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卫
抢抓机遇 奋力改革强镇扩权助推水冶镇跨越发展
马 卫
河南省安阳县水冶镇位于安阳市西20公里,因北魏时“以水鼓风冶铁”而得名,是知名的千年古镇、工业重镇和商贸大镇,是2010年中央编办确定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之一。自2011年以来,水冶镇在省编办和安阳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突出“三个坚持”,着力破解经济转型任务繁重、人口规模大幅增加、社会管理压力增大等发展困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一)调整区划,破解发展空间狭小难题。
原水冶镇面积仅30平方公里,总人口18.7万,行政区域与人口规模、经济总量的矛盾特别突出,成为改革必须破解的藩篱。2011年,安阳县将水冶镇周边的其他镇所属的10个行政村调整划入水冶镇。2014年,经省民政厅批准,水冶镇、蒋村镇合并成立新的水冶镇,辖区面积达到97平方公里,下辖行政村59个,人口24.1万。
(二)下放事权,破解权责不统一难题。安阳县先后分两批将项目审批、规划建设、城镇管理方面的137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给水冶镇,涉及发改、工信、国土、住建等16个部门,使水冶镇基本享有城建、环保、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开展城镇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由镇政府统一行使区域内市容环境卫生、城镇规划等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对垂直管理部门和县派出机构,赋予水冶镇干部考察任免权、绩效评议权和奖惩建议权。
(三)增强财力,破解镇级财政弱难题。
一是市级财政每年支持水冶镇专项资金1000万元,安阳县调减水冶镇固定上解基数1000万元。二是市政府对水冶镇实行项目计划单列,各类资金优先支持。三是对落户水冶镇的项目,县招商引资的税收按县镇“三七分成”;县直在水冶镇的非税收入,按县镇“五五分成”,镇属非税收入全额拨付水冶镇。四是在水冶镇的新建项目,土地出让净收益全额奖励水冶镇。改革启动以来,市县两级财政共计向水冶镇拨付专项资金、返还土地出让金和各种税收奖3.6亿元,镇级可用财力明显增强。
(四)创新体制,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改革试点启动后,水冶镇对原有的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进行综合设置,由原“三办四中心”调整为“四办四中心一大队”,即党政办、社会事务办、经济发展和财政办、规划建设环保办,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行政便民服务中心,以及城镇综合管理执法大队。同时,加大编制资源倾斜力度,安阳县为水冶镇增加87名行政事业编制。
(一)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确保顺利推进。一是市、县、镇均成立了高规格的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县编办具体协调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实,水冶镇具体承担强镇扩权各项工作。二是将强镇扩权工作纳入县镇两级政府主要工作目标,年终由县委、县政府统一组织考核,根据对各责任单位的组织领导、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评价确定具体得分,兑现奖罚。
(二)健全工作联络机制,做到无缝衔接。一是建立上门指导工作制度,县直有关部门将与放权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精神、办理程序、办理事项等编印成册,发放给水冶镇,主动上门指导。二是建立了交流挂职工作制度,县直有关单位选派业务骨干到水冶镇挂职指导,水冶镇选派业务骨干到县直有关单位挂职学习。三是建立备案监督工作制度,水冶镇将下放审批的事项抄报县直有关部门备案,县直有关部门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情况,进行监督指导。
(三)完善绩效考评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安阳县制定了对水冶镇的考核评价制度和量化考核标准,定期对水冶镇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动态考核。水冶镇连续3年达不到指标要求,取消其有关待遇(如专项资金、财政支持、领导高配等)。结合实际制定了村居、社区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对民生改善、重点工作实行计分考核,责任明确、奖惩严格。
通过采取一系列坚实的改革措施,水冶镇逐步实现了“蝶变升级”, 行政管理体制运行逐步顺畅,经济社会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2014年,水冶镇综合实力再次蝉联全省百强乡镇第一名,实现“十连冠”,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一)经济实现转型发展。为解决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单一、“三高两低”的突出问题,水冶镇在抓好二产延伸链条、优化升级的同时,强化三产发展。依托安阳县特色商业区,培植新兴产业,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亮点。随着中原商贸城、开疆时代广场、大宇新天地城市综合体等一批专业市场、特色街区和物流园区的加快推进,第三产业正在向集中集聚、专业特色、分类互补方向发展。仅2015年上半年,水冶镇三产比重即由上年的39%提高到45%,基本实现了经济结构重大转变,成为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城镇面貌日新月异。聘请中国规划设计院进行水冶组团建设总体规划,开工建设了“两区、四片、一广场、十四路”共21个1000万元以上的城建投资项目,形成了辅岩路、新S301为东西轴线的交通网络架构,拉大了城镇框架,改变了城镇面貌,提升了城镇承载能力。通过城镇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切实解决了城市“四乱”行为,市容市貌显著改善。
(三)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水冶镇建设了一个垃圾集中填埋场和一座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每个村(居委会)均建立了一个环卫队,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行政便民服务中心设立7个便民窗口,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投资300余万元正在建设的便民中心(百姓之家),将开设48个服务窗口,实行一体化、一站式服务,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尽管水冶镇在改革中取得一些成效,但目前仍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存在较大距离,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市县的坚强领导下,在乡镇改革创新上进一步拉高标杆,勇于担当,努力探索,巩固水冶在全国领先、全省领头的发展态势和趋势,为全国、全省强镇发展探索出一条科学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作者系中共安阳县委常委、水冶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