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毅梅 王冠玉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浅析省级卫视公信力的提升方法
曹毅梅 王冠玉
(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1)
摘 要:省级卫视公信力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当今社会省级卫视公信力的流失让人痛心。假新闻、失真报道、虚假广告、低俗电视节目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使得受众对省级卫视公信力缺乏信心。省级卫视公信力流失的原因并不是单方面的,它由多方面造成。应当从多种途径提升省级卫视公信力,打造受众信任,引导正确舆论,实现有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
关键词:广播电视;省级卫视;公信力;受众;媒体
省级卫视被社会大众所信赖,也就形成了其媒体公信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人与媒体之间也需要信任。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要充分利用省级卫视这样一个大的平台,提升省级卫视的传播力、影响力与公信力。
省级卫视公信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省级卫视的发展离不开受众的信赖,省级卫视公信力是省级卫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省级卫视自身实力的体现。省级卫视的媒体公信力越高,它的知名度就越大、信誉度就越好、影响力就越广、权威性就越强,与其他卫视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其次,省级卫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非常注重信息传播的效果,而信息的传播效果受媒体公信力的影响。省级卫视公信力越高越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因为信息的传播效果与省级卫视的知名度、可信度、影响力息息相关,而省级卫视公信力与信息的传播效果关联密切。
最后,省级卫视公信力的提升,能够使省级卫视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为政府和人民作贡献。作为传播媒介,省级卫视需要发挥纽带的作用,让政府和人民能够更好地沟通交流,而公信力能够使这条纽带更加坚固。
目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正处于建设发展阶段。受多方面影响,省级卫视公信力面临着市场化运作的竞争,国家财政拨款也在逐年减少,这使得省级卫视面临着很大的难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中生存。想要博版面、吸引受众眼球关注;想要多挣钱、维持资本运作;想要促收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省级卫视如何才能够发挥话语权,达成大众传播工具的效果,如何才能不出现影响媒体公信力的问题。这是对省级卫视的严峻考验。不少省级卫视没有通过考验,出现了虚假新闻等现象。
公民具有知情权,省级卫视的话语权是基于知情权之上的,是一种公共权力。当这种公共权力面对市场竞争压力而选择向收视率、向金钱屈服时,就不难见到层出不穷的不正当盈利手段了。为牟利而不坚持公正,对新闻来源不严谨处理,对新闻采访不深入探查等行为;新闻媒体工作人员个人职业素质不高等现象的出现,呈现给受众省级卫视非公正、非客观的印象,导致媒体公信力逐渐降低。
受众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获取到的信息,有时不能确定其是否属实。一些电视节目的夸大报道也令观众对其信任度降低。当受众开始质疑省级卫视播报的新闻的真实性时,就代表着省级卫视公信力在流失。省级卫视目前面临着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
当代社会省级卫视公信力的流失已经成为影响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省级卫视如果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媒体公信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受众与媒体之间需要呈现一种良性相处的关系。
(一)遵循新闻传播的原则,提高舆论导向能力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省级卫视要更好地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媒体公信力,缺失了公信力,任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得不到保障。越是仰仗舆论导向能力进行虚假报道,越是违反新闻传播原则,公信力越是树立不起来,经济利益便越受损害,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不利局面。想要打破恶性循环,首先便是坚持新闻传播原则,要明确一点:只有树立起了公信力,才有经济效益。
(二)以大众利益为重,树立良好传媒形象
参照品牌企业文化的发展,百年老字号之所以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不仅靠企业产品的广告投入,更多的是在受众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省级卫视的基本价值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凸显,公信力便是内在品质所在。无论是电视、广播、报纸或网络,任何媒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凸显内在品质,必须树立公信力。
良好的传媒形象能够不断提升省级卫视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也有利于打开知名度,起到口口相传的推广作用。以新闻真实为重,还原事件的真实性,将公众利益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最终会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赢得受众的认可,以及赢得市场带来的经济效益。
(三)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无论是记者,还是通讯员,或是新闻撰稿人,在从事新闻媒体行业后,都必须注重两方面素质的培养:一是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二是过硬的专业文化素质。
对新闻的敏感度决定了新闻的时效性,对新闻真实性的认真敬业态度决定了新闻事件报道出来以后是否能经受住时间与大众质疑的考验,对新闻的深入引导的思考代表着媒体挖掘新闻价值的深度。这些都应该是从业人员需要着重提高的方面。
(四)在政府加强监管的同时,省级卫视要加强自我约束
近三年来,广电总局屡次下发文件加强对媒体的监管,集中整治了电视剧市场、互联网市场等媒体平台,可见政府从未放松对省级卫视的监管力度。在被政策管辖的同时,省级卫视面临着残酷的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的洪流中,并非只有传播虚假新闻博眼球这一条“捷径”可走。并不是说坚持对自我的约束,报道真实、客观、公正的内容就无法生存,反之,只有坚持不懈地树立社会公信力,才能够不被市场竞争吞噬,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市场化更需要加强对自身的约束,抵制捷径的诱惑,脚踏实地地发挥媒体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提供娱乐、教育大众、传递信息、引导群众价值观的功能,只有这样,省级卫视才能屹立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文虎.新闻事业经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10.
[2]孙宝传.打造网上主流媒体——人民网何加正总裁访谈录[J].中国传媒科技,2006(10):20-21.
[3]廖岚.浅谈直播节目主持人的配合[J] .中国广播,2006(3):102-103.
中图分类号:G229.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017-01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5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5JC27
作者简介:曹毅梅,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冠玉,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