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两端”新闻策划

2016-02-28 23:53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9期

关 桦

(作者单位:银川日报社)

如何做好“两端”新闻策划

关 桦

(作者单位:银川日报社)

随着新闻媒体竞争的加剧,新闻策划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两端”新闻策划的转型发展和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态势深深影响着新闻的传播效果。随着竞争的加剧,网络新闻的快速有效传递,除了做好常态新闻,另一重要部分就是注重在常态之外寻找新闻线索、采制新闻作品。本文通过分析“两端”策划理论、特征、内容,深入探讨当前实施“两端”新闻策划的重要意义,研究介绍选题策划、采访策划、文本策划的有效实施方略,同时简述“两端”新闻策划对媒体记者综合素养的要求。

新闻策划;统筹;管理;创新

媒体的新闻报道常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各种突发事件和主题宣传的常规性报道、本地行口新闻、非本报生产新闻优选的落地延伸。常态之外的新闻,藏在题材的两端。所谓“低端”新闻,是原生态的信息源,很少被媒体关注,但这里新闻独家的概率非常高。“高端”新闻,是各媒体必须要做,且花大力气要做的新闻。“两端”新闻都要“高端策划”,高度、深度、创新、可读,是媒体拼智慧的关键。

1 新闻策划的统筹管理至关重要

创新可以说是新闻策划的灵魂。创:原创——思考的力量;主创——组织的力量;创意还原——执行的力量。新:新闻——基本的判断;新鲜——角度的选择;新颖——形式的包装。

这里要说的是管理和执行,实际上就是完整有序的采编流程。

采编流程:线索利用率、沟通顺畅配合(策划人、文字编辑、记者、摄影与组版编辑)、策划会议质量高且落实到位(负责人、时间节点等)。也就是说,明确目标、定位团队、落实责任。在这里执行力量显得尤为重要,运作模式往往决定整合策划的全效传播。

在工作中,确实存在因流程不畅或不到位而造成的效果勉强、中间操作反复的情况,如:稿件拿来不成型;照片视觉、角度、构成没有张力,不足以表现内容;编辑思想没有很好体现,或者根本没有;版式语言较为混乱,无思想。

因此,力求做到:重大选题定下后,召开策划会议,确定相关责任人、得力记者、编辑、组版。从选题制定、记者采访介入甚至初步提纲、所需图片构成、编辑思想的梳理、版式语言的结合等,都要做到基本明确,形成有准备的一套切实操作方案,加上每个环节的良好执行力,才能有效确保不反复,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

2 巧做“低端”,做出精美“别别窍新闻”,紧盯“高端”,做出有深度的重大主题报道

2.1 巧做“低端”,做出精美“别别窍新闻”

网络是市民谈天说地、说自己生活的一块阵地,可以说这是“原生态”的。记者深入其中,相当于多了千万双眼睛,多了千万只耳朵。

该寻找什么样的网络新闻,重大热点事件、趣味生活小事等无所不包,所谓“低端”“别别窍新闻”,就是真实性高、题材新、关注度高、亲和力强的都市新闻。线索来源于网络,报道回归网络,与网民互动,从而有效提升报纸的影响力。

用《扬子晚报》的一些具体新闻实例加以说明。[网贴]芳婆小店停业装修,40天再开张。临近开张时,再一次网帖:芳婆小店要开张,进行倒计时。看似普通的一个小店装修到开张,却引来无数热议,甚至有网友进行“倒计时”。记者思考:为什么一个普通小店的开张却引来网上热议?于是记者深挖,得知原来芳婆是个下岗女工,当初街道帮助芳婆小店开张,并放宽政策多方面积极帮助芳婆,芳婆非常感动:这么多好人帮我,没有理由不把小店做好。芳婆的感恩报答之心,让小店30年来顾客盈门,成为老百姓喜欢去和信任的小店。挖到这么多有价值的“新闻眼”,记者以《芳婆小店重开 吃货盈门》《老板芳婆:火爆30年源于一饭之恩》,进行深度报道。

