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素玲
《吕氏春秋》治国理政的历史价值
齐素玲
吕不韦主政时期,率卒灭东周,使周天子在形式上的号召力不复存在,对东方诸侯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主张并致力于对六国的战争,扩大了秦国疆域,也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内政方面,军事上,吕不韦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秦国军力大增。经济上,吕不韦主张尚农,鼓励工商。《吕氏春秋·上农》云:“凡民自七尺以上者属诸三官,农攻粟,工共器,贾攻货。”经济的迅猛发展,为秦国攻灭六国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法制上,吕不韦敢于挑战独尊法家的秦国大政,纠法、补疏,为冤案昭雪。思想上,广纳天下名士,尤其儒士,史称门客3000人,聚吕府传播先进文化,并撰书立说——《吕氏春秋》。《吕氏春秋》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文化、历史资料等,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吕不韦评传》的作者洪家义曾这样评价:“《吕氏春秋》是一部综合性的政治理论著作。它继承了前人的成就而有所发展,它汲取了诸子的精华而有所批判,它反映了战国时代各项研究的最高水平。”研究《吕氏春秋》,对了解战国末期的思想政治、文化现象、历史境况等很有帮助,对当今社会治国理政裨益幽远。
吕不韦为秦主政十余年,外扩内整、励精图治,终于看到了天下归一的历史趋势,也意识到秦国即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政治上有统一的趋势,思想领域更应融合。用什么样的理论作为统一后施政理民的指导纲领呢?他全面考量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的各种学说,总结了诸多国家的经验教训,尤其是秦国施政的得与失、优与劣。秦国施政的理念、措施与其他六国相比较为先进,效果最明显,但缺失也多。吕不韦执政时期,荀况曾考察秦国,认为:秦国是霸者的政治,而非王者的政治。吕不韦当然明白这些道理,他懂得打天下与治天下的关键是如何把霸业推向王业,希望秦国能成为王者之国。
可见,吕不韦是一位具有预见性的政治家,尽管当时天下扰攘,但他力排阻力,组织智略名士编著《吕氏春秋》,企图减少秦国唯法是尊的影响,转变秦王政唯法主义的观念。《吕氏春秋》集思广益,吸纳诸子百家的精粹,摈弃了一些庸俗的东西,融入了吕不韦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主张,是先秦时期的资政要典,其思想性和施政理念,值得探讨。
1.政治思想
《吕氏春秋》,全书分纪、览、论三部分,即《十二纪》、《八览》、《六论》,共20多万言。《十二纪》每纪5篇,共60篇(加《序意》篇共61篇),讲述天时;《六论》每论6篇,共36篇,体现地利;《八览》每览8篇,共64篇(今存63篇),叙解人和;通过“人法天地”,又把三者合而为一。《吕氏春秋》政治思想的形成,与春秋战国以来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实践、科学技术的发展、诸子百家争鸣的结果密不可分。吕不韦把这些问题加以研究、提炼、升华,形成一种崭新的思想体系,打破了各家各派的门户之争,突破了地区文化的藩篱,以高屋建瓴之威势、吞吐万象之气魄,批判继承了各家各派的思想精髓,包含了孔子、曾子、孟子、荀子、《中庸》、阴阳家、老子、杨朱、老庄、商鞅、韩非、墨子、兵家、农家、名家等思想,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天文、科技、卫生、历史、哲学、艺术等,包罗万象。
吕不韦主张“法天地”,认为只有顺应天地自然的本性,才能达到平安盛世,因此,虚君实臣、民本德治成为《吕氏春秋》政治思想的精髓,并以此制定了君臣之道和治民之道。
(1)“公天下”
吕不韦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公天下”。他认为天下是公有的,而非某君主的私有财产。《吕氏春秋·贵公》载:“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如果君主没有“公天下”的思想意识,把国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为所欲为,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当然,吕不韦所说的“公”是指地主阶级的“公”,而非所有平民的“公”。此说挑战了君王的权威。
(2)君道
君道是吕不韦政治思想的重中之重。《吕氏春秋》为君主规范了职责和权力,认为其责应该主持公道、维护秩序、排解困难。什么样的人才可以为君呢?只有受人民拥戴的人才有资格当君主。《吕氏春秋》认为君主的权力至高无上,但君主不能滥用权力,权力是有度的。《吕氏春秋》反对君主专制,把不称职的君主分为暴君和愚君两类,并提出处置方法:“天之所诛也,人之所仇也,不当为君。……将以诛不当为君者也!”(《吕氏春秋·怀宠》)对危害团队利益的君主,应该采取暴力的方式惩治,对愚蠢无能的君主,应使其禅让退位。
《吕氏春秋》提出君主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为国之本,在于为身”,君主必须求贤用贤,“古之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官事,得其经也”,“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不仅如此,他还要分设官职,使百官司其职,尽其力,“百官各处其职,治其事,以待主,主无不安矣;以此治国,国无不利矣”。
