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彬:每一步路都不会是白走的

2016-02-27 12:35访谈人室内设计师陈彬
美术文献 2016年9期
关键词:室内设计商业设计师

访谈人:《室内设计师》、陈彬

INTERVIEWER AND INTERVIEWEE: INTERIOR DESIGNER, CHEN BIN

陈彬:每一步路都不会是白走的

CHEN BIN: EVERY STEP COUNTS

访谈人:《室内设计师》、陈彬

INTERVIEWER AND INTERVIEWEE: INTERIOR DESIGNER, CHEN BIN

陈彬室内设计作品《BIG HOUSE艺术中心》

《室内设计师》(以下简称“ID”):您之前是学版画的,这对您现在从事室内设计有什么影响?

陈彬(以下简称“陈”):对,我大学本科读的是绘画系版画专业。所以,即便是做室内设计十多年了,我对于空间的理解和介入方式,还是会被之前艺术学习的思维方式所影响。特别是版画,它在练习和创作过程中会比较偏重规划、逻辑、预判这类能力的培养,至今我都认为这对做设计是很有帮助的。

ID:能和我们说说您是怎么想到从艺术转到室内设计领域的呢?

陈:这个并不是我主动想要去做的转变。很多事情的发生都取决于生活的轨迹。从美院毕业之后,我被选去一家综合性大学任教。那时的综合性大学一般是比较少设有纯艺术类专业的。所以,我最初去的是大学土建系的环境艺术专业。然后,就很自然地接触到和设计相关的事情,也觉得挺有意思的。慢慢地就开始尝试着去做,之后就越来越偏重于室内设计。环艺专业的面很广,我觉得室内更适合自己,所以也就一直做到了现在。

ID:差不多十年前,您组建了自己的设计公司。想问您有没有给自己,或者说是公司定下过什么目标?比如说要发展到什么高度?

陈:这个倒是真的没有。其实,我最近也在反思,一个学艺术背景的人去运营管理一家公司,可能总会和那些企业管理、经济相关专业的人是不一样的。这个或许也是很多类似的设计公司都会有的一个问题。组建者或多或少是与艺术相关的,而对于公司的管理,初期基本会如自然生长一般,慢慢就做到一定规模上去了。但真正到了一定规模之后,难免还是会发现自己的短板,或者说是瓶颈。不过,我觉得设计公司本质上还是靠作品说话,有好的作品,才会有好的营运状况,才可能有品牌。

我们公司是2006年成立的,到今年也有十年了。在那之前,我并没有给自己定下一个很明确的目标,最初是一个人做(设计),然后发现要把这个事儿做好得有一个团队,慢慢就有了一个团队,然后这个团队就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前十年,我觉得真的就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把作品做好,被更多人知道,然后也获得了一些奖项之类。现阶段,我们也在尝试一些新的模式,比如说让公司的管理更加扁平化,而不再是之前那种金字塔形的。这样一来,就可以让不同的团队在这个公司平台上去协作,希望之后需要直接参与的管理性事务会相应减少一些。

ID: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比起一个管理者,您内心更倾向于认同自己为一名设计师?

陈:我的内心始终只是一个设计师,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这和别人怎么说、怎么想的,都没有关系。在这方面,和我有相似想法的人,其实有很多。一方面,公司管得挺好的,但另一方面,内心还是很想单纯做设计。当然了,既然做到了这个程度,一定是很难完全脱离管理的。像我刚刚说到的扁平化,就是想寻找一个解决方法。公司更加扁平化之后,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公司管理的成分就会相应地减少。这样一来,对我个人来说,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陈彬室内设计作品《BIG HOUSE艺术中心》外观

陈彬室内设计作品《BIG HOUSE艺术中心》移动办公

ID:换句话说,当下相较于外界的认可,您会更想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

陈:对,这也是我要说的。我其实不是一个特别热衷社交的人,也不是很善于去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但没有什么人是可以完全跳脱出商业、跳脱出行业的。所以说,获得外界的认可,在当前的商业模式里,可能也是无法回避的,是需要的。但我觉得,要适度。而我对于自己内心的、那种向内性的思考,比重的确是越来越大。这可能也是年龄的问题。

ID:看您以往的作品,商业类的项目居多。但您前面提到,想去做一些更感兴趣的事情,这是不是也会反映在您之后的作品上?

