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言传播中的“文化折扣”现象

2016-02-28 10:32樊丽婷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纪录片语境内容

樊丽婷

(深圳大学,广东 深圳 518060)

试论语言传播中的“文化折扣”现象

樊丽婷

(深圳大学,广东 深圳 518060)

语言传播作为信息交流互动的一种形式,常常会因为语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正如语言传播中的跨文化传播就常会出现“文化折扣”现象一样。本文将立足于语境,从成因和表现两个方面出发,探讨在语言传播过程中由于语境因素而产生的“文化折扣”现象,并试列举减少这种“文化折扣”的应对策略。

语言传播;语境;“文化折扣”

一、语言传播中的折扣成因

(一)语言传播与语境

1.语言传播。虽然人类对于语言传播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是由于大家对语言本身和传播概念的解读不同,所以关于语言传播的内涵什么是这一问题至今都没有定论。而在我们所认识的现代传播学中,对“传播”的解读是集社会性、共同性于一体的人类进行信息交流互动的一种行为、活动,因此语言传播则被看成是“经由人与人彼此之间交换符号的‘沟通、传播’(communication)的过程”。[1]

在人类社会中,语言以信息载体的身份出现,借助“传播”这种沟通方式、渠道,从而达成信息间的交流互动,而不一样的渠道则会形成不一样的语境,从而进一步影响最终呈现的语言特点。

2.语境。和语言传播的研究一样,对语境的研究学界也没有明确的界定,包括对其发展阶段的划分同样不明确,不过有一个最基本的共识——20世纪80年代是语境研究的一个分界。比较为人认可的则是语言存在和使用的环境,主要指上下文语境、外部环境、文化环境和情景环境等。并且可以确定的是,语境中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都是非语言环境。马林诺夫斯基作为语境的首次提出者和情景语境的首次明确提出者,其在相关文献中也提到若不参照这些语境,“语言就无法解释”,[2]即强调了这种非语言环境在对语言的理解上是必不可少的。

(二)语境对语言传播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语言传播环境,即不同的语境,语言传播可以划分为人际语言传播、组织语言传播、跨文化语言传播等,不同的语境对于语言的理解都有不同的影响。其中跨文化语言传播,主要是指社会成员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传播活动。

例如,中国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他多次参加春晚的演出,他的小品备受广大中国老百姓的喜爱。但是,他在美国的演出不仅没有获得赞誉,相反还被批为庸俗和侵犯人权的代表,原因是其小品内容很多涉嫌对有先天性缺陷人群的讽刺。处于发展中的中国,可能在面对人权方面的问题时没有西方那么敏感,所以这些内容大家都习以为常,但是在极其追求人权和自由的美国这些内容则被全部披露出来了。不难看出,由于语境不同,语言的传播效果也大不相同,甚至有时会大打折扣,出现“文化折扣”现象。

二、语言传播中的折扣表现

(一)“文化折扣”的概念

“扎根于一种文化的特定电视节目、电影或录像,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是因为国内的观众市场与其拥有相同的常识和生活方式;但在其他地方它的这种吸引力就会有所减退,因为其他地方的观众从他们自己的常识和生活方式出发,很难认同这种风格、价值观、信仰、历史、神话、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和行为模式。同样,如果电视节目或电影是用不同种类语言制作的话,因为配音字幕,其吸引力就会减少。即使是同一种类语言,口音和方言也会引出问题。”[3]——这便是意大利亚文化产业经济学家霍斯金斯对“文化折扣”现象的概念作出的阐释。

(二)“文化折扣”对语言传播效果的影响

在语言传播过程中,由于语境的不同所产生的“文化折扣”现象,迫使语言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其中最为显著的一方面是对语言传播内容的否定,另一方面是对语言传播背后的原文化语境的排斥。

1.对内容的否定。中国在早年间和日本NHK合拍了一部较为有名的关于中国长城的纪录片,由于前期双方交涉比较频繁,所以在前期的拍摄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包括从前期准备到拍摄素材的选取问题上都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由于后期处理的不同和对主题的确立不同,最终双方呈现出来的完整影片却大不相同。

