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陕西方言栏目剧的突围

2016-02-28 22:35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非遗方言陕西

梁 敏

(陕西科技大学 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传承“非遗”,陕西方言栏目剧的突围

梁 敏

(陕西科技大学 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传承“非遗”是陕西构建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也是陕西广电媒体实施精品创作的重要源泉。陕西“非遗”的创新式传承是“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举措。陕西方言栏目剧作为传承陕西地域文化的电视节目,如今却遭遇了发展的“瓶颈”。为了重振陕西方言栏目剧往日的雄风,“非遗”素材的挖掘和创作将成为陕西方言栏目剧突围的新思路。

“非遗”;方言栏目剧;创新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称“非遗”)的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贯提倡,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包括电影电视和多媒体产品,来促进不同民族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创新”。[1]在中国,“非遗”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整体性与历史的连续性,“非遗”的传承成为加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最重要的手段。关于“非遗”如何传承,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经济学都曾给出过答案。在今天,陕西作为西部文化强省,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重要的璀璨明珠,“非遗”的传承与电视审美艺术的结合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研究缘起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坚持把保护文化遗产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加大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振兴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加强对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音乐舞蹈戏曲、少数民族史诗等的抢救,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使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2]陕西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从2007年5月第一批陕西“非遗”名录公布至今,产生了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竞技、民间美术、传统制作技艺、民俗、民间医药在内的10大类共503项“非遗”,这些不仅是陕西的文化财富,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光辉的文明之珠。传承陕西“非遗”,助力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陕西媒体必当扛起重任。

方言栏目剧的出现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繁荣下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也是区域性电视台在激烈竞争中为求生存作出的尝试之举。方言栏目剧从剧本本土化、内容亲民化的意义上来说可以极大程度地展现和传播地域文化。在陕西,以《狼人虎剧》《百家碎戏》和《都市碎戏》为代表的陕西方言栏目剧在10年间经历了热播狂潮到退潮思过的冰火两重天,这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没有创新,再火的节目都会面临生存危机。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深刻阐述加强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播地方特色文化成为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从深挖陕西特色文化入手,重振陕西方言栏目剧往日雄风,使其真正成为展示“秦人”“秦风”“秦韵”的魅力大舞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陕西方言栏目剧的创新发展如能与陕西“非遗”传承、传播相结合,必将获得意想不到的双赢。

二、传承“非遗”与创新陕西方言栏目剧并举的客观条件

(一)现实性:“非遗”的特性符合电视文艺传播的特性

“非遗”作为一种公共的社会资源,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视。然而,非遗的传承基本上延续的仍是“传帮带”的旧式体系。在陕西,一些传承人不得不面对年事已高、后继无人的情况。这些传承人认为“非遗”虽是祖辈传下来的宝贵资源,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变现”很难,尤其是短时间内无法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因此,愿意花大把时间、耗费苦功夫去干手艺活的年轻人也就越来越少,传统的“师徒”关系难以为继。此外,传统“非遗”的“土”也是现代年轻人对其忽略的重要原因。

“非遗”是文化资源也是民生百态。“非遗”是活性的,也是灵性的,“非遗”是优秀的生活智慧和地域文化的活标本。“非遗”的传承不是一种形式,更不是一种名气的传播,而是一种实实在在、原汁原味的传承。镜头的细腻,画面的鲜活,剪辑的精准,音乐音响的背景烘托,这些原属于文艺化包装的过程完全可以在记录、演绎、传播、传承“非遗”中带来美学的诉求和感官的体验。创新化传承就是要突破现有的传承格局,避免“传帮带”体系中遭遇的尴尬;创新化传承就是要突破时空的限制,让这些优秀的民族智慧得到极大的推广;创新化传承就是要结合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传承历史中永久的“活性”。因此,“非遗”资源的特性完全符合电视文艺的传播特性。陕西方言栏目剧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亟待内容上、题材上以及表现手法上的创新性突破。“非遗”资源既有文艺包装的潜质,又有剧本创作的优势。因此,将“非遗”作为创作元素融入陕西方言栏目剧定会达到“双赢”效果。

(二)必要性:陕西方言栏目剧亟待“活泉”

长期以来,各地方言栏目剧都面临资源枯竭、无力表达的状况。业内人士和相关学者将方言剧发展瓶颈归结为:剧情琐碎、同质化,家长里短屡见不鲜;演员群众化;外包制作水平参差不齐。观众由最初“看热闹”“看新鲜”转变为“懒得看”“看得厌”。没有“新”,没有“活”是方言栏目剧退潮的根本原因。陕西是西部文化强省,陕西方言栏目剧的创新性发展关乎的不仅是一档节目的生与死,其关乎的更是陕西地域文化传播平台的公信力、陕西媒体的责任担当以及陕西作为西部文明示范性和引领性形象的大局。“非遗”资源的多、鲜、活就是方言栏目剧创新性表达的“活泉”。陕西方言栏目剧能不能走出内涵式发展之路,能不能为塑造陕西文化强省形象增加助力,最终都要看“活泉”引用得好不好。

