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使用能带来社会资本吗?*

2016-02-28 17:45:09
心理科学进展 2016年3期
关键词:桥接社交资本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9)

作为网络时代最具影响力、最受欢迎的网络基础应用之一, 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已成为人们新的交往平台, 社交网站使用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适应有着重要影响。Facebook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 到2014年年底其每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13.9亿(Child & Starcher, 2016);社交网站在我国网民中的使用率也达 61.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4)。社交网站有助于个体维系已有的人际关系并建立新的人际关系(Ellison, Steinfield, & Lampe, 2006, 2007; Brandtzaeg& Heim, 2009), 从而可以数倍地扩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Ye, Fang, He, & Hsieh, 2012)。

社会资本是人际关系网络中潜在的、可获得的益处或资源, 它包括情感或实质性支持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个体通过社交网站维系、拓展的人际关系中也包含着大量不同形式的社会资本,个体能否通过恰当的社交网站使用行为获得潜在的社会资本也成为研究的焦点(Ellison, Steinfield,& Lampe, 2006, 2007; Wilson, Gosling, & Graham,2012)。这是因为社会资本对个体的幸福感、生活满意度、自尊、健康和降低孤独感等都有着积极影响(Forsman, Nyqvist, Schierenbeck, Gustafson, &Wahlbeck, 2012; Helliwell & Putman, 2004; Ko &Kuo, 2009; Yip et al., 2007); 此外, 社会资本还在社交网站使用对心理变量的影响中起着中介或调节的作用。如:社会资本在社交网站使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鲍昭, 2011; Ko & Kuo, 2009),社会资本在自我表露特质与社交网站持续使用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Trepte & Reinecke, 2013)。

对社交网站使用行为的研究遵循着由浅入深、由泛致细的逻辑(姚琦, 马华维, 阎欢, 陈琦, 2014),同样, 对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的研究也是如此:由一般性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的研究, 拓展到不同类型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的研究, 再到探索如何通过具体恰当的社交网站使用行为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本的研究。本文按以上逻辑对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做一综述, 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并为个体如何更有效地使用社交网站获得更多社会资本提供科学研究结论的指导。

1 社交网站与社会资本

1.1 社交网站定义及功能

社交网站是网络时代最重要的产物之一。Boyd和Ellison (2007)给出社交网站的定义, 它是基于网络的一项服务, 具有 3个核心特征:它允许个体在封闭系统内建立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主页, 清晰地列出与用户有关联的其他用户, 用户可以浏览自己及关联用户的各种内容链接。近年来, 媒体技术发展迅速, 早期的定义变得不再精确, Ellison和Boyd (2013)对社交网站进行了重新定义——社交网站是一个网络交流平台, 具有以下几个核心特征:用户拥有唯一的、可识别的个人主页, 该主页由用户、相关其他用户及系统产出的内容构成, 有公开的、按先后排列的各种内容链接供别人访问、浏览等, 用户可以浏览、发布内容, 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Facebook是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具有代表性的社交网站之一。国内也有与 Facebook 形态和功能类似的的社交网站, 主要包括 QQ空间、朋友网、人人网、开心网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4)。

社交网站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帮助用户维系已有人际关系和建立新的人际关系(Ellison et al.,2007; Brandtzaeg & Heim, 2009), 满足个体与他人保持联系、降低孤独感等心理需求, 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Wilson et al., 2012)。再者, 用户使用社交网站来自我展示, 寻求“听众”, 从而获得感情支持(Nadkarni & Hofmann, 2012); 同时用户可以浏览他人说说、照片、日志, 这又为个体提供丰富的信息, 并增加个体同其他用户进行互动的机会。

1.2 社会资本定义及测量

社会资本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学科范畴与研究范式出发, 对社会资本作出了不同的界定(Williams, 2006; Neves, 2013)。Bourdieu (2011)提出, 社会资本即“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 这些资源与对某些持久关系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 它的存在形式就是关系网络。Putnam (2001)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网络及社会网络中形成的互惠规范, 这表明社会资本包括社会网络本身及其带来的结果。此外, 他还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桥接型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与粘结型社会资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他指出, 桥接型社会资本主要来自个体的弱关系(weak ties), 如同学、同事、熟人等, 这些多样化的、不同背景的关系为个体提供了丰富有用的信息。相反, 粘结型社会资本来自强关系(strong ties), 如家人、亲戚、好朋友等, 通过这些强关系个体可以获得情感支持、实质性支持, 但它具有一定程度的排外性。国际著名社会学者林南(Lin, 2002)对社会网络的研究中则指出, 社会资本是投资在社会关系中并希望得到回报的一种资源, 这种资源镶嵌在社会网络结构之中, 个体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得。由此可见, 尽管存在各种不同的概念, 但社会资本的核心观点始终围绕两点:社会网络及社会网络带来的结果或资源(Williams, 2006)。

