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磊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供给、科技和内创
——基于传统媒体转型的三点思考
丁磊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2014年开始,传统媒体开始了新一波的离职潮,这实际上是传统媒体自新媒体冲击以来长期累积的危机的一次爆发。传统媒体内部一直高呼“转型”的口号,但传统媒体该如何转型呢?笔者认为,传统媒体转型首先应该转变思维,树立新闻生产供给侧思维,然后从对接前沿科技和设立内部创业机制两方面变革。
关键词:转型;供给;科技;内创;传统媒体
郎永淳、秦朔、李洪洋、刘炳路等,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曾是传统媒体人,但现在都离开了传统媒体。从2014年开始,传统媒体开始了新一波的离职潮,不仅是一些业务骨干,甚至行业的领军人物也纷纷弃职而去。人才的流动是衡量一个行业兴衰的晴雨表,当大批的社会精英汇聚于某个行业时,那个行业必然兴旺,反之亦然。当传统媒体的精英纷纷离开时,传统媒体的衰落真的无法避免了吗?传统媒体内部一直高呼“转型”的口号,但转型到底该怎么转?下面本文将围绕“供给”、“科技”和“内创”三个方面,谈谈笔者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供给侧改革”是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所谓“供给侧改革”,即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生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改革”的思维也可以引入传统媒体转型中。为应对媒体格局的新变化,传统媒体必须从上到下转变思维,在新闻的供给端不断发力。新闻的供给侧思维,关键要纳入互联网思维,传统媒体在不忘党性的同时,需要把新闻业当作信息产业,把新闻当作信息产品,把自己当作产品经理,把读者当作用户。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产品经理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这固然是一个方向,但如果一个产品经理能够提供创新、优质且足够人性化的产品,则能从供给端入手创造需求。
实际上,报纸的订阅量、新闻广播的收听率以及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近年来断崖式下跌,此种趋势变化揭示出的并不是用户需求的疲软,而是新闻信息产品的供需错位。只有传统媒体“自断其臂”,淘汰落后新闻信息产能,优化新闻信息产品的供给结构,才能追上新媒体的发展。
目前,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上海报业集团的澎湃新闻着力于提高自己的内容定位,坚持原创,主打政经类新闻,致力于占据新闻供给端的内容高地,近年来打造出了一批精品,很好地从上游供给侧填补了对用户深度追求的空白。
除了抢占内容的高地,基于用户自身需求的高质量定制也是大势所趋,“众筹新闻”即为典型代表。所谓“众筹新闻”,是指个人或机构向公众募集资金,实现特定的新闻报道计划,其本质是用户出钱、个人出力,满足双方需求的一种新的信息生产机制。新闻供应链条的变革也催生了“公民新闻”的诞生。对此,传统媒体不应该避而远之甚至视之为威胁,而应该顺势而为,将“公民新闻”纳入新闻生产的劳动力供给管道中来,“公民新闻”的出现恰恰实现了新闻供给端的完善与健全。
现今公众获取新闻信息最大的入口不是报纸,不是电视,而是“两微一端”。目前,新闻业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非专业做新闻,科技公司做新闻。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地压缩。科技公司实现了对传统媒体的赶超,除了观念的创新外,关键在于科技的领先。
谷歌做新闻,最拿手的处理工具是“计算机算法”,最擅长的呈现形式是“机器自动聚合”。在中国也有公司做类似的事情,就是“今日头条”。“今日头条”实现了新闻分发机制的创新,帮助媒体有的放矢地生产内容,实现精准推送。无论是谷歌还是“今日头条”,它们的成功都离不开科技的大力支持,这一点从它们大举招聘技术工程师就可以看出。
当然,一些传统媒体已经在进行一些改变,如对VR技术的应用。《纽约时报》近段时间推出了第一款面向智能手机和谷歌纸板头盔的虚拟现实新闻客户端;网易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30年之际利用VR技术做了该事件的专题;《南方周末》也在2016年5月18日上线了中国第一部跑步VR纪录片。
无人机也开始大举“入侵”新闻业,现今无人机几乎成了媒体的标配。无人机在重大事件或灾难报道中确实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无人机拍摄取得了难得的视角和画面。与科技相结合的新闻报道形式还有大数据新闻、短视频新闻、动新闻、全景新闻等。
乐视贾跃亭一直在做乐视生态圈,贾跃亭相信,硬件关乎信息的入口,而硬件又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主动拥抱新兴科技,与科技公司的联姻是转型的必由之路。
新媒体时代也正在影响传统媒体与媒体人的关系。如前文所述,传统媒体爆发了新一轮的离职潮,如何留住人才,并且使人才效能最大化,是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从现有的实践来看,鼓励媒体人内部创业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内部创业机制不仅能带活内部气氛,也是留住人才的有效方式,它将个人的转型意愿与行业的转型升级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望实现双赢。
内部创业其实早有例可循。2011年10月31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启动建设中国首个新媒体孵化器——传媒梦工场,随后多家纸媒先后出台鼓励内部创业的政策。例如,《北京青年报》,一方面打造北青社区传媒,另一方面该报鼓励员工创办和发展微信公众号,比较著名的有“团结湖参考”。此外南都报系筹建了ND蜂巢、《重庆日报》发布了试行办法鼓励员工创业、上海报业集团启动了创新创业计划。
当然,目前内部创业也存在一些问题。资本不足、股权分配障碍、体制机制束缚是困扰内部创业的几大问题。只有营造更宽容的环境,采取更具革命性的改革举措,才能有所突破。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传统媒体将迎来进一步的改革,“内部创业”将成为趋势性现象,成为传统媒体积极自救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刁文朝.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西部学刊,2016(02):50-52.
[2] 叶铁桥,王宁.媒体鼓励内部创业能实现自救吗[J].青年记者,2016(02):9-10.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2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