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媒体转型期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新路径

2016-02-28 10:32黄静茹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综艺明星传统媒体

黄静茹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0)

论传统媒体转型期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新路径

黄静茹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0)

古语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有不断变化,事物的发展才会不受阻塞,传统媒体的发展亦是如此。移动互联网时代充满机遇与挑战,寻求自身发展和对抗外部竞争是传统媒体必须作出的改变。电视作为典型传统媒体之一,也必然要经历这样的洗礼。本文试图探讨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电视综艺节目如何获得新发展。首先,需着眼于电视综艺节目本身,梳理其发展脉络以及不同阶段呈现出的典型特征。其次,讨论电视综艺节目在传统电视媒体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新机遇与挑战。最后,结合具体案例对比分析现阶段热播的综艺节目,并试图为我国电视综艺节目未来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媒体转型;综艺节目;内容创新;受众心理

一、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路径

从我国传统电视行业整体发展的角度来讲,第一位节目形态是新闻。作为党的喉舌,新闻是党和政府向人民群众传达信息、树立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受到的关注度最高。第二是电视剧。电视剧题材众多、内容丰富,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的收视需求,因而占有很大市场。第三是综艺。综艺最大的特点是节目形式多样、节目内容新颖,其娱乐受众功能较前两者而言更为突出。

纵观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传统仪式化表演阶段。以《春节联欢晚会》和《综艺大观》为典型代表,它们的出现拉开了我国综艺节目的序幕。第二,明星参与游戏阶段。随着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开播,一阵快乐动员风在综艺界迅速刮起,更多的明星也加入其中。第三,奖金刺激互动游戏阶段。例如,李咏主持的《幸运52》、高博主持的《购物街》、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等,综艺节目中首次引入了奖金制,益智性、竞争性得以凸显。第四,平民参与的生活服务平台。例如,《非诚勿扰》《职来职往》等,综艺节目渐趋平民化和生活化,在保持娱乐性的同时,服务性也不断增强。

不难发现,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密不可分。社会进步最基本的表现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加之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我的感想与感受,风格倾向愈发新奇化,实践目的更加娱乐化。另一方面,社会大发展也伴随着新技术的革新和新媒介出现,这也为电视综艺节目转型提供了创新环境、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二、新市场环境下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电视诞生之初,作为集视听为一体的传播媒介,其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然而,随着新技术和新媒介形式的出现,传统电视也在积极转型,以巩固自身优势,对抗外部竞争。学者杨溟将传统电视的转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打造电视台网络版。即电视台网站全部依附于母体机构,既没有开发原创内容,也缺少与网友的互动。第二阶段,深化台网互动。在注重打造原创内容的同时,逐步加强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开通网络留言板、论坛等功能。第三阶段,搭建台网整合平台。即电视台网站将自己视为一个整合平台,加强与电视、手机等多种媒体的协调合作,在进行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内容整合的同时,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如发展自制网剧、网综等。现阶段,我国电视行业大多处在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转型时期,综艺节目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这一转型时期的特点。

(一)电视行业的全面革新

传统媒体在与受众的“互动频率”及“亲密性”上存在先天不足,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更凸现了这种劣势,而且正慢慢侵蚀传统媒体固有的信息采集、品牌认知度等优势。以电视为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电视与观众之间仅仅停留在“传—受”的单向传播层面,缺少即时互动。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传统媒体必须树立互联网思维,重新思考自身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运用移动化、社交化手段不断增强与受众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增强与受众的亲密性。一方面,应树立受众意识,实现由观众到用户的意识转变;另一方面,加强平台意识,在打造原创内容的同时,加强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和内容信息的整合营销。

(二)综艺市场的全新开拓

在我国,电视综艺节目主要有两种生产方式,即独立研发和引进版权进行本土化再创作。在各大卫视的综艺角逐游戏中,版权之争显得尤为突出。例如,户外竞技真人秀《奔跑吧兄弟》引进的是《Running Man》模式,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引进的则是《The Voice of Holland》模式等。“版权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相对成熟的制作模式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而节约下来的成本可以用于本土化改造;其二,利用原版节目积攒的人气,引发更广泛的追随与注意。