陈:之前我们商业类的项目确实比较多,像会所、餐厅、酒店之类。未来,我对自己有一个规划。我做了十年的商业设计,经常会反省或是自问这些设计的价值在什么地方?除了帮助业主实现了所谓的商业价值,其他方面的价值在哪里?然而,设计行业和商业是这么紧密地咬合在一起,可能在某一段时间里,你会沉醉在所谓商业的成功之中。但也有一些时候,你会感到沮丧、彷徨甚至失望。试想,自己对生活、对美、对品质的这些积累和思考,花费心血去转换成的项目,最后只能追求一个原始的,只是关于“利益”的结果,难免会有一些不甘心。所以,我之后会更多地偏向两个方向:一个是人居,一个是老建筑保护与再生。做设计是耗费心血的,我想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两个方向上。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会刻意回避商业的设计。公司要生存,就离不开商业。但是,在我明确了未来想去做的事情之后,内心还是宽慰了不少。而且很多事,我也觉得没必要去一味地拔高,去高谈阔论那些社会价值、社会意义。我之所以想去做这些,更多还是遵从自己内心的需要,给自己的内心找到一些慰藉。当看到一个普通狭小的住宅、一栋老建筑或是老街区因为适合的设计参与,能够慢慢地往一个好的方向去改变时,人的感触会很深刻。这或许也是可以让自己感动的一个回应吧!

ID:您提到了以后的一个方向是关于人居的,您之前有参与过一期《梦想改造家》节目,反响很热烈。

陈:原先,我对居住这块的关注是比较少的。但是参与了这个节目之后,我还是很有触动的。你会发现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普通居民,或者说是生活水平偏低的人群,从表面上看,他们借着当下发达的资讯也能够知晓很多所谓前沿的、时尚的东西,但他们真实的生活却还是和这个由设计改变的时代,隔着很远的距离。他们很难切身接触到好的设计。所以说,以后也想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尝试把好的空间设计,通过某种形式变成让普通人也能够享用。好的空间设计一定是有价值的,但这个价值要怎么转换,使更多的人都能使用,或者说,怎么能使更多人也能够相对容易地享用到好的空间设计?这需要去探索,我也在参与,看看能不能做一些改变。

ID:确实,一个好的居住环境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观。

陈:空间对人的暗示性,是不容置疑的。虽然有时候只是感观上和功能上的一些细微变化,也有可能也会使居住者的生活态度发生改变。而设计师要去做的,其实就是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让生活在那个空间内的人产生这种转变。我觉得,这个有时候会很关键。试想,一个人假若对自己住了几十年的空间,都只感觉是临时性的,总想着要搬走,这让人觉得很悲伤。但如果你能够通过空间上的一些改变和调整,让居住者对这个空间产生一种归属感,把这里当作是可以依赖的家,这其实也是给他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期望。

我想,每个人对自己住的地方都是会有一些情愫的。记得我之前读书,再到后来刚刚参与工作的时候,曾多次更换过一些很小的、临时性的房子,但我每一次都会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布置。那时就有人和我说,年轻老师的宿舍肯定是过渡的,何必呢?我不清楚是不是别人都是这么想的,但我还是坚持每次入住一个空间,就应该以一种最好的状态在里面。

那么,这最好的状态是怎样的?我觉得就设计者而言,还是赋予空间以启发性、暗示性的作用会比较恰当,而不是说要去教别人怎么来看待自己的住处,或是怎么去过生活。

ID:您提到另一个感兴趣的方向是历史建筑的保护再生。似乎以往提到老建筑、老街区保护,人们会更多想到较为宏大的规划层面的内容。那么,您觉得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在这当中可以做些什么?

