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滑运动对初中生锻炼态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6-02-27 08:20陈思平麦火飘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33期
关键词:态度体育锻炼显著性

陈思平 麦火飘

轮滑运动对初中生锻炼态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陈思平 麦火飘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通过对初中学生的锻炼态度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分组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前后各组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来探讨轮滑运动对初中生锻炼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轮滑运动能明显改善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增强体育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有利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轮滑运动;实验对比;分析;态度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11.044

1. 前言

轮滑是一门极具魅力的运动项目之一,将轮滑引入中学,发挥出其独到的项目功能,能为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与全面发展服务。同时轮滑运动可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当中,克服专门身体素质练习的单一、枯燥、易产生疲劳的特点,可在无形当中达到提高学生锻炼态度的目的。相关研究表明,轮滑运动符合我国普通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对于提高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1]为此,本课题通过实验对比与分析,探讨了轮滑运动对初中生锻炼态度的影响,以期能为当前新课标下的轮滑教学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广州市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收集有轮滑运动、身体素质、锻炼态度等方面的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

2.2 问卷调查法

实验采用《锻炼态度量表》(此量表是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它是毛荣建以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为理论依据编制的。《锻炼态度量表》包括8个分量表,各分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行为态度为0.83;目标态度为0.87;行为认知为0.73;行为习惯为0.89;行为意向为0.84;情感体验为0.86;行为控制感为0.80;主观标准为)[1]。将实验前后《锻炼态度量表》反馈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以了解轮滑运动对学生锻炼态度的影响。

2.3 实验法

2.3.1 实验对象与方法

本实验于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在在骏景中学进行,以骏景中学102和103班的86名学生为实验对象。根据实验设计,将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教学。

2.3.2 实验前测情况分析

表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锻炼态度比较表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锻炼态度量表》问卷调查得分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经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两组总分和8个分量表得分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见表1),结果表明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锻炼态度无明显差异,而且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学习前的基础情况基本相同,可以进行实验对比研究。

2.3.3 实验过程

根据实验设计,在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分别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并将《锻炼态度量表》以问卷形式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对测试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根据测试和调查的结果调整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人员分配,使两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然后开始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然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与之前前测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看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来探讨轮滑运动对初中生身体机能和锻炼态度的影响。

2.4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用SPSS(13.0)进行处理。

2.5 逻辑分析法

对获得的数据进行逻辑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轮滑运动对初中生体育锻炼的目标态度的影响

表2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体育锻炼的目标态度比较表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在体育锻炼目标态度的分数高于对照组,P值<0.05,呈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轮滑兴趣活动实验教学后,实验组的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认识要好于对照组的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评价度要高。

3.2 轮滑运动对初中生体育锻炼情感体验的影响

表3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体育锻炼的情感体验比较表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在体育锻炼情感体验的分数高于对照组,P值<0.05,呈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轮滑兴趣活动实验教学后,实验组的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情感体验要优于对照组的学生,更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这可能与轮滑运动的趣味性强有关。

3.3 轮滑运动对初中生体育锻炼的行为态度的影响

表4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体育锻炼的行为态度比较表

从表4可以看出实验组在体育锻炼行为态度的分数高于对照组,P值<0.05,呈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轮滑兴趣活动实验教学后,实验组的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行动评价高于对照组的学生。

3.4 轮滑运动对初中生体育锻炼的行为控制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实验组在体育锻炼行为控制感方面的分数高于对照

表5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体育锻炼的行为控制感比较表

组,P值<0.05,呈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轮滑兴趣活动实验教学后,实验组的学生对参加锻炼的自主控制能力更强,更愿意进行锻炼。

3.5 轮滑运动对初中生体育锻炼的行为认知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实验组在体育锻炼行为认知方面的分数高于对照组,P值<0.05,呈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轮滑兴趣活动实验教学后,实验组的学生对参加锻炼导致的结果的认知比对照组的学生认知得更加正确,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表6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体育锻炼的行为认知比较表

