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无效教学之我见

2016-02-29 18:47陆声拾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代沟品德课课前预习

陆声拾

[摘要]有效教学是广大教师的追求。可现实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在课前预习、导入新课、授课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无效的教学行为,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堂导入授课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72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过:“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新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靠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推行、去完善。分析思想品德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无效教学及其成因,其目的就是要让思想品德教师意识到无效教学的危害性,进而探讨无效教学的纠正方法,让各位同仁自觉地、有意识地、尽量地追求课堂的有效教学行为,尽早摆脱课堂教学的低效率,进而步入“以学定教,因材施教,高效低耗”的良性循环佳境。

一、教师在课前预习中的无效教学行为

众所周知,思想品德课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学生在课前有所感知和品味,特别是一些与学生生活世界关系密切的人和事,更加需要他们课前进行初步的调查和了解,为他们即将开始的新课做好一切的经验和知识的准备。例如在上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跨越代沟》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中,探究并感悟什么是“代沟”以及“代沟”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等途径查阅并获取相关的信息。可是,我们中有80%的教师,课前没有布置相关的预习活动,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滔滔不绝,自己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堂全然没有吸引力。

调查结果表明,预习是学好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一环,而预习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比如在让学生预习“代沟”的内容时,教师务必要学生明白“代沟”这一名词的内涵与外延,将书本知识与生活中的感性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比如讲到父母的亲情这个部分时,作为教师就要让学生感知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课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事先买几十个鸡蛋发给学生,让他们保管一个星期,从学校到家里如影随形,时刻不离开自己的身体。到上《走近父母》这节课之前收回,让各组组长检查鸡蛋的完好率。像这样的预习题,既能让学生感受为人父母的不易,又能给予学生的心理体验,使学生增强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二、教师在课堂导入中的无效教学行为

课堂导入是一门教学的艺术,一个具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会花很多的心思,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将那些与本课有关系的话题,寓于一个富有哲理的生活主题之中,以达到开启学生智力,追求寸水养池鱼的教学效果。可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喜欢单刀直入,从而引起了学生的不满。特别是由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时,常常让学生从背诵一些概念,方法单一,课堂从一开始就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一些教师在事例的引用上,不求创新,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学习兴趣。

我们从最新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学行为是教师板着脸孔上课。通过分析我们得知,教师板着脸,其原因不外有二,其一,学生作业做不好;其二,测验结果不理想。有些教师甚至会用一些刻薄的话责骂和挖苦学生,让学生上课伊始就产生了恐惧感,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无效教学行为

据调查表明,87%的学生表示反对“满堂灌”的教学模式,50%的学生认为“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再由老师小结,这对学习有利”。学生渴望与教师进行平等和谐的教学互动。有部分学生会建议,“教师应尽量缩短讲课时间,多让我们思考”,“对于难一些的问题,希望给一点时间进行消化和巩固”。以上足以说明,教师在授课时不能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处在从属和被动的状态。教学本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多种信息的交流过程,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问题,感受获取知识的快乐。

教师在提问学生的时候,应提出让学生思维兴奋的问题,而不是“好不好”之类的问题。教师提问时,句子应完整而富有逻辑,避免出现语言表达不明确,交流不到位的现象。如果语言表达不清楚,学生会感到教师的问题零碎不全、缺乏知识的前后联系而“摸不着头脑”。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仔细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和知识能力水平等,所提出的问题能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代沟品德课课前预习
80、90、00后,年度代沟调查
神回复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知识改变命运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对策
代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