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因卡戏剧在中国*

2016-02-28 08:36
学术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非洲戏剧文化

陈 梦



索因卡戏剧在中国*

陈梦

[摘要]中国对索因卡的译介始于1979年。中国读者对索因卡戏剧经历了一个从冷淡到关注和从理解困难到深入探讨的接受过程。索因卡戏剧在中国的36年传播历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979年到1986年为初始阶段,1987年到1999年为缓慢升温阶段,2000年至今为活跃发展阶段。索因卡在中国的身份标志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非洲作家。索因卡戏剧作品中独特的戏剧艺术、后殖民主义特征以及非、欧双重融合的文化特质,是中国读者的关注点。中国对索因卡戏剧的译介与研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索因卡戏剧中国

*文中所涉数字是根据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http://210.82.118.4:8080/f)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藏数据库检索系统(http://219.141.236.146),并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读秀学术搜索(http://edu.duxiu.com)和互联网搜索引擎,对索因卡作品在我国的中译本和相关的评论文章或研究论文进行爬梳式的量化统计。

沃莱·索因卡(Wole Soyinka,1934—)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非洲作家,享有“非洲的莎士比亚”和“现代非洲戏剧之父”的美誉。索因卡在戏剧、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研究等领域都表现了卓越的才华,但数量众多的戏剧作品是奠定索因卡文学地位的主要基础。索因卡的戏剧创作始于1950年,一共创作了40多个剧本。中国对索因卡的译介始于1979年。鉴于索因卡在当代世界文坛的重要地位,中国文坛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在传播、译介与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冷淡到关注、从理解困难到深入探讨的接受过程。

一、索因卡戏剧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对索因卡的传播比国外晚了20多年。20世纪80年代初,索因卡的戏剧作品顺应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新文艺形势流传到中国,迄今传播历程大致可分3个阶段。

1.传播的艰辛起步(1979—1986)

“文革”以后,中国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开始解冻、复苏,大批外国作家作品被译介到中国,尼日利亚作家索因卡也在其中。然而,索因卡并未像贝克特、布莱希特、奥尼尔等欧美当代戏剧家那样受到国人热烈欢迎。1986年之前,国内涉及索因卡的公开刊物仅5种,中译戏剧仅1部,期刊文章仅1篇。

邵殿生是中国译介索因卡的第一人。1979年,他撰写了《索因卡传》,收入张英伦等主编的《外国名作家传》,为索因卡戏剧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揭开了序幕。这篇传记提及了索因卡的《沼泽地的居民》(The Swamp Dwellers,1958)、《森林之舞》(A Dance of the Forests,1960)、《雄狮和宝石》(The Lion and the Jewel,1959),《裘罗教士的考验》(The Trials of Brother Jero,1960)、《强种》(The Strong Breed,1964)和《孔其的收获》(Kongi’s Harvest,1965)等剧作。邵殿生以1960年为界把索因卡戏剧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认为前期剧作已经“显示出幽默和讽刺的戏剧才华和卓越的言语艺术”,后期创作“呈现出新的特点,讽刺变得辛辣,风格转为低沉,特别是表现手法趋向‘隐晦’和‘荒诞’”。[1]后来,他一共翻译了索因卡戏剧作品5种,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推介索因卡戏剧作品的评论文章,为索因卡戏剧在中国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1年,《外国文学研究》刊登的《非洲文学现状》简单介绍了索因卡及其剧作《森林中的舞会》,认为索因卡是非洲最成功的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之一。这篇短文摘选自西德《明星》杂志1980年第42期所刊盖尔德·莫伊尔撰写的论文《反对今日的独裁者》,第一次让中国读者看到了西方学者对索因卡的高度评价。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文学2》又刊载了邵殿生撰写的索因卡简介,对索因卡的剧作《沼泽地居民》《雄狮与宝石》《疯子与专家》(Madmen and Specialists,1970)《路》(The Road,1965)和《孔其的礼物》做了简要评介,洞察到了索因卡“把西方戏剧艺术和非洲传统的音乐、舞蹈、哑剧等结合在一起”的高超艺术技巧。李耒和王勋翻译的《路》是索因卡剧作的第一个中译本。1983年,高长荣主编《非洲戏剧选》,收录了该译本,这是索因卡戏剧作品首次面对中国读者。这个中译本比较忠实于原文,保留了原剧的结构布局,译本的语言朴素直白,较注重动作性、口语化和个性化,也不乏诗意和含蓄,很多地方近乎直译,能让读者感受到索因卡的戏剧原貌。