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人际交往领域的研究中,Williams (2006)将社会资本作为一种个体层面的结果而不是社会网络本身进行定义:社会资本即个体在社会网络中感知到可获得或可利用的益处或资源。他还在Putnam (2001)划分的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基础上, 结合网络情境与现实情境, 划分了4种类型的社会资本:线上桥接型社会资本、线上粘结型社会资本、线下桥接型社会资本、线下粘结型社会资本, 并开发了量表, 被广泛应用于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往领域的研究中(Ellison et al., 2007; Wilson et al., 2012)。本文也采用这一概念, 社会资本即个体在社会网络中感知到可获得或可接近的益处或资源。对社会资本的测量采用问卷法, 让个体就其在现实或网络情景中感知到某种资源的程度进行评估。

2 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用户使用社交网站的目的在于维持和扩展现有的人际关系网络, 而人际关系中潜在的社会资本与社交网站使用行为的关系如何呢?遵循着由一般到具体的逻辑, 以下我们将从一般性社交网站使用、不同类型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以及具体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分别展开论述。

2.1 一般性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在关于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会资本关系的研究中, 早期研究主要关注是否使用社交网站和使用强度(使用时间、频率、好友数量、对社交网站的态度等项目)这种一般性指标与社会资本的关系。首先, 在是否使用社交网站与社会资本的关系的研究中, 有学者对青少年这一群体进行了研究,发现相比不使用社交网站的青少年, 使用社交网站的青少年报告更高水平的线上及现实社区中的桥接、粘结社会资本(Ahn, 2012; Lampe, Vitak, &Ellison, 2013); Brandtzaeg (2012)选取 15~70年龄段的群体进行了为期 3年的追踪研究, 发现相对于不使用社交网站的个体, 使用社交网站的个体在社会资本的 3个维度上的得分高于非使用者;Xie (2014)研究也发现使用社交网站的青少年比未使用的个体拥有更多的粘结社会资本。其次,就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社会资本的关系的研究中,Ellison等人(2006, 2007)将 Facebook使用强度作为自变量, 感知到的社会资本作为因变量, 发现大学生Facebook使用强度与不同类型社会资本之间均存在很强的正相关, 其中与桥接型社会资本的关系最为紧密。Johnston, Tanner, Lalla和Kawalski(2013)对南非大学生群体的研究也同样证明了Facebook使用强度与各类型社会资本之间的强相关。国内也有学者对社交网站(人人网)的使用与用户社会资本的关系进行研究, 发现社交网站使用频率、时间等与用户桥接型社会资本和粘结型社会资本均显著正相关(鲍昭, 2011; 陈雅琪, 2011;张倩, 2013; Liu, Shi, Liu, & Sheng,2013)。此外, 也有研究者对不同文化情境下及不同群体中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会资本的关系展开研究(Jang & Dworkin,2014; Pfeil, Arjan, & Zaphiris, 2009; Brandtzaeg,2012; Li & Chen, 2014), 均发现社交网站使用与个体获得社会资本存在积极相关。

然而, 也有研究得出不一致的结论, 即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会资本的相关不显著。李景辉(2013)以及Guo, Li和Ito (2014)的研究发现,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两种线上社会资本相关均不显著。有学者指出, 之所以有这样矛盾的研究结论, 是因为以上研究大多只考察了社交网站使用强度、时间、频率等一般性指标, 而结果不一致可能是使用者的不同类型的使用行为造成的(Burke, Marlow,& Lento, 2010; 姚琦等, 2014; 李景辉, 2013)。如Burke等人(2010)研究发现, 那些花费时间来被动浏览朋友们的内容(动态更新、照片等)而没有积极卷入互动的用户, 报告更高的孤独感、更少的社会资本。这一研究结论印证了学者们的推测。所以有必要对不同类型的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及其与社会资本的关系进行研究。

2.2 不同类型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依据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分类。通过对已有研究分析, 发现有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 一是根据社交网站上用户使用行为的性质(积极使用行为与消极使用行为)进行分类,另一种则是根据用户使用动机(交流动机与娱乐动机)进行分类。

2.2.1 根据社交网站使用行为的性质分类

Burke等人(2010)根据社交网站上用户使用行为的性质, 首先区分了积极使用型与消极使用型行为。积极使用行为指一对一的“定向交流”(directed communication), 是由用户同另一个朋友网上互动组成, 包括发消息、评论、赞、留言、照片标记行为。消极使用行为指“享用内容” (content consumption), 即用户仅是浏览或监测其他用户朋友发布的内容, 包括点击、浏览朋友状态更新及朋友同他人的公开对话等, 是一种消极被动使用的形式。但是社交网站上个体经常使用的发布、更新状态并不能涵盖在这两类行为中。Burke, Kraut和Marlow (2011)进一步对社交网站使用行为进行了分类:一对一定向交流行为、一对多的非定向广播行为(broadcasting)、享用内容行为。一对多的非定向广播行为包括个体发布状态、日志、上传照片等行为。我们认为一对多的非定向广播行为也可以归为积极使用行为, 一方面是因为Young (2011)指出非定向广播行为是维持、改善关系的一种渠道, 它为使用者同其他用户“开始对话”提供了机会; 另一方面, 最近关于社交网站积极使用与消极使用的研究中, 也是将发布内容作为积极使用行为的(Verduyn et al., 2015; Shaw,Timpano, Tran, & Joormann, 2015)。这样我们依然将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分为积极型使用行与消极型使用行为, 其中积极型使用包括两种:一对一定向交流和一对多非定向广播行为, 消极使用型仍指享用内容行为。下面将分别按照积极型使用行为、消极型使用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进行综述。

