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竹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转型期文化失范现象中媒体的议程设置分析
杨雨竹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目前,我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文化大繁荣时代,社会转型期的高速新陈代谢,给文化的繁荣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诱使了许多文化失范现象的发生。而在这些文化失范现象背后,媒体的议程设置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媒体议程设置娱乐化倾向的分析,揭示了其与文化失范现象的内在联系,并提出引导和规范的建议。
文化失范;议程设置;社会转型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就当下大众文化语境而言,由印刷机开创并延续经年的所谓“阐释时代”已然让位于由电视机开创的“娱乐业时代”。无论是在电视娱乐节目还是严肃的新闻节目中,我们通过媒介这个社会生活的探测仪可以看到过度的娱乐化在文化领域内急速发展,文化失范的现象和后果不容小觑。
在商业化和娱乐化高度发展甚至几近泛滥的时代,各种冲击人们视觉,甚至冲破道德底线的事件层出不穷,而媒体和受众对他们的关注和兴趣却不减分毫。有的媒体甚至抛却了社会赋予它的责任,将自己理应承担的义务置之不顾,以刺激人们发出惊声尖叫为目的,在简单化、庸俗化、娱乐化的潮流中随波逐流。
“文化失范”这四个字看起来十分陌生,似乎只是一个学术名词,但是事实上,这四个字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它已经不是一个概念,而成为了一种真实存在的事实。
当我们谈起文化失范时,往往是将这一概念放置在社会转型这一宏观背景下加以考察的。我国社会学学者关于“社会转型”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即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在社会转型这一充满了打破和重建的阵痛过程中,人们传统的、原有的价值体系发生了变化,一些未能形成自己价值体系的人盲目跟随大众的不成熟的价值判断,造成了社会上大范围的文化失范现象。媒体在其中既是正确价值导向的宣传者,也对不良的价值观的传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媒介伦理学界我们对于道德失范已经屡见不鲜,道德失范归根结底也可以归为文化失范的表现之一。当我们脑中起引领作用的价值观向着多元且无序的方向发展时,个人价值体系的瓦解必然带来整个社会文化价值的崩溃。人民日报曾刊文批判微博上的红人“留几手”,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做,但长期来说,“留几手”在微博上发表一些不当言辞所起到的负面传播效果是不容小觑的。自媒体时代,拥有庞大粉丝群的公众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是网络社会的意见领袖,他们的话语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他们的个人价值观和情感会逐步上升为某一群体的整体认知,所以必须对这些具有较强话语权的“发言人”进行更加严格的约束和规范。文化这个概念说起来十分宏观,但在实际中,也落实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们的认知、表达、情感和心理都是文化的表征,文化的失范必然伴随着混乱。媒体作为文化现状的代言人,是反映文化失范的指针。
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对于普通受众或是媒体从业者都已经不再陌生,无论是新闻主播还是报纸编辑或是网站策划,不同媒介所展现出的新闻内容都开始呈现娱乐化的倾向。不仅是娱乐新闻,甚至是社会新闻乃至重大的政治事件都开始带有娱乐调侃和戏谑的味道。
曾轰动一时的“李某某一案”突出地体现出了媒介议程设置的娱乐化倾向。其中一个重要表现为,过度消费李某某之父,著名歌唱家。媒体似乎把报道的重点放在了李某某的家庭背景和个人隐私之上。媒介不能决定公众怎么看新闻,但是却可以决定公众看什么样的新闻。即使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不再一味依赖媒体的消息,但是不可否认,媒体的立场和观点仍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
无论是大众媒体还是新兴的自媒体,都要守住媒介的底线,加强文化自律,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文化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性,文化没有法律的强制性,也不像道德能在社会上引起最广泛的约束力,但是文化是一种在变化中保持稳定的标准体系。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追求趣味性、故事性,是迎合了受众喜好的改变,而导致受众阅读偏好产生变化的正是文化环境本身。适当的改变为文化带来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文化的失范,这种力量的博弈始终在此消彼长。失范并不是绝对没有规范,而是由于规范之间互相矛盾、彼此冲突导致规范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所造成,失范就是规范的结构性缺陷。在价值观多样,人们自主选择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找不到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各种规范之间,法律与道德之间,文明与习俗之间,彼此冲突、矛盾,人们对于外界的内心认同也是矛盾的。
新闻媒体只能在众多价值观之中选择去接近和稳固最广泛被认同的那一种,所以在媒体的议程设置上,娱乐化的倾向十分明显。不仅是媒体,广义上的政府宣传部门也在进行着议程设置,且他们的议程设置有比媒体更大的力量。政府的声音应该起着稳定社会和人心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政府所提倡的主流文化有巩固社会价值观的作用。
从“标题党”这个名词被人们调侃并传播开始,我们的媒体就在力图用最短的时间为受众带来最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力。新闻媒介有四个作用:监视社会环境、传衍社会遗传、协调社会关系以及提供娱乐。在这四个功能之中,媒介首先要形成自己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其次才是趣味性。然而现在的媒体往往忽视前三项功能,只一味追求娱乐性,提供过度娱乐化的新闻信息和价值导向,对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新闻在传播过程中被增添一些通俗有趣味性的设计本无可厚非,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新闻的生命力就在于真实性,议程设置不能违背和无视新闻的本质。受众需要“软新闻”需要消遣和娱乐,但是新闻的娱乐化并不是媒介的出路。
媒介不能以议程设置为借口,扭曲新闻的本质,尤其即使是在网络环境下,媒介更应该加强行业自律。虽然公众面对信息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但是媒介仍然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尤其是大众媒介,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依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媒体的议程设置既要符合公众的议程,又不能完全迎合公众的议程。媒介在议程设置的过程中一定要张弛有度,避免过度的娱乐化倾向。
人作为社会中最基本的单位个体,生活在被媒介所建构的观念世界中。媒体的报道、策划,从谴词造句到观点立场都是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和影响。媒体带来的不应仅仅是尖叫,更重要的是媒体的良心。
文化失范现象是社会转型时期难以避免的问题,古今中外皆是如此。但它不应是令人闻之色变的洪水猛兽,而应成为唤醒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警钟。对文化失范现象的体察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的变革,也促使人们的思想走向进步和成熟。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因此,在文化失范的社会里,更加需要掌握公众话语权的媒体用自己的职业准则和道德自律,帮助整个社会从失范走向规范,从混乱走向有序,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和发展。
[1]尼尔·波茨曼.娱乐至死[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
[2]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M].上海:三联书店,1999.
[4]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本文由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资金资助(项目编号:YJSCX2016-030HL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