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视阈下的网络舆情主导权问题研究

2016-02-28 23:53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9期
关键词:主导权民意电子政务

孙 榕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报社)

电子政务视阈下的网络舆情主导权问题研究

孙 榕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报社)

在我国,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通过有效实施电子政务来进行网络问政,加强网络舆情引导,避免负面的网络舆情给国家、社会及人民带来影响。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在电子政务视阈下解决网络舆情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此问题,希望对于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有所帮助。

电子政务;网络舆情;主导权

电子政务是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促进政府组织结构和政务流程的优化,从而实现管理手段、管理机制、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等方面创新的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互联网已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民情、表达民意、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渠道。此种情况下,为了避免负面舆论给个人、社会及国家带来不良影响,应当正面引导网络舆情。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积极建设电子政务,促进网络问政的实施,强化对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从而良好地治理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1 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的反映监督功能

从电子政务的视角来看,解决网络舆情主导权问题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基础的一步,是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的反映监督功能。只有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的反映监督功能,才能够在落实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借助网络舆论,处理好社会事件,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对于网络舆情的反映监督功能的认识,应当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1 网络舆情直接反映社情民意

传统的政府管理在组织上是金字塔结构,信息的传达层层递进,在这一过程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将会经过多次筛选,很容易导致信息失真,使真实的社情民意难以传达到权力中心,且这种方式传达需要较长时间,社会事件难以得到及时且有效地解决。但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今天,网民不仅能够借助设施将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件直接传到网上,还能在网络上获悉事件信息、评论事件。由此看来,互联网平台能够直接传达社情民意,而不受到政府职能部门的约束与限制[1]。

1.2 网络舆情能够监督预警

在西方国家,舆论监督是立法、司法和行政之外的“第四权”,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而过去,无论是国家为民众提供的政治表达渠道还是借助传统媒体,都无法真实的、及时的有效的传达社情民意,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但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今天,形成的网络舆论,将公民原汁原味的言论呈现出来,监督和批评政府职能部门,使公共权力受到制约。由此看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起到了传统媒体所不能起到的作用[2]。

2 重视网络民意表达的民主价值

当然,要想解决网络舆情主导权问题,还需要重视网络民意表达的民主价值,正确看待民意,以正确姿态回应民意,进而制定正确的政治决策,为国民安康、社会和谐,国家健康发展而努力。形成良性互动的网络参政议政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做法如下。

2.1 政府领导以开放的姿态重视网络及其民意表达

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影响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党建工作,服务于民,政府领导应以开放的姿态重视网络及其民意表达,使政府领导能够倾听到民众最朴实的声音,虚心听取广大民众的意见,从而优化调整政府各部门工作,以便政府各部门工作的良好落实,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另外,政府领导在以开放的姿态对待网络及民意表达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当前网络环境及网络传播内容等,进而科学、合理地建设网络文化,优化网络环境,正确引导网络舆情,避免负面网络舆论横行[3]。

2.2 网络民意直接和间接影响政府决策

网络的开放性,使广大网民能够直接、快速获取到政治信息,如政府出台的政策、颁布的法规、提出的决议等,广大网民可以从自己理解和认知的角度出发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网民原汁原味的言语将快速地反馈到政府决策层,使政府决策层能够倾听民意,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使政府各项政策的落实,都能够维护民众、社会及国家。

2.3 政府官员与网民直接互动

积极促进政府官员与网民互动,对于促进政府工作合理、有效开展有很大帮助。很多时候,政府官员对当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工作现状了解的不够深入,致使某些工作的落实并没有达到“惠民、便民”的目的[4]。但政府官员通过知名论坛、政府网站和微博等平台与网民进行直接对话,可以了解到网民对政府各项工作的意见,从不同角度衡量政府工作推行的利与弊,优化调整政府工作,保证政府各项工作的推动,真正服务人民。

3 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及微博微信等平台建设

政府门户网站及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建立,可以树立网络舆情的“风向标”,有利于获得网络舆情主导权。为此,需要作出如下努力:

3.1 赢得话语权

为了避免电子政务工作受到负面网络舆论的影响,在落实政策或提议等政

治决策的情况下,政府应当尽量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赢得话语权。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确保发布信息要依照统一口径讲实话,既不能“沉默是金”,也不能“口无遮拦”,要根据事态的发展主动设置议题,适时、适度地将权威信息逐步提供给媒体和记者,通过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作用来引导舆论,那么在新媒体的影响之下,将更好地引导广大民众正确思考,使广大网民能够正确看待政府工作,支持政府工作[5]。

3.2 主导网络舆情

为了避免网络舆情受到不良人士的主导,宣传不利于党、不利于人民的恶劣言论,政府部门一定要主导网络舆论,高举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旗帜,阐述一些为国为民的言论,让广大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府的关怀,感受到政府是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如此才能使广大网民支持政府,传播积极的、正能量的言论,与政府站在同一战线上[6]。

3.3 正确应对舆情

政府所掌握的信息远超于网民了解的信息,而某些网民仅通过掌握的片面信息,就对政府进行不实控诉,这将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推进。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应当注意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发挥信息优势,系统地抛出专业信息,正确应对舆论,让网民认识到自己言论的不足,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

4 结语

我国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通过电子政务的有效实施来进行网络问政,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正确引导网络舆情,避免负面网络舆情给国家、社会及人民带来影响。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目的,还需要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的反映监督功能、重视网络民意表达的民主价值、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及微博微信等平台建设等,如此才能把握好网络舆情的主导权,为落实各项政府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舒国燕.电子政务视阈下的网络舆情主导权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2(5).

[2]赵芸,姚鲲鹏.高校网络舆情动态监控与危机管理[J].教育探索,2013(12).

[3]徐华松.着力提高网络舆情掌控主导权[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5,16(2).

[4]刘丽丽,陈晨,兰月新,等.政府对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2012,32(5).

[5]王力尘,樊琦.以科学理论引领网络舆情的途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4).

[6]赵春丽.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特征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7).

猜你喜欢
主导权民意电子政务
试论青年婚姻家庭话语主导权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潮妆在“线”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围绕东北工作主导权的博弈——以张学良、齐世英为中心
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问题研究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直接民意、间接民意及司法应对——分类学视角下对司法与民意关系的再审视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汇聚民情 畅达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