1985年,陶德臻主编的《东方文学简史》第一次把索因卡编进高校教材。其中“第五节索因卡与《路》”除了重点推介索因卡从上世纪50年代末起写的10多部剧本之外,还新增加了对《死神与国王的马弁》(Death and the King’s Horseman,1975)和《未来学家的安魂曲》(Requiem for a Futurologist,1983)的评述,为索因卡1975年以后的重要剧作在中国的传播跨出了第一步。

1986年,台湾《联合文学》发表《渥里·索因卡作品年表》和陈长房的论文《扎根非洲本土:索因卡及其作品》,第一次对索因卡的重要剧作进行统计,为国内索因卡研究提供了文本索引。他特别欣赏索因卡戏剧作品浓厚的非洲本土色彩,评述观点独到。后来,《联合文学》陆续发表了不少有关索因卡的评论文章,成为索因卡研究在台湾的主要阵地。

索因卡戏剧在中国传播起步艰辛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过去100年引进外国文艺多把目光聚焦于西方发达国家和民族,非洲语言文学在中国一直受到冷遇;二是戏剧文学在现代社会走向衰落,中国读者向来偏好小说,晦涩难懂的索因卡戏剧给中国译者和普通读者的接受均带来难度。三是索因卡戏剧文本在偏爱西方文学作品的中国当代文学消费市场缺乏竞争力,难以得到译家和媒介的青睐。

2.传播的缓慢升温(1987—1999)

1986年,索因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非洲作家,轰动中国文坛。中国在随后2—3年对其作品进行热情的译介,形成第一次传播高潮。但90年代以后,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发展仍然比较缓慢。从1987—1999年,国内出版索因卡戏剧中译本1种,推介索因卡戏剧的作品选、丛书等10种,专篇研究的期刊论文约16篇。

从翻译情况来看,1987—1999年中国对索因卡的《路》《狮子与宝石》等名剧7种进行了重点翻译和介绍。1987年,邵殿生翻译的《裘罗教士的磨难》刊登于《新苑》,钟国岭、张忠民翻译的《森林舞蹈》(后改译为《森林之舞》)刊登于《外国文学》。1990年,索因卡第一个中译戏剧选集《狮子和宝石》由漓江出版社出版,收录了索因卡在60—70年代创作的重要戏剧作品7种,其中有周勇启译的《狮子与宝石》、钟国岭与张忠民译的《森林之舞》以及邵殿生译的《沼泽地居民》《裘罗教士的磨难》《强种》《路》和《疯子与专家》5种,是中国读者和研究者最主要的索因卡戏剧读本和文本资料。1992年赵长江、赵锋译的《杰罗教士的考验》,刊载于《世界文学精品大系第20卷》,1994年张放从伦敦麦苏恩出版公司1984年版《索因卡剧本六种》节译了《疯子与专家》第一幕,刊载于荣广润编译的《当代世界名家剧作》。这些中译本多以丛书、选集、精选、导读等形式与其他作家的作品一起合集出版,都比较注重口语化,兼顾了直译和意译,在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等各方面都比较贴近原著,可读性较强,能满足中国读者的阅读心理。但是,由于索因卡戏剧涉及到太多的非、欧宗教哲学术语以及尼日利亚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译成中文有难度,导致译本的水平和质量各有千秋,在原剧理解、思想表达、行文选词等方面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从总体上看,邵殿生在翻译索因卡戏剧文本的过程中,讲究遣词用句,既能够根据戏剧文体的特点而力图使译文适于舞台演出,又能够根据中国的文化环境和戏剧传统来对剧本进行取舍和改编,翻译质量较高。他的译本《路》比李耒、王勋译本《路》显得更加简练有力,细微之处似乎略逊半筹。赵长江、赵锋译《杰罗教士的考验》和邵殿生译《裘罗教士的磨难》对剧本台词的理解差别较大。张放节译《疯子与专家》的“第一幕”与邵殿生的《疯子与专家》译本的翻译风格差不多,但后者用词更为精炼准确。

