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任翔宇 杨凯 石恺柘
摘 要:苏州河城市滨水空间具有公共属性。经过百年发展,苏州河沿岸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景观。随着公众对滨水空间的观光休闲、历史文化和景观功能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城市建设改造过程中,滨水空间向公共空间转换成为重要的趋势。以苏州河市区段为例,实地调研滨水空间的利用现状,发现设置铁栏或围墙、占用公共廊道、缺少滨水步道、集中绿地限时开放影响廊道连通性和公众可达性,加上原有的规划未充分把公共属性和水岸资源纳入到整体规划中,造成社会服务功能发挥不足。结合典型河段功能规划,选取了苏州河河口段、梦清园段、中远两湾城段、武宁路桥段和苏河湾段五个典型河段,进一步分析了典型河段的社会服务功能影响因素。从整体规划、连通性、因地制宜退界开发、历史文化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角度提出提升苏州河滨水地区社会服务功能的建议。
关键词:苏州河;滨水空间;社会服务功能;连通性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苏州河滨水空间作为城市中稀缺的自然和社会结合的地带,不仅具有保护水质、防汛排涝等服务功能,同时提供交通运输、历史文化、景观休闲等社会服务功能。苏州河发展过程经历了“严重污染—河道治理—环境修复”,整治重点从污染治理、解决黑臭逐步转变为恢复景观和生态功能。为了实现功能转变,上海市相关部门批准《苏州河滨河景观规划》作为苏州河沿线开发的管理依据。该规划已经注意到滨水空间的公共属性,将“确保苏州河内环段全线滨河空间对公众开放”作为规划原则之一[1]。但苏州河沿岸空间发展的稀缺性导致空间过度开发,部分河段高密度开发导致市民自由进出公共滨水空间受限,说明该原则有待进一步落实。市民日益增长的公共空间需求、亲近河水的需求和滨水岸线片段化、社会服务功能弱化的矛盾日益凸显。
如何提高城市滨水地区社会服务功能、规范岸线规划建设管理、整合公共空间资源,成为滨水空间重建和改造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总结城市河流滨水空间的公共属性与社会服务功能相互融合的途径,以解决面临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为微观空间的改造或重建方案提供参考。
1 城市滨水空间具有公共属性
滨水空间是水系空间向城市陆地空间过渡的地区[2-7],具有公共属性。基于此,国际上很多滨河发展的大城市将滨水空间改造为最有活力的地方,实现滨水空间社会服务功能中最主要的景观功能、休闲功能和产业功能[8-11]。美国圣安东尼奥河长约2公里的滨河步道以30多座楼梯与上方道路相连,以小广场、平台、绿带软化河岸,景观优美;法国塞纳河定位于开放的休闲活动空间,鼓励市民游览观光,利用空间资源从事文娱、教育等活动;英国泰晤士河滨河地带有超过上百处的开放空间,通过植入文化创意产业改造河两岸的老工业区和旧城区,创造了独特的滨水环境。在实践中体现这些社会服务功能的前提,就是保障公民有自由进出滨水空间的途径,国际上这个理念被广泛应用在改造滨水空间的案例中[12-15]。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完全开放状态下,滨水空间容易发生“公地悲剧”,“政府+开发商”构成的“增长机器”加速了滨水空间的商业化运作[16]。苏州河滨水空间再开发过程中某种程度上存在类似情况,有学者[17]曾调研苏州河河口至中环段公共岸线利用情况,发现近四分之一的岸线被单位或居住小区占领。因此,应充分重视滨水空间的公共属性,使滨水空间成为公众活动的场所和发挥城市河流社会服务功能的空间载体。
2 苏州河滨水空间的历史文化和景观功能
2.1 见证上海开埠以来的工业发展
苏州河沿岸是近百年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两岸承载和见证了上海开埠以来的发展,沿线分布众多工业遗产建筑,河滨空间可利用潜力较大。
