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内蒙古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历程

2016-02-28 14:14:07尹悦婷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制片厂内蒙古少数民族

尹悦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简述内蒙古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历程

尹悦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本文通过梳理与分析内蒙古少数民族电影发展历程的已有研究,使读者能够更加理性地认识民族电影的创作发展与传播。

内蒙古少数民族电影;发展历程;趋势

在过去五十多年的岁月里,内蒙古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幸得一批优秀的民族电影人顶住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通过不懈的坚持与努力,才使得民族电影能够不断进步。虽然现在的内蒙古民族电影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中不太占优势,但民族电影创作者们仍然在不断地探寻出路,通过完善已有的问题,发挥民族电影艺术性的优势,尝试将富有深刻民族思想内涵的电影展现到更多的观众面前。

一、与国家看齐——社会写实性的追求(1950~1962)

在新中国建立之时,内蒙古民族电影创作就随着中国电影创作的步伐发展开来。1949年,由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片名的《内蒙人民的胜利》正式发行放映,这也标志着内蒙古民族电影正式出现在中国电影史上。

1958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1]1959年,由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与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的故事片《草原晨曲》上映,这部影片展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导演采用了对比的电影叙事手法,讲述了蒙汉人民的爱国精神、高尚气节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定决心,给当时的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1961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开始协助中央新闻纪录片厂拍摄纪录片。其中,《周恩来总理在包钢剪彩》成为珍贵的文献纪录片。[2]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鄂尔多斯风暴》是一部反映蒙古族“独贵龙”运动的影片,这部电影的编剧是蒙古族著名作家云照光同志,他10岁参加革命,经历过枪林弹雨,在革命圣地延安长大,对往昔的峥嵘岁月仍记忆深刻,因为爱好文学写作,所以创作了许多关于革命的文学作品。

二、“上马”的驰骋——民族电影蓬勃发展(1979~1993)

“文革”之后,自治区文化蓬勃发展,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内蒙古电影制片业带来了新的生机。197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恢复故事片拍摄,内蒙古民族电影又一次迎来了创作的春天。当时上任的女厂长葛根塔娜为了重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士气,招募了大批优秀的民族电影人才,使内蒙古民族电影重新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其中,1981年的电影《阿丽玛》是由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独立摄制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这部影片的剧本是著名的蒙古族剧作家云照光同志根据其亲身经历创作而成,其中既有革命时期惊险的斗争过程,也有蒙汉两族人民的友谊与团结,通过曲折的任务经历凸显战争时期人民的不易,使身处于新中国的人们更加珍惜他们所拥有的和平生活,使蒙汉两族人民更加团结奋进。《阿丽玛》的成功也为接下来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0年代初期,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开始走向与港台、国外联合拍片的路子,先后摄制完成了包括探索片、历史片、娱乐片、侦探推理片、舞台艺术片等多种类型的影片近50部,并由量的追求向质的追求慢慢转变。

三、市场化的抉择——在迷雾中前行(1994~2004)

1993年,当时的广电部出台了《关于当前探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将电影的生产和经营引入市场经济的轨道,打破了过去由中影公司统购包销国产影片的经营格局,使各电影公司可以直接与电影厂购买影片。中影公司也就此取消了对内蒙古区每年500万元影片版权费的补贴。[3]初入电影市场的内蒙古民族电影一时间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一时期内蒙古电影逐渐开始走出革命文艺作品的窠臼,摆脱了以往电影作品所有的形式束缚,开始将镜头对准民族文化的内涵,最大限度地呈现民族心理与民族精神。

四、题材多元化——逆境中寻求出路(2004 ~ 至今)

2004年后,内蒙古民族电影开始逐步适应电影的市场化竞争,虽然民族题材的电影没有走上市场高点,但是从各个方面记录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变化,这一点意义重大。21世纪内蒙古电影不仅在内容题材上不断推陈出新,相较于初期的写实性,这一时期的艺术性显著提高,思想性也出现了深刻化的趋向:不仅将创作内容与内蒙古经济建设的实际相契合,也把镜头对准了边缘与弱势群体,体现出影视作品的人道主义关怀。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摄影技术与设备的不断发展,以及民族文化传播传承意识的兴起,除了90年代就非常活跃的赛夫与麦丽丝夫妇,内蒙古民族电影界出现了起许多的新生力量,如宁才、哈斯朝鲁、卓·格赫、巴音等优秀的电影导演。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将本民族的文化展现在观众眼前,使观众得以享受到文化与视觉的盛宴。

2012年,蒙古族导演查格德尔的电影《十勇士》正式上映,这是历史上两个地区的演职员首次正式合作的一部影片。

五、结语

内蒙古少数民族电影发展至今经历了许多的波折与坎坷,辉煌过,也落寞过,虽然内蒙古电影现在无法在中国电影的娱乐化土壤里开出高票房之花,但是民族电影对文化精髓的表现与记录很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同与共鸣。如果我们的民族电影想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走艺术性与商业性结合的新路,这对于正在积极创作的民族电影人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笔者相信民族电影会再一次经受住这份考验,并将更多优秀的作品带给观众。

[1] 崔银河.简论内蒙古少数民族电影发展[J].当代电影,2006(05):158-160.

[2] 郝世秀.迎接挑战 再创辉煌——写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创建40周年之际[J].内蒙古宣传,1998(09):34.

[3] 赵增春.内蒙古电影事业的回顾与展望[J].实践,1996(10):46-48.

[4]张芸.内蒙古电影六十年“蒙古人”形象扫描[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02):74-79.

[5]张芸.内蒙古电影口述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58-59.

[6]张芸.内蒙古电影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03):139-142.

J905

A

1674-8883(2016)20-0183-01

尹悦婷(1991—),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4级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影像志。

猜你喜欢
制片厂内蒙古少数民族
《中国银幕》制片厂巡礼
中国银幕(2023年5期)2023-05-10 00:04:41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草原歌声(2019年2期)2020-01-06 03:11:12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可爱的内蒙古
草原歌声(2018年2期)2018-12-03 08:14:06
落寞或重生
现代交际(2016年23期)2017-05-24 17:08:32
爱在内蒙古
草原歌声(2017年3期)2017-04-23 05:13:44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从八大到六大,好莱坞制片厂风云
大众电影(2014年3期)2014-06-11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