1987年,索因卡研究在中国迎来了第一个高潮。当年中国学者在《文艺报》《人民日报》《世界文学》等刊发有关索因卡的文章11篇。高等院校主办的各类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以及重要的外国文学出版社成为索因卡戏剧译介与研究的主要阵地。邵殿生、黄灿然、王燕、元华、钟志清等堪称中国从事索因卡译介和研究的先锋。3篇硕士论文是这一时期突出的索因卡戏剧研究成果。1989年,沈洪泉的硕士论文《孤愤与荒诞——索因卡戏剧研究》是中国最早的学位论文,他总结了索因卡的戏剧创作之路,以《沼泽地居民》《裘罗修士的磨难》《森林舞蹈》《孔其的收获》和《路》为例,深入探讨了索因卡戏剧的主题意象、艺术风格和美学特征,详尽的文本分析有助于中国读者了解索因卡戏剧创作的整体风貌。1991年,钟志清硕士论文《论索因卡戏剧中的主体意象》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通过分析索因卡戏剧代表作中的主体意象,挖掘出索因卡戏剧意象的审美机制,考究索因卡戏剧意象的生成背景,探讨索因卡创作成就的文化历史根源。1992年,元华硕士论文《论渥莱·索因卡创作的文化构成》,把索因卡的戏剧与西方现代派戏剧进行了比较,从文化学角度对其创作中的反理性主义与非理性文化、死亡观念与循环轮回的历史观以及艺术创作中的文化取向进行了深入挖掘。

1993以后,国内报刊杂志和高校学报发表索因卡研究论文大幅度增加,研究重心也由以前介绍索因卡的戏剧创作历程转向考察索因卡戏剧创作的思想渊源和变化发展。《森林之舞》和《路》最受中国读者欢迎,被选录入丛书、作品选的频率较高,以两剧为主题的研究论文占索因卡戏剧研究论文的60%以上。王燕发表了4篇有关《路》的评论文章,《探〈路〉谈艺——索因卡戏剧形式刍论》以点带面,深入探讨了索因卡在基本框架、象征物、时间凝缩、空间重构以及话语叙述等方面进行了戏剧形式的革新;《略论索因卡剧作中的赓续性意象》和《略论索因卡剧作中的延续性意象》指出索因卡剧通过对蛇神、沼泽、森林、精怪、崎岖公路、破烂卡车、圣经等“一系列充满寓意象征但又负载着具体内容的延续性意象,把历史与现实同步处理,使传统氛围和现实场景叠合映现,折光掠影式地勾描出一幅幅颓败图像,外化着忧国忧民的情感体验,透露出健康向上的理性之光”。[2]

总体而言,中国在上世纪最后12年对索因卡戏剧在译介出版和作品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传播范围局限于索因卡早期创作的少数剧本,研究视野不够开阔。有些研究者在对作品文本和背景及相关评论了解不够的情况下率尔而论,造成细节上的失误。

3.传播的活跃发展(2000—2015)

新世纪以来,中非政治经济交流的深化发展客观上促使了中非文化交流日益增多。2004年,索因卡因参加反政府示威被捕,引起中国读者关注,形成1986年诺贝尔奖之后的第二次索因卡传播热潮,当年国内出版与索因卡相关的图书达26种之多。2012年索因卡访华后,16家大型报纸大力宣传索因卡访华活动,共同推进了第三次索因卡传播的热潮。

新世纪索因卡戏剧在中国的翻译出版还是集中在索因卡早期戏剧作品,80年代以后的戏剧作品译介极少。索因卡戏剧的中译本仍以收入作品选、丛书中出版为主,而且以微缩、速读、导读等文学快餐的形式收录在诸如《速读外国文学名著》等图书之中,入选的只有《路》《裘罗教士的磨难》和《森林之舞》3个早期剧本,其中《路》被节选的次数最多。《路》之所以特别受中国读者欢迎,主要是因为《路》中明显借鉴了西方荒诞派的戏剧艺术。

