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雯
语文学习致力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课即学生的语言实践课。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能探寻文本的语言训练点,设计相应的语言实践活动,但学生的语言能力却没有获得预想中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实践方式的适切性密切相关。改变语言实践的程式化倾向,选择符合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实践活动才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现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一课为例,谈几点关于语言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实践程式:仿照句式练说】“仿句练说”是语文实践中常用的方式,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对语言的模仿学习。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句式的复杂,需要从例句中提炼规律,如内容上的统一性,结构上的一致性以及修辞上的相同性等。如果设计时未注意句式本身的开放性,或超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范围,学生往往会感到无“话”可说。
例:课文第三~五自然段分别写了小青蛙、小蟋蟀和小蝴蝶对小露珠的问好,表达了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之情。
“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这几句话用词精妙,组句规整,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模仿句式进行练说:
“早哇!像______的小露珠。”____的_______说。
这个填空不仅要求学生模仿句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还要用动作来准确描写小动物的特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而回看文本的语言,“闪亮、透明、圆润”等词语已基本涵盖了小露珠的特点,动词的运用也是恰如其分,学生很难在仿说中超越文本的语言。果不其然,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大多为“像雨点一样透明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蜜蜂说”等,反而在无形中削弱了文本语言的形象性与感染力。
【更适切的方式:反复地朗读】面对《小露珠》这样的语言学习范本,如何才能带给学生更多语言的滋养?我以为还是要回归到“读”。读是最普通的语言实践方式,却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反复的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以及小动物们的活泼友好;通过读,更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妙处,获得审美体验和语感的提升。
教学时,可让学生分角色、个性化地朗读三个小动物对小露珠的问好,并通过各种方式(如画面的直观映示、联系生活描述等),理解体会小露珠“珍珠般圆润”“钻石般闪亮”“水晶般透明”的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句式结构上的相同点:都运用了比喻,都写出了小动物的动作特点。这样对语言形式的关注,也为语段的背诵积累奠定了基础。
【实践程式:按课文内容填空】“按课文内容填空”在阅读教学中也是司空见惯,它聚焦重点词句,梳理结构顺序,提炼文本内容,重在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学习和积累语言文字。但若经常性地单一地按照原文内容填空,语言实践便会缺乏一定的思维含量,还很容易出现语言学习概念化的倾向,不利于学生理解语言,获得能力。
教学课文第六自然段“小露珠为植物们带来了生机”,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后,出示了填空:
向日葵有了小露珠的装点,_________________。
白杨树有了小露珠的装点,_________________。
喇叭花有了小露珠的装点,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填空虽不是文中现成的句式,属于概括理解性的练习,但学生刚读完课文,对内容只有初步的感受,只能到文中去寻找现成的词句作答。如“向日葵有了小露珠的装点,显得格外精神”,“喇叭花有了小露珠的装点,更加生机勃勃”等。填空虽然完成了,但什么是“格外精神”?“更加生机勃勃”是怎样的画面?由于没有真正与文本亲密接触,去领略语言的丰富和美,学生也就很难真正理解语言,内化语言。
【更适切的方式:具体地描述】要想让学生对文本语言有更为具体和形象化的理解,就需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去打开思维,揣摩理解。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教师若能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描述,就有了思考的过程,也有了语言学习的产生。
在这一自然段的教学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植物们都装点得格外精神,植物们显得更加生机勃勃,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经过小露珠的滋润,在阳光的照耀下,植物们都亮晶晶的,发出炫目的光芒。金黄的向日葵更亮了,碧绿的白杨树更绿了,紫红的喇叭花更艳了。还有更多的鲜花嫩草在晶莹的小露珠的滋润下,清新美丽,闪闪发亮,因而显得“格外”精神,“更加”生机勃勃。这时理解其中的比喻句“……(植物们)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就水到渠成了。学生通过阅读,展开充分的想象,将文字转化成画面,去感受小露珠滋润万物的可爱和可贵。这样的描述因有了思维的参与而显得有条有理、生动可感;这样的感受也为学生理解下一环节小露珠和植物们的告别作了情感的铺垫。
【实践程式:想象练说】想象练说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较为广泛,它往往通过对文本的补白来再现或创造文本情境,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想象说话,进一步理解课文,感悟主旨。但这里的想象不是天马行空地想,练说也不是就事论事地说,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在符合文本情境的基础上进行,不然反而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植物们与小露珠告别,会说些什么?许多教师教到这里,都设计了这样的填空:
向日葵向他点头:“小露珠,_____________。”
白杨树向她招手:“小露珠,_____________。”
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小露珠,___________。”
学生大多会使用“告别”的话语进行填空,表达出对小露珠的依依不舍,如:“小露珠,我舍不得你,你能不走吗?”等等,由于内容只限于“告别”本身,无论从文本理解还是学生说话训练的角度,都显得较为单薄;还有学生表达“离愁别绪”:如“小露珠,你就要走了,我好伤心。”这里的想象,由于缺少一定的语境意识,没有将前后文贯通起来理解,反而影响了童话的温馨基调,使学生的情感游离在文本之外。
【更适切的方式:动情地对话】如何来改变上述单向的情感游离的“告别”?可能入情入境的对话会带给学生一个更积极的学习场,使学生的语言实践与文本的情境相互融合,从而让学生在对话中生成新的语言和情感。
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可先以“小露珠”的形象出现,做一个示范和引领。当植物们表达依依不舍时,小露珠可以呼应:“我也舍不得你们,会很想你们的!”当学生表现出离别的难过时,教师可回应:“不要伤心,我明天还会来的!”“能为你们增添光亮,我很快乐!”这样就将学生的情感拉回到了文本所特有的情境之中。接着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对话。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什么是“依依不舍”,也进一步了解了关于小露珠的科学知识,对于文本有了新的认识,语言实践质量有了提升。
语文的学习在语言实践中完成。从课堂教学来看,找准语言训练点,选择适切的语言实践方式,让学生在一堂课、一篇文本中去尽可能多地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获得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经验,这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