首先来梳理积极型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的研究。第一, 就一对一定向交流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而言, Burke等人(2010)研究发现, 定向交流与个体感知到的粘结社会资本呈正相关, 与孤独感呈负相关。与此相同, Ahn (2012)对青少年的研究发现, 那些在社交网站上有积极使用体验(得到支持、同伴评论、互动等)的个体所报告的使用行为与粘结社会资本正相关。李景辉(2013)的研究发现, 人际互动行为(留言、评论、聊天等)促进个体获取线上粘结、桥接社会资本。这样不难得出如下结论:一对一的互动行为可以促进个体获得社会资本, 虽然Burke与Ahn得出的结论是互动行为只可以增加粘结社会资本, 而李景辉的研究结论是互动行为可以增加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 这可能是个体的强关系网络足够强大,除了给个体情感支持, 也能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第二, 就一对多的非定向广播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虽然 Burke等人(2011)的研究指出非定向公布内容并不利于社会资本的增加, 但是Young (2011)指出非定向公布内容是维持、改善关系的一种渠道, 且已有研究表明非定向公布内容(自我表露)是获取社会资本的必要性行为(Ellison,Vitak, Steinfield, Gray, & Lampe, 2011; Stutzman,Vitak, Ellison, Gray, & Lampe, 2012; Ko & Kuo,2009)。由此看来, 非定向广播行为并不是 Burke等人所指出的不利于社会资本的增加。此外,Burke等人(2011)忽视了非定向广播行为中的具体内容所造成的不同影响(Gray, Ellison, Vitak, &Lampe, 2013),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非定向广播行为也是个体获取社会资本的一种渠道。总之, 一对一的互动交流行为可以增加个体感知到的粘结社会资本, 如果个体的强关系网络足够丰富, 一对一的交流行为也可以增加个体感知到的桥接社会资本。一对多的非定向广播行为为人际互动、对话提供了机会, 为进一步获取社会资本提供了一种渠道。

有关消极型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的研究中, Burke等人(2010)发现, 用户浏览他人内容越多, 则感知到更少的桥接型社会资本,这一结论与作者的假设相反, 他们认为个体弱关系不够多样化或者个体没能充分利用人际关系网络可能是主要原因。李景辉(2013)的研究发现, 浏览行为虽然不会促进线上粘结社会资本的增加,但是有利于线上桥接社会资本的增加。李景辉的研究结论也可以得到社会资本理论的支持, 因为个体通过浏览新鲜事、好友动态确实可以找到有用信息, 提高桥接社会资本。被动浏览行为对个体感知到的粘结社会资本没有促进作用, 对桥接社会资本有无促进作用仍需要考虑个体社会网络的大小及多样性, 如果个体的弱关系足够多样化, 个体通过浏览好友内容可以获得更多桥接社会资本。

2.2.2 根据社交网站使用动机分类

除了依据社交网站使用行为的性质分类, 还可以根据个体使用社交网站的动机来进行分类。个体使用社交网站动机不同, 则行为偏好不同,同样对社会资本具有不同的影响(Smock, Ellison,Lampe, & Wohn, 2011; 陈浩, 赖凯声, 董颖红,付萌, 乐国安, 2013)。Smock等(2011)发现, 总体Facebook使用动机与使用Facebook特定功能的动机之间存在差异, 用户使用Facebook的动机不同能够预测其使用不同的功能, 如:消磨时间动机的个体更多使用墙贴(Wall posts)功能, 而有放松娱乐动机的个体更多使用评论(Comment)功能。而不同功能使用又对社会资本产生不同的影响,如:Lee, Kim和Ahn (2014) 研究Facebook不同功能使用与两种社会资本的关系, 回归分析发现,点赞(Like)功能使用频率高的个体报告更多粘结社会资本, 而评论功能使用频率高的个体报告较少的粘结社会资; 信息墙使用频率高的个体报告较多桥接社会资本。

陈雅琪(2011)研究发现, 使用者若以人际交流为动机, 偏好好友信息获取, 则有利于维系和加强现实生活中原有关系, 并能发展新朋友, 从而带来粘结型社会资本和桥接型社会资本的增加,而个体偏好娱乐动机(如社交游戏)则对提高个体社会资本没有任何作用。与此一致, Guo等人(2014)研究发现使用社交网站进行社交的个体感知到更多的桥接社会资本及更高的生活满意度,然而使用社交网站进行娱乐则无法预测感知到的社会资本, 但是使用社交网站娱乐功能能够增加个体的孤独感。