2003年,蔡宜刚译《死亡与国王的侍从》,由台湾大块文化出版社出版,2004年又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索因卡戏剧在新世纪中国传播的最重要成果。时隔13年之后,索因卡戏剧的第二个中译本得与中国读者见面。蔡宜刚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是台湾著名的学者和翻译家。他的译本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捕捉索因卡原剧的整体风貌,都体现了较高的翻译水平,文本中的文化信息得到了很好的传达,赋予了译作新的审美价值。译者采用了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策略,善于化解句子中的障碍点,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原文中的空白及不确定性进行调整、填补和具体化处理,照顾了中国读者对原剧内容的理解,引领读者深入索因卡的戏剧世界。2015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在“天下大师·索因卡系列”中隆重再版1990年邵殿生等翻译的索因卡戏剧选集《狮子与宝石》,把2003年蔡宜刚译的《死亡与国王的侍从》也收录其中。这个中译本的再版弥补了索因卡文本资料的严重缺乏。

从研究情况看,我国索剧研究重心明显地从以介绍、梳理性文章为主转向了以理论性、综合性、反思性文章为主,从思想研究和作品研究的各自为政状态转而在二者有机结合中寻求答案和突破。新世纪中国出现了5篇有分量的有关索因卡戏剧研究的学位论文。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宋志明完成了博士论文《沃勒·索因卡:后殖民主义文化与写作》。该文诞生于西方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盛行的世纪之交,反映了当时的学术动态,也填补了我国索因卡戏剧宏观研究和整体研究的空白。宋志明运用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从文化归航、文化反抗、泛非语言、文本研究四个方面对索因卡文学创作的后殖民主义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评述系统全面,观点新颖独到。4篇硕士论文的完成时间跨度较大,其中广西师范大学余嘉的《森林之舞:后殖民语境下的索因卡剧作研究》(2002),台湾政治大学吴嘉玲的《传统、改变、与僵局:渥雷·索因卡〈死亡与国王的侍卫长〉剧中社会变革的势在必行》(2009),青岛大学唐猛的《哲人与义者:论渥雷·索因卡作品的基督教精神》(2013)和辽宁师范大学韩丹的《后殖民视角下的〈死亡与国王的侍从〉》(2013)分别从不同视角对索因卡戏剧进行分析与评价,表明新世纪的中国读者克服了索因卡戏剧的阅读障碍,逐渐喜爱和深入接受索因卡的戏剧作品。

《死亡与国王的侍从》成为新世纪中国学者对索因卡戏剧个案研究的焦点。这一现象的产生得益于该剧中译本的问世。2000—2015年国内发表以该剧为主题的论文较多,马建军的论文《〈死亡与国王的马夫〉中的雅西宗教文化冲突》刊登于2005年第5期的《外国文学研究》,赫荣菊的2篇论文《从〈死亡与国王的侍从〉看索因卡的悲剧精神》和《论索因卡〈死亡与国王的马夫〉中悲剧精神的文化意蕴》分别发表在2007年第6期的《湖州师范学院学报》和2009年第4期的《外语研究》,高文惠的论文《索因卡的“第四舞台”和“仪式悲剧”:以〈死亡与国王的马夫〉为例》发表在2011年第3期的《外国文学研究》,阎鼓润的论文《渥雷·索因卡与陶菲格·哈基姆剧作的戏剧冲突之比较——以〈死亡与国王的侍从〉与〈彷徨的国王〉为例》发表在2013年的《中国非洲研究评论》。2015年第1期的《四川戏剧》刊载了黄坚、崔静的《约鲁巴神话学视野下〈死亡与国王的马夫〉的文化解读》。从这些论文来看,新世纪以来,国内学术界不再局限于以诺贝尔文学奖为切入点而着重论述索因卡在国际的文学地位和对非洲文学的贡献,开始从文化、历史、宗教、哲学、政治等多方面、多角度对索因卡戏剧创作的风格形成、文化内涵、艺术特色、戏剧理论构建、哲学思想、宗教精神等进行了深入挖掘,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中国社会文学阅读多元化和审美趣味丰富多样化,促进中国读者在经过多年的努力阅读之后对索因卡的戏剧之美和戏剧风格有了更多的包容与理解,一支新兴的索因卡戏剧研究队伍逐渐形成。