三、陕西方言栏目剧突围思路的实现

(一)推出“非遗”主题,打造系列剧情

《雒树刚:文化部系统要认真研究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里关于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有如下的陈述:“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要研究落实如何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3]陕西方言栏目剧作为陕西本土影响力巨大的文艺创作,怎样在“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中发挥“高峰”作用,仅在意识形态里想象是不行的。时代的诉求、文化的传承要求陕西方言栏目剧要摒弃浓重的市井情节,实现主题上的突破。以“非遗”为主题,打造系列剧情,重塑兼有文化感和文艺感的品位。陕西“非遗”数量多,门类全,范围广。每一项“非遗”都代表着个性十足的地域文化和民生百态。陕北黄土高原的雄浑辽阔、关中平原的富庶深沉、陕南汉水之源的清丽脱俗都是方言栏目剧创作的根基。“非遗”资源的典型性和独特性将是系列剧情的灵魂所在。抓住“非遗”这一创作灵魂就等于俘获了百姓体验本土文化、参与传承的热情之心。

(二)慎选题材,实施文化精品创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农村题材、少儿题材的创作生产,并加大推广力度。”[2]优秀的文化资源取自民间,服务民间,这才是文艺创作的初衷。创作出有利于健康生活、绿色消费的,能够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精品是电视文艺工作者的担当所在。陕西方言栏目剧现有的题材多关注家庭琐事、婚恋友谊等,作品深度不够,文化体验较少,“陕西印象”表达不够强烈,对于重大革命历史等题材鲜有涉及。这种文艺创作现象与陕西浓厚的红色革命氛围与强烈的历史文化氛围极不相称。

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既是秦汉唐文化繁衍生息之地,也是现代红色革命的摇篮。陕西方言栏目剧应认真履行实施文化精品创作的责任与义务,切实将陕西特色文化与典型民生资源整合起来,深挖有利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题材,真正实现绿色收视、文明收视。

(三)重组专业团队,提升传播价值

“制播分离”曾在陕西方言栏目剧的创作初期以耗资少、制作时间短、作品产量高赢得了市场。但“量”的高增长与“质”的平庸甚至低增长的矛盾严重制约着节目的发展。“非专业”制作团队显然成了业内公认的“事件元凶”。剧本经不起推敲,拍摄制作简单粗糙,演员毫无专业基础,审核机制松垮,这些致命因素必须马上消除。未来,栏目剧的“生”与“死”不在于拼数量,而在于拼团队。重整有责任感、专业性的制作团队有利于确定节目定位、保障节目内容、监测播出环境。

专业制作团队的明确分工对写实性、精准性地传播“非遗”是大有裨益的。“非遗”传播之所以能够结合影视艺术,恰恰是因为影视艺术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非遗”的魅力。无论是镜头、构图、画面剪辑还是音乐音效,对于真正展现“非遗”资源都必须是专业制作,绝非某个“草台班子”短时间的产出。

(四)“校”“媒”合作实现传承教育,人才输送拓展创新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学校应该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我国,专业教育、素养教育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培养模式,而传承教育的开展相对较少。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传承教育应该予以重视。高校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土壤,媒体是传承教育实践的重要基地。“校”“媒”合作才能培养出更多有大局观的创新性人才。

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更是教育资源强省。陕西高校是扛起传承教育大旗,培养文化传播人才的重要阵地。目前,在陕西已有14家高校开办了影视传媒相关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既有专业素养、人文情怀,还有文化传播担当,是传承陕西地域文化的生力军。在“非遗”的传播与方言栏目剧改革并举中重视对这些人才的培养,给他们以“英雄用武之地”的实践机会,让他们用所学更好地回馈社会,这才是传承教育的宗旨。

四、结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宝贵资源。”[2]陕西“非遗”作为陕西最骄傲的优秀文化资源,我们一定要树立“传承是目标,创新是战略”的大局观。陕西“非遗”的传播与陕西方言栏目剧的创新改革相结合,既可保障对地域文化资源的“转化创新”式继承,又可加快优秀文艺精品的生产。今后,加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觉”,陕西高校与陕西媒体任重而道远。

[1]张凤铸.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39.

[2]雒树刚.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N].人民日报,2015-11-26(07).

[3]雒树刚.文化部系统要认真研究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EB/OL].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11/05/content_2960970.htm,2015-11-04/2015-11-05.

[4]刘宁.在地方高校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研究[J].大众文艺,2014(05):5.

G124

A

1674-8883(2016)16-0027-02

本论文为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15JK1078)陕西方言栏目剧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梁敏(1979—),女,陕西咸阳人,陕西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广播影视艺术,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非遗方言陕西
方严的方言
方言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