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华+吴洪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校本教研”便开始植根于校园。作为学校教科研的有效载体,校本教研不仅促进了教师的角色转变,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而且凭借思维碰撞有效地解决了教育教学中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然而,在如火如荼的“校本教研”风气下,长时间以来,总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实践中,由于受一些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制约,有些学校开展“校本教研”,似乎已演变为“走过场,做样子”的工程,出现了一些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效性的“伪教研”现象。
一、“任务型”教研
“任务型”教研是当前“伪教研”现象中的“常态”,是校本教研中的“逍遥派”。“任务型”教研人往往具有“数字控”,讲究的是“效率”,其策略是:任务到组,责任到人。教师,更是驾轻就熟,或独出心裁,肆意发挥;或闭门造车,无病呻吟;或剽窃克隆,如法炮制。这类教研总是能以不变应万变,一招制胜。以下案例可见一斑:
典型案例:几次教研不是事
年终检查渐临,按照惯例,一个学期也就到了工作的高潮阶段。这时候,学校各职能处室便同时忙起来,你一个通知,我一个文件,都赶趟儿似的发到教师手中。教师,经多年的历练,即使工作头绪再多,也绝对能稳住阵脚,工作总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期完成。
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学科主任找到我(我兼任学校语文学科中心教研组组长),传达了教务处的通知:下周进行教学工作大检查,根据要求,各个学科组都要组织8次教研活动,因为前期没有准备,只能临时抱佛脚,上午第四节课必须将所有的教研活动记录材料交齐,其结果与考核挂钩。时间紧,任务重,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电话通知了所有同仁,将上面的意图做了简单的说明之后,特别强调要急事急办,然后将任务安排给其中的八名有经验的教师,每人准备一次(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教师比较多,共有17名教师)。
这么多年,我绝对相信同行们的能力,况且这不是第一次。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20分钟后,就有教师把材料交给了我,不到30分钟的时间,所有人都完成了任务。我翻了翻,该有的项目还算齐全,但整个材料却显得浮皮潦草。我接着把材料送到教务处,并把情况做了简单汇报,分管的领导慷慨地说:“无所谓,有毛就不算秃子。”(学校学科分管领导工作记录)
好一个“有毛就不算秃子”。如此的教研没有规划,没有主题,甚至没有过程,凭的是教师个人根据经验的临阵发挥,玩的只是一个“数字游戏”。有的只是较为清晰的任务流程,那就是“任务到校再到组再到人”。这里无所谓“研究”,因为同组教师连起码的思想交流都没有,更不用提“思维碰撞”了。只要是“数量足”,教师在学校可以过关,就能如期赚得相应的考核分数;学校在主管部门那里也可以过关,年终教育检查就会有教研工作做得好的评价。
可以说,“任务型”教研是当前校本教研中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且由来已久,追溯起来,或许从校园有了“教研活动”开始,“任务型”教研就随之产生了。年复一年,多少年积淀下来的问题,老生常谈,在几经教研之后,依然“涛声依旧”。从某种意义上讲,“任务型”教研现象滋生是有其原因的。仔细剖析“任务型”教研的系列表现,我们不难发现,问题表现在教师,却形成于管理。目前部分教师科研意识淡薄是客观事实,但这一事实的形成管理者却难辞其咎。许多管理者难以从传统教学观念中解脱出来,重教学轻研究,甚至将其视为“异端”,虽没一棍子打死,也只是敷衍塞责,对教研工作,只管布置,不讲落实,疏于引导,监管失控,才衍生出教师能够迅速应对且屡试不爽的绝招。另外,对教研有次数的规定,本身就是一种误导。教研的意义重在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要因需而研,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如果忽略教研本身的这种特性,非要强制性达到规定的数量,单纯的“以数量论英雄”,那么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也只有大摆“空城计”了。