纺织、面粉、烟草、化工、造纸、橡胶、机器制造等[18]行业厂房聚集形成了上海规模最大的工业区——沪西工业区,包括我国纺织业的发祥地和高密度集聚区、中国精细化工发祥地、中国轻工业发祥地等[19](图1),苏州河在上海乃至中国民族工业中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随着上海城市功能于1990年由制造业中心向服务业中心转型[20],苏州河沿岸的工业企业迁至外环线以外,然而近代以来的厂房建筑依然伫立在苏州河边,见证和记录了上海近代至当代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2.2 形成举世闻名的中西建筑文化景观
苏州河中心城区以沿岸建筑物和公共区域的景观为特征,沿河形成以下不同的景观功能分区(图2):
(1) 近代海派建筑群(外白渡桥-山西路桥):景观类型以近代历史保护建筑为主。该区域受租界文化影响,外滩公园和百老汇大厦、邮政大厦、联合礼拜堂、英国领事馆、俄国领事馆等欧式风格的建筑密集分布。
(2) 民族工业工厂建筑群(福建路桥-武宁路桥):景观类型以历史遗留的民族工业工厂建筑为主要景观要素,现将老厂房改为文化创意基地,发展创意产业,如莫干山路M50文化产业区。此外,在西藏路桥、浙江路桥河段货栈、仓库聚集分布,包括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银行仓库。
(3) 欧式学院建筑群(华政桥-强家角桥):景观类型以高校欧式建筑为主。以始建于1879年的圣约翰大学旧址(现华东政法大学)、始建于1924年的大夏大学及光华大学旧址(现华东师范大学)为主要景观要素。华东政法大学校园内保存多栋欧式建筑,已列入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4)具有历史底蕴的桥梁:苏州河上前后共建桥30余座,内环线以内的中心城区现有20余座。这些建造年代各异、风格不一、结构迥异的桥既解决了城市越江交通问题,也点缀沿岸景观、记录城市历史。外白渡桥、乍浦路桥、四川路桥等桥梁本身的观赏价值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1]。
3 苏州河滨水空间社会服务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3.1 苏州河整体滨水空间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
3.1.1 部分区段滨水空间受连通性问题的制约,影响公众可达性
连通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滨岸带连通,即市民可以通过开敞空间和公共交通自由地进入水岸;二是指滨水岸线连通,即沿河区域以滨水步道为载体,串联分散在河岸各处的功能性节点(如公园、历史建筑、学校)。滨水建筑依河而建导致空间不足使公众无法靠近河岸,或滨岸沿线设立围栏、挡墙等阻拦物使公众无法沿河行走,这些区域形成滨水岸区廊道中断。
2013年至2015年期间,作者多次实地调研苏州河(河口至外环)两岸滨水岸线,单侧岸线总长2万余米。调查发现,滨水岸线中断长度约占总岸线长度的三分之一,说明苏州河滨水岸线连通性弱的现象客观存在,对这种现象的调查结果与其他学者是一致的,而中断比例不同的原因是调研范围不同,结果可能有偏差(图3)。
为了探究造成苏州河滨水地区廊道断点的原因,作者结合GPS定位现场调查滨水地区中断点的位置和长度,记录中断原因、所处功能区和断点特征。总结调研结果,进一步解析苏州河滨水地区常见的断点原因(图3):①密集的居住小区设置铁栏或围墙造成岸线不连通,市民不能自由进入水岸;②企业建筑占用滨水空间导致河岸不通达,沿线功能节点不连通;③公园绿地限时开放。
连通性是公众可达的空间基础,目前苏州河两岸的整体规划有待整合和加强,滨水步道有待进一步连通,两岸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和景观建筑有待串联起来。连通性已经成为影响苏州河滨水空间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3.1.2 原有的规划没有充分把公共属性和水岸资源纳入到整体规划中
结合历史资料、文献和现场调查,宏观层面上,造成苏州河滨水地区社会服务功能发挥不足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类:
(1)早期规划未充分关注到滨水空间的公共属性,公共属性未充分落实导致公共空间的缺失。滨水土地使用权出售给开发商,开发商设置了铁栏或围墙造成该段滨水岸线不开放,滨水区域成为部分业主的独享空间。此外,中心城区部分河段受土地空间局限,滨岸宽度不能满足“防汛通道不小于6米的要求”,不得不用城市道路替代防汛通道。
