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翰衢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西部广电业的公益性发展
陈翰衢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 要:通过分析西部广播电视发展历程、西部广电业跨区域合作逻辑、西部广电品牌构建、西部广电业人才兴业战略、西部广电业的公益性发展和西部广电产业发展思维,呈现西部广播电视业的发展现状,为新媒体环境下西部广播电视的转型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西部;广播电视;转型;新媒体
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村村通”工程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广播电视基础建设,狭义的“村村通”工程则指近年来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此处我们将研究重点放在狭义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上。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1998年开始实施的重大项目,是广电总局承担的一项重要公益性事业。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盲区”农民群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问题而由国家组织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村村通”工程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2003年,这一阶段完成了11.7万个已通电行政村“村村通”工程建设;第二阶段从2004年开始,完成了10万个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第三阶段是“十一五”期间,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全面加强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
“村村通”工程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工程,是顺应时代和民心的好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农民群众精神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西部广大民族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区域来说,广播电视“村村通”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村村通”工程在民族地区实施以来,对于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广大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同时,“村村通”工程进行到今天收获了不少成果:
1.1 有效指导农民生活生产,提高农村地区经济效益。
“村村通”工程实施后播出了许多有实际内容的广播电视节目,对西部农村落后地区的人民的生活起到了很好的科学指导作用,例如在养殖业和防治病虫害方面给了广大农民切实有效的建议和指导,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1.2 传播丰富娱乐项目,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在文化传播方面,广播电视的普及丰富了偏远地区的文化生活,开辟了闭塞地区与城市生活沟通的平台;广播电视传播了现代文明,拉近了城乡距离,让生活在不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民也能享受到现代文明带来的便捷之处。广播电视节目展示的更加广大的世界和科学的现代观念更能激励农民摆脱“守土重迁”的封闭保守意识、“偏安一隅”的小农自我满足意识,从而走出大山,参与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队伍中。
1.3 普及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维权意识。
通过积极关注和报道农民权益,作为大众传媒的广播电视上可以引导有利于农民的社会舆论,进而影响政府的议程设定,下可以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激发其参政议政意识,有利于实现全民族的民主和共同繁荣。
“村村通”工程的成就更多的是体现在促进农村及偏远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和形成各族人民的共识方面,此外,“村村通”工程实施至今,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经费短缺,导致无线覆盖存在大量盲区,硬件设施的维修和更新换代都存在较大问题。硬件设施的建设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现在已经是新媒体的时代,而西部广大偏远地区却依然停滞在落后的生产水平,先不说进一步的互联网的普及,“已通广播电视的自然村在发展中不少地方传输质量低下,传输套数少,甚至出现‘一年新、二年旧、三年四年又没有’的‘返盲’现象”[1]。
二是“村村通”工程的建设力度跟不上西部大开发地区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西部地区农村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农民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升。有了广播电视的基础设施和播放平台,见到了外面流光溢彩的现代化世界,农民会产生新的消费欲望与向往,看到一个频道就会想要看到更多的频道,期待看到更多高质量的节目。此外,应注意在突出广电业娱乐文化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播。
三是“村村通”工程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缺乏针对性。西部广电部门制作的节目应该满足西部地区人民的需求和爱好。如应当更加关注妇女受众,促进妇女思想意识的解放和苏醒;此外,西部广电节目应考虑到有些少数民族听不懂普通话的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制作一些少数民族语言节目,这样能增强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族认同感,更有利于保存和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最后,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应注意地缘接近性,这样才能符合当地人民的审美倾向,有利于受众接受节目传递的信息。
“村村通”政策不仅是满足农牧民基本的视听需求,实现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以及提供文化娱乐的服务,还承担着肃清敌对势力的影响,净化我们的思想舆论阵地,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捍卫“文化国土”的重任[1]。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加大对“村村通”政策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不松懈地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内容生产,就成了“村村通”今后的发展目标。在以社会效益为前提和目的的基础上,提高“村村通”建设的经济效益也是该工程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在为西部大开发鼓劲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成果,2000年9月,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广播电视覆盖工程——西藏、新疆等边远省区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简称“西新工程”)正式启动。这给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民族众多的西部边远地区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实惠。截至目前,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绝大多数群众都能听到、听好中央和本省的广播节目,电视覆盖率也在逐步加大,西部地区的广播电视事业出现了较大的改观。
我国西部地区因地理因素,相较中东部和沿海地区经济较不发达、城市化进程缓慢,还有广大未开发地区有着荒凉和闭塞的情景。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一系列国家政策方针,如“西部大开发”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建设扶持下,西部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一些边远偏僻、地理条件恶劣地区的群众,仍然很难利用现代的通讯方式看到外面的世界、听到外面的声音。在新中国的发展逐渐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之余,西部人民也渴望丰富的休闲娱乐生活,然而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的愿望却因为基础设施的贫乏难以实现。为了满足西部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在进行一系列调研和实地考察后,国家开始了如火如荼的“西新工程”。