虽然纪录片的主角都是中国的长城,但是日方将该纪录片定名为《万里长城》,立足于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探讨的问题是从哲学角度出发的“人为什么活着”?不单单只是谈论长城本身,使纪录片内容显得生动的同时,那些并不是特别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人也能从这些故事出发去理解纪录片的主题内容。而中方的名字为《望长城》所讨论的是与长城有关的历史问题,内容较为深刻,可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的积累将很难理解影片的内容。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中国国内市场上这两部纪录片均受到好评,而在国际市场上,中方业绩不佳,日方却备受欢迎销售一空。

因为对于长期受中国历史文化熏陶的中国观众来说,理解《望长城》中内容的深刻性并不难,反之,对中国历史文化不了解的外国友人就很难把握《望长城》中的内容和主旨,甚至觉得看不懂、没意思,从而否定了中方想要传达的那种精髓。

2.对文化的排斥。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广泛地被中国老百姓所接受,是因为他的小品是被视为诙谐幽默、接地气、质朴亲民的代表,很贴近中国北方人的生活实际。但赵本山的幽默文化是扎根在中国这片在保守中追求解放的发展中国家,是符合我国群众的一些生活常识和理解方式的,所以当其离开中国市场来到美国时,并不能为美国文化熏陶下的受众所理解和接受。他们认为其节目内容庸俗,以嘲笑生理上有先天性缺陷者、插科打诨为能事。当赵本山的小品在美国不被接受时,美国受众还会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内容如此低俗并且歧视弱势群体的作品在中国却备受观众的追捧?而语言的背后便是文化的支撑,他们会认为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国幽默文化现今的发展状态如此——中式幽默更偏向于讥讽和嘲笑!从而不愿意接受中式幽默甚至是中国文化。

在第二季《欢乐喜剧人》中,有位重量级嘉宾参与到竞赛当中,他便是香港“喜剧教父”詹瑞文。作为喜剧界颇负盛名的前辈,他来参加《欢乐喜剧人》原本并不会遇到太多阻碍。但是,詹瑞文在节目中的表演并没有被中国大陆的观众接受,更有人表示看不懂他的幽默,觉得他的节目内容过于简单、形式过于花哨,每场演出都显得滑稽有余,幽默

不足。因为内地和香港观众由于长期以来所培养的政治和文化素养的不同,他们对幽默喜剧的审美和理解也有所不同。内地观众习惯性看到隐喻在幽默中的深刻道理,与詹瑞文所呈现的将幽默铺在表面、将道理直白地告诉观众的表演形式不相符。这会让部分内地观众认为香港幽默文化过于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雕刻,从而排斥其喜剧文化。

三、减少文化折扣的应对策略

在语言传播过程中,想要减少文化折扣,则需要语言传播者把握好受众的接受心理,即了解受众所处的语言文化环境,并进行自我调整,站在受众常识的基础之上,在其理解能力范围内,换成他们所能接受的方式去传播语言内容和精神主旨。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拍摄的有关中国各地美食以及中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但其在国内外均受到了好评,原因在于它并不是站在一个对中国文化了如指掌的人的角度去进行拍摄的,也没有用晦涩难懂的语言去讲述深刻的大道理,而是以一个陌生人的视角用不断发现的眼光在讲述一个个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来看中国各个地方的饮食文化,使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也能随着镜头来认识中国。

[1] 陈国明,彭正文,叶银娇,安然.传播学研究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

[2] 彭利元.走出扶手椅,迈向田野——马林诺夫斯基语境论发展评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9):55-58.

[3] 考林·霍斯金斯(澳大利亚),等.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M].刘丰海,张慧宇,译.新华出版社,2004:45.

[4] 周芸,崔梅.语言传播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6.

[5] 陈晓鸥.广播电视语境[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3-4.

[6] 高峰,赵建国.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与超越[J].现代传播,2009(3):81-84.

[7] 李娜.中国对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现象及其对策——以《舌尖上的中国》英文解说词为例[J].社科纵横,2016(1):118-122.

[8] 胥琳佳,刘建华.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流变:文化折扣与文化增值[J].中国出版,2014(8):8-12.

[9] 方丽荔.有声语言表达与传播语境的关系研究[J].今传媒,2013(6)134-135.

G206

A

1674-8883(2016)13-0074-01

猜你喜欢
纪录片语境内容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主要内容
跟踪导练(三)2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