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生
(作者单位:农垦广播电视台)
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戏剧性叙事策略
刘洪生
(作者单位:农垦广播电视台)
随着我国电视媒体的发展,很多电视谈话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喜欢,但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却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如选题边缘化,真实性遭质疑,煽情泛滥等问题。本文对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戏剧性叙事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促进该类节目的进一步发展。
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贴近
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是以通过挖掘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爱情故事受众的情感心弦,来激发观众与嘉宾的情感共鸣。目前,对于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情感类电视节目,学术界尚无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对于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划分。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说,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是以人物背后的情感遭遇、人生际遇等作为故事资源的节目形态,如《鲁豫有约》。而狭义上的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是以普通人在亲情、友情、爱情上的矛盾冲突为主线的电视节目形态,如《幸福魔方》。无论是哪种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他们在戏剧性叙事策略上都有其独特之处。
对于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来说,一方面,冲突可以推动叙事不断向前发展并保持受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各种冲突在嘉宾身上也的确客观存在着。这种冲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个人的内心冲突。
1.1 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
人与传统的矛盾冲突是人与社会环境冲突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幸福魔方》之《我的清华老婆》,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90后女孩刘静的种种言行,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如果按照传统的理念推测,毕业于清华的才女往往给人印象应该是知书达理,而刘静对于生活中一些问题的处理方式,与传统的观念产生了巨大矛盾。比如假期到男朋友家中做客,面对男友母亲热情地接待,却认为理所应当,而没有一句谢谢;与男友的朋友聚会,迟到之后非但没有向朋友道歉,反而是挑剔饭店的种种不是;怀孕之后并没有同丈夫及家人商量,便私自做主将孩子打掉,并坚持认为这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按照心理专家林贻真老师的说法,刘静缺少一种共情能力,就是觉察别人的情绪,然后再在乎别人情绪的能力。
1.2 人与人的冲突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为人际矛盾的展示,没有了人际矛盾冲突的展示,节目的故事性和吸引力会大受影响。人与人的这种矛盾冲突,不仅表现在性格冲突上,有时也表现为理念冲突和欲望的冲突。一般来说,这几种冲突是掺杂在一起的。这些冲突通常通过外化的语言、行动等来展现。
1.3 人的内心冲突
在情感类谈话节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嘉宾讲到动情处会潸然泪下,哽咽无语,这往往是由于当事人的心理承受着两难的选择。如《幸福魔方》之《结婚的烦恼》这期节目,当事人陈琳的妈妈在其有男朋友的情况下,仍然安排她去相亲,使陈琳陷入了巨大的内心矛盾。一方面她不想违背母亲的意愿,和母亲之间发生冲突;另一方面,她又无法割舍自己心中的恋人。最后,陈琳选择接受母亲的安排去相亲,但每次都会明确告诉相亲者自己有结婚对象。经过这样的考验,陈琳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男友刘寒的爱。
《幸福魔方》也非常重视对于悬念的设置,其中预告片花是其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例如,在每一期节目正式开始之前,都会先播放一段精彩的预告,以造成观众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幸福魔方》之《透支爱情》预告片花:
“你说,你说,反了她了”
“如果我是我妈妈,我也会走的”“你一定要嫁给一个有钱的,没钱就没法活”
“你就知道钱,你是嫁女儿还是卖女儿啊?”
“我知道是什么原因”
“我有了新的女朋友”
“男朋友己经没有了”
“原原,我己经放下了”
“我还要让你跟我一起搬进新家里面,我里面全部都装修好了”
在这一期节目的预告片花中,父亲、女儿、女儿的朋友、女儿男朋友的声音和画面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每一个人的话语都非常简短,但是每一句都直指问题的关键。编导事先将故事进行了剪辑,把悬念和疑问提炼出来,再将其组合到一起,这就迅速产生了一种化学反应,调动起观众的好奇心。当这种疑问被提炼出来之后,并不会马上给出答案,而是要设置一定的障碍来制造悬念,进而产生欲擒故纵的效果。例如,在关键时间点插入广告这种方式,己经被普遍运用到节目当中。
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在节目制作过程中,通过温暖的节目色调的渲染,通过独特的戏剧性叙事策略,向观众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事物的追求,突出了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同时,节目关注受众心理需求和心理感受,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用心倾听、娓娓而谈,与感情受挫的嘉宾将心比心,从而拉近主持人与嘉宾的心里距离,做到了贴近百姓、贴近生活。
[1]冯哲辉.情感节目的类型与美学范畴[J].当代电视,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