陈:的确,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可能会有一些疑问,会认为这个职业和老建筑、街区的保护利用工作,好像并不是直接相关。但是我的观点不是这样的,我反而认为对于这种老的建筑、老的街区的保护和使用,其实并不应该只是单纯地从宏观的角度入手。更多的时候,它应该是反过来的,首先应该去找到末端,就是我们所谓的城市的“记忆点”。这些记忆点可以被直观地理解为人为痕迹,包含着尺度、肌理这类要素。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去反推,然后给之后的规划及改造保护方案等作参考。在我个人看来,规划层面上惯用的尺度都太大了,这样的后果就是,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更不用说精度了。有次去南京,拜访陈卫新,他一直专注于老建筑的保护工作。交流间的一些想法,给彼此都有很大的启发。作为室内设计师,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来说,可能是最末端、最后的一个环节,但我们的专业特性和特有的关注点,使我们的作用可能并不只存在于末端,我们两人都认识到,对一个老建筑、老街区的改造,如果只是追求宏观的效果,极有可能会犯“以面盖点”的错误,继而因小失大,甚至造成具有破坏性的后果。

再打个比方,或许在一个规划师的眼里,一堵墙、一棵树、一扇窗子,这些统统都可能会被埋在大尺度下面,几乎是不存在的。但是对于老的社区、街区,或者老的空间来说,这些细部的东西却是最有价值的。那些物质化的记忆点,特别是小尺度而生活化场景中的物质记忆点,在当下“求大”“求快”“求高”的主流浪潮中往往会变成最容易被忽视、被简化、被粗暴对待的弱势部分。而事实上,当这些记忆点被抹去之后,再谈对这个地方的保护,可能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我一直强调,历史建筑的保护需要从微观的、点到点的模式去做,需要被反推。那么,对于细节的挖掘、提取、留存和保护,谁去做最合适?我觉得就是我们,是空间设计师。因为我们最容易接触到真正的使用者,对他们的空间体验感以及乐于接受的尺度感也有最直观的认识与感触。

ID:您前面提到,我们有一些保护工作,其实反倒是造成了破坏。

陈:是的,这种例子有很多,在武汉也有。我特别想提的是一个叫做吉庆街的地方,以前在武汉特别有名。那个时候,所有的游客都会到这条街上去吃东西,里面吹拉弹唱,特别有意思,可以说是武汉夜宵文化的一个标志。当然,它看上去有些脏乱差,也比较挤,甚至还有所谓的环境污染、扰民之类的问题。这之后,吉庆街就被大规模整顿改造了。改造后,它变成了一个看似非常高大上的地方,这是管理者和规划者简单给出的一个新定位。但是,原先的尺度、体验感全没有了,人们关于这条街的记忆和认同感也都被抹去了,那曾经令人流连忘返的吉庆街也就这么消失了。

由此可见,在老建筑、老街区的改造中,对于“记忆点”的保护不可或缺,因为人的空间体验感是和记忆相关的。当这些记忆点不被关注或者被轻易抹去了,再去谈保护和使用,已为时太晚。尺度、肌理一旦消失了,这个地方就是死的。我和武汉一些大设计院的建筑师也交流过,其实他们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很痛心的,就像是吉庆街的案例,都觉得很遗憾和惋惜。或许,在当前这种宏大的框架体系下,大家都各有各的无奈。

那么,从小的点入手是不是可以去做一些工作?我现在做的就是召集了一些想法相近的人,去把这些记忆点、城市肌理、生活场景给发掘出来。它们承载了些什么?该如何被保护?保护到什么程度?我们想发出自己的声音。

ID :您说到在历史建筑保护这方面,您召集了一个团队。那么,这个团队里都是空间设计师,还是会有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

陈彬室内设计作品《BIG HOUSE艺术中心》展厅现场

陈:这个团队首先是志同道合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很多这种类型的项目,我觉得单纯靠设计师个体,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其中往往会涉及很多方面,比如政策、资金方面的问题,比如对商业的理解和对城市文脉的挖掘。我们每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但在一个团队里,大家的大方向一致,具体的思考方式和擅长的领域却各有不同,我觉得这样的一个模式比设计师自己埋头单干要好,也相信项目在这样一个团队的通力协作下,最终的作品会更适合现实的需要,也会呈现出一个更高的完成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团队里,我特意邀请了一些在商业策划方面做得很棒的合作者。这是因为,我始终觉得即使是这类历史保护项目,也不能离开好的商业策划。我们近来完成了一个项目Big House,是一个1915年左右的老纱厂办公楼的改造。到去年2015年,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我们想把它变成和一个城市当代生活比较相关的一个场所,里面会有画廊、设计师买手店、有意思的酒吧、瑜伽馆等等。我们正在做的也有几个类似的,比如说武汉最老的电影院和民国时候俄国驻武汉总领事馆的改造。现在,我开始有意识地去接触或是收集这样的信息,然后再去介入相关的工作。虽然这些项目不完全是所谓的文化项目,仍旧是偏商业性质的。但我觉得历史建筑保护和商业是不相背离的。其一是因为并非所有的老建筑都要被做成文化项目;其二,老建筑空间和适合的商业项目结合之后,在保留了历史气息的同时,更符合现代人的使用需求,那这样的转变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具有很高的实际效益。

