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鸿福
在一次专题询问会议上,某市人民政府市长提出建议,“希望以后的专题询问,前期工作适当做些准备,但也不宜充分准备。如果对询问的每一个问题都提前做好了标准答案,难免在答问时讲大话空话套话。”市长的话音刚落,会议立即响起了热烈掌声。这掌声既是对市长虚心接受人大监督、敢于担当的敬佩和欣赏,更是对人大常委会创新询问形式、提高询问实效的期待和企盼。
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工作的一种创新,自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开专题询问以来,迅速在全国各级人大常委会得到推广。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专题询问已经成为一些地方一种常态化的监督方式,为发挥人大的监督职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据笔者观察,在专题询问的问答环节,各级人大常委会大都采取积极稳妥的方式,即对组成人员拟提出的问题,提前提交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做好准备。这种背台词的询问方式显然有“作秀”“表演”之嫌,倍受公众的质疑和批评,也使专题询问的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可以说,专题询问非一般之问,而是民意之问、民心之问、社会之问,“问”的态度、“问”的方式、“问”的深浅,直接影响询问的质量和效果。如果作为询问的主体却奉行一团和气的庸俗哲学,怕定当头,畏字在首,瞻前顾后,不敢担当,让严肃的询问监督演变成一种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虽然顾及了被询问者的脸面,却丧失了监督者自身的颜面,这样的询问显然有损人大监督的尊严和权威。
诚然,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是人大监督的政治品性,但人大强调支持,并不是监督标准的降低,无原则的迁就,让监督“空转”。专题询问看起来是一种柔性的监督方式,但也绝不能单纯地为了支持而回避矛盾和问题,为了所谓的“大局”“和谐”而忽视了监督的本意。唯有正确认识和处理监督与支持的关系,直面问题,大胆发问,实现人大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工作上的合力,实现监督效能的最大化,这才是专题询问的本意。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