进一步就交流沟通动机来讲, Ellison, Steinfield和Lampe (2011)对用户联系策略使用的研究发现,个体通常使用 3种联系策略:一是发起策略(initiating), 意味着个体使用社交网站主要来认识陌生人; 二是维持策略(maintaining), 指的是个体使用社交网站主要同以往熟人、朋友保持联系;三是社交信息搜索策略(social information-seeking),表示个体用社交网站主要来对线下认识但不熟悉的人的信息进行搜索。他们以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发现社交信息搜索及维持策略能够显著预测桥接和粘结社会资本, 即个体用社交网站来认识陌生人不能帮助个体获取社会资本。而国内学者钟智锦(Zhong, 2014)的研究发现, 使用社交网站同已有朋友联系与线下粘结、桥接社会资本都是正相关, 与线上粘结社会资本无关, 这可能是因为社交网站把个人的社会网络都展现在社交网站中, 个体能够发现朋友的朋友, 从而发展成为熟人、弱关系等, 因此也有利于获取线下桥接社会资本。这一研究还发现使用社交网站同陌生人联系与线上粘结、桥接社会资本都是正相关, 与线下社会资本无关, 这可能是因为通过社交网站上长期的互动, 弥补了非言语线索的不足, 能使个体感觉到线上交往的亲密性。虽然 Ellison等人(2011)的研究结论看似与钟智锦的研究结论有矛盾, 但是仍可以解释。个体用社交网站来认识陌生人对社会资本没有促进作用这一结果可能会出现在前期, 随着与陌生人的长期互动、了解, 个体也是有可能感觉到与陌生人交往所带来的丰富信息、情感支持。

总而言之, 以娱乐为目的的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并不能提高个体感知到的社会资本, 而以人际交往为动机的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则使个体感知到更多的社会资本。同亲近关系或线下熟人交往显然能够增加个体感知到的社会资本。而同陌生人的交往, 在前期并不一定提高获得的社会资本,但随着同陌生人了解、熟悉, 也可以促进个体获得社会资本。

在早期研究中, 研究者们首先就社交网站使用的一般情况(使用与否、强度)与社会资本有无关系的问题进行研究, 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不能简单地回答二者之间有关系或者没有关系。在不一致结论的基础之上, 研究者们区分了不同类型的社交网站使用行为, 并探讨不同类型使用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这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更加清晰, 回答了“哪种类型的使用行为能获得社会资本”这一问题。

2.3 具体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在社交网站的使用过程中, 有诸多使用行为都会对社会资本的获得产生影响。那么在这些行为中究竟是哪些行为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呢?下面将详细论述自我表露行为、资源动员请求行为、关系维持行为、隐私保护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的研究。

2.3.1 社会资本获取的必要行为:自我表露行为

自我表露既是使用社交网站的主要动机之一(Nadkarni & Hofmann, 2012), 又是一种主要的具体使用行为, 已有研究表明自我表露是获取社会资本的必要行为(Ellison, Vitak et al., 2011; Stutzman et al., 2012; Ko & Kuo, 2009)。Liu 和 Brown (2014)研究发现, 社交网站中自我表露对增加桥接型社会资本具有直接作用, 对粘结型社会资本的增加具有间接作用; 更有纵向研究(Trepte & Reinecke,2013)表明, 自我表露特质高的个体更倾向于使用社交网站(选择效应), 同时频繁使用社交网站也会增加个体线上自我表露的愿望(社会化效应),因为在线自我表露行为通过社交网站中感知到的线上社会资本而得到强化。Reer和Krämer (2014)对游戏玩家获得社会资本的机制进行了研究, 发现玩家通过与伙伴们进行自我表露、交流从而促成玩家获取社会资本。Ye等人(2012)基于Twitter平台, 就用户使用行为与社会资本关系进行了研究, 发现更新、发布信息(自我表露)的频率以及关注他人数量都与社会资本显著正相关。Bohn,Buchta, Hornik和Mair (2014)研究发现, 获得社会资本的主要途径就是合理数量的自我表露、主动交流, 具体体现在每10天发一条帖子可使获得的粘结社会资本最大化; 发帖数量在每日 7条以下时, 桥接社会资本随着发贴频率的提高而增加。

自我表露在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中的体现可以是发布状态、日志、照片等等, 是一种非定向的一对多的广播行为, 它为用户与他人互动提供了机会, 是维持、改善关系的一种渠道。自我表露是个体获得社会资本的必要行为, 但是, 只有适度的自我表露才可能将获得的社会资本最大化。除了自我表露是获得社会资本的必要行为, 个体还可以有意识地使用其他策略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

2.3.2 有意尝试获取社会资本的行为:资源动员请求行为

资源动员请求是指在更新动态中, 个体向自己的社会网络询问问题、信息, 请求帮助或请求其他各种形式的协助等(Ellison, Gray, Lampe, &Fiore, 2014)。对这一行为过程的研究, 可以了解用户如何、为什么向自己的社会网络求助, 以及会得到一个什么结果, 是研究用户有意尝试接近社会资本的一个窗口。Gray等(2013)指出, 发布信息请求可能是社会资本增加或发生的一种机制,使用者通过状态更新同所有联系人交流, 朋友们通过评论或其他形式(电话、短信等)回复, 这一过程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Ellison, Gray等(2014)的研究中发现, 用户对资源动员请求行为的回应性不同于非资源动员请求行为, 体现在其他用户对这种发帖回复的普遍性、迅速性等方面。

