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洪均
(江津区新闻社,重庆 402260)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区县报的生存发展
谢洪均
(江津区新闻社,重庆 402260)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人们对信息的选择也越来越自由。新媒体的出现动摇了报纸这种传统媒体的统治地位,尤其是区县报纸,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该何去何从,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区县报的生存与发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新媒体;区县报;发展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报纸,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报纸而言,正面临着新媒体时代大环境的冲击。新媒体有着速度快、互动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给受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新媒体相比,区县报处于劣势地位。而区县报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认识到新媒体环境带来的冲击,结合时代背景,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区县报更好的发展。
在传统媒体中,报纸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在区县地区,这些地方经济、技术水平有限,报纸是区县群众了解国家时事、了解社会动态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较比报纸这种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更快捷方便,给人更好的感官享受更符合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要求的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更及时,而且信息量大,通过新媒体,人们不仅可以浏览到更多的文字信息,同时还可以浏览大量的图片,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于报纸这种传统媒体而言,有版面的限制,报纸所记载的信息量有限,难以全面地反映新闻信息。而在这个信息呈爆炸性增长的时代里,人们选择接受信息的途径就会偏向于新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量更大,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更及时,而且可以更好地互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受新媒体的冲击也越来越明显,与新媒体相比,报纸的劣势较多,而报纸行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认识到新媒体环境带来的冲击,不断创新,带给人们更好的信息服务。[1]
(一)与新媒体结合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认识到了新媒体的优越性,而在现代社会里,人们针对事物、产品的选择更倾向于效果好、质量好、功能齐全的一方,而新媒体恰恰有效地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新媒体的出现,在技术、成本、互动性、便利性等方面表现出了报纸这种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便于受众第一时间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应当认识到新媒体的这些优势,积极地与新媒体结合,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化战略。例如,利用新媒体,建立属于本地区的网站,发展网络、手机、微播客等多种数字报刊形式,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2]重庆市江津区新闻社面对新的现实,开始起步立体传播,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区新闻社形成了《江津日报》《江津日报·都市报》《江津手机报》江津新闻网、江津日报官方微信“五位一体”的传播格局。
(二)转变自身观念,加快转型
新媒体的发展既给区县报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新媒体的出现促使报纸这种传统媒体不断革新,可以说,新媒体是报纸媒体发展的动力,是革新发展不足的重要方式。区县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来给报纸的未来注入新鲜血液,要加快转型步伐。首先,要加大创新,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产品,要突出区县报的特色,从而提高区县报的市场竞争力;其次,要积极转变观念,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要与多种媒体融合,将报纸与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媒体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衍生出不同模式的内容产品,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3]
(三)加强区县报编辑人员的培养
