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时代技术期刊编辑的素养

2016-02-28 10:32李朝霞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期刊互联网+

李朝霞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北京 100011)

论“互联网+”时代技术期刊编辑的素养

李朝霞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北京 100011)

适值科技期刊改革和“互联网+”时代到来,正视编辑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技术期刊的传播使命,有针对性地端正报道态度、提升技术期刊编辑的职业素养、适应媒体发展趋势,对于传统技术期刊的转型发展及其与“互联网+”时代的融合至关重要。

“互联网+”;技术期刊;编辑;素养

技术期刊是发表技术动态、原理和应用成果的杂志。它不但是科技成果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工具,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一环,而且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科技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编辑人才是技术期刊发展的核心力量,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技术期刊的出刊质量与发展前途。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推行,信息传播手段多元化发展,信息量增长势头空前,“互联网+”思维开始渗透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深刻影响着身处核心环节、从事中心工作的编辑人员及其工作思路。传统技术期刊的编辑应该具备哪些能力与素养,才能适应技术期刊转型发展的需要?只有认清目前技术期刊编辑当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思路、提高水平,适应“互联网+”时代技术期刊的报道需要。

一、我国技术期刊编辑与报道质量现状

自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之后,很多期刊面临着生存问题,大家不得不创新、改革,寻找新的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我国技术期刊总体的编辑和报道质量存在以下问题:

(一)风格定位不恰当

技术期刊一向以严谨著称,其原因当然和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也与科技工作者严肃认真的科研态度一脉相承,这对于技术把关、保证出刊质量大有裨益。但是文风过于严肃,活泼不足,会令人乏味,无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与此同时,某些技术期刊的标题又过于随意。不同于娱乐读物只为博人一乐,技术期刊属于科技期刊,以传播科技知识、教化社会为第一要务,应当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受网络文章标题的影响,有些技术文章标题类似广告词,故意错写词语以达到某种宣传目的;或故弄玄虚,比如标题“……竟是它”,以吸引受众的眼球。这均为不严肃的编审态度。

(二)报道策划普遍欠缺新闻效应

由于技术期刊的时效性相对较差,我国技术期刊的报道很少产生轰动效应,也较少与社会影响很大的新闻事件发生联系,坐失推销自己的良机,一直远离公众的视野。在“互联网+”时代,技术期刊的这种做法多少显得有点不太合群。科技期刊改革后,需摆脱昨日之思维模式,活跃思想,探求新路。

(三)信息融合意识差

“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料丰富且方便易得,但是,很多技术期刊没有充分利用这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其报道锦上添花,编辑思维还停留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层次上,欠缺信息融合意识。单纯报道一条信息或者论述一项科学技术,很难让读者形成完整、立体的认识,不利于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存在虚假失实报道

大数据时代,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便利,也使信息真伪的甄别增加了难度,数据造假时有发生。2013年 12月10日,2013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Randy Schekman在卫报上发表了《Nature,Cell和Science之类的期刊是如何毁掉科学的》一文,对CNS(代表国际最高水平的《Cell》、《Nature》和《Science》杂志)存在的学术造假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1]纵然是一向以严肃著称的科技期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虚假失实报道。

二、“互联网+”时代技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养

“互联网+”时代为科技期刊成功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媒体技术环境,但要应对时代的挑战,技术期刊编辑还要在以下方面提高自身修养:

(一)明确传播使命,做到活泼有度

为读者提供翔实、简明、易懂又不失趣味性的技术信息是技术期刊编辑必须修炼的基本功。“互联网+”时代,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科技期刊编辑要认识到刊物自身的特点和目标受众的特性,然后有针对地确定报道风格。

首先,坚守规范、严谨的优良传统。技术期刊编辑应当保持一贯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严肃的工作态度,这是保证出刊质量和获取公信力的前提条件,是技术期刊必须坚守的阵地。如果一本技术期刊让读者产生娱乐之感,那么期刊自身的真实性和责任感也就倍受置疑。

第二,抓住阅读兴趣点,精编标题。读者每天面对海量的信息,一篇文章读与不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的标题。编辑必须具备相当的文字功底,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针对目标读者的兴趣点,精准立义。同时,要做到视角新颖,幽默风趣,措辞讲究,引起阅读兴趣。华而不实的标题充其量只是哗众取宠的噱头,不足以令人称道。

第三,补充喜闻乐见的信息资料。一篇平淡无奇的技术性文章,如果在正文开始前加一段读者关心的、活泼有趣的引导性资料,或者加一段编者按,强调文章的重要性,能够大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搭车意识,策划体现新意