2012年10月28日,索因卡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共同邀请,开始了为期9天的访华活动。在华期间,索因卡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苏州国际写作中心做了精彩的演讲,强调“作家写作要反映社会现实,要对社会进行反思,诗人、艺术家无法游离于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反映社会现实,只能是一种逃避主义”。[3]索因卡的到访,促进了索因卡戏剧在中国传播的活跃发展。2014年5月2—4日,“首届非洲语言文学教学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汇集了大批国内外非洲语言文学研究的优秀学者,共同探讨索因卡等非洲作家译介与研究的新趋势、新视角、新成果。中国学者对索因卡及其戏剧作品进行多视角、多方位的解读,表明中国的索因卡译介传播与接受研究走向成熟。

二、索因卡戏剧在中国的接受

36年来,索因卡在中国的形象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非洲的普罗米修斯、后殖民作家、再到非洲民族作家,经历了复杂的曲折变化过程。在索剧的中国接受史上,凝练出四个显著的接受热点。

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迄今为止,国内出版收录索因卡简介、作品或演讲辞的诺贝尔奖相关图书60余种,其中包括《诺贝尔文学奖文库》《诺贝尔文学奖金库》《诺贝尔文学奖全集》和《最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选读》等优质图书,发行数量可观,影响力较大,成为中国推介索因卡戏剧的主要力量。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身份入手,评述索因卡卓越的戏剧创作成就和崇高的世界文学地位是中国读者和中国学者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接受与研究索因卡的最大焦点。1987—1994年,《上海戏剧》《艺术百家》《海外文摘》《艺谭》《青年文摘》《国外社会科学》等多家期刊陆续发表评述索因卡获诺贝尔奖的文章十几篇(1987年7篇),其中包括吴保和的《非洲的“黑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渥尔·索因卡和他的戏剧创作》、邵殿生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W.索因卡》和黎跃进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得主》等。这些文章大多侧重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索因卡获奖原因,宣传索因卡的颁奖辞和受奖演说,介绍索因卡的《路》《森林之舞》《死亡与国王的侍从》等获奖戏剧作品。中国学者一致认为,索剧富于沉郁的非洲气息,体现了“黑非洲现当代文学发展的突出特征”,赞扬索因卡是一位“以其广阔的文化视野和诗意般的联想影响当代戏剧的作家”,“成功地让世界上其他人用非州人眼光来看人类”。[4]

1994年7月22—26日,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东方文学分会主办的“东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研讨会”在北戴河召开。与会学者就索因卡等六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创作流变过程进行探讨,考究索因卡等作家在东西方文明的撞击与交叉中的创作生成背景及其对世界文学的冲击与影响。然而,中国推介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作品追求短期效应,以小说译介为主。索因卡在赢得中国短暂的热情关注后而逐渐被冷淡或忽略,他的戏剧文本更是遭到中国读者长时间忽视。

2.独特的戏剧艺术索因卡被世界人民接受和喜爱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其戏剧作品中那些“对非洲传统的信奉之中,并成功地综合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艺术技巧、语言魅力和独创性的非凡成就”。从1979到2015年,中国各类报刊杂志发表索因卡戏剧的研究论文38篇,研究内容主要体现为对其语言技巧、主题意象、荒诞特色以及悲剧精神等戏剧艺术成分的挖掘和阐述。