Jung, Gray, Lampe和Ellison (2013)研究发现,个体通过发布帮助请求而收到的回复与粘结、桥接社会资本呈显著正相关。Panovich, Miller和Karger (2012)就关系强度与问题回答质量进行研究, 发现强关系更有可能提供有价值的回复。相反, Gray等人(2013)的研究发现来自弱关系提供的回复更有用。Ellison, Gray等(2014)指出, 对帖子的回复无论是来自强关系还是来自弱关系, 都是令人满意的, 人们喜欢的是得到别人的关注或重视, 而不在乎回复的质量。他们的研究发现:那些在Facebook上发布资源动员请求动态的个体报告更多的线上桥接和粘结社会资本, 也更有可能去回应好友的需求(即更积极卷入关系维持行为), 更倾向于把社交网站看作信息来源、合作、相互连接的平台。

虽然资源动员请求行为的发生率(4.4%)并不是很高, 但这一行为是一种获取、提高社会资本的一种有效行为(Ellison, Gray, Vitak, Lampe, &Fiore, 2013)。对研究者而言, 资源动员请求行为是研究社会资本形成机制的一条重要途径。对社交网站使用者而言, 这是一种主动有意识地接近、获取社会资本的有效行为, 应鼓励用户恰当地使用这种行为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本。与资源动员请求密切相关的另一行为是关系维持行为, 这一行为与社会资本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2.3.3 互惠型社会资本获取行为:关系维持行为

国际著名社会学者林南(Lin, 2002)将社会资本定义在“社会关系投资”框架内, 他强调个体积极维持人际关系在获取社会资本中的重要性。Jung等(2013)指出, 人际关系中的互惠性是建立、获得社会资本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 他指出维持社会资本的一种途径就是通过“社交理毛行为” (social grooming)或其他关系维持行为来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关注。

关系维持是由策略性的例行行为构成, 帮助人们把关系维持在一种理想的状态, 通常关系维持行为与关系满意度、承诺、喜欢等方面相关(Ogolsky & Bowers, 2013)。Ellison, Vitak, Gray 和Lampe (2014)将“关系维持行为”定义为:个体回应其社会网络中其他用户发出请求的倾向。他们开发了量表来评估Facebook使用者卷入关系维持行为的可能性, 包括行为项目及频率、动机。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得出5个项目(如:当我看到朋友分享好消息或寻求建议或问问题时, 我去回应)。而且研究结果与 Ellison, Steinfield等(2011)以及 Jung等(201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即关系维持行为促进社会资本的获取。

“当我看到朋友发帖, 我去回应”, 例如点赞、简单评论、送礼物, 而不是只是浏览, 通过这种行为来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关注。同样当自己发帖时, 朋友们也会给予我们相应的回应, 如此来维持、改善个体与朋友们的关系, 是一种互惠双赢的获取社会资本的行为策略。

2.3.4 权衡型社会资本获取的行为策略:隐私保护行为

社交网站为使用者维系和拓展人际关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然而, 社交网站的方便性给使用者也带来了相应的困扰, 如:社交网站能使用户对所有“朋友”公布动态, 然而, 每位使用者的社会网络都是相当复杂的(由陌生人、同事、上级领导、同学、朋友、家人等构成), 这导致使用者进行自由地自我表露产生了一定困难, 甚至出现“语境崩溃” (context collapse)现象(Vitak, 2012),因此我们需要在隐私担忧与自我表露及满足社会资本获取之间权衡(Ellison, Vitak et al., 2011)。

隐私与表露密切相关, 有研究指出, 高隐私担忧导致个体在社交网站上更少频率的自我表露(Krasnova, Spiekermann, Koroleva, & Hildebrand,2010; Stutzman, Capra, & Thompson, 2011; Vitak,2012; Litt, 2013)。Ye等人(2012)基于 Twitter平台的研究发现, 隐私保护行为则不利于个体获取社会资本。然而研究者发现这一看似棘手的问题因用户使用不同策略得到解决(Lampinen, Tamminen,& Oulasvirt, 2009; Vitak, 2012; Litt, 2013)。他们研究发现, 使用者通常采用分组、自我审查内容或隐私设置的方法来解决这一冲突。

Ellison, Vitak等(2011)研究发现 78%使用者报告使用限制访问的策略如:使用高级隐私设置(更多朋友分组、权限设置), 采用高级隐私设置的个体报告更多的桥接、粘结社会资本。

社交网站使用过程中, 自我表露与隐私保护是社交网站使用者经常遇到的冲突, 为保护隐私而减少必要的自我表露是不利于个体获取社会资本的。为获取最多的社会资本, 个体有必要采取隐私设置等方法减少冲突。自我表露行为、动员请求行为、关系维持行为、隐私保护行为, 都与个体获取社会资本息息相关。社交网站使用者可以综合使用多种行为及社交网站的多种功能来获取社会资本,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提高主观幸福感等。