类似从网络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这就是网络“淘金”,从碎片化的线索中,找到新闻由头,发现其价值,制作出反映真实生活的、有新意的新闻作品。这些“低端”新闻的采写,也同样需要“高端”策划,首先,需要带着思想去发现、去梳理最具有时代特征、反映社会的“新闻眼”。同时,要极大关注相关评论。其次,需要记者深入采访,在调查中发现最有价值的新闻点。最后,让重要的新闻事件延伸,做到良好的“新闻发酵”。

在日常工作中,也常在网络上寻找新闻源,但是由于缺少一些思考、缺少一些梳理线索的技巧,进而采访中深入不够,调查不详,没能挖掘到有效的“新闻眼”,导致新闻源的浪费。或者是没有及时做到让新闻发酵,没有新闻背后的调查,而导致新闻作品缺少深度。

2.2 紧盯“高端”,做出有深度的重大主题报道

这一类报道包括重大事件的特别时间点、宣传部指定的大规模采访报道活动、重大民生政策的发布日等这一类题材,均有可预知性,可以提前策划,强调全面、纵深。可分为:①事件性报道:第一层报道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报道;②调查性报道:第二层报道是发掘表象

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③解释性报道:第三层报道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④深度性报道:深度报道是在上面提到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报道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深度报道具有新闻性、解释性、调查性和分析性的特点。

在这里,谈谈时政报道与重大主题报道的实践创新。现今时政报道方式是多角度不间断的,除了即时消息外,深度、特稿、评论、记者手记等,已成为时政报道打出的“组合拳”。

2.2.1 传统会议新闻的创新

在会议里、在公文里找新闻,做这种新闻时,非常强调时政新闻也要有现场,那么这种现场是什么呢?一种是要求去追问时政新闻的背后跟老百姓有什么关系,一个政策的出台,一个官员的讲话,它背后的含义,会给普通市民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接下来要求记者去做追访、做解释性的报道。比如:会议新闻——“两会报道”,除了常规报道、即时消息,还要进一步深入采访,通过观察聆听,捕捉到新闻的意义和影响。捕捉细节,发现思想的表情,因为新闻的表情、人物的个性,可体现报道的品质,这样的作品既有感性又有理性还有高度。此外,还可以采用引语,画龙点睛,但不要大篇幅,用关键词、短句做引语,可以使作品意味深长。

2.2.2 重大主题报道,一种深度的报道样式

时政报道亲民化、社会化是一种报道的趋势。深入采访是前提,冷静客观是基础,用细节说话,这个细节包括:新闻表情、人物个性、报道品质。再就是观察思考,发现其新闻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实例:《法说物权》。物权法的通过与实施,是百姓生活中极为重大的事件,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均可列入重大主题报道范围。全面而贴近,非常高端,非常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是这类题材的操作重点。

《新京报》做了16个版的特刊,《物权是什么权》《国资流失谁来担责》《一房两卖如何防范》《小区车库归谁所有》等。从可能会影响老百姓生活的方面,从市民的角度进行全面解读。

3 结语

新闻报道实践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因此做好新闻策划还需媒体记者对自身修养、业务能力的不断积累,以增强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判断力,从而挖掘出更多更好的新闻选题。这些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两端”新闻策划的内涵愈加丰富,促进“两端”新闻策划与纸质媒体报道、图片展现报道、广播语音报道、电视画面报道、网络快速新闻、手机新闻APP等高度融合运用,使“两端”新闻策划快速形成报道方阵、提升品牌形象、有效地满足受众群体的读、看、听三位一体的体验需求。

[1]王早霞,山西日报理论评论部.关于新闻策划若干问题的思考[J].前进论坛,2010(8).

[2]赵芒姝.关于新闻策划的几点理性思考[D].保定:河北大学,2005.

[3]邹妙玲.都市报新闻策划范式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