(2)行政区各自为政,分段分区规划,未与水岸资源、历史文化有效结合。苏州河两侧有众多工业遗址、优秀近代建筑、宗教场所、革命遗迹等资源,见证了苏州河两岸的发展历史,形成了苏州河历史的文化积淀。但苏州河市区段经过的6个行政区各自为政,设计滨水空间,导致水与岸的不同步设计、水岸资源与功能的不匹配和功能的不衔接。
3.2 苏州河典型河段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
两岸历史形成的文化遗产、景观建筑是苏州河滨水空间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公共属性,为了满足市民对滨水空间的需求,将其转变成提供社会服务功能的场所是今后的趋势。
苏州河滨水空间具有共性的服务功能——景观休闲和亲水功能,部分河段兼具特殊的社会服务功能。本文选取了5个典型河段,从相关的滨河区域详细规划中获取各个典型河段的规划定位①,以便进一步探讨社会服务功能。以5个典型河段为例,现场调研滨水步道连通性、周边交通网络、桥梁空间分布、社会服务设施、历史文化景点等社会服务功能的影响因素。
(1) 苏州河河口段:该河段的规划是恢复和保留地区的历史风貌,创造空间开敞的河口滨水景观。连续的滨水步道串联起了附近的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外白渡桥、乍浦路桥、四川北路桥等桥梁实现了河流南北两岸的连通,公交、地铁、水上游船等交通方式形成了便捷的水陆交通换乘集散系统,发挥了历史文化和景观休闲的社会服务功能。但是,滨水空间公共设施的匹配程度和景点安全的保障措施存在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大客流的预防能力,加强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河段的社会服务功能,实现规划定位。
(2) 梦清园河段:该河段土地利用类型是公共绿地。老厂房改建的梦清馆是主要的教育资源,环境质量好和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是吸引市民亲近水体的主要原因,从事健身、观景、摄影等自发性活动比例较高,有利于实现景观休闲和环境教育等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周边交通组织体系,进一步提升沿线道路和区域道路网络关联度,有利于吸引市民进入滨水空间,发挥梦清馆的环境教育功能。
(3) 中远两湾城河段:该河段土地利用类型是居住用地。小区内连通的滨水步道和亲水平台有助于实现游憩、运动、避难、亲水等服务功能。但是由于早期规划未处理好公共属性的问题,该段滨水岸线主要为小区居民服务,减少了公众亲近水域的机会。同时,建筑高度与间距未有效控制,影响城市景观建筑轮廓线的视觉美感。
(4) 武宁路河段:该河段曾是中国纺织业和轻工业的发祥地,周边有原来的纺织厂、火柴厂等近代工业遗址。新世纪开发后,旧仓库和厂房有的被拆除重建为大型住宅区和家乐福等场所,有的被改造为E仓创意园区等文化创意园。该河段在满足居民休闲居住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发挥产业文化和商务商贸功能,实现规划定位。但是,创意园区、住宅小区、停车场分割岸线导致市民无法自由进入滨水地区,同时缺少滨水步道衔接滨水空间与周边休闲功能节点,这两方面因素影响河段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
(5) 苏河湾河段(浙江路桥—新闸路桥):规划提出河段要实现滨河体验功能,但两岸滨水空间宽度狭小,特别是南岸,以城市道路代替防汛通道,导致城市交通道路紧邻河岸。加强滨水步道的建设,能为市民提供亲水空间,有利于实现景观休闲功能。结合河岸的革命历史遗址,如四行仓库,在实现景观休闲功能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发挥爱国教育功能。
4 提升滨水空间社会服务功能的建议
4.1 强调整体规划理念,突出滨水空间的公共属性
苏州河滨水空间建设存在廊道断点较多、公交不便、配套不足等问题,主要原因是行政区各自为政、分段分区规划。要实现苏州河滨水地区景观、文化、功能的融合,应打破部门和行政区各自为政的状况,从顶层设计角度进行整体规划。
近年来,上海市相继通过了一系列专项规划,有《苏州河滨水景观规划》、《上海水功能区划》、《上海市水景观规划》等。规划中提出“内环线内滨水岸线全部开放”、“滨水建筑1∶1退界开发”等理念,强调滨水空间的公共属性。《苏州河滨河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针对建筑退距、交通体系、社会服务功能设施等要素提出控制要求,以实现滨水空间的社会服务功能。
