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适用性探讨

2016-02-28 03:57胡梦琴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9期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网民螺旋

胡梦琴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适用性探讨

胡梦琴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沉默的螺旋”在新媒体环境下依然活跃,这是因为构成该理论的三个前提——被孤立的恐惧、群体压力和大众传媒的舆论控制机制依然存在。只是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它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舆论参与者的非理性化、传播方式的变革以及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等。同时,中国的网络“意见气候”助长了“沉默的螺旋”的发展,尤其在涉官、涉警、涉富等敏感性事件和涉及国家利益与国家尊严等公共性事件发生时,“沉默的螺旋”表现得更加明显。

沉默的螺旋;群体压力;社会抗争

“沉默的螺旋”理论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依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它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的欢迎,就会更积极大胆地发表和传播;而当自己赞同的观点很少有人支持时,会出于惧怕被群体孤立的心理而保持沉默。于是,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了另一方的增势,如此循环,最终形成一方大声疾呼另一方则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的发展过程。本文试图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存在的适用性边界。

1 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依然活跃的依据

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将“沉默的螺旋”理论概括为三个命题。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试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以避免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第二,意见的表达和沉默的扩散是一种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气候”来影响制约舆论[1]。本文之所以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现象依然活跃,是因为以上三个假设前提依然存在。

1.1 个人对被孤立的恐惧仍然存在

“沉默的螺旋”理论一个最主要的假设是个人对被群体孤立的恐惧心理。个人处在群体中,迫于群体规范与群体意识带来的压力,会不自觉地受周围环境中优势意见的影响,如果自己的观点与优势意见相符,会更加敢于表达,如果自己的观点与优势意见不符,会保持沉默甚至放弃原有观点,与优势意见保持一致。这种心理是“沉默的螺旋”现象形成的重要前提。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甚至思维模式。但是,个人对于被社会孤立的恐惧属于无意识心理中的一层,难以轻易改变,虽然在网络空间中,用户采用的是虚拟的身份与形象,即使再大胆奔放的言语也不用担心被对方拆穿、讥笑。这使得受众以为自己不会被孤立。

然而,随着网络制度的健全,尤其是实名制的出现,使部分理智的网民在公开表达意见时会趋向更谨慎的态度,毕竟个人无法保证自己会不会因为某些出格的言论而遭到人肉搜索,暴露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而且,公众在网络上活动的范围或社区是固定的,如常逛的BBS、贴吧等,并且往往会和那些与自己兴趣爱好一致的网友或群体交流、互动,在这种长期的互动中,会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原本想要隐藏的真实信息或者个人本性。久而久之,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种在现实生活中才能体会到的朋友情谊与集体归属感愈发强烈,个人在表达意见时愈发小心、谨慎。

1.2 群体压力依然存在

那些坚持认为网络环境消解了“沉默螺旋”的人,大部分原因是认为,在网络环境中,每个人都处于一种匿名状态下,不再受到群体压力的约束。实际上,网络用户一般都会拥有一个网络身份,如果是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社区里,每个人的网名、头像也是比较固定的,一般不会轻易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都能将社区成员与其现实身份对应起来,随着成员之间的接触越深,这种现实之间的联系越紧密,从而影响到其网络行为。有调查显示,“当得知他人知道自己的现实身份时,84.3%的人表示在对某个问题发表评论时,态度会有所保留”[2]。以由彼此陌生的网民组成的QQ群为例,一个QQ群一般有群主、管理员、群规范等,公众因为彼此一致的爱好、目标或其他因素在网络上相聚,形成一个虚拟社区的群体。该群体成员的网络身份会逐渐趋于固定,成员之间逐步形成了分工与协作,来自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的压力就被放大了。如果某个成员的言论违反了群体的主流意见,可能会被其他成员排斥甚至被群管理员踢出该群。虽然这种群体压力指向的是成员的网络身份,其威慑力相较于现实生活要小得多,但它依然是不可忽视的。

以上讨论的是由陌生人组成的群体,实际上,在新媒体时代,大部分人都离不开由微博、微信构建起来的“朋友圈”,这些用户平时可能不会经常联系,但是彼此在现实中互有交集。一旦发生某件特殊的重大公共事件时,那些符合多数人固有价值的观点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而反对者出于对现实身份的顾虑,并不敢大胆发表言论。

1.3 大众媒介的舆论控制与网民的浏览习惯

而在新媒体时代,虽然传统媒体的地位有所减弱,但是其“把关人”功能并没有消失,社会舆论的形成依然由传统媒体控制、引导。我们接触到的大部分信息依然是经过大众媒体的二次加工,这意味着大众媒体的意见是占据主流的、权威的意见,而多数公众处于惧怕被孤立的恐惧,“在公开表达意见时会采用新闻媒介不断重复的词汇和观念,并产生判断和行为上的一系列连锁反应”[3]。

另一方面,受众的浏览习惯也为“沉默的螺旋”的产生制造了条件,以微博为例,大部分用户喜欢围观他人的微博,浏览信息,却不会经常发表自己的意见,而这直接造成了在网络环境中,喜欢发表言论的人越来越强势,不发表言论的人越来越沉默。尤其是微博用户群呈现出年轻化、底层化的特点,使微博的平台上充满着非理性的言论与暴戾之气。对那些理性的用户来说,微博环境过于嘈杂,并不是一个良好的意见沟通与交流平台,多数争执是无聊且非理性的,一旦回应可能会激起更大的矛盾,所以他们保持沉默。最终,非理性言论渐渐成为主流意见。