技术期刊与纯新闻性质的报刊不同,它本身对时效性的要求不高,而且某一项通用性的技术可以在不同的应用方案里进行多次报道,以促进核心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这就要求编辑具备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有目的地做好组织策划工作,为不新的技术嫁接具有时效性的新元素,凭借着新元素、新包装再次将某项科技推广出去,扩大其推广领域,或者让读者重新认识它的重要性。因此,技术期刊的编辑要有顺路搭车、借梯上楼的意识。没有车搭,也要开疆辟土,自谋生路,在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重点地精心策划令人耳目一新的报道,扩大宣传面。

对于目标受众关注的大事件,如有关的国家政策、政府的重大举措,技术期刊编辑要不失时机地牢牢把握,组织有关稿件,邀请有关专家介绍新政策下该技术的应用趋势、发展空间,预测未来的发展态势。例如,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某编码技术期刊顺势而为,特别策划了跨境电商(互联网+跨境贸易物品编码技术)专题报道;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提出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该刊又组织有关报道内容,不失时机地推广物品编码技术的应用,切中时代的脉搏,取得了良好的推广效果。

随着习近平同志提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号召,相信我国的科技交流活动将越来越频繁,技术研究将遍地开花。有策划意识的技术期刊编辑应该提前准备精彩的报道,适时地将报道内容与公众感兴趣的新议题进行结合,以期收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三)活用“互联网+”,完善信息整合

无论媒体发展到什么阶段,或是传播方式如何花样翻新,传播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即所谓“内容为王”。一次报道能提供翔实的信息,交代相关的背景,作出权威的预测,无疑是读者的福气,也是技术期刊编辑努力的方向。那么,如何整合利用互联网信息,使碎片化的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完善,最终形成完整的报道呢?最主要的不外乎三种:编写按语,补充内容,约稿或采访。

编写按语。比如一篇文章介绍了技术内容及目前的应用情况,没有提到其重要性或应用前景,可以查询相关信息,经与作者核实,以编者按的形式强调该技术的重要意义。

补充内容。一篇文章内容单薄,若要提高报道质量,使文章丰满起来,编辑可在交代技术发展背景、借鉴国外做法、类似技术比较等方面进行有关内容的补充,使读者对该技术的发展形成清晰的脉络,更深入地了解技术本身,提高阅读兴趣。

约稿或采访。有时需要重点推广某项技术,那就必须精心策划,组织详尽、全面的报道内容。如果需要查询的信息内容特别多,通过上述两种办法还是无法完善报道,则可以通过约稿或采访的形式,邀请查询到的权威人士就有关信息或问题作出答复,既高质量地完成报道任务,又提高信息内容的权威性。

(四)加强职业敏感,严格技术把关

“互联网+”时代,人人可作信息的传播者,尤其是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打开方便之门。每天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区分正误,明辨是非,去伪存真?这是编辑,尤其是技术期刊编辑面临的又一大难题。技术期刊不是普通百姓茶余饭后的娱乐谈资,其价值在于传播知识,推广科技,促进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编辑稍有疏忽,就有可能让失实信息传播出去,误导读者,破坏生产,贻害社会。因此,技术期刊编辑首先要加强新闻职业敏感,保持一颗为读者负责之心,不放过任何一条可疑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加以了解,多方面核实,以确定虚实,决定取舍。

第二,职业敏感的培养与加强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巩固。因此,技术期刊编辑千万不可忽视有关科技知识的学习,要不断进行专业培训,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了解前沿科技动态,对相关领域的技术应用了然于胸,善于发现最新的技术或知识点。只有达到这个水平,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做好信息的甄别工作,把好技术期刊出版的最后一道关。

面对“互联网+”时代,技术期刊编辑必须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以全新的视角思考报道工作,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业务素养,满足“互联网+”时代技术期刊的出版需求,提高技术期刊的传播范围,进一步发挥技术期刊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http://www.hao5191.cn/jinnews/e5d6r1x31230n392629418.html [DB/OL].中国健康界,2013-12-30.

[2] 林松清,佘诗刚.试论科技期刊编辑人才梯队建设与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3):494-498.

[3] 陆宜新.数字出版时代对期刊编辑的新要求[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3):502-504.

[4] [D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IqehQhuZ-6xkmG-69Mpd4cEHmc3_qlClaaEMn4miY8w2BgTRPPRL6e2q3sggQ-iHrhBF7QfNfRbW1_rn4TI-QuU8UvFLdsPKEoAzO6MV-EqNe.

[5] 顾凯,邹栩.数字出版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职能、工作方式转变及自我调整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3):499-501.

[6] 袁媛,李宗.科技期刊编辑的人文素质探析[J].编辑学报,2011,23(2):177-179.

[7] 张聪,郭亚文.全媒体时代报纸编辑教学改革探议[J].中国编辑,2014(2):86-90.

G238

A

1674-8883(2016)13-0265-02

李朝霞(1975—),女,山东人,硕士研究生,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编辑。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期刊互联网+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