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灯光刻画人物形象

2016-02-28 08:22杨振宇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期

杨振宇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如何利用灯光刻画人物形象

杨振宇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摘 要:在摄影活动中,灯光对人物形象刻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如何利用灯光刻画人物形象”为主要研究内容,分别从组合灯光的运用、面部明暗交接线的处理和阴影反光的处理三个角度对灯光如何刻画人物形象进行剖析,阐释其中的关键点,以期为广大摄影爱好者带来一定借鉴。

关键词:摄影灯光;人物刻画;灯光组合

虽说很多摄影师利用镜头进行人物形象塑造时,会习惯于用柔和的灯光进行拍摄,希望以干净、明快的呈现方式实现拍摄。但笔者认为,灯光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并不是单一的。相反,多层次利用灯光、注重对画面阴暗和明亮交界线的把握,反而会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更加真实。

1 主光、副光、修饰光和背景光的组合应用

相对于均匀顺光的使用所能造成的平缓影调效果,主光、副光、修饰光以及背景光的综合运用,能够让人物画面更具有层次感。

首先,在拍摄时利用一盏灯从照相机镜头成一定角度的方向投射到人的面部,让面部的大部分区域直接受光,表现出较明亮的色调——在摄影过程中,这束光源的作用就是所谓的“主光”。从高度设置来说,基本与摄影对象的眉眼持平,但应避免在额发和鼻子等面部形成过多的阴影。

其次,在主光之侧还有另外一束灯光,其作用就是把主光无法涉及到的区域进行提亮,使之与主光照射之下的区域在明亮度上保持适中,呈现一定的层次性和过渡性——这就是副光。

再次,在位于镜头主光轴大夹角侧逆方向布置一盏灯,其目的在于修饰摄影成像过程中人物的面部细节、美化面型和阴影存在,就是所谓的“修饰光”。在人物摄影过程中,被摄对象鼻梁的呈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画面的立体感。尤其是东方人面部轮廓较平坦,更需要修饰光来突出鼻梁的存在感,让阴影辅助光源的修饰,从而让面部“造型”呈现立体的效果。

最后,需要布置亮度介于拍摄对象面部亮与暗之间的背景光,帮助人物摄影在整体基调上呈现较为均匀,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完整而富有情怀。

2 面部明暗交界线的处理

一幅为光线所生成的人物摄影作品当中,摄影对象的面部可以清晰呈现出六个类型的区域,即亮面、阴影,明暗交界线和高光、反光以及投影。从概念上来说,亮面指的是直接接受灯光照射之后产生的明亮的画面基调;阴影则是指没被直接照明的区域所形成的阴暗面;而亮面和阴影区域的交界地带就被称作明暗交界线;反光指的是阴影当中微微泛亮的影调;高光指的是指灯光照射到摄影对象时,灯光反射到人的眼睛时所生成的摄影对象中的最亮区域;投影是光线为摄影对象所阻、进而投射在其它物体表面上的影子。虽说这六个类型的区域并不能百分之百同时存在于每一幅摄影作品当中,但是充分认知其意义,尤其是把握面部明暗交界线的处理,于提升画面的布光能力具有直接且明显的效果。

因此,在利用灯光刻画人物形象时,摄影师要充分考虑到主光位置的高低对明暗交界线位置以及形状的影响,尤其要考虑到其对摄影对象下巴和鼻子处的投影面积、形状是否合适。因为主光略微移动,画面上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就会发生明显变化,其区域面积也有可能增加,这就会影响画面的美感。

3 阴影反光的处理

高光也可以理解为亮面当中那些看起来更亮的光斑,它们虽然面积不大,却能非常生动地刻画或调整画面的明暗起伏,其与反光相互协调利用,将有助于增加人物画面中阴暗面的细节。因此,加强对阴影反光的处理,可以表现出画面内阴影面的过渡与转折,使整个人像画面由光到暗的布局过渡得更加平滑而不至突兀。要实现这一效果,可以利用小功率的直射光或以此形成一定的、亮度适中的反光,来保障画面的整体感,实现光影之间的比例协调,从而使人物的面孔在光影的律动之下变得栩栩如生,让肌肤的纹理、目光凝聚,甚至于浓缩在画面当中、凝结在人物表情或神色之中的形态、观感都表现出穿越静态画面的动感,使之更加富有生命力、更加鲜活,更具有艺术美感,而这样的人物肖像作品必然是一幅精彩和成功的艺术作品。

综上所述,在摄影过程中充分注重对灯光的使用,画面的最终呈现效果也会变得更理想和更具有艺术魅力。对人物摄影而言,如何把握主光、副光、背景光和修时光之间的关系,使之能够在和谐、有层次的步调下形成完备的组合,推动画面组合感和层次性的生成;如何充分认知摄影过程中光与影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反光和高光的效果,保障画面中明暗交界线的呈现与过渡;如何正确使用阴影与反光使静态画面呈现变得更加立体、更加鲜活,仿佛真实的面孔跃然纸上等问题,是所有摄影师必须充分认知和不断学习与掌握的法则。唯有如此,灯光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才会生成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石玮.影片中的光线叙事[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9).

[2]张苏恒.浅谈数码人像摄影中常用的双灯光组合及应用[J].文艺生活旬刊,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