2 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新特点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舆论的参与者、传播方式与传播渠道都与诺依曼的时代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沉默的螺旋”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2.1 参与者的非理性化

微博等新媒体低门槛、草根化的特点一方面给予大众更多的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另一方面却使微博上的言论渐渐趋向于“不负责任、非理性”的特点。如今在互联网上不以道理取胜而以情感取胜,尤其在涉官、涉警、涉富等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时,弱势力群体反而成了优势的一方,舆论呈现一边倒趋势,如果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一定会被群起而攻之,直到其沉默为止。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4]。网民呈现出年轻化、学生化、低收入化的结构特征,所以大部分网民都与那些弱者处于相同的社会地位,对他们的遭遇感同身受,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呈现出非理性化的趋势,而理性的声音要保持沉默了。

2.2 传播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在诺依曼的时代,公众获得信息的来源主要是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模式单一,反馈性差。而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界限,实现了实时在线的互动传播。随之而来的消极后果则是网络充斥着纷繁复杂的信息,甚至不少是反对主流价值,质疑政府的消极声音,揭示了网民的底层情绪和社会抗争,而这种情绪一经某个特定的公共事件引爆,就会加速“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形成。

2.3 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垄断话语权的格局逐渐被打破,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话语权也走向分化,形成了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前者主要关注的是国家方针政策等;后者则以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为平台,讨论的内容也多是以生活娱乐为主。二者在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方面也都有明显差异。在官方舆论场,传统媒体发布的消息较为严肃、缺乏娱乐性,网民的转评率较低;而在民间舆论场传播的信息不管在写作手法还是宣传形式上都更具新意,经过网络“大V”们的转载后,往往传播迅速,传播效果也更好。

3 新媒体环境下“沉默螺旋”理论的适用性思考

诺依曼认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气候”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独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在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下,这种“意见气候”的压力更加明显。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匿名、离散、碎片、便捷特性很容易与非理性联系起来,这是中国互联网空间弥漫的‘意见气候’,这种意见气候在公众的集体记忆、情感结构、以及刻板印象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习惯性质疑,走向‘群体极化’”[5]。尤其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群体极化”的现象更加明显。

一种是当涉官、涉警、涉富等公共事件发生时,底层民众的愤怒情绪会瞬间爆发,民意达到沸腾。受众对特权阶级、官二代、富二代的鄙视与愤慨会通过讽刺、谩骂等形式宣泄出来,理性温和的言论会被淹没。由此可见,在中国互联网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不仅遵循“沉默的螺旋”逻辑,而且敏感事件中的抗争情绪加速了“沉默螺旋”的形成。

另一种是涉及国家利益、国家尊严的事件发生时,网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会被无限放大,陷入一种非理性状态,似乎不赞同他们就是“不爱国”了。比如,在“抵制日货”“抵制家乐福”等事件中,有网民温和地表示应该理性对待时,就会被其他网民攻击,直到其保持沉默。网民维护国家尊严本是好事,但是他们陷入了一种膨胀的爱国热情之中,并以非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甚至以“语言暴力”剥夺不同意见发表的权力。网络中要么出现一种“极左”的声音,要么是一种“极右”的声音[6],而理性的声音却很小,即便有,也会被群情激昂的网民以非理性的话语方式骂的不敢发声。

由此可以发现,在互联网语境尤其是微博这样的新媒体语境中,知识精英常常保持沉默,普通大众陷入非理性的狂欢,他们以高度惊人的一致性排除不同意见,凭感觉、非理性、反逻辑地占据网络舆论场,其结果不过是又形成一个“沉默的螺旋”。

4 结语

“沉默的螺旋”理论自提出到现在已经近半个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的创新,它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历史局限性。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匿名性、交互性等特点使网民可以更加自由、公开地发表言论,多元的意见得到表达。这也对“沉默的螺旋”理论提出了挑战,以致很多学者认为该理沦在网络传播中已经不适用。但是,网络传播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虚拟空间,它与现实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络空间中个人害怕孤立的恐惧、“意见气候”和群体压力依然存在。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理沦有其适用性与存在的合理性。中国互联网环境拥有着更适宜“沉默的螺旋”理论发展的“意见气候”,而社会底层网民的抗争情绪则加速了这种“沉默的螺旋”的形成。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1-212.

[2]谢新洲,王宇.“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2003(6).

[3]陈力丹.媒介对舆论的社会控制机制——沉默的螺旋[J].国际新闻界,1998(1).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站 长 之 家 ,(2015-02-03) [2016-02-01]http://news.mydrivers.com/1/381/381898.htm

[5]郭小安.舆论的寡头化铁律:“沉默的螺旋”理论适用边界的再思考[J].国际新闻界,2015(5).

[6]陈华明,李畅.当下中国互联网环境中的“沉默的螺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2).

猜你喜欢
沉默的螺旋网民螺旋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沉默的螺旋”下的暴力美学
网络自制剧热播现象解析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