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瑾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国内与欧美穿越题材影视作品的差异分析
戴 瑾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大多数国内穿越剧中作为穿越者的女主人公虽然具备现代知识,但对改变世界都没有丝毫兴趣,其关注点集中于个人得失,穿越时空是获得爱情、权势、财富的捷径。
穿越题材;影视作品;差异
穿越题材影视剧在2010-2012年国内的影视圈突然爆发,《宫》《步步惊心》收视称王。随即官方限制性文件出台,此类作品又很快销声匿迹。2015年,穿越网剧《太子妃升职记》爆红网络,又马上被要求停播修改。相比国内穿越题材影视剧起起落落,国外的此类作品一直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除了政策的原因,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国内外穿越类影视作品有哪些不同?观众热衷于此类作品的心理动机又是什么?
欧美的“穿越”(准确地说应称为时间旅行)题材影视作品在时间线索上既包括穿越回过去,也包括穿越到未来。前者如《十二猴子》《终结者》系列,《回到未来I》《回到未来III》《蝴蝶效应》《源代码》《黑衣人III》《明日边缘》《X战警:逆转未来》《环形使者》等,后者如《人猿星球》《星际穿越》《回到未来II》等。国内作品穿越形式则相对简单得多,大都是向回穿越到中国历史上的某个朝代,电视剧《宫》《步步惊心》及其电影版穿回清朝,《太子妃升职记》穿回虚构的南夏。早在2001年,TVB就推出过改编自黄易同名小说的穿越剧《寻泰记》。但是引进内地后收视热度远不能和之后的《宫》和《步步惊心》相比。究其原因,大概是《寻秦记》讲述的是现代特种兵穿越回战国时代,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故事,满足的是年轻男观众虚幻的建功立业的帝王梦;《宫》《步步惊心》和《太子妃升职记》讲述的是现代女白领(《太》是男变女)穿越回古代和王子们谈情说爱(嫁入豪门)的故事,实现的是年轻女观众同样虚幻的灰姑娘情结,后者观众群的数量远大于前者,于是形成了巨大的收视差距。
同样是以回到过去,国内外的穿越影视作品有明显的不同。首先,欧美影视作品大多回溯的时间跨度都较短(几天到几十年),回到过去的目的一般都是通过干预过去而影响现在,不管是解决家庭纠纷(《回到未来I》《回到未来III》),或是拯救世界(《终结者》《X战警:逆转未来》),关注点都在于现实世界,从本质上说,欧美穿越题材影视作品是英雄救世题材的一种表现形式。穿越时空的巨大风险,另一世界的重重危机,都是体现英雄气概的手段。因此,欧美穿越作品主题大多是比较严肃的,如讨论改变现实的可能性(《蝴蝶效应》《源代码》),传递人类自由意志和被称为命运的强大客观世界的对抗。或者讨论人性的善恶(《终结者》系列)和生命的意义(《蝴蝶效应》),以上都是哲学探讨的终极问题,决定了这类作品可以长期稳定存在。
反观国内的穿越题材影视作品,从内容到主题都狭窄得多,穿越的目的地都是某朝代的宫廷,故事的内容都是讲在现实中平凡无奇的女主人公,如何凭借在现代社会尽人皆知的常识在过去世界中扮演先知和女神角色,并以此为筹码,再加上些许青春和美貌去交换王子们的爱情,然后籍由这种方式让自身依附于财富和权势。大多数国内穿越剧中作为穿越者的女主人公虽然具备现代的知识,但对改变世界都没有丝毫兴趣,她们的关注点都集中于个人得失,穿越时空成为一种近似于作弊的获得爱情、权势、财富的捷径。
诚然,补偿功能是艺术作品诸多功能之一,人们籍由艺术的“白日梦”满足在现实中无法达成的愿望。但是国内穿越题材影视作品所设置的这个“梦想世界”“爱情天堂”是十分令人生疑的,在中国封建王朝中,清代把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推至登峰造极的高度,君主与他的妻妾之间本质上是君臣关系、主仆关系,而真正的爱情只能产生于两个平等的个体之间,因此穿越剧女主人公们选择穿越回专制鼎盛之时,而且并不想对专制现实进行丝毫变革,或许是想依靠所谓爱情实现小范围内的平等,或许是为了交换财富与权势情愿放弃个体的价值,前一种想法很愚蠢,因为垂直权力关系是专制体制存在的基础,在任何范围内都不可能改变。后一种想法表明在现代民主社会仍有思维模式停留在专制时代的个体,这就很可悲了。
欧美的穿越影视中,穿越到未来世界的作品大多关注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困境,如人际关系淡漠、等级间矛盾加剧以及生态环境的化。呈现强烈的末世情结和反思意识,娱乐性较差。国内的穿越影视剧,基本都属于通俗娱乐作品,缺乏救世情和责任意识,且穿越到未来也令主人公自身不具备任何认知优势,无法以此获取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因此,较少有人创作及关注了。
国内外的穿越影视作品,从讲述故事到表达观念,都有明显差异,这源于双方文化传统与主流价值观不同,对于国内穿越作品来说,通过“白日梦”满足观众的欲望并没有错,但如果这梦境不但虚幻而且陈腐,就不值得鼓励了。
本文系河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