显然,这种投机行为在初期十分奏效,但是经过多次复制之后,综艺市场出现了大面积的同质化现象。这使得受众产生了审美疲劳,新奇感和注意力正逐渐消退。在这种形势下,有个性、有特色、标新立异的节目可遇而不可求。

(三)产品运营的观念更新

随着传统电视行业格局的解构与重组、受众媒介观念的转变与革新以及新媒介技术的兴起与驱动,综艺节目的内容、制作理念和运营思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那便是把电视节目当做一个产品来打造,运用新媒体思维运营电视媒体,以互动、社交、移动为核心要点,完成从内容制作播出中心向社会互动中心的转变。

一个产品的打造主要包括三方面,除去产品本身的精良制作和接收端受众的需求定位,中间传输渠道的搭建也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达率和普及度。未来的综艺节目将不单依靠传统电视媒体,而是试图通过互联网与用户发生勾连,甚至很多综艺节目就诞生于网络。

三、走在创新前沿的典型节目

笔者认为,在电视媒体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媒介思维的转变。思维是根基,只有将媒介新思路贯穿于节目内容生产、用户服务、平台打造和互动反馈四个环节之中,才能在用户争夺战中占据制高点,巩固既有优势,开拓生存空间。

(一)《明星大侦探》:每个人都是福尔摩斯

《明星大侦探》是芒果TV推出的国内首档侦探悬疑推理类综艺节目。节目主要由跌宕情节、综艺搞笑和智能推理三部分构成,其最大的亮点在于用情节吸引人、用综艺娱乐人、用讨论启发人。

1.诞生土壤的互联网化。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勾连关系,电视节目也从原来的单向传播逐渐向双向的群体互动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制作一档综艺节目首要的便是定位目标人群,然后发掘其关注点,对其趣味进行准确定位。从《我是歌手4》的网络踢馆赛到《超级女声》的强势回归,不难看出,芒果TV已经不甘心把自己局限于湖南卫视电视节目的网络独播平台,而是慢慢朝着与电视台平起平坐、互生互补的台网整合平台方向发展。《明星大侦探》作为芒果TV独播的网络综艺,整个节目从版权引进到内容制作全部由其独自完成,形式上符合互联网传播的特点。从内容上看,其主题如“网红校花的坠落”“英雄不联盟”等,也迎合了网络年轻化人群的观看需求。

2.明星效应的全新认知。在综艺节目嘉宾的选择上,制作方往往倾向于邀请明星,究其原因:其一,明星身份的显著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节目本身的收视率;其二,其自带的表演技能会无形中增加节目的丰富性。《明星大侦探》成功地做到将明星的荧幕形象与个人形象相结合、节目入戏和出戏相结合,避免了明星行为太过真实而产生的无趣性和审美疲劳,也不至于使节目情节因为太戏剧化而显得不真实。以嘉宾撒贝宁为例,其在节目中表现出的线索寻找和逻辑推理能力,符合其以往在电视荧屏中所展现的睿智严谨的气质;另一方面,其附加的一些夸张动作言语以及与王鸥的CP感,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更为轻松幽默的“小撒”。

(二)体育综艺《来吧,冠军》:一场文艺体育大狂欢

浙江卫视推出的大型励志竞技体育真人秀《来吧,冠军》,由冠军队和明星队组成。与传统体育节目最大的不同是,该节目一方面强调竞技体育的真实对抗,另一方面将专业秀与综艺游戏有机结合,“体育+游戏”构成了综艺节目的全新模式。

1.体育赛事的二次加工。节目既保持体育赛事过程本身的突发性、随机性与不可预知性,又辅之以充满戏剧性的剧本和具有典型性特征的情节,极具创造性。运用多机位、多角度的拍摄手法,选择前后内容联系紧密、具有娱乐价值的画面,采用慢动作回放、远近景切换等技巧捕捉精彩瞬间。一方面体现参赛运动员的投入程度、体育技巧、运动状态,甚至是戏剧性的场面;另一方面,高强度对抗精彩的画面也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赛场紧张刺激的气氛。将体育运动、文化情感和拍摄技术巧妙结合,体现了运动美感,反映了运动精神。