ID:很多时候,我们谈及历史建筑、街区保护,总会多去描画它的文化或者是社会价值,而对其中的商业价值有些避忌。但您觉得这其实是不必的,是吗?

陈:我认为不必回避商业。我没有想去做非常纯粹的文化保护,觉得追求这样的一种纯粹意义并不大。其实,现在很多保护项目就是这样的,好像是去追求一些很纯粹的东西。但恰恰是对细节钻研的深度不够,结果出来以后两边都搭不上。我是这么看的,对城市人文的保护,如果失去了商业的滋养,很难去做好。然而,忽视文化的介入和引导,商业一定会落入庸俗,与之前的想象差之千里。我认为,时下很紧要的一点,就是为老的建筑去寻找到一个新的身份。没有身份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很多老建筑就是因为没有身份了,就随之失去了人们的关注和尊重。人和建筑都是一样的,你要给它一个好的身份,那么它就会被尊重、被重视、被呵护,那么,这个就是好的结局。所以,我认为不用去回避商业,但同时你要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巧把这些事往一个更好的方向去引导。这可以说是我以后的方向吧,会花很大的精力去做这些事。

ID:对于商业来说,它的趋利性特征是十分显著的。但对于历史保护类项目而言,有时难免会牺牲一部分经济利益,来成全它的社会及人文价值。您在实践中会怎样在这之间去找到一个平衡点?

陈彬室内设计作品《BIG HOUSE艺术中心》展厅现场

陈彬室内设计作品《BIG HOUSE艺术中心》买手店

陈: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文化价值之间,如果你不去平衡这样一种关系,肯定是会失败的。一个项目交到你手里,不管起点是高是低,也不管业主的诉求是怎么样的,其背后一定会对你说的这个经济利益、商业利润有追求。这个确实是没法避免的。但是,我觉得设计师在这里面是有关键作用的,应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引导。当然,这个方式肯定不是简单的说教,或者单纯地和人家谈情怀。这个是最没有用的。首先你得站在他的商业的角度去看,然后你再通过你对这整个项目的理解,用自己专业的高度去引导,把它引向一个好的、两者能兼顾的方向。完全逐利或是一厢情愿地讲情怀,都是不可行的。这其中的一个度,其实需要设计师去把握、去控制。

我有个例子,我在做一个老酒店改造的时候,有一个屋顶上面全都是屋架。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这屋架相当于是个累赘。他不理解这些构件的意义或者说是利用价值,觉得很难看,不过就是一堆棍子叠着而已。这时候,如果你单纯地和他讲这些是有传承的,这是没有用的。但如果你从专业的角度,你可以从好几个方面去和他谈。比如,你可以说明,全部置换这个屋架需要花很高的代价,得花很多钱;除了这个,你还可以告诉对方,这部分空间通过设计、改造之后是能够去满足商业上的需求的,而且这个架构是一百年前的东西,它很有可能在将来成为整个商业空间里最有价值、最不可替换的部分。你如果有这些理由,让对方知道他不仅能省钱,之后还会有升值空间,他也就能接受了。这样一来,双方其实是没有分歧的。

ID:相信再过一段时间,能看到不少有您参与的老建筑保护项目。

陈:我确实有意识地在找这一类的项目。现在,凡是能和老的街区和建筑相关的项目,我都特别感兴趣。而且,我也很愿意花精力来做些项目,虽然有的时候,能获得的回报并不多。但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说,已经不是最关键的了。有时候我也会想,很幸运之前商业的那一块做得还算顺利。所以,现在我对于商业利益的追求才会比较放松,甚至能够不去太计较所谓的得失。

