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红(河北滦县第四中学 河北滦县 063700)
主体异步教学模式下数学学习差异性的调查分析
马艳红(河北滦县第四中学 河北滦县 063700)
不同的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由于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组学习,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就必须正确认识并对待这种差异,精准发力、养成习惯,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数学教学;学习差异;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改革也逐渐深化,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潜力的要求,教学理念的更新势在必行,从知识的普及为主到学习方法与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并重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变式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完全融入课堂之中,成为知识的主人,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理解吃透,用发散性思维将数学的触角延伸到自己所接触的方方面面。主体异步教学模式是基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个体,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主体异步教学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潜能的开发。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将所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同时也要因材施教,多层次,多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必须了解教学对象的差异——学生差异。究竟从哪些方面来分析﹑了解学生呢?
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复杂的,受到的影响也是多因素的,首先应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学生的最终学业成就和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家庭的意图,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父母的态度和志向的体现。家庭对数学学习的影响,主要包括下述因素:①文化水平;②职业;③经济条件;④对子女的期望;⑤对子女的态度;⑥家庭学习环境。除此之外还应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从而判定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感知和认识,引导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价值取向。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七年级女生的数学成绩明显优于男生,到了八﹑九年级差距不断减小,甚至超过女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人心,许多独生女孩的家庭盼女成凤的愿望丝毫不亚于某些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传统观念的改变,社会地位的提高,使女性的成就动机增强,从而增强了女生学习的自信心。
2﹑女生的人格特征,对现行的初中教材和教法更为适应,但是“枯燥”“死板”的教法易抑制男生的创造思维的发展,因为女生的仔细﹑认真程度明显超过男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较为扎实,解题的步骤一般也比较完整。
3﹑男生的学习较女生更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因为初中阶段的女生比较安静﹑文雅,自我控制能力较强。
4﹑女生的记忆方法与思维方式影响了数学成绩的进一步提高。随着教材内容的不断深入,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解题方法的增多,解法没有明确的步骤可循,较为灵活时,女生的优势明显被削弱,而男生则相反,因此八年级以后出现了男女生数学成绩上的较大差异。
学习方式的差异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成绩。因为每个学生都是通过自己来接收﹑处理信息并作出反馈的,但是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式﹑速度不同,作出反馈的方式也不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采取自主学习方式的学生学习能力明显提高,我们应该让帮助不同认知水平﹑思维习惯的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最有效的途径进行学习。因此,在课堂上要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学生多说﹑多问﹑多议,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数学材料﹑自我组织数学学习活动及自我检查与评价能力,使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理解知识本身的价值,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但是个别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就比不上老师精讲之后的效果。这就告诉我们需要考虑不同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课改中,笔者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现象:①有些学生考试做错的题在考后却总能去独立解答;②有些学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数学成绩却迟迟不见起色;③智力没有明显差异的学生数学学习的成绩却相差很大。这引起了我的思考,通过调查和对交流发现,问题出现在不良的学习习惯上:刚升入初一年级的学生,经历过不同的学习过程,也养成不同的学习习惯。基于此,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学生“会学”的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有效促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共同发展,有利于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合作学习的习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有效的。合作学习的习惯刺激学生,让他们有兴趣﹑自觉地在课堂学习中相互讨论和相互交流。
随着新课标数学课程改革,教师在课堂上承担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成了课堂的指导者,学生逐渐替代教师课堂主人的角色,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这也要求学生尽快改变小学阶段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积极适应初中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总之,只有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好的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尊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增强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让每个学生都为拥有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1] 杜玉祥马晓燕等编著.数学差生问题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贾庆菊崔彩霞.学校环境对数学学习的影响[J].数学教育学报,2002,4:42-44
[3] 张景斌主编.中学数学教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 邱海林窦宝泉.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分析及建议[J].教学与管理,2003
[5] 章志光主编.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6] 章建跃主编.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012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课题“主体异步教学模式下数学学习差异性的调查分析”(JJS20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