中华文化璀璨、融和的一面,绽放出异彩纷呈的花朵。还有1955年,在躲过克什米尔公主号暗杀事件后,周恩来不畏艰险出席万隆会议,将会议一步一步引向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精神的胜利。再看看中国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接纳先进文化,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还有中国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传播华夏灿烂文化等。这些都是互相尊重、求同存异的结果。如果把视角放在国与国的关系上来写,虽立意高,但问题太大难免会写的空洞,选材范围也会相对狭窄,这点是需要注意的。

角度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首先,“各美其美”是指各自懂得美化自己的美,欣赏自己的美,可写“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发挥自身优势”、“每个人都应该自爱”、“从欣赏自我中获取自信”。大而言之,可写民族的文化、精神,使国人充满民族自信心,而不妄自菲薄。其次,“美人之美”是指赞美他人的美,可写“学习欣赏他人,学习他人长处”、“君子成人之美”。大而言之,我们要学会欣赏外族或者外国的优秀文化,用于借鉴接受外来文化,而不应闭关自守,夜郎自大。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如屈原、陶潜、苏轼等,会出现素材的“撞衫”,所以要写这些人就要另辟蹊径,挖掘他们鲜为人知的事情,“老人出新意”。如写苏轼,不写他的仕途坎坷,而写他少年时,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其母程氏后来批评了他,于是他把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以此来写苏轼的自信与自爱,岂不更好!同时也要准备一些“新人”素材(以中外文学家、艺术家为最佳),如杨绛、莫奈、季羡林等。

角度三:“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意为将欣赏自我和欣赏他人结合起来,方能建立大同世界。可写“个体的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包容,互相融合,求同存异”,也可写“文化、精神相互欣赏、融合,共建和谐社会”。

选材小贴士:这类素材平庸的、微不足道的不能服众,所以选材时要选择“有品位”的素材,它关乎大体,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启发意义,新颖、脱俗,趣味盎然。同时考生应尽量选些“熟悉的陌生人”加以研究,如曼德拉、史怀哲、昂山素季、梁漱溟、南怀瑾等,读他们的传记或相关文章,思考可以适用的话题。

角度四:整合两则名句,可写“个体与整体的矛盾统一”、“和谐社会的构建”、“矛盾成就精彩”等话题。

选材小贴士:这类选材可从同异角度入手,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同异互求。生活本就是丰富多彩的,面对同一事物,因为人的心境不同,自然眼中的世界也不一样,如史铁生的苦难锤炼心智,在逆境中奋起而成就精彩人生,强调苦难成就精彩人生;而周国平则强调人在苦难面前本就无能为力,不必美化苦难,而人正因为渺小才更要坚强。他们的观点虽矛盾,但结果是统一的。所以面对这样的命题,要多角度辩证地思考,就能写出深刻来。

【高分素材】

人物素材:2001年,杨绛和清华大学签订协议书,将钱锺书和她当年所获稿酬72万元及其后他们发表作品获得的报酬,全部捐献给母校,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帮助爱好读书的清寒子弟完成学业。随着两人稿酬的不断累积,目前本金达到1400万元。这件事,她坚持了14年。

素材点拨:君子如斯,她对母校的关心,对青年的关爱,足体现了她的成人之美。可以说她是静悄悄地隐身,又在静悄悄地影响这个时代。

个性素材:郑板桥曾评价自己的书法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许多作家——梁实秋、何立伟、汪曾祺等——写作时文白相济,意蕴横生。

素材点拨:个体的波澜不惊,甚至旁逸斜出,却能在统一后成就整体的云蒸霞蔚,别样风采。郑板桥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成就了和谐的统一,成就了“板桥体”的艺术高度。读何立伟先生的《日月盐水豆》、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等,不禁为他们文中文白相济所叹服。文言,精巧而意赅;白话,又不失抒情之美。也许仅取一者,会令文章或大腹便便,或词肥意瘠,但两者兼用却令整篇文章彰显了别样的韵致。我们应把视角放在中国传统艺术上,如书法、国画、茶道、陶瓷等,去探寻传统艺术所承载的艺术美,入文时,会让人眼前一亮。

【素材演练】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姚雅婕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老先生用简单的十六个字,表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其实,相较于发现美的眼睛,社会上真正缺少的是承认他人优秀的胸怀。

韩寒、郭敬明是现在大热的作家,风格不同,他们更是互看不顺眼,引得粉丝骂战四起。许多人说他们的文章有深度、有内涵,但是这样的行为能让人联想到的只有幼稚。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们这样做,虽不至于是小人,但也难以与君子沾边。

有人用骂战捍卫自己的领土,有人选择合作扩大自己的地界。谁是智者,不言而喻。

提及基耶斯洛夫斯基,你一定能想到他电影中的音乐,从《十戒》中的异质迷离到《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中的无力挣扎……波兰电影配乐大师普莱斯纳和他的相互欣赏,将两人的艺术生涯推向巅峰。他们不会在意观众更看好电影还是更喜欢音乐,他们不会刻意掩盖他人的光芒。

他们选择携手共进,共同抵达艺术的天堂。选择双赢,何乐而不为呢?

很多人不愿承认他人的美,说到底是嫉妒。毕竟,每个人的心都是向着自己的,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心里便直冒酸泡泡,就算知根知底知道别人比自己好,也要鸡蛋里挑骨头不愿承认,若往深处说,这嫉妒恐怕还要源于自己的不自信。

倘若让一个人竖起大拇指赞美别人,哪怕这两人再亲密,那人也会有所迟疑,但若让他帮助一个苦命的陌生人,他又能毫不犹豫地变身善良的天使,伸出友善的双手。不愿点赞,那是不够自信,怕自己比不过他人;遇到比自己苦命的弱者,自信心恐怕早已“爆表”,少了心中的那层担忧,扮演起善良的角色,自然是轻松极了。

其实,真心地发现他人的美并没有那么难,与其极力掩盖住他人的光芒,阻碍了自己前进的脚步,倒不如真心接纳他人的美,尽心尽力地向他人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大家一起到达自己的巅峰。何必贪心地想要当山顶的唯一呢?那时你会发现不曾给过他人肯定的你,即使站上云端也有一份失落。

拥有承认他人、赞美他人的胸怀,也许只是像挥动手指点个赞那么简单。

【教师点评】

文章论证“社会上真正缺少的是承认他人优秀的胸怀”这一观点,运用了韩寒、郭敬明互相批评而引发粉丝骂战的例子,论证缺少承认他人优秀的胸怀,此非君子所为。接着引用基耶斯洛夫斯基与普莱斯纳的互相欣赏,成就艺术高峰的例子,形成对比,效果凸显,孰是孰非,一目了然,论证精彩有力。

两组素材均来自当下艺术领域,既为热点又为人熟悉,能引起共鸣,尤其是配乐大师与导演的例子,新颖且厚重,避免俗套,让人眼前一亮。进而分析当下不愿为别人点赞的心理,最后提出“拥有承认他人、赞美他人的胸怀,也许只是像挥动手指点个赞那么简单”这样的立论,不啻一记警棍,令人深思和反省。

美中不足就是韩寒与郭敬明的骂战由来已久,如挖掘他们进军电影产业后所引发的议论以及他们的态度来佐证观点,会更加生动、有时代感。最后部分,应结合当下热点现象,如习大大为《平凡的世界》点赞,为人民点赞等,会使文章更加具体,有说服力。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美其选材角度
神奇的角度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黔地多彩 各美其美——盘点贵州十大地质公园
各美其美,成人之美,美美与共
各美其美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2018“中国最美期刊”遴选活动入选期刊精选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