所以说,每一步都不是白走的,都是必须的。虽然会有反思、有自省,甚至内心的想法与心态都会有一些转变,但我还是觉得这样一个过程是不能缺失的。以前的每一步,都是积累,然后才能走到今天。我现在觉得挺庆幸的,能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设计上面,而之前那么多年来商业设计的专业积累也能够去反哺、支撑我现在的兴趣。

之后,我会持续地去关注、思考这方面的项目,也会更多地去尝试、去实践。这就是我当下想要走的一个方向,还是挺明确的,相信以后也会一直走下去。

图1 -2 陈彬室内设计作品《汉阳造45号》

“汉阳造45号”是规划、建筑、景观和室内整体设计的项目,位于“汉阳造”艺术区中。起初是艺术区中的一块废地,合作方希望在这里建造一栋四层高的建筑用于自己公司办公和智能化产品、家具的展示。创意园则对建筑高度有所限制。

设计的难点就在于如何达到合作方要求的四层高同时不超过限制高度,而设计师本人也希望建筑不超过旁边树木的高度,让其融入周围环境中,因此也大大增加了设计难度。

所以在整体规划时做了下沉式庭院。第一层大部分在地平线以下,同时也丰富了建筑庭院的层次。而建筑的外观及庭院的错落造型都是从保护树木的角度来考虑的。建筑整体采用的是简洁现代的处理方式,材料使用的是相对简单的乳胶漆和深色钢板。

因合作方考虑一层应有一定私密度,采用了耐候钢板在建筑外围造型,保证了建筑低层私密度的同时巧妙利用下沉庭院的层次及垂直植物墙作为户外景观。

室内空间方面,由于整体布局考虑到户外景观,而采用了大面积采光玻璃,使得室内空间与户外植物景观更好地融合。

图1 -2 陈彬室内设计作品《所好轩》

设计公司:后象设计师事务所

参与设计:陈彬、李健、傅晟、周翔、杨慧

坐落位置:武汉新华下路

主要材料:丝印玻璃、铁艺、马来漆、玻璃马赛克、黑色石材

面积:518平方米

设计时间:2009.8

竣工时间:2009.12

所好轩是一家大型餐饮旗舰店的散座区,可以称为店中店。隐身在热闹气派的大堂之后,没有任何的自然采光,空间高敞,而进深短浅。种种先天的不足反而给予设计师无限的创造空间。

餐厅的母店是一家总面积达8600平方米的餐饮店,内有可容纳800人的宴会大厅和每间平均面积达85平方米的商务包房,此外还包括两个分别近200平方米 VIP顶级房和这个518平方米的含有三个铁板烧小包间的散台区。营业时间宾朋满座,食客云集。怎样让一个只占总店面积16%,夹杂在气势非凡的穹顶宴会大厅和气派豪华的商务包房中的散台区有足够的分量,使它在视觉感观和进餐体验上毫不逊色,这是设计师在这个设计中的最大挑战。

审视这个空间,完全没有的自然照明给予设计师的直接启发就是这里更像是一个只能依靠人工照明来调控气氛的剧场,进而延伸的思路是可否运用舞美设计手法?可否借用戏剧的色彩效果?如果能创造出一个具有舞台效果和戏剧色彩的食色空间,应该能在追求富贵和虚荣的豪包和大厅面前有着话语权吧。

设计师为这区域特别设计了入口,并且利用原有柱体与假柱形成了强调对称美感的柱廊,增强了进入餐区的戏剧感。为了减弱柱列产生的严肃感,柱体运用了纯度很高的宝石蓝色漆,地面在主通道纯黑地面的两侧运用同样纯度的蓝色、红色玻璃马赛克拼贴纹饰,顶面则运用镜面的反射作用,拉长了柱体,使宝蓝色的柱列向空中延伸,柱廊尽头运用富于肌理的断面石料,在暖色光作用下,形成视觉终端。高纯度的色彩、拉伸尺度的柱列、充满神秘的图饰、冷暖灯光的配合运用,使餐厅入口柱廊极具舞台平面化的装饰效果,唤醒了食客的视觉经验。在柱廊两侧,设计师利用藏光和透光的舞美手段,运用丝印玻璃所呈现的剪影效果,勾勒出具有中式审美的花格和京剧戏文的晕影,依然是运用舞美的手法营造文化氛围。而柱廊在使用功能上完成了对洗手间、PA房、储藏间的隐蔽收纳。

