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彬霞
[摘要]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情境教育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课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情境教育,设问引领”如何帮助高效历史课堂的实现。
[关键词]情境教育设问引领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102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要了解和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和体会历史的真实情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才能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情境教育主要是给教学中的枯燥、抽象内容赋予生命,让学生感到新奇与有趣,进而主动去思考、探索、参与,以达到教学目标。然而如何设置历史情境,以设问引领,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其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这是每个历史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课为例,谈谈“情境教育,设问引领”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应用。
由于本课的内容比较枯燥,如果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无聊,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如何才能把课堂内容深入浅出地讲明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呢?这是笔者备课前所考虑的一个问题。
首先要考虑的是新课导入问题。我们可以在讲课之前利用多媒体播放《天仙配》的一个片段:董永跟七仙女在凡间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这个神话故事让学生耳目一新,从而把学生带入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然后教师适可停止并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董永或者七仙女,你对这样的生活满意吗?你怎么样养家糊口?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失去了牛或者土地你会怎么样?在学生积极的回答中,我们开始进入内容的讲述,即“中国古代的经济形式为农耕”。
可见,播放一段与学习内容联系密切的音乐或视频,能够使学生产生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共鸣,使学生积极地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参与教学,从而实现课堂高效。
教材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知道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工具的演进历程,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要求我们对一件具体实物的变化过程进行了解。如何将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记住?笔者想到了情境教育中的图片展示。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古代耕作工具的图片,然后用幻灯机一张张地呈现出来,把每个耕作工具的原理与改进方面进行描述与说明,这样不仅使学生快速地记住耕作工具,对祖先的智慧印象深刻,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认识。
此外,在讲耕作方式演进时我们可以用素材情境加上问题情境: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采用铁犁牛耕技术,当时有些人以牛或牛耕起名字。比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就反映了当时使用牛耕是人们很崇拜的一件事情,因为刚刚出现,物以稀为贵。古人不是一开始就用牛来耕田的,这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最初用过马,还用过狗,试过之后发现都不如牛好使。牛鼻上有环,说明牛已经被驯服得比较温顺了。两汉时期的耦犁,俗称“二牛抬杠”,牛是两头,人要几个呢?三个。一个人牵着牛,一个人掌控犁辕,调整耕地深浅,还有一个扶犁。这样不仅浪费人力,而且为“二牛抬扛”,一“抬扛”就不好办了,毕竟回转不便。因此东汉的时候,在某些农业耕作技术先进的地方,就由二牛抬杠变为一牛挽犁。一牛需要几人呢?一人。这就为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的最终确立提供了可能。一户人家里有一个壮丁就可以耕地了,这种先进的耕作技术便于牛耕的普及,也有利于山地的开垦。
通过师生一问一答来让学生了解耕作方式的发展演变,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它不仅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而且也是对课文内容的一个补充。同样我们也可以使用图片的变化来讲述水利灌溉的演变,在比较中让学生了解其内涵与原理,并且印象深刻。然后播放一段都江堰工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与璀璨文化。
学生弄明白了耕作工具以及水利灌溉的演进过程后,自然而然想到了其结果是农产品产量的逐步提高,进而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制作一个中国古代粮食亩产量变化的表格,使学生加深印象。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由于以一牛一人就能够完成农业生产,于是产生了自给自足的现象并持续很长时间,使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发展。
当我们讲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时,如何把这个抽象的制度形象地讲给学生听,并且让学生完全了解和记住
呢?我们可以再次使用多媒体播放唐朝诗人的《悯农》诗,即“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把学生带入一个场景:盛唐时期,丰收的粮食,锦衣玉食的贵族与饿死的农夫形成强烈的对比,给学生以强烈的思想冲击。学生自然而然就想了解为什么会这样,这时候我们老师就可以解开谜团:这是由地权与劳动者分离所导致的。为什么地权和劳动者会分离呢?因为土地兼并。为什么会发生土地兼并呢?因为土地私有,可以买卖。为什么要买卖呢?因为古代中国农民赋税与徭役沉重。沉重的赋税、徭役以及天灾人祸往往使农民破产,他们被迫卖土地,而贵族和地主是不需要纳税或者只需纳很少的税,从而导致农耕生产秩序遭受严重破坏。这就道出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本质是地主土地所有制。所以要改变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自上而下进行改革抑制土地兼并,也可以通过自下而上进行农民起义的方式,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就是围绕土地问题进行不断的朝代更替。教师通过设计并解答层层递进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彻底消化知识点。
最后我们可以以音乐形式再次呈现《天仙配》的歌词: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教师这样处理可以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并在分组讨论中从歌词中概括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分组讨论让学生不仅能够更直接地参与教学活动,交流思想,乐于探究,而且更能印象深刻,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然后教师让各小组选代表介绍本组讨论的结果,最后教师总结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1)组织方式为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2)经营方式为精耕细作,小农户个体经营,具有封闭性、分散性。(3)主要内容为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4)经济类型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总的来说,高效历史课堂的实现绝不是让学生对现成的历史结论进行记忆,而是让学生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情境教育,设问引领”要立足于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