3 不足与展望

从以上所综述文献可以看出, 有关一般性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与社会资本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通过区分不同类型的使用行为, 发现特定类型的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对特定类型社会资本有积极影响。在社交网站上自我表露是获取社会资本的必要行为, 关系维持行为、资源动员请求行为、隐私保护行为等均是个体获取更多社会资本的有效行为策略。国内外对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会资本关系的研究不断细化深入, 同时就样本的多样性、文化差异比较等方面均有所涵盖(Jang & Dworkin,2014; Li & Chen, 2014; Pfeil et al., 2009;Brandtzaeg, 2012)。但本领域现有研究仍然存在几点问题值得关注, 具体如下:

3.1 社会资本的定义存在局限

就社会资本的定义而言, 有学者指出, 对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研究离不开社会网络, 而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采用了调查、问卷方法测量主观性的“感知到的社会资本”, 即只关注了社会网络带来的结果, 而忽视了社会网络自身(Bohn et al., 2014; Brooks, Hogan, Ellison, Lampe, & Vitak,2014)。Brooks等人(2014)使用 Facebook App 获取客观数据来分析社会网络结构, 进一步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会资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用入度(对应粘结社会资本)、中间度或圈子(对应桥接社会资本)等社会网络本身的客观数据分析了二者关系。毫无疑问, 这一研究将社会资本作为社会网络来考察, 用客观的方法弥补了问卷法研究的不足。无论是将社会资本作为社会网络带来的结果还是作为社会网络自身来研究, 二者并不冲突, 没必要割裂开来, 未来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对社会资本进行研究, 并探索其内部一致性等问题。

3.2 社会资本的分类局限

当前研究中, 大部分学者采用了 Putnam(2001)和Williams (2006)所给分类:线上桥接型、粘结型社会资本与线下桥接型、粘结型社会资本,而这两类社会资本都是积极性质的。Maghrabi,Oakley和Nemati (2014)指出, 这显然忽视了不合理的社交网站使用及社会网络复杂性也有可能带来的反常社会资本(perverse social capital), 即消极性质的结果。这一观点指出了现有研究过度乐观的情况, 未来应探讨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与反常社会资本的关系, 并指导用户该如何有策略地分配投入在强关系网络、弱关系网络中的精力,从而避免不合理使用社交网站带来的反常社会资本。

3.3 线上社会资本与线下社会资本之间存在覆盖的问题

社交网站是基于用户真实社交关系从而为用户提供的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 即用户线上的好友同时是用户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朋友。这产生的一个问题是, 研究者通常测量的感知到的线上社会资本与线下社会资本难以区分。我们认为,正是因为个体使用社交网站及社交网站的某些功能, 才使得线下潜在、隐藏的社会资本很容易地以线上的某种形式呈现, 而这种呈现出来的线上社会资本可以更明确地、加倍地为个体感知到。可见, 线上与线下社会资本之间既有所不同又存在相关、覆盖。

有研究注意到线上与线下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相关、覆盖的问题, 如Hofer和Aubert (2013)研究发现, 线下桥接、粘结社会资本分别与线上桥接、粘结社会资本正相关, 并在控制了线下桥接、粘结社会资本的情况下, 考察了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对线上桥接、粘结社会资本的影响。而以Ellison等人的团队早期研究(Ellison et al., 2006, 2007)以现实具体情境中的社会资本作为因变量, 并没有考察社交网站情景中的社会资本, 这一测量并为后来一些研究者所借鉴(Lee et al., 2014; Liu &Brown, 2014; 陈雅琪, 2011; Ellison, Steinfield et al, 2011)。另一些研究(Trept & Reinecke, 2013;Magsamen-Conrad, Billotte-Verhoff, & Greene, 2014)则只考察社交网站情境中的社会资本。而 Burke等人(2010)将两种情境中的社会资本不做区分,测量了被试感知到的整体的社会资本。当解释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时, 有必要留心研究者是如何处理这一重要问题的。未来研究应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 并考虑如何控制所测量线上社会资本与线下社会资本存在的覆盖。

3.4 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会资本关系的方向性问题

已有关于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会资本关系的研究大部分是横向的研究, 并不能得出因果关系。为进一步明确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会资本的因果关系问题, Steinfield, Ellison和Lampe (2008) 对之前研究进行了为期一年追踪, 通过交叉滞后分析发现, 控制自尊与生活满意度以后, 第一年的Facebook使用程度强有力预测第二年的线上桥接社会资本, 支持了Facebook使用促进了在线社会资本的积累的研究假设; 但是就二者关系的方向性问题仍有不同看法。个体拥有的线下社会资本也会影响其社交网站使用情况, 如Yoon (2014)研究发现线下桥接型社会资本显著影响个体对社交网站的质性使用, 具体体现在拥有较多线下桥接社会资本的个体对社交网站更加依恋, 社交网站在其生活中也更加重要。虽然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会资本的关系的研究一直在不断细化深入, 但研究大多数是横断研究, 就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会资本关系的方向性问题仍需要更多纵向研究进行探讨。

鲍昭.(2011).社会性网络服务的使用和主观幸福感——社会资本和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

陈浩, 赖凯声, 董颖红, 付萌, 乐国安.(2013).社交网络(SNS)中的自我呈现及其影响因素.心理学探新, 33(6),541−553.

陈雅琪.(2011).社交网站SNS使用与用户社会资本的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

李景辉.(2013).社交网站使用对线上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

姚琦, 马华维, 阎欢, 陈琦.(2014).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心理科学进展, 22(10), 1647−1659.

