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互联网+”背景下的传统媒体竞争策略
赵晓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互联网+”以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席卷每个角落,并成为年度热词,基于技术革新的媒体加速分化和整合。因此,传统媒介被不看好,但是传播媒介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新媒体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原有的媒介。本文试图浅议传统媒体在日新月异的媒体变化中的竞争策略。
“互联网+”;传统;媒体;竞争;策略
2012年11月,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于扬首次提出“互联网+”的理念。他认为,“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我们可以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找到若干想法。而怎么找到你所在行业的‘互联网+’,则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1]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应该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此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的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整套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生产各部门的渗透、应用过程,其本质是传统产业的数据化、比特化,商品、生产和交易行为都迁移到网络上,减少产业交流、协同的成本,衍生出新的创新节点。
技术革新让传播环境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零售、批发、海外购还是打车、外卖、交朋友等,都实现“在线化”运作,人的吃穿住用行都迁移到互联网上,传统媒体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
(一)消费互联网化
据CNNIC的数据,2014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5亿的智能手机用户,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网络购物用户3.61亿,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升至55.7%,在全国居民中的渗透率达到26.67%。2014年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9.7%,达到2.8万亿元,占同期社零总额的10.6%。[2]英国演化经济学家卡萝塔·佩蕾丝认为,每一次大的技术革命都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技术—经济范式。从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窥测到,人们的消费模式被培养成互联网式的,即免费获取或以低额获取电子版内容,这对于还需购买的报纸、机顶盒等传统媒介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二)信息获取智能化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科再奇(Brian·Krzanich)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三大未来趋势,即智能互联世界,技术有了像人一样的感知能力,计算正在变得超级个性化。在云计算、大数据设施和应用软件服务的助力下,通过个性化设置、定制信息或是跟踪浏览习惯分析等方式,将门户网站、社交网站、传统媒体纷繁复杂的内容推送到智能终端上的APP,并可随时更新。大数据分析让信息获取可根据个人爱好,传统媒体“大而全”的模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灵活性远远赶不上新媒体。
(三)投资决策数据化
我国有6.32亿网民,其中83.4%使用移动上网(CNNIC截至2014年6月的数据)。消费者在移动设备上的投资额是巨大的,几年内即可达万亿级别,消费者主导权加强,用手中的设备“投票”。通过下载量、点击量,用户直接决定一个媒体的存亡。数据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IDC发布的研究报告《2020年的数字宇宙:大数据、更大的数字阴影以及远东地区实现最快增长》预测,从2013年到2020年,数字宇宙的规模每两年将翻一番。信息经济时代的投资者凭借后台的数据分析和流量走向来决定投资去向,那么传统媒体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基于数据分析的预测,而没有上线或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生存便雪上加霜。
尽管新媒体有各种各样的优势,但传统媒体仍有它存在的空间和条件。学界“报纸消亡论”和“媒介融合论”一直不绝于耳,但对大数据革命浪潮的宣传在某种程度上是夸大的,传统媒体的出路远非要么融合要么死这么简单,它有自己发展的趋势,非人为能左右,只要存在需求就一定不会消亡。因此,传统媒体应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精耕深耕。
(一)深耕核心受众内容
“互联网+”背景下的受众特点是明显的,即习惯于上网处理事情。互联网思维分散了传统媒体时代的大众群体,小众群体在互联网中找到兴趣和归宿感,但其实,传统媒体也有自己的核心受众。斯坦福大学Poynter研究所曾做过的一个调查显示,只有20%的读者在线阅读一篇完整的文章,即便看完整也只是细致阅读其中75%的内容。[3]在现代这个越来越彰显个性和意见的多元社会中,传统媒体应该提高内容原创力,坚持深度、广度,揭示新闻背后的事实、前因后果。
(二)稳固媒介公信力
“2014中国媒体公信力调查”结果显示,55.2%的受访者认为电视公信力最强,报纸公信力排名第二,33.6%的受访者对其信用度表示认可,网络公信力24.9%排第三,微博与微信依然排名第四、五位,分别有17.4%和16.6%。[4]虽然公众媒介素养不断提高,但是在信息爆炸时代仍然难辨信息真假,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屡禁不止。传统媒体基于自身的行政性质,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只有真实而专业地反映新闻事实的报道才能赢得支持,获得稳固的媒介公信力。
(三)减少行政干预
“互联网+”意味着传媒经济的变革。尽管规模经济是中国传媒经济的主流形态,媒体资源整合仍受行政区域限制,但是随着互联网对社会的深度渗入,传媒产业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集成经济势必成为主流。传媒市场的区域屏障继续被打破,应减少行政干预,将产业发展交给“看不见的手”调控结构。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虽面临困境,但前景并没有特别消极,它有存在的必然性。面对互联网全媒体的攻势,传统媒体合理竞争自然会获得位置。
[1] 于扬.所有传统和服务应该被互联网改变[DB/OL].腾讯网,2012-11-14.
[2] http://www.cnnic.cn/[DB/OL].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3] 毕晓华.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竞争[J].黄河之声,2014(7):124-125.
[4] 《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DB/OL] . http://www. chxk.com.cn/.
G206
A
1674-8883(2016)13-0290-01
赵晓蓉,女,重庆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