经过了入口柱廊的“洗心革面”后,食客已经在设计师的空间诱导下进入角色,转过柱廊,迎面是被LED灯染成蓝色的用餐空间。配合着宝石蓝的主色基调,蓝色的马来漆墙面、黑色木框藏青色的丝面餐椅和沙发使空间沉静下来,而悬挂在就餐区上空的数十只朱红色的竹质鸟笼着实让人十分的意外和惊喜,更有黑色墙体中红艳锦鲤的游走窜动,让静谧的空气中又闪动着一丝活力,这些是否能让食客在美色美食相伴中咀嚼出古代文人花鸟鱼虫的浪漫情趣,这一切都暗含着设计师刻意追求的戏剧效果和文化诉求,而这场戏中的舞者正是每一位饕餮客。

再说说餐厅的名字吧。孟子曰“食色,性也”,说的是对美食、美色、美景的追求,是人的天性。在工作室会议区的墙上挂有一块书斋匾,是曹雪芹赠给友人的,匾上有他的墨宝,其中有“色宜少年,食宜饥腹”,言简意赅地道出文学大师对“食色意趣”的体验和升华。书斋名曰“所好轩”。这间用美色、美食糅合的餐厅应该也能叫做“所好轩”吧。

陈彬室内设计作品《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新空间》

陈彬个照

图1 -2 陈彬室内设计作品《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新空间》设计稿

陈彬简历 | RESUME

大学教授,设计师,城市记忆设计研究者,ADF 后象设计师事务所创始人,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委员,中国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坚持尊重历史和东方美学的同时,强调以当代的视点和体验进行设计研究和实践,坚持做“有美感、有细节、适度而优雅的设计”。带领团队凭借对商业形态和设计语境的独特认知,为所参与的项目注入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元素和商业潜能,创造出艺术与商业双重成功的空间作品,同时被商界和设计界关注。近年来,更加关注城市文脉保护和旧建筑空间再利用策划设计,提倡城市记忆美学和建立微观设计档案,并持续研究和实践。作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专业奖项。

获奖 | AWARDS

国际奖项

2009年

德国iF2009中国设计大奖。

APIDA第十七届亚太室内设计大奖银奖。

2010年

英国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金指环iC@ward全球室内设计大赛金奖。

2011年

德国iF2012设计大奖。

英国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2012年

英国WAN Interior Design Awards终评阶段。

国内奖项

2009年

“中国室内设计年度封面人物”提名。

广州国际设计周“金羊奖”中国十大室内设计师。

广州国际设计周“金堂奖”中国十大设计师。

中国饭店业设计装饰大赛金奖。

Interior Design China“酒店餐厅类最佳设计”奖。

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年度最具潜力设计师”。

IAI亚太室内设计精英邀请赛银奖。

2010年

“中国室内设计师年度封面人物”提名奖。

IAI亚太室内设计双年大奖赛评审团特别大奖。

广州国际设计周“金堂奖” 年度十佳空间设计。

2011年

第二届中国国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筑巢奖)银奖。

2011年度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年度餐饮/酒吧空间大奖。

广州设计周“金堂奖”年度十佳空间设计奖。

CIID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11年度设计影响力人物”提名奖。第十四届中国室内设计大奖商业空间铜奖。

2011—2012年

十大最具影响力设计机构。

2012年

金堂奖年度优秀空间设计作品奖。

第三届中国国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筑巢奖)金奖。

CIID第十五届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商业工程类银奖。

金堂奖年度十佳样板间/售楼处设计。

2013年

莱斯中国年度封面人物。

2014年

金堂奖公益设计大奖。

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年度杰出设计师。

2015年

中国室内设计周“室内设计十大人物”。

金堂奖中国室内设计 “优秀酒店空间设计作品”奖。

2016年

“金座杯”中国建筑室内设计卓越奖。

猜你喜欢
室内设计商业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室内设计作品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设计师访谈
商业前沿
作品三
推荐一个设计师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