张倩.(2013).论社交网络使用与社会资本获得的关系——以重庆高校人人网用户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重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2014 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来自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408/P020140822379356612744.pdf.

Ahn, J.(2012).Teenagers’ experiences with social network sites: Relationships to bridging and bonding social capital.The Information Society,28(2), 99−109.

Bohn, A., Buchta, C., Hornik, K., & Mair, P.(2014).Making friends and communicating on Facebook: Implications for the access to social capital.Social Networks, 37, 29−41.

Bourdieu, P.(2011).The forms of capital.(1986).InCultural theory: An anthology(pp.81−93).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Boyd, D.M., & Ellison, N.B.(2007).Social network sites: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 210−230.

Brandtzaeg, P.B.(2012).Social networking sites: Their users and social implications—A longitudinal study.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7(4), 467−488.

Brandtzaeg, P.B., & Heim, J.(2009).Why people us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InOnline communities and social computing(pp.143−152).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Brooks, B., Hogan, B., Ellison, N., Lampe, C., & Vitak, J.(2014).Assessing structural correlates to social capital in Facebook ego networks.Social Networks, 38, 1−15.

Burke, M., Kraut, R., & Marlow, C.(2011, May).Social capital on Facebook: Differentiating uses and users.In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pp.571−580).New York: ACM.

Burke, M., Marlow, C., & Lento, T.(2010, April).Social network activity and social well-being.In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pp.1909−1912).New York: ACM.

Child, J.T., & Starcher, S.C.(2016).Fuzzy Facebook privacy boundaries: Exploring mediated lurking, vague-booking,and Facebook privacy managemen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54, 483−490.

Ellison, N.B., & Boyd, D.M.(2013).Sociality through social network sites.InOxford handbook of internet studies(pp.151−172).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llison, N.B., Gray, R., Lampe, C., & Fiore, A.T.(2014).Social capital and resource requests on Facebook.New Media & Society, 16(7), 1104−1121.

Ellison, N.B., Gray, R., Vitak, J., Lampe, C., & Fiore, A.T.(2013, June).Calling all Facebook friends: Exploring requests for help on Facebook. InICWSM.

Ellison, N., Steinfield, C., & Lampe, C.(2006).Spatially bounded online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capital.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Dresden, Germany.

Ellison, N.B., Steinfield, C.W., & Lampe, C.(2007).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4), 1143−1168.

Ellison, N.B., Steinfield, C., & Lampe, C.(2011).Connection strategies: Social capital implications of Facebook-enabled communication practices.New Media & Society, 13(6),873−892.

Ellison, N.B., Vitak, J., Gray, R., & Lampe, C.(2014).Cultivating social resources on social network sites:Facebook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behaviors and their role in social capital processes.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9(4), 855−870.

Ellison, N.B., Vitak, J., Steinfield, C., Gray, R., & Lampe, C.(2011).Negotiating privacy concerns and social capital needs in a social media environment.InPrivacy online(pp.19−32).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Forsman, A.K., Nyqvist, F., Schierenbeck, I., Gustafson, Y.,& Wahlbeck, K.(2012).Structural and cognitive social capital and depression among older adults in two Nordic regions.Aging & Mental Health, 16(6), 771−779.

Gray, R., Ellison, N.B., Vitak, J., & Lampe, C.(2013, February).Who wants to know?: Question-asking and answering practices among Facebook users.InProceedings of the 2013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pp.1213−1224).San Antonio, Texas, USA: ACM.

Guo, Y., Li, Y.W., & Ito, N.(2014).Exploring the predicted effect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 use on perceived social capital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Japan.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7(1), 52−58.

Helliwell, J.F., & Putnam, R.D.(2004).The social context of well-being.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Biological Sciences,359, 1435−1446.

Hofer, M., & Aubert, V.(2013).Perceived bridging and bonding social capital on Twitter: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followers and followee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9(6), 2134−2142.

Jang, J., & Dworkin, J.(2014).Does social network site use matter for mothers? Implications for bonding and bridging capital.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5, 489−495.

Johnston, K., Tanner, M., Lalla, N., & Kawalski, D.(2013).Social capital: The benefit of Facebook ‘friends’.Behavi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2(1), 24−36.

Jung, Y., Gray, R., Lampe, C., & Ellison, N.(2013, April).Favors from Facebook friends: Unpacking dimensions of social capital.In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pp.11−20).New York:ACM.

Ko, H.C., & Kuo, F.Y.(2009).Can blogging enhance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ough self-disclosure?.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12(1), 75−79.

Krasnova, H., Spiekermann, S., Koroleva, K., & Hildebrand,T.(2010).Online social networks: Why we disclose.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5(2), 109−125.

Lampe, C., Vitak, J., & Ellison, N.(2013, February).Users and nonusers: Interactions between levels of adoption and social capital.InProceedings of the 2013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pp.809−820).New York: ACM.

Lampinen, A., Tamminen, S., & Oulasvirta, A.(2009, May).All my people right here, right now: Management of group co-presence on a social networking site.InProceedings of the ACM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pporting group work(pp.281−290).New York: ACM.