3.6 轮滑运动对初中生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的影响

表7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比较表

行为习惯是指锻炼活动成为个体的一种需要,成为自动化的行为模式,得分越高,表示锻炼的自动化程度越高[1]。从表7可以看出实验组在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方面的分数高于对照组,P值<0.05,呈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轮滑兴趣活动实验教学后,实验组的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上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学生,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动化程度更高,这有利于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3.7 轮滑运动对初中生体育锻炼的行为意向的影响

表8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体育锻炼的行为意向比较表

行为意向是指个体是否有参与锻炼的打算,愿意在多大程度上去参与锻炼,计划为此付出多大的努力,得分越高,表示越愿意进行锻炼[1]。从表8可以看出实验组在体育锻炼行为意向方面的分数高于对照组,P值<0.05,呈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轮滑兴趣活动实验教学后,实验组的学生比对照组的学生更加愿意参加体育锻炼。这有利于学生参加锻炼的习惯的养成。

3.8 轮滑运动对初中生体育锻炼的主观标准的影响

表9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体育锻炼的主观标准比较表

从表9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体育锻炼主观标准方面的分数差不多,P值>0.05,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轮滑兴趣活动实验教学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受到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人的影响没有多大差别。

实验证明,体锻课属于体育课外活动,它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活动课,其锻炼效果直接取决于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目前体锻课项目设置的限制和学生主观态度等原因,少部分学生因能满足自身兴趣,而进行自觉练习,大部分学生兴趣不高,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或者拈轻怕重。即使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一定运动量的练习,学生也只是勉力而为,缺乏了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的参与,学生的活动行为是消极被动的。因此,在经过一个学期的体育教学后,对照组学生锻炼态度基本保持原状,没有多大变化。

研究表明,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乐趣和愉悦感是参加体育运动个体的最重要原因,如果体育运动能使参加者产生乐趣,参加者将更自觉、更投入地坚持运动。相反,如果参与者不能从锻炼中获得积极情绪,就会逆向发展[2]。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初中生体育态度起到正向引导作用,而消极的情感体验则会增加阻力[3]。由此可见,激发与培养初中生的运动兴趣非常重要。

在轮滑教学中,改变了教师一手安排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要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前提;首先应考虑到学情,初中生不同的生理特征与运动基础,结合初中生的运动需求,采用异步教学法,在练习内容进行分组教学,对不同水平的初中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出快乐体育运动氛围,让初中产生快乐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的轮滑兴趣。

通过轮滑兴趣活动的教学,不仅仅使身体素质好的初中生体验到了轮滑的乐趣,连平时体弱文静的初中生也乐在其中,锻炼态度由此变得积极主动,运动兴趣也会从无到有、在参与中逐步得到累积和提升。为此,可设法让学生从体育活动中通过努力、获得一点的成功,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力,然后慢慢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4]”。通过对实验前和实验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进行调查并进行前后对比得知,在实验后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加,活动的频率也明显提高,这说明轮滑兴趣活动能够改善与提高初中生的体育锻炼态度。

4. 结论

4.1 轮滑运动能起到明显改善初中生体育态度的作用

轮滑兴趣活动能提供初中生探究学习、创造学习的空间,能发挥出初中生的主体性,满足了初中生的身心需求使他们不断从练习中体验到了快乐和成功,发展了个性,增强了信心,也激发了他们的运动兴趣。

4.2 轮滑运动有利于初中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学生通过从轮滑兴趣活动中获得乐趣和成功,提高了自尊和自信,产生了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兴趣,形成了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1] 毛荣建.青少年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和检验硕士论文[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2] 蒋长好.阳光体育运动的心理功效[J].体育教学,2008.5.

[3] 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72

[4] 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73.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二批)课题(项目编号:12B093)。

陈思平(1985.9-),女,湖南浏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学一级教师,广州市骏景中学; 麦火飘(1985.7-),男,广东湛江人,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学二级教师,广州市骏景中学。

猜你喜欢
态度体育锻炼显著性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一种基于词袋模型的新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图像序列的显著性目标区域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