9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开始尝试系统分析索因卡戏剧作品的戏剧艺术特色,王燕、沈洪泉、汪淏、余嘉、黄坚与王慧、高文惠、赫荣菊、曾梅等都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他们赞扬索因卡剧作“拥有大量的词汇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充分显示了“机智隽永的对话、入木三分的讽刺、拍案惊奇的怪诞的语言天才”;[5]从神话秩序、循环历史观、原始宗教观念等方面分析渥莱·索因卡剧作的非理性思维,探讨了其剧作在优美的音乐语言形式和神秘的神话仪式内容等方面的完美融合;总结了“索因卡在他的戏剧作品里用约鲁巴悲剧传统来针砭当今尼日利亚政治和社会现实,强调了约鲁巴文化传统中的精神价值和救世价值”;[6]探究出索因卡戏剧创作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张扬以约鲁巴文化为主体的悲剧精神和民族意识;指出索因卡在剧本中深入探讨了约鲁巴悲剧的产生根源,并用形象独特的文学语言阐释了其悲剧理论中的核心词汇“转换深渊、仪式悲剧、第四舞台”等;认为《死亡与国王的马夫》是索因卡悲剧创作观念的最好印证,“《路》是索因卡借鉴荒诞剧的手法创作的一部充满着后现代色彩的社会现实剧”。[7]

深入挖掘索因卡戏剧作品中的主题意象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的最重要成果。1990年,邵殿生在《狮子与宝石》的“译本前言”中特别对《路》进行了深入阐释,从多方面解读了“路”的寓意和象征。钟志清认为索因卡的戏剧意象是欧非文化撞击融和的产物,是一种文化合璧的结果,具有延续性,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构成立体的艺术画面。王燕认为,索因卡实现了“对传统和现实两种历时性空间关系的双向超越”,其主要意蕴都在于把握人类心魂的本质属性和关照人类命运的哲理性内涵。[8]

3.双重融合的文化特质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拉尔斯·吉伦斯顿在1986年为索因卡颁奖时说,在“多才多艺的作品”中,他“得以将一种非常丰富的遗产综合起来”,这遗产来自尼日利亚“古老的神话和悠久的传统,以及欧洲文化的文学遗产和传统”。[9]探讨索因卡戏剧创作的文化构成、比较非洲与西方文化对索因卡戏剧创作的影响,90年代以后在社会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逐渐成为国内外索因卡戏剧研究最主要的论题。

中国深入探讨索因卡戏剧中的文化构成,主要成果包括元华的硕士论文和萧四新、王燕、黄坚、马建军、吴虹等发表的12篇期刊论文。其中,王燕通过对神话剧《森林舞蹈》和寓意剧《路》的评析,阐明索因卡艺术创造的成功主要是因为“站立在东西方文化的临界点上,将欧洲的人文精神、艺术技巧同西非土著民族的文化观念、戏剧传统”交汇融合在一起。黄坚和崔静以约鲁巴传统宗教为切入点,分析非洲及西方文化中殉葬文化的差异和剧中人物欧良弟的形象,指出索因卡艺术创作的独特之处恰恰在于他对殉葬文化的选择让世界得以更好地了解非洲文化。马建军和王进则从雅鲁巴宗教和基督教的文化差异角度重新解读《死亡和国王的马夫》,揭示了两种宗教文化冲突的实质是雅鲁巴人维护民族身份意识与英国殖民者实施西方文化霸权之争。而吴虹从《沼泽地居民》等五部戏剧作品中的“外乡人”原型人物入手,阐明索因卡从最初对待西方主流文化的亲近逐渐走向背离,从最初对约鲁巴文化的怀疑逐渐走向肯定和赞扬,最终把希望寄托于充满神灵、仪式以及巫术的非洲神话世界。

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批评特别注重文学文本的文化阐释。我国对索因卡戏剧中的文化构成探讨涉及面广,但不少论文只是单个作品的探究,未能从整体上系统地全面考察索因卡戏剧中存在的非洲文化和欧洲文化。笔者近两年发表的《从戏剧创作看索因卡对待非洲传统的态度》和《论索因卡戏剧对非洲传统的反思与超越》,在这方面做了粗浅的尝试。前者主要分析索因卡不同时期对待非洲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后者着重探讨索剧在对传统的批判和继承中,积极借鉴西方文学,“创造了一种既不同于西方戏剧又全新阐释非洲传统文化意识的新型戏剧,实现了在两种异质文化二重组合中的双向超越”。[10]