Lee, E., Kim, Y.J., & Ahn, J.(2014).How do people use Facebook features to manage social capital?.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6, 440−445.

Li, X.Q., & Chen, W.H.(2014).Facebook or Renre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 use and social capital among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5, 116−123.

Lin, N.(2002).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Vol.19).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tt, E.(2013).Understanding social network site users’privacy tool us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4),1649−1656.

Liu, D., & Brown, B.B.(2014).Self-disclosure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positive feedback, and social capital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8, 213−219.

Liu, H.H., Shi, J.Q., Liu, Y.H., & Sheng, Z.T.(2013).The moderating role of attachment anxiety on social network site use intensity and social capital.Psychological Reports,112(1), 252−265.

Maghrabi, R.O., Oakley, R.L., & Nemati, H.R.(2014).The impact of self-selected identity on productive or perverse social capital in social network site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3, 367−371.

Magsamen-Conrad, K., Billotte-Verhoff, C., & Greene, K.(2014).Technology addiction’s contribution to mental well-being: The positive effect of online social capital.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40, 23−30.

Nadkarni, A., & Hofmann, S.G.(2012).Why do people use Facebook?.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2(3),243−249.

Neves, B.B.(2013).Social capital and Internet use: The irrelevant, the bad, and the good.Sociology Compass, 7(8),599−611.

Ogolsky, B.G., & Bowers, J.R.(2013).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and its correlates.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0(3), 343−367.

Panovich, K., Miller, R., & Karger, D.(2012, February).Tie strength in question & answer on social network sites.InProceedings of the ACM 2012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pp.1057−1066).New York:ACM.

Pfeil, U., Arjan, R., & Zaphiris, P.(2009).Age differences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A study of user profiles and the social capital divide among teenagers and older users in MySpac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5(3), 643−654.Putnam, R.D.(2001).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Reer, F., & Krämer, N.C.(2014).Underlying factors of social capital acquisition in the context of online-gaming:Comparing World of Warcraft and Counter-Strik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6, 179−189.

Shaw, A.M., Timpano, K.R., Tran, T.B., & Joormann, J.(2015).Correlates of Facebook usage patter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ssive Facebook use, social anxiety symptoms,and brooding.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48, 575−580.

Smock, A.D., Ellison, N.B., Lampe, C., & Wohn, D.Y.(2011).Facebook as a toolkit: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 approach to unbundling feature us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7(6), 2322−2329.

Steinfield, C., Ellison, N.B., & Lampe, C.(2008).Social capital, self-esteem, and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A longitudinal analysis.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9(6), 434−445.

Stutzman, F., Capra, R., & Thompson, J.(2011).Factors mediating disclosure in social network site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7(1), 590−598.

Stutzman, F., Vitak, J., Ellison, N.B., Gray, R., & Lampe, C.(2012, June).Privacy in interaction: Exploring disclosure and social capital in Facebook.InICWSM.

Trepte, S., & Reinecke, L.(2013).The reciprocal effects of social network site use and the disposition for self-disclosure: A longitudinal study.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3),1102−1112.

Verduyn, P., Lee, D.S., Park, J., Shablack, H., Orvell, A.,Bayer, J.,...Kross, E.(2015).Passive Facebook usage undermines affective well-being: Experimental and longitudinal evidenc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 144(2), 480−488.

Vitak, J.(2012).The impact of context collapse and privacy on social network site disclosures.Journal of Broadcasting& Electronic Media, 56(4), 451−470.

Williams, D.(2006).On and off the ’Net: Scales for social capital in an online era.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1(2), 593−628.

Wilson, R.E., Gosling, S.D., & Graham, L.T.(2012).A review of Facebook 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7(3), 203−220.

Xie, W.J.(2014).Social network site use, mobile personal talk and social capital among teenager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41, 228−235.

Ye, Q., Fang, B., He, W.J., & Hsieh, J.J.(2012).Can social capital be transferred cross the boundary of the real and virtual world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witter.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13(2), 145−156.

Yip, W., Subramanian, S.V., Mitchell, A.D., Lee, D.T.S.,Wang, J., & Kawachi, I.(2007).Does social capital enhance health and well-being?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4(1), 35−49.

Yoon, S.J.(2014).Does social capital affect SNS usage? A look at the role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identity.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41, 295−303.

Young, K.(2011).Social ties, social networks and the Facebook exper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Society, 9(1), 20−34.

Zhong, Z.J.(2014).Civic engagement among educated Chinese youth: The role of 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bonding and bridging social capital.Computers& Education, 75, 263−273.

猜你喜欢
桥接社交资本
社交之城
英语世界(2023年6期)2023-06-30 06:28:28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 10:25:08
Microchip推出首款车载以太网音视频桥接(AVB)全集成解决方案
汽车零部件(2021年4期)2021-04-29 01:47:10
社交距离
第一财经(2020年4期)2020-04-14 04:38:56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28
资本策局变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2
第一资本观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VR 资本之路
苹果腐烂病树桥接复壮技术
双静脉皮瓣桥接移植修复手指腹皮肤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