要真正形成教研之风,避免“任务型”教研的故事重演,要强化机制保障,靠机制保障使校本教研这一载体真正扎根于校园。一是要建立联动机制,主管部门、学校、学科组“三位一体”,从规划到管理,有的放矢,过程监督,不留空白。二是要完善评价机制,从关注数量转化到重视成效。管理者没有必要纠结数量问题,因为数量不是问题,假如之前每一学期我们能有效地解决一个问题,那么到现在就不会还有那么多历史遗留问题在困惑我们了。
二、“作秀式”教研
“作秀式”教研是当前“伪教研”现象中的“另类”,是校本教研中的“浪漫派”。“作秀式”教研者往往具有“表演欲”,关注的是“自我”,其策略是:我行我素,虚与委蛇。这类教研,要么异想天开,故弄玄虚;要么故作姿态,哗众取宠;抑或是刻意雕饰,精心包装;或者粉墨表演,激情炫技。整个过程看似行云流水,水到渠成,实则暗藏玄机。
典型案例:被彩排过的“公开课”
学本课堂建设是这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关于学本课堂的相关学习材料也是大会讲,小会学。尽管如此,如果想要哪一名教师用一节课来诠释一下学本课堂,说实在的,大家心里都打怵,毕竟刚学的曲不好唱。
但是棘手的事还是来了。在星期一的例行办公会上,王丽老师被点名讲一节校级公开课,届时不仅全校数学教师全部参加听评课,而且还邀请了教研室的领导来进行指导。从那一刻起,用“如芒在背”来形容王丽一点也不为过。王丽是我们这些数学教师中相对年轻的,30多岁,年轻有活力,就是担心有人听她讲课。听到这一消息后,王丽的窘态就不必说了。虽然业务副校长为她出谋划策,让她请人帮忙设计教案,提前试讲,安排好学生等等,但这些并没有消减王丽心头的压力。当天晚上,她就熬到深夜,连夜设计了导学案,并且改了又改。第二天一到校,便忙着跟同班的语文教师、英语教师调课,想提前试讲一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周三,王丽又跟同班的语文教师调换了一节课,因为明天就要正式开讲,而今天就一节课,她准备再讲两节试试。两节课总算熬过去了,为了稳妥,课后王丽找来10来个学生,千叮咛万嘱咐,要求他们上课要积极发言,甚至对谁重点阐述哪一个问题都做了周密的安排。
公开课进行得很顺利,在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启发点拨恰切到位,学生互动交流热烈,小组展示可圈可点,回答问题,异口同声,对答如流,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在接下来的评课环节,听到的自然是一片“啧啧”赞美之声了。(教研活动参与教师感悟)
一节公开课,忙坏了一群人:有领导,有教师,还有学生。领导百忙之中不忘面授机宜;教师更是使出浑身解数,费尽心机:执教者周密安排,滴水不漏;评课者,本来心知肚明,却依然极尽美言之能事;最悲剧的还是学生,懵懂中充当了一个玩偶。当然这只是“作秀式”教研的一个侧面,实践中诸如此类的“假把式”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有些学校为追求校本教研形式的多样化,不管是适宜的不适宜的,往往不假思索的尽管拿来,或者为求新求异,臆造杜撰,打造形式化教研以期吸引人的眼球。
这类教研,乍一看,令人眼花缭乱,仔细咀嚼又味同嚼蜡,让人大跌眼镜。开展教研,举行公开课,本来只是一种常规,目的在于为教研提供有价值的感性材料,以便我们能够凭借思维碰撞透视出背后所隐藏着的“教育问题”和孕育的“教育智慧”,但“作秀式”教研却异化了教研的本意。浅层次看,“作秀式”教研为的是打造“形象工程”,保住一个“面子”,满足一下虚荣心,同时各个层面相互之间也可以有个交代。如果歪打正着,说不定还会赚得赏识和关注。深层次看,“作秀式”教研根本没有读懂教研的内涵,曲解了教研的目的和意义,重形式,轻内容。每每组织教研,各种角色便“跑龙套”似的“耍花枪”。这类教研,因为缺乏科学的论证,只是出于猎奇,其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都大打折扣。另外校本教研的“失严肃性”,自然也徒增了它的随意性,也是导致教师多年来应付教研积习难改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遏制“作秀式”教研之风蔓延,首先要客观分析,顺势而导。因为是积弊,是日久形成的一种习惯的做法,处理就不能简单化。我们既要留住他们的热情,同时又基于教研的内涵,让他们慢慢体味到自身存在的缺憾。其次要专业解读,模式引领。如果不是多年来放任自流,任意东西,或许这类“作秀式”教研早就烟消云散了。