4.2 滨水廊道实现廊道连通,滨岸带因地制宜体现退界开发理念
苏州河中心城区岸线廊道断点较多,影响历史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的发挥。要实现公共属性的理念,需做到滨水廊道实现廊道连通,滨岸带因地制宜体现退界开发理念。
应按照《苏州河滨河景观规划》的要求实现内环线滨水岸线全部连通并对公众开放,重点解决居住小区设置铁栏或围墙造成市民靠近水体不便的问题。针对苏州河滨水空间较常见的居住小区、创意区分割岸线的问题,因地制宜推广“外围围墙退界适当距离”的措施,向市民开放滨水步道,实现亲水功能。
由于历史原因导致滨水空间尺度较小,大范围重建是不现实的。但是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时,可以提倡因地制宜体现“滨水建筑1∶1退界开发”的理念。对有空间改造条件的新开发地区,实施退界开发,如长风生态商务区改造过程中坚持退界开发,保留了公共空间。
4.3 结合工业遗址和桥梁景观,进一步发挥独特的文化功能
由于苏州河两岸有众多历史文化建筑等资源,滨岸带重建和改造过程中要注意融合这些资源,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一方面,努力挖掘沿岸工业文明的文化景观资源价值。以苏州河普陀段为例,将旧厂房旧仓库改造为中国造币博物馆、中国纺织博物馆、解放日报印报博物馆和中国啤酒博物馆等专题展示馆,并尝试改造其用作办公区、媒体区、休闲娱乐区。另一方面,以桥梁文化提升历史文化功能。外白渡桥、华政桥、周家桥②等桥梁不仅解决了南北两岸的交通问题,同时从桥名、桥体材料、建筑结构等方面体现了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百年工业文明,可进一步结合周边环境、建筑特色和人文景观,打造苏州河工业文明观光带。
4.4 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苏州河滨水地区存在暴雨内涝、导向标识不足、公共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滨水地区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改造过程中,应在相关规范的指导下,加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苏州河沿岸排水管网标准,提升苏州河滨水地区抵御暴雨灾害的能力。在公共区域布设避难场所、急救点、消防设施等标识,降低可能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风险。以《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提出的“分级、对口”为原则,以居民使用的频繁程度和人口规模为依据,完善交通道路、照明指示、停车位等设施。
5 结语
苏州河城市滨水空间具有公共属性。经过百年发展,苏州河沿岸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景观。为了实现公众对滨水空间的观光休闲、历史文化和景观功能的需求,市政府有关部门已批准相关规划引导苏州河滨水地区功能转型,重视公共属性和公众可达性,但仍然存在连通性不足、开放性较弱、公众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应改造滨水公共空间,强调整体规划理念、实现滨水廊道连通、因地制宜体现退界开发理念、发挥独特的历史文化功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功能。
*致谢: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顾强、沈丹晖、杨蕾协助完成苏州河滨水空间调查。
参考文献:
[1] 苏州河滨河景观规划[S]. 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
[2] Swanson F J, Mckee W A, Cummins K W. An ecosystem perspective of riparian zones: focus on links between land and water[J]. Bioscience, 1991, 41(8):540-551.