《吕氏春秋》还提出一整套以民本思想为基础、以德治为核心的治国方略。“人主有能以民为务者,则天下归之矣”,也就是说,治理天下首先要得民心,要得民心就要切实地为民众除灾患、造福祉。在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吕不韦提出以德治为主、赏罚为辅的德政方略:“行德爱人,则民亲其上,民亲其上,则皆乐为其君死矣。”《吕氏春秋》要求统治者对人民的统治要宽松、惠利、仁爱,不能过于残暴、苛刻,以免造成对立和矛盾。当然,德治并非排除法治和刑法,而是在法制基础上施行德政,这与当时法家思想相比进步了很多。《吕氏春秋》还列举了很多因残暴而亡国的事例,为后人提供了历史经验与教训。《吕氏春秋》的君道论,反对君主专制,限制了君主的权力,规定了君主的责任和义务,动摇了君权为上天或为命中注定的世袭制,打破了“家天下”的私有观念,这在当时世袭制的封建社会里难能可贵。
《吕氏春秋》的德政思想中,阐述了教育和音乐对治国的重要作用,鼓励人们学习忠孝礼仪,通晓达理。认为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音响,启发人们的智慧,激荡人们的向上的情趣,音乐有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功效:“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
(3)臣道
《吕氏春秋》认为臣必须忠诚君主,建言献策,但服从的是代表团队利益的君、清明仁爱的君,而不是忠于某个人,一味地服从和盲干。理想的君臣关系是相互信任、担当合作。如遇昏君,既不听谏言,又危害黎民,一意孤行,臣有权拒绝合作。如此臣道,坚持的仍是天下为公的理念。
(4)理民之道
治理民众,是《吕氏春秋》政治思想的根本。治民,首先要了解人民的所需所求,他说:“宗庙之本在于民。”君不失民心、民为君所用的关键是顺民心:“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吕氏春秋·顺民》)何为“民心”?即人的天性、欲望和恶念。“始生人者,天也。……天使人有欲,人弗得不求,天使人有恶,人弗得不避。欲与恶所受于天也,人不得与焉”(《吕氏春秋·大乐》)。既然了解人有欲、恶,掌握其特性,顺而治之,就能达到用民之目的。
民为两类,一类“圣贤”,一类“不肖”。圣贤者,修节止欲;不肖者,滋生是非。《吕氏春秋》中关于尚贤、求贤、任贤的事例很多,提出对“圣贤”要人尽其才,对“不肖”要依律惩办。最终达到治民的最高标准。
吕不韦通过自己的实践、观察和思考,把天下、国、家、个人,风、雷、山、水看成是一个整体,希望这个整体能达到和谐、安乐、统一、安定的理想政治局面,这是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2.《吕氏春秋》的社会和历史观
《吕氏春秋》横看社会、纵观历史。历史是从人群开始的,人群就是社会。社会的雏形阶段,没有伦理秩序,物质贫乏。当物质丰富,有积累,便生君主,秩序稳定,人类社会从蛮荒走向文明。《吕氏春秋》对历史进行探寻,总结经验教训,认为影响历史发展变化的力量有两种:一是帝王将相的力量。《吕氏春秋·恃君览》云:“置君非以阿君也,置天子非以阿天子也,置官长非以阿官长也。德衰世乱,然后天子利天下,国君利国,官长利官,此国[之]所以递兴递废也,乱难之所以时作也。”国家兴废,君主起到决定的作用。若君主没有公正之心,利用权力谋求私利,就会造成国家衰弱,或者停滞不前,若君主尊君道,大臣尊臣道,国家就会昌盛强大。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群众是基础,是基石,君主只有依托这种力量,才能完成历史使命,以及国家人民赋予的责任,否则将会以失败告终。《吕氏春秋·君守》云:“今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国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车也。”也就是说制造一辆车,需要多个部门合作,治理一个国家,更要调动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的力量不可忽视,它将决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3.《吕氏春秋》的哲学思想
《吕氏春秋》汲取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又摈弃其唯心成分,展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吕氏春秋》认识到宇宙的本源是一种极其精微的物质即精气,精气又称太一,为道。精气、太一、道的运动和结合产生千姿百态、性质迥异的天地万物;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若掌握了这种规律性,做事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世间万物互相渗透、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转化、互相斗争。矛盾,是事物对立的存在,矛盾可以转化,“物极必反”;认为矛盾既有特殊性、机遇性,又有对立性、普遍性。
4.《吕氏春秋》的科技思想
《吕氏春秋》的科技思想即天文、历法思想,其内核是利用天文现象为政治服务。吕不韦教导人们掌握自然规律,有效指挥生产劳动,安居乐业。吕不韦十分重视农业,他汲取了法家和儒家的长处,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共有五个方面:寓教于农,通过农业生产驯服奴隶,使其成为战争时的作战工具;重视农业,不压制工、商;推行土地私有和礼乐教化,颁禁令、下指标;提倡天、地、人三者合一;推广农业技术,论述了耕作、布局、土壤改造、品种遴选、栽培技术等,《任地》、《辩士》、《审时》三篇文章充分体现了战国时期农业技术方面的成就。此外,《吕氏春秋》还涉及养生、乐律、物理、化学等科技内容。
《吕氏春秋》成书后,吕不韦将其悬挂在咸阳城门上,以“一字千金”之诺,告知天下,此举激化了吕不韦与秦王政的矛盾。秦王政想独揽大权,实行专制,而吕不韦及其门客则想分得一点权限,企图以相国之权、“仲父”之尊,迫使秦王政以其主张治理国事,维持秦国的长久治安,以及唯我独尊的权势地位。斗争的结果以吕不韦的失败而告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没有以仁道治国,而是暴虐人民,把霸权政治推到了巅峰,其结果比《吕氏春秋》预料的还要糟,大秦帝国辉煌了十五年,最终被秦末农民起义军所推翻,被汉朝取代。
实践证明了吕不韦的预见性,及他所说的王者之道是有道理的。可惜,秦始皇偏离了施政之道,终究逃不出历史的宿命。
责任编辑 郭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