“西新工程”是一项顺民心、暖民心、稳民心、得民心的“民心工程”,国家对“西新工程”已经和预计投入40多亿元,是国家一次性投资最多的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得到了西部人民的热烈欢迎。从2000年9月起,“西新工程”实施范围包括了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4个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区以及福建、浙江、广西、海南和吉林延边部分地区,涵盖国土面积超过49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1.9%。“西新工程”实施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覆盖能力比过去增加了2.5倍,8省区各地能够收到10套左右短波广播,各地、市、县普遍能较好地收到3套以上中波或调频节目、3~4套中央和当地电视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电台还开通了民族语言节目,每天播音共增加了98小时,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实现了把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的目标。
“西新工程”的建设对于我国长治久安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在形成民族共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祖国的安定统一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西新工程”由于在民族发源、宗教信仰、血缘构成上与汉族有很大的区别,西藏和新疆的分裂问题由来已久,且对中国影响巨大,近年来也有不少“藏独”“疆独”恐怖事件的发生,而西部“西新工程”的建设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广播电视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扩大和提高藏语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对于维护西藏的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对于促进民族融合和共同繁荣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西新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形成民族共识。西藏和新疆历史悠久,也有着自己的文字、语言和文化,“西新工程”中的民族语电视节目是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发展的特色,不仅丰富了西新地区人民的生活和娱乐,而且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此外,在这些地区播出的节目所突出的民族和谐的内容能强化情感认同,有利于形成民族共同体,传达了党和国家对其的重视和关心。
“西新工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西新工程”中的主旋律报道向各族人民展示了国家的发展和成就,传递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心和深厚情感,同时也为内地和民族地区互相了解和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增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些报道也为少数民族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有助于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民众正确认识国内外大事、辨清真伪,以免受到国外某些媒体恶意报道的影响。在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解和认同、增进民族之间的互信和融合、保证社会稳定方面,“西新工程”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新工程”扩大了广播电视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覆盖率,将西藏、新疆地区的广播电视传播覆盖的硬件设施提高了一个档次,大大推动了该地区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西新工程”对于少数民族广电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整个少数民族广电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良好局面。
无党派人士著名建筑专家陈祥福介绍说,“西新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性的、历史性的作用。在今后的发展中,“西新工程”应当继续大力开办民族特色广播电视栏目,争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在未来新媒体的环境中,“西新工程”应在技术上实现新飞跃,缩小城乡间的数字鸿沟,让西部地区的城乡群众享受相同的广播电视服务,并大力培养一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的专业人才,为西部以及西新地区的广播电视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作为西部公益性广播电视产业先锋部队的“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两大西部广电业大工程到目前为止已初具规模,那么,西部公益性广电业还有哪些可以发展的方向呢?
3.1 向西部地区普及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是一个从节目采集、节目制作、节目传输直到用户端都以数字方式处理信号的端到端的系统,是基于DVB技术标准的广播式和“交互式”数字电视,能将节目内容的质量和数量做得尽善尽美并为用户带来更多的节目选择和更好的节目质量效果。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具有图像质量高、节目容量大(是模拟电视传输通道节目容量的10倍以上)和伴音效果好的特点。
西部地区广播电视产业公益性发展的下一个目标应当是尽早普及数字电视,特别是对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国家应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帮助数字电视又快又好走入千家万户。届时,数字电视的普及将大大提高人民的休闲娱乐水平、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随着2012年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发展规划》的出台,地面数字电视的推广和应用被提到战略高度,这也标志着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将进入加速普及阶段。
3.2 进行西部纪录片的拍摄与播放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中国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中国西部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同时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西部纪录片的拍摄资源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从拍摄与地理、旅游相关的西部纪录片来看,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在这里,历史上穿越西部地区的"丝绸之路"在这里,用汗水和智慧修建的天路——青藏铁路也在这里。西部还拥有举世闻名的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甘肃敦煌莫高窟、西藏布达拉宫等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一直是人们目光的关注点。此外,西部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风情各异的自然风光早已引起了全世界的赞誉。
从拍摄与历史相关的西部纪录片来看,广汉三星堆、宁夏西夏王陵、楼兰古国等都是惹人遐想的历史遗迹。近代以来,中国西部地区是重庆红岩村、四川华蓥山、贵州遵义、陕西延安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传统。近几年“西部大开发”下西部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成就也是很好的纪录片题材。
从拍摄与人文相关的西部纪录片来看,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如川剧、蜀绣、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是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这些西部纪录片的制作可大可小,可正统宏大也可清新小众,可以是国家专门机构拍摄也可以是个人制作,尤其提倡少数民族当地人用现代化的设施展示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在纪录片制作成功后,除了便捷、大众的网络播出平台,国家应适当放宽政策,让更多制作精良的纪录片有机会登上广播电视的大舞台,赢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此外,西部公益性广电业的发展还可以从电视剧的制作方面入手,可以挖掘、启用当地人、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当演员,来演绎具有西部特色的电视剧,展示独具西部魅力的自然人文风光;在广播方面,可以从增加广播频道、提高广播节目水平、打造精品广播节目方面入手,以满足受众需求和爱好为前提,打造一批具有本土特色与语言文化的栏目,为西部人民的生产生活做出指导。
总之,西部广电事业公益性发展应以社会属性为主,其媒介角色应定位于社会的宣传者和教育者,为西部乃至全国人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为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与合作、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昌盛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娜.民族地区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政策绩效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