[3] Stoodley S H, Howard S. Economic feasibility of riparian buffer implementation, case study: Sugar Creek[D]. Caddo Country: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1998.
[4] Nilsson C, Berggren K. Alterations of riparian ecosystems caused by river regulation[J]. Bioscience, 2000, 50(9):783.
[5] Wright J F, Sutcliffe D W, Furse M T. Assessing the biological quality of fresh waters: RIVPACS and other techniques[R]. Ambleside: The Freshwater Biological Association, 2000:1-24.
[6] 郑德福. 城市河流从“边缘界限”回归“公共纽带”的探索——以川杨河生态绿廊建设规划研究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 2012(1):67-73.
[7] 杨春侠,耿慧志,陈莉. 桥梁及两岸城市慢行驻留空间的体系建构研究——以上海市苏州河河流地区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 2013(6):98-105.
[8] Talen, E. Measuring the public realm: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the link between public space and sense of community[J].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and Planning Research, 2000(17):344-359.
[9] Navarro N G. Public waterfront access: a comparison of integrated coastal management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D]. Burnaby :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2000.
[10] 郑伯红,汤建中. 都市河流沿岸旅游文化景观带功能开发——以上海苏州河为例[J]. 旅游科学, 2002(1):32-35.
[11] Gobster P H, Westphal L M.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urban greenways: planning for recreation and related experienc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68): 147-165.
[12] Y Che, K Yang, T Chen, et al. Assessing a riverfront rehabilitation project using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public accessibility[J].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12(40):80-87.
[13] 翁加坤,王红扬.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空间集聚特征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46(6):767-773.
[14] 殷玮,顾竹屹,富一凝. 大城市公共旅游码头布局规划方法探究——以上海市苏州河水上旅游码头布局规划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 2014(5):51-56.
[15] 胡兰心,李雯,曹敏,等. 上海苏州河景观公众偏好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37(6N):412-418.
[16] 宋伟轩,徐岩,朱喜钢. 城市滨水空间公共性现状与规划思考[J]. 城市发展研究, 2009,16(7):45-50.
[17] 祝玲. 苏州河河岸线被生生截成43段,占用类型五花八门[EB/OL]. 新闻晨报, http://sh.sina.com.cn/news/ b/2014-07-30/0846103852.html, 2014-07-30.
[18] 郑祖安. 沿河而行的工业带[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103-106.
[19] 汤建中. 苏州河水岸的历史轨迹[C]. 上海:苏州河水岸文化发展论坛, 2007:6-19.
[20] 陈修颖. 上海市传统产业结构的演进与重构——基于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新思路[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12(5):393-398.
[21] 梁立群. 从文化层面谈苏州河开发建设[C]. 上海:苏州河水岸文化发展论坛, 2007:36-41.
Discussion on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of Suzhou Creek waterfront in Shanghai
CHEN Dan, REN Xiang-yu, YANG Kai, SHI Kai-zhe
(School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Urbanization &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Abstract: Suzhou Creek waterfront has a public property. After centuries of development, Suzhou Creek has formatted irreplaceable historic and cultural landscape. With the increasing public demand for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of waterfront, such as tourism and leisure,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landscape,converting riparian zone to public space becomes an important trend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transformation process. Urban section in Suzhou Creek in Shanghai i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eld research on waterfront space utilization is done. It is found that setting railings or fences,occupying public corridors, lacking waterfront trails and opening in limited time impact on connectivity and public accessibility. Besides, early overall planning not considering the public property and waterfront resources led to the lack of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Estuary waterfront, Mengqing Park waterfront, COSCO Two Bay City waterfront, Wuning Bridge waterfront and Su Bend waterfront are studied specificly.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al planning of typical waterfronts in Suzhou Creek,it is analyzed how factors affect th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of the typical waterfronts. From the overall planning, connectivity, setback,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to enhanc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of Suzhou Creek waterfront.
Key words: Suzhou Creek; waterfront;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connec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