4.后殖民主义特征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殖民时代的理论家特别关注前殖民地国家创作的反殖民题材的文学作品。索因卡被中国学者当作非洲后殖民作家的杰出代表。索因卡身为黑色皮肤的非洲土著人,在约鲁巴族人之间长大,耳濡目染黑非洲文化,同时又受到英国殖民文化的熏陶。约鲁巴语和英语是他从小到大使用的语言。他在基督教文化与约鲁巴民间文学的交互影响下成长起来。他把约鲁巴神话和古希腊神话融合在一起,竭力继承和挖掘非洲传统文化的精华,建立神话整体主义的文化体系,对抗欧洲中心主义,成为具有强烈非洲民族精神的后殖民作家。中国对索剧进行后殖民主义研究的主要成果是宋志明的博士论文,余嘉、韩丹的硕士论文和黄坚发表的期刊论文。宋志明运用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着重考察了索因卡重建民族文化、提出神话整体主义的情况,分析索因卡反殖民主义的思想状况和政治实践,探讨索因卡在语言方面的非殖民化思想以及具体的戏剧、诗歌和小说创作中的奴隶叙事和反话语的后殖民主义特征。余嘉通过分析《狮子和宝石》等五部戏剧,指出“索因卡始终坚持以非洲民族传统为创作源泉,广泛汲取西方古典文学与现代派艺术的营养,用本土文化消解西方中心主义,反抗帝国主义的文化殖民”。[11]韩丹则指出,“《死亡与国王的侍从》表现了索因卡对国王陪葬的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以及西方殖民下的外来文化存在着既支持又反对的两种观点,但剧本和作者更倾向于捍卫民族的独立与自由,对具有殖民色彩的外来文化是否定和排斥的”。[12]此外,黄坚着重分析了索因卡在两部作品所表现的后殖民困境,指出“索因卡的后殖民主义意识主要体现在能用理性的眼光审视非洲的历史与现状”。[13]

索因卡的戏剧创作反映的都是尼日利亚的现实,写的是黑非洲约鲁巴人的生活,用的是娴熟的英语。既有尼日利亚约鲁巴民间传说和故事的痕迹,又受到《圣经》典故和西方现代派的影响。在后殖民语境中,索因卡是一个东西方融合型和文化综合型作家,无意识层面上站在西方立场上讽刺非洲的落后与愚昧,意识层面上又企图恢复非洲文化,是植根于非洲殖民或后殖民土壤中批判现实的杰出作家。

纵观索因卡在中国36年的传播史和接受史,笔者发现,目前国内索因卡译介与研究存在三个不足:一是译介与研究队伍小、合力欠缺、专业化程度不高,尚未有索因卡戏剧全集翻译出版;二是译介与研究范围狭窄、形式单调,未见索因卡戏剧在中国舞台上演;三是译介与研究程式化、片面化,未出版研究专著。

[参考文献]

[1]邵殿生:《索因卡传》,张英伦等:《外国名作家传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22页。

[2][8]王燕:《略论索因卡剧作中的赓续性意象》,《铁道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3]吴云、李盛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因卡访华》,《光明日报》2012年10月30日。

[4]邵殿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W.索因卡》,《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

[5]汪淏:《黑非洲骄子──沃莱·萦因卡和他的戏剧》,《东方艺术》1994年第3期。

[6]曾梅:《索因卡戏剧对约鲁巴悲剧传统的传承》,《山东外语教学》2014年第2期。

[7]黄坚、王慧:《荒诞剧视阈下的〈路〉和〈等待戈多〉对比研究》,《当代戏剧》2014年第5期。

[9]刘硕良:《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和获奖演说》,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年,第491页。

[10]狄建茹、龙晓云:《论索因卡戏剧作品中的文化融合》,《芒种》2012年第10期。

[11]余嘉:《森林之舞:后殖民语境下的索因卡剧作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页。

[12]韩丹:《后殖民视角下的〈死亡与国王的侍从〉》,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1页。

[13]黄坚、禹伟玲:《〈森林之舞〉与〈路〉的后殖民主义解读》,《当代戏剧》2015年第3期。

责任编辑:陶原珂

作者简介陈梦,惠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惠州,516007)。

〔中图分类号〕I3/7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6)03-0160-06

猜你喜欢
非洲戏剧文化
An Uncommon Trip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有趣的戏剧课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谁远谁近?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