新媒体环境下,对区县报编辑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编辑人员具备良好的新闻意识,同时还必须具备专业的能力、坚定的政治立场。对于报纸这种传统媒体而言,权威性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要想提高其权威性,就必须加强编辑人员的教育与培养。首先,要加强编辑人员政治教育。区县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而报纸编辑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要想提高区县报的权威性,让受众对区县报深信不疑,就必须加强编辑人员的政治教育,促使编辑人员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从而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其次,要加强编辑人员能力的培养。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事件的泛滥使得很多报纸编辑对新闻内容失去了警惕性,从而在社会上使得新闻价值被扭曲。为要想引导群众正确舆论,就必须加强编辑人员能力的培养,提高编辑对新闻信息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从而编写出真实的新闻信息。作为报纸编辑,更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不断学习,加强对新闻内容真伪、虚假的辨别,形成敏锐的辨别能力。[4,5]江津区新闻社坚持开展津报圆桌会活动,进一步完善传帮带制度,完善单位、部门学习会制度,加大外派培训制度,全年参加重庆报业协会、区县报联谊会、泛渝黔区县报联盟、全国地市报研究会等组织的培训采风活动3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采编人员政治业务能力。
(四)利用新媒体创建品牌
在现代社会里,品牌道路已成为各行各业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区县报这种传统媒体,其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生存下去,就应当认识到品牌道路的重要性,要积极的构建属于本地区的品牌。例如,可以利用新媒体,创建区县报的官博账号、微信公共账号,通过这种即时性媒体来传递报纸信息,从而增加受众对区县报的黏度,让受众可以多样性的选择信息接收,带给受众更好的信息服务。[6]江津区在新兴媒体发展方面一直努力,取得了新的成效:包括江津新闻网门户手机版网站、江津日报微信〈江津微播客〉官方认证平台及定制化功能、数字化系统新功能扩展、采编系统平台及安全体系优化的采编系统二期工程顺利完工,报社内部所有图文、音频、视频稿件均可在采编系统内部审批完成,真正实现报社“五大平台”无纸化办公,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江津新闻网手机版正式上线,广大读者通过手机访问“江津新闻网手机版”就可以掌握本地最快的即时新闻,最权威的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有正能量的民生新闻,最有趣、最警示、最服务的社会新闻,并同时集成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微调查微互动。江津日报社官方微信“江津微播客”正式运营,每晚6点精选本地最具新闻性、可读性和服务性的新闻内容准时与广大微友见面。拥有29.85万用户的“江津手机报”成功改版,语言风格更加贴近群众,栏目设置更加具有服务性,同时,增加了与报纸、网站和微信的互动功能。三分钟读《江津日报》受热捧。当日《江津日报》的主要新闻每天早上8:00点在江津新闻网推出,同时,听众还可以在每个整点通过江津人民广播电台收听该栏目。
(五)报纸内容要以事实说话
新闻讲究的是真实性,只有真实的新闻,才能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应有的重视,传达真正的正能量。虽然新媒体来势汹涌,但是也有先天缺陷,如内容原创性不足,虚假信息、垃圾信息泛滥,从而造成新媒体的公信力不高。相比之下,报纸在这一方面却要优于新媒体。故此,在发展区县报过程中,继续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要确保报纸内容的真实性,要根据新闻的真实性,以真实事件为报道依据,不凭空捏造事实,不播报虚假的新闻事件,为广大受众传播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一旦区县报传播了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不仅会降低广大人民对区县报的信任,同时在这个舆论高度自有的社会,还可能引起恐慌,为人民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带来影响,使人们对国家对党失去信心,因此报纸编辑要以自身的专业知识,辨别新闻的真实性,为广大人民群众传播有正能量的新闻,对虚假新闻加以删除,给予不理会,从而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7]多年来,《江津日报》坚持质量为王的办报理念,强化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搭建起“五位一体”的传播新格局。同时,全面启动自身形象展示、宣传推广活动,全年在自身的五大平台进行形象广告投放,全面启动即时新闻和网站、微信图文直播,使江津新闻社影响力不断扩大。《江津日报》连续7年获得重庆市区县报优秀报第一名。
新媒体环境下,区县报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区县报面临着淡出媒体市场的威胁,故此,区县报应当认识到新媒体带来的冲击,要做好发展战略工作。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区县报要积极地与新媒体融合,加大创新,走品牌道路,加大转型,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为了引导社会正确舆论,还必须加强报纸编辑的培养,要求报纸编辑以事实说话,以真实新闻事件为根据,向受众传播真实的新闻信息,从而提高受众与区县报的黏度,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动区县报的更好发展。工作成绩受肯定。
[1] 任骥远.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4(14):14+16.
[2] 曹宝章.新媒体环境下专业报纸的生存和发展[J].记者摇篮,2013(12):53-54.
[3] 刘佳.浅谈全媒体时代区县报编辑的素养[J].新闻研究导刊,2016(11):249+276.
[4] 陈相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报媒发展的战略转型[J].中国出版,2011(02):55-57.
[5] 张汉杰.新媒体环境下报纸的生存现状及发展出路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6(16):117-118.
[6] 何清.以互联网思维做强区县级全媒体——浅析如何借助新媒体放大区县主流媒体的传播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4(18):87-89+99.
[7] 刘立娟.从《每日新报》看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发展方式[J].新闻世界,2015(03):75-76.
G216.2
A
1674-8883(2016)20-02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