三、“功利性”教研
“功利性”教研是当前“伪教研”现象中的“主流”,是校本教研中的“现实派”。“功利性”教研者往往具有“名利心”,追求的是“实惠”。其策略是:冷眼相观,伺机而动。这类教研,要么漠然视之,作壁上观;要么趋之若鹜,跃跃欲试;要么煞有介事,鱼目混珠;要么投机取巧,蝇营狗苟。这类教研往往是意随利生,心随意动。
典型案例:“1分”的魔力
2008年5月,让我头疼。
接到市教研室评选优质课的通知,办公室研究决定:采取“自愿报名,统一选拔”的方式,最终确定参加县市级优质课的人选。通知精神和评选方式很快传达到每一个教师,并且规定了报名的最后期限,然而,直到截报的那一刻,仅有四名教师主动报名。为了凑足教研室分配的八个名额,我费尽了口舌,说服了另外四名教师,才凑足了名额。学校没再组织统一选拔,因为没有悬念。
2009年5月,让我心烦。
这一年,市教研室同样下达了评选优质课的通知,我校分配了六个名额。学校采取了和往年一样的评选方式,谁知,最终竟有20人报名参评。曾有人劝说部分教师来年再参评,不必凑这个热闹,谁知竟无一人提出主动退出。
两个年度,同样的事,戏剧性的变化令人匪夷所思。大相径庭的结果背后,究竟是谁在操纵?原来都是“1分”惹的祸。自上一个学年度开始,职称评审积分办法有所变更,以往一文不名的县市级优质课,竟然(摇身一变,)身价陡增,在职称评审中可记为“1分”,相当于一年的教龄。
“1分”制约着教师的价值取向,创造了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新气象”。我不敢妄言,“1分”现象是不是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但从中却读出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职称高”的念想,也听到了“一级教师管后勤,高级教师搞文印”的戏言,却孤独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伏枥老骥。(摘自学校领导的工作日记)
一样的活动,不一样的景象,明白人心里都很清楚这“不一样”的个中三昧。内驱源于需求,而这种需求不是教师对专业发展的需要,而基于是否有利可图。“教研大舞台,有‘利我就来”,只要是“利”字摆中间,能拿到一纸证书,哪怕这一纸证书花点小钱,圈内就不会寂寞:有人开始写论文了,哪怕是文笔粗拙,也在不断琢磨;有人开始讲优质课了,哪怕是平时最慵懒的教师,也变得执着了;有人开始课题研究了,即使是不知道课题为何物,也不甘置身事外了……君不见,实践中,一旦职称尘埃落定,正在承担的课题研究便马上转嫁他人!
人趋利避害,想自己好一点本无可厚非,但把功利罩上教研的面纱,的确有些煞风景,也有悖常理了。当然,这种功利性教研是有其渊源的。一是教师确实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有些东西,对教师而言,有则增添了竞争的砝码,无则可能与机会失之交臂。其次,不管什么证书,往往唾手可得,不能不说是造成教师功利心的罪魁祸首。论文只要交上版面费,课题只要交上评审费,优质课只要交上人情费……似乎无往而不胜,在许多人眼里,这已是潜规则。这样一来,有谁还能不为所动,正襟危坐在那儿潜心科研呢?另外,缺原则性也助推了教研的功利之心。有些学校在这方面往往采取论资排辈的做法,有希望评职称的教师,在论文、优质课、课题等方面可以优先考虑。在这里我不是否定学校领导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就事论事,一些做法还有待商榷。
功利性教研,虽然表面上活跃了校本教研,但长此以往,害莫大焉。这不仅牵扯教师很大的精力,更重要的是干扰了教学秩序。为长远计,杜绝功利性教研,确保教研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实现研有所得势在必行。而要杜绝功利性教研的关键是抓“三关”,即把好质量关,关闭人情关,取缔利益关,也只有这样,躁动的心才会静下来,货真价实的教研才会浮出水面。
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这里我们并不是对“校本教研”当头棒喝,但“伪教研”确实是校本教研的一种病态,彰显出来的“去研究性”异化了校本教研的本质。“伪教研”现象各异,但殊途同归,“伪”的外衣下,隐藏的是虚假。但教育是真实的,来不得半点虚假,为了不使虚伪的教研为教育留下隐患,管理部门、学校对于当下存在的“伪教研”现象不能只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是不是到了该“打假”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