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佳宁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校园公益微电影创作及相关研究
姚佳宁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微电影因为具有投资少、创作周期短、不需要发行许可等低门槛特点,吸引了广大电影爱好者纷纷加入到微电影创作中来。这些电影爱好者有一大批是传媒类院校的大学生,他们拥有电影梦想,具有创作电影的热情和潜力,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在梦想的驱动下,他们立足校园,策划和尝试去做一些与大制作、大手笔不同的“微时”“微制作周期”“微投资规模”的微电影,以实现自己的电影梦。校园微电影异军突起,成为微电影大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并呈现出自己的创作特点。而校园公益微电影更是作为其中的优秀骨干力量为人们所熟知,从此声名鹊起。
大学生;校园公益;微电影
微电影(Short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小型电影”,指的是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一方面,微电影时长较短,内容丰富且反映现实,适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需要,并恰到好处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不至于冗长又繁杂无味;另一方面,其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低门槛等特点,也是吸引广大影视从业人群对其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微电影与校园公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当代电影爱好者里,大学生占有重要比重。他们秉承自己对电影的热情和潜力,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和认真踏实的求学态度,在梦想的驱动下融入浩浩荡荡的微电影大军之中。微电影创作资金需求量小、内容天马行空、门槛低,无疑是他们大展身手的最佳战场。因此,大学生早已在微电影作为电影实践中占有一席之地。校园微电影内容丰富,从创作上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大学生这个群体思维活跃度高,与社会潮流话题紧密接轨,内心极富情感和抱负,在创作方面,理性的思维比较感情思维占位较为下落,因此在创作中往往具有深深的浪漫主义色彩。当今,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反思和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大学生往往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真实地感受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走向及大众关注意识。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大学生往往更敏感而且更感性,在这个键盘侠横行的时代,确实有一部分这样有理想、有态度的大学生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理性认知,愿意为社会的不公和弱势群体发声,这也就是大学生校园公益微电影的创作初衷。其中,不乏一些较为优秀的作品,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的新老师》等,这些作品以大学生的情怀和视角去阐述生活中我们可能不曾留意的事情,更具真情实感的表达引发了关注和人们态度的转变。这也就是校园公益的力量所在。
校园公益微电影风靡一时,随之而来的外部环境对其的带动作用和助力也不容小觑,政府文化扶持和商业投资对其发展起到重要。例如,北京国际微电影节、中国大学生微电影节、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等比赛的举办,其中特设校园公益微电影单元,达到以赛促创的目的。很多电影爱好者不仅在此取得了很优异的成绩,同时也得到了锻炼,带动了校园公益微电影的创作热潮,也催生了许多发人深省的微电影作品。在微电影点击量激增时,其商业化效应也随之凸显。其带动的商业效应与商业对其的推动作用相辅相成,公益舆论化的带动效应也使微电影中的事件本身更加凸显出来,带动舆论反思,引发社会整体关注。知名社交网络视频平台优酷、爱奇艺都曾推出校园公益微电影原创频道,为校园公益微电影团队提供资金和展示的平台,为校园公益造势,一些作品网络点击量超20万,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微电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的是某校一名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懂珍惜生活,被游戏左右情绪,在同伴邀请他到盲校做义工时他嗤之以鼻。但是在梦中,他成了失明的人,从而懂得了盲人的感受,也懂得了珍惜。小小的一个梦,也让他的心态发生转变,重燃了对生活的热情。此作品剧情设置巧妙,情节连贯,让人印象深刻。
校园公益微电影虽发展势头较好,但是其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发展面临瓶颈。首先,校园公益微电影由于局限于大学生自主实践创新,自行开发创作,故其在剧本编写、拍摄以及拍摄的器材选择、后期剪辑和演员安排方面十分有限,这就会导致校园公益微电影专业水平整体偏低,艺术水准有待提高。
另外,校园公益微电影局限于校园公益。校园作为学生成长学习的环境,远不如社会复杂,较难发掘深度话题,故题材方面较为狭窄,挖掘主体浅层次较多,导致校园微电影的情爱片远多于校园公益,校园公益推广面不够,心有余而力不足。
最后,在校园公益微电影创作方面,缺乏系统的队伍进行后续的接力传承,很有可能停留在一个阶段而止步不前。
面对校园公益微电影的创作现状,我们也应该适当作出调整和改革。第一,学生应该积极探索,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艺术素养和创作水平,不仅要虚心学习,还要自主练习,提高实践能力和创作本领,以质量求生存。第二,政府可以加大对相应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运转不应支配微电影的发展方向,而是推动其向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资金和政策的扶持能对校园公益微电影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三,在创作实践中实现三贴近,体现人文关怀,让校园微电影成为传承社会文明的载体。校园公益微电影应着力深度挖掘公益事件的内涵,而不是停留于表面,此外,创作人员也应将微电影创作流程系统化,防止创作水平止步不前。
总体来看,校园公益微电影发展势头较好,作为创作主体的大学生们也应一直保持对校园公益微电影的热情和坚持,用独特的视角、认真的态度去感染屏幕后的人,去带动更多的年轻人,从而使校园公益微电影走得更长远。
[1] 牛志平.正确认识新时代下微电影环境[J].决策与信息,2013(11):12-15.
[2] 孟凡琦,杨庆坤.校园微电影研究[J].华章,2012(4):58-60.
[3] 叶志雁.新媒体影视发展与展望[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3):101-103.
J904
A
1674-8883(2016)21-01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