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媒介生态下基层党报评论的出路

2016-02-28 10:32宇黄璐云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清江时评恩施

王 宇黄璐云

(1湖北民族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2辽宁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试析新媒介生态下基层党报评论的出路

王宇1黄璐云2

(1湖北民族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2辽宁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党报评论是党报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载体,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基层党报评论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本文以《恩施晚报》的“清江时评”栏目为例,通过对其版面文章的经验总结分析,认为基层党报评论可以通过选择“时评”文体、主动设置议题、运用“晚报化”语言三个方面,达到吸引读者阅读、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目的。

新媒介生态;基层党报;评论;清江时评

随着社会和技术手段的发展,整个信息传播环境以及媒体自身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中报纸等传统媒体再度陷入“消亡论”的论调中。面对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各类媒体主动进行自我调整,以求适应新环境下的分工。鉴于报纸自身的特性,及在多家报纸实践的基础上,增加评论版面和增强“新闻解读”功能被广泛认为是报纸增强差异化、在新媒介生态中谋出路的手段之一。

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是评论媒体的风向标。本文选取《恩施晚报》的“清江时评”专栏为研究对象,以“清江时评”版块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的版面文章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其评论选题、评论队伍、评论指向、评论风格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媒介生态下基层党报评论的发展路径。

一、发挥时评优势,打造品牌专栏

新媒介变革中海量信息涌现,面对巨大的信息量,对事件解读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观点意见的多元化也成为新闻解读的应有之义,新闻时评是基层党报或晚报评论的优选方式。

首先,“时评”紧贴时事、时效性强、主题涉猎广泛,易引起共鸣与关注。自2014年创立栏目以来,“清江时评”栏目发表评论70余篇,选题不仅有政务政策,更是贴近民生,对恩施本地社会事件发表意见。不同于社论文章等文体的厚重,“时评”轻便快捷,其与时事新闻的配合,有助于相关政策和指导思想及时深入广大群众。

其次,“时评”篇幅较短,适应读者新的阅读节奏。“时评”短小适中的篇幅,既满足了读者短时间内完成阅读的需求,又因其适中的篇幅,易于被读者在评论文体众多的类型中所选中,有了阅读度的提高,才有观点传播和舆论引导可谈。同时,由于“时评”篇幅较短,即使头版版面位置紧张也便于灵活处理。“清江时评”就一直被安排在头版的位置,显要的版面位置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注意到该栏目,再次为提高阅读率助攻。

品牌就是竞争力,就是影响力,个性化和品牌化是党报评论作品的基本生存之道。自《恩施晚报》改版增设“清江时评”栏目以来,不断根据准确的定位进行改进和坚持,已经成为《恩施晚报》的品牌评论栏目,积累了一批读者,无论在普通受众还是党政读者中都有不小的影响。

二、立足党报性质,主动设置议题

一直以来,党报作为政府政策的解读者、思想舆论的引导者,其凭借权威性和公信力正确引导舆论。评论是媒体的风向标,“清江时评”通过主动设置议题,搭准人们的思想脉搏,主动担当社会责任,让人们在观点的交流碰撞中达成一致认同,在公众的回应和反响过程中凝聚社会共识,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清江时评”对议题的主动设置体现在对事件本质的挖掘上。它的评议对象是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是党政部门相关思想、业务问题,在写作上往往从小角度切入,使评议话题与百姓产生贴近性,由典型事件挖掘,从宏观角度进行集中的论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此外,有计划地通过一系列文章,连续、多角度、多层次地对选题进行论述,也是“清江时评”对议题主动设置的一个体现。“清江时评”采用集中事件段,针对某一问题,采用连续多次的报道方式对议题进行阐述。这样有层次、有条理、多角度的系列议题,不仅论述全面,便于读者理解,更能持续地发言,引起读者和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三、借鉴晚报特色,语言平实易读

传统党报新闻评论的阅读率低,读者不爱读,很大程度上同目前一些评论语言呆板、生硬、套话连篇有很大的关系。要提升党报评论的可读性,就需要改进写作方法,增加灵活性。像《恩施晚报》这样的基层党报,就可以在立足党报性质的同时兼具晚报的语言特色。晚报时评是评论性文章,一般没有什么情节故事,因此,要吸引读者,除了要在观点、内容上出新外,语言上也至关重要。浅显易懂的语言表现出深刻的道理,才容易被人理解、被人记住。以“友好”的态度面向读者,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提升评论的可读性和易读性,评论文章的阅读率自然会随之提高。

提高评论阅读率可以通过在文本表达上运用生动亲切、通俗易懂的语言说身边事,明百姓理。标题制作的用语灵活,主题突出,立场鲜明,也是提高评论阅读率的方式之一。评论文章的观点和主旨从标题上一眼就能得知,便于受众理解。“清江时评”经常会将同议题评论成系列推出,系列议题形式或语言上的形式感和相似性便于读者辨认。基层党报评论语言上的调整和文风亲和力上的增加,如同一种“软化”。而这种“软化”不是态度上的妥协,更多是指向语态上的平等。把过去党报评论中令人望而生畏、“硬邦邦”的官话套话换一种表达方式,做到“硬话软说”。借鉴晚报评论的表达方式对增加党报评论阅读度是大有益处的,生活化的表达,贴近受众生活,糅合亲和力气质和时代感气息的党报评论,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赢得读者的喜爱。

综上,面对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众多传播因素的变革,时评文体的特征变成优势,可以在基层党报评论中大有所为。而通过对《恩施晚报》评论栏目“清江时评”的经验总结,基层党报评论能够通过主动进行议程设置和对评论语言进行“晚报化”包装两种方式达到吸引读者阅读、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目的。

[1] 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7-38.

[2] 吴泽明.转化评论表达增强传播效果[J].新闻战线,2015 (10):21-22.

[3] 张雅娟,张华念.晚报新闻时评版的基本特色[J].新闻爱好者,2004(9):10.

G212.2

A

1674-8883(2016)13-0258-01

王宇(1992—),女,山东莒南人,湖北民族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2015级新闻与传播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实务。
黄璐云(1992—),女,江苏泰兴人,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传播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告传播学。

猜你喜欢
清江时评恩施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飞檐走壁
清江引
鱼跃清江 广场舞
恩施年俗——点路烛
同饮清江水 共护母亲河——首个“清江保护日”在长阳举行
动真招下苦功创建平安恩施
建设美丽恩施要让“山更青”
党建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