2.游戏规则的全新定义。游戏竞技化,节目组通过比赛场地的真实还原、专业裁判的严格判罚等,达成了往常体育综艺未能成功实现的“真实对抗”效果,使游戏成为竞技而充满悬念;另一方面,巧妙利用奇葩道具和规则,使竞技成为游戏。例如,对战女排中“甜心同款小板凳”的使用,对战潘晓婷时迷你球、水果球的使用等,都着力突出了体育的趣味性。充满颠覆性的规则与技巧的运用让明星战胜冠军的“反转”剧情有了可能,因此明星们会拼尽全力奋战到底,而冠军们自然要为捍卫荣誉而全力以赴。这样的竞争性与对抗性无疑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与吸引力。此外,节目的呈现、明星的感言与冠军的现身说法,进一步突出了“体育不只是奥林匹克”的全民参与性。

(三)《四大名助》:为普通人排忧解难

《四大名助》是东方卫视推出的通过嬉笑怒骂的讨论帮助普通人解决烦恼的节目,由孟非担任主持,并搭档三位名嘴嘉宾,组成“四大名助”阵容。鉴于其现场氛围、嘉宾组成、情节设置和观众互动都带有明显的综艺色彩,故笔者将其分为“民生综艺”。

1.贴近民生的选题策划。民生综艺不但要说老百姓的故事,还要力求把故事讲得精彩。《四大名助》的两大制胜法宝是接地气的选题,包括家庭矛盾、人际关系、代际关系等与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简单化的结构,以老百姓的烦恼为主线,辅之以戏剧化的情节和综艺化的表演。节目每期设置三个烦恼者,通过求助信的方式让观众对烦恼一目了然,接着四位名嘴通过轻松娱乐的方法将烦恼大化小,小化无。同时,邀请现场观众给登台的烦恼者打分,选出本期“烦恼王”。相较于真正要解决大困难的调解节目,《四大名助》则是从小烦恼着手,这也是其节目氛围如此轻松欢乐,“笑谈烦恼”的原因所在。

2.清晰准确的角色定位。作为主持人的孟非,此前做过民生新闻、相亲节目,而《四大名助》作为一档新的民生帮助类节目,与他的定位十分相符。在新节目中,孟非的主要任务是把控节奏和化解矛盾。此外,孟非作为江苏卫视的标杆人物,首次尝试跨台做节目也必然会引起外界关注,这对该节目的宣传无疑起到了助力作用。而“四大名助”的其他三位则更多是搞笑担当、颜值担当,并通过与求助人轻松幽默的聊天来缓和气氛,最终化解烦恼。例如,在《网红老妈直播女儿隐私》中,谢依霖和尉迟琳嘉客串搞笑情侣,浮夸的演技引发全场爆笑。

四、结语

近年来,在大众探索、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各行各业都迎来了新的冲击与挑战。传统的电视行业正紧随时代的步伐,在保证其本质属性不变化的前提下进行尝试和突破。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电视节目的制作理念、管理策略、推广模式等也随着新技术的助力、新需求的推力不断发生转变。综艺节目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类型,也沿着这种新思路寻找新路径,并依靠自身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制作模式的灵活性、覆盖面积的广泛性等优势迅速突围。

诚然,任何事物的成长必然经历初期探索、走向巅峰和重塑再造的过程。如今众多综艺节目凭借新颖的节目形式与创新思维,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但这并不能说明其发展模式就是完美的。《明星大侦探》如何解决因为悬念周期战线过长而导致观众期待度下降的问题,节目模式一旦定性是否会陷入一切“按套路”的怪圈,从而引发观众的收视疲劳;《来吧,冠军》如何更好地消除荧屏距离,将观众带入节目现场,从而真正享受快乐体育;《四大名助》对于“烦恼”的遴选是其要面临的考验之一,要知道,有时故事本身太奇葩也会因为缺少共性而影响观众的感知度和情感共鸣,而且该节目定位为“笑看人生烦恼”,然而对于“笑”的具体把握,即服务和娱乐的比例究竟该如何安排和调试,也将直接影响节目的在观众心中的满意度和可信度……这些都是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甚至可能左右未来节目的风格和走向。

G222.3

A

1674-8883(2016)13-0099-02

猜你喜欢
综艺明星传统媒体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