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韵涵
(河南大学 民生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新媒体下假新闻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大妈碰瓷玩具车”事件为例
方韵涵
(河南大学 民生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更是不容忽视。因为新媒体自身的特点,假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造成媒体公信力受到冲击,误导舆论等危害。本文以“大妈碰瓷玩具车”事件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假新闻产生的原因、特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新媒体;虚假新闻;解决措施
目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严,这就导致部分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追求点击率,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不进行调查甚至是编造事件。因此,为了能够正确引导舆论,还媒体以公信力,弘扬社会正能量,对虚假新闻的打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016年3月,一段被称为“碰瓷新高度”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视频中,一位老人坐在地上,一只手搭在玩具车上,旁边站着一位年轻女士拉着一个小女孩。老人称:“我在这里,你就撞过来。”女士反驳称:“我一直走的旁边,没走里面。”
视频发出后,虽然也有网友猜测老人可能真的受伤了,但多数网友的态度是谴责、质疑、嘲讽,甚至是谩骂。有网友表示很气愤,称其为“碰瓷新高度”。一时间,各种声音弥漫于网络,许多媒体也进行了转发,并配上“讹人也出新高度”“车比大妈受伤重”等标题。
不过,事情很快发生了反转。受伤老人今年79岁,经医生诊断,膝盖积水和骨折还在进一步治疗中,两家人均表示要保持友好协商,网友给老人道歉。[1]
(一)受众的惯性思维形成刻板印象
看到“老人”“车”两个词在一起就容易联想到“碰瓷”。在此前老人摔倒,扶起来后被讹,类似事件的接连报道,导致信任危机,人们形成了刻板印象。加之从众心理的因素,媒体报道不加核实,受众负面情绪愈演愈烈,往往没有进行思考就下结论,甚至还会成为假新闻的传播和制造者,助推了虚假新闻的产生与传播。
(二)网友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人都有话语权。这虽然是件好事,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很好地行使自己的话语权。有些人,为了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而肆意编造内容,有些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妄加断言,对社会舆论和他人造成恶劣影响。[2]
而这件事是网友“断章取义”,视频的时长仅有17秒,17秒钟没有完整地记录整个事件的全部过程,老人被撞前发生了什么?视频上没有。老人倒下的一瞬间,视频上没有。所以,老人是自己摔倒后碰瓷还是真的被撞了,我们仅从视频上找证据,显然是杯水车薪的。况且,现在的视频剪辑技术水平也相当高,视频的碎片化、不完整性导致网友判断力下降而“断章取义”,因此出现了不少网友对老人的质疑、谴责甚至谩骂。
(三)新闻过度追求实效性和经济效益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新闻实效性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相对传统媒体的严格审稿制,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把关人”,忽视了对新闻内容的把关。加之现在自媒体的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仅仅依靠网站自身的审核往往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此事件就是如此,不少新闻媒体的官方微博为了追求新闻的时效性,抢独家新闻未经核实事件就转载。
(一)传播速度较快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方式多,传播速度快。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传播速度,信息的传播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假新闻通过新媒体传播,转发速度及转发量都相当惊人,往往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众多网民眼中。
(二)影响范围较大
由于网络有其复杂性,影响力也是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一个假新闻的出现,社会各个阶层在较短的时间了解到此事,会对该事件作出不同反应。又由于网民的媒介素养不一,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三)因素复杂,新闻源不易查询
假新闻有多种来源,有的是源于传统媒体,有的是坊间流传,有的是直接造假。由于新闻源不可靠,造成假新闻的因素也相当复杂。就如此事件中,视频只有17秒,并不能从这17秒的视频中得知事情的原委,并且视频的最初发出者也无从查究。我国网络没有推行实名制,假新闻的发出者很难找寻。
(一)提高辨别意识,不传播谣言
新媒体的发展为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新途径,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也扩大了受众对新闻选择的空间。有些受众的媒介素养不高,对于一些信息、新闻的真假的辨别存在一定偏差,不能很好地过滤掉没用或者假信息。对于一些能引起他们共鸣的事情就会在网络上肆意评论,不会顾忌其真假性。所以,一些受众对新闻的真实性的判别能力还有待提高,看到新闻要有基本的判断,不以讹传讹,谣言止于智者。
(二)遵守职业道德,做好“把关人”
新闻从业者在报道新闻时,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给受众还原最本真的事实。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现在不仅专业的媒体人员能发布信息,更多的网民也参与了发布信息的过程。他们没经过专业的学习、培训,对基本的媒介没有过多的了解。这时,媒体的有关人员就要做好“把关人”,在网上见到虚假信息或者未经核实的消息,及时辟谣或证实。
(三)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政策引导
相关媒体自身要有严格的审核机制,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新媒体从业人员的言行。因为新闻的播发是有一定取舍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要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发布的内容是经过审核的,不能一味地追求新闻的时效性而忽视新闻的真实性。不要让新闻播出后被证实是假新闻,这时媒体的公信力又该被置于何地?这就要求我们的监管部门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网民的上网行为,净化网络环境,让网络上不再充斥着恶意的言语攻击。完善法律法规一方面能监督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能监管网民的上网言行。
[1] 大妈“碰瓷”玩具车事件大反转[DB/OL].环球网,http://society.huanqiu. com/shrd/2016-03/8782137.html,2016-03-28.
[2] 陈思.微博假新闻的成因及对策[J].东南传播,2013(8):86-87.
G212
A
1674-8883(2016)13-0090-01
方韵涵(1994—)女,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