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帆 胡恒钊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危机及其疏导研究* 1
王帆胡恒钊
摘要伴随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融入的过程中,面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以及陌生群体的排斥,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负面情绪的堆积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心理发展和社会交往。为了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需要通过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探究,并针对他们的心理危机分别从学校、家庭、社区三大领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心理危机心理疏导
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问题是伴随城镇化进程而产生的,在初期阶段,农民工子女表现为“入学难”问题,即农民工子女无法在城市进入公办学校就读。随着“两为主”政策出台,“入学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但在农民工子女融入新地方、新学校过程相伴出现的心理问题,仍是教育问题中的议题。
一、现实困境: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危机
农民工工作的流动性决定了其子女就学地归属感的不稳定性。孩子随父母流动,就学的情况很难稳定。而多次流动使得农民工子女对于学校、班级集体缺乏必要的归属感,某种学校文化也很难对这部分孩子产生持久的吸引力。另外,同伴关系对于儿童成长过程有着特殊的意义,而频繁流动也不利于同伴关系的形成。
(一)文化的差异引起的生活自卑感
城镇子女和随迁子女在生活中使用的物品,难免会有比较,城镇子女孩子的物质优越感,使得随迁子女感觉自己的物质生活单一、不幸福,在交往过程中,就会出现自卑心理。同时,城市和农村不同的文化传统,两种文化有融合也有冲突。城市的经济发展较快,在经济发展中,迅速变化着自己的文化形态,使社会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乡村的变化并没有那么快,导致不同的文化冲突。随迁子女在与当地孩子交往的过程中,落后的思维和不相符的行为,或多或少会产生生活中的自卑感。
(二)地域上的距离导致归属感的缺乏
由于地域的差别、文化的生疏,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存在不一样的生活困惑。他们不敢接近城市的同学,因为身份、教育、家庭以及身后社会因素等原因阻碍了他们与人的沟通交流。他们在城市找不到对土地天然的依赖感和心理的寄托,生理和心理都难以融入当地的生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果没有心理疏导很容易走向封闭与自卑。很多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既认为自己不是农村人,也认为不是城市人,难以找到自己的身份归属与位置定位,表现出急切与农村传统文化脱离的愿望,但同时又表现出很难融入城市文化的失落。
(三)学习环境的变更导致学习主动性不够
从学业角度来看,流动造成学业部分中断,并需要农民工子女不断适应新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大了学习的难度,不利于这部分孩子学业成就感的形成,同时加深了自卑情绪。由于随迁子女跟随父母在城市里漂泊,无法像当地孩子一样可以正常入学,而是远离家乡异地求学,而且还要根据父母的工作的稳定性和学校的接收问题,才能决定是否可以正常入学。经常性的流动与不稳定的生活,有时候为了降低他们的学习困难,往往把他们做降级处理,这种看似关心的做法,其实已经对他们的学习、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随迁子女会认为这对其能力的质疑,愈发加重心中的焦虑,可能导致他们随时都会转学和休学,教育手段的不连贯性和教育环境的变更,导致随迁子女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学习受到影响。
(四)人际交往中的社交回避与苦恼
随迁子女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们与教师或父母的沟通都较少,父母忙于打工赚钱,没有时间沟通交流,而教师在课堂中很少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因此,随迁子女在城市生活中难以找到自己情感的宣泄口,只有选择沉默,时间久了就会引发一定的心理问题。同时,随迁子女家庭社会地位低,家庭教育观念落后,一些城市父母往往不让自己的子女与随迁子女过多交往。据对随迁子女调查发现,对于“你觉得别人看不起你吗?”这一问题的调查,有47.2%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回答是“肯定的”。①这种社会排斥增加了农民工子女的参与难度,使得随迁子女的人际关系更加冷淡。
二、成因分析: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危机的根源探究
(一)社会因素
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明显,导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投入中,“乡镇负担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2%。必须看到县乡两级负担的87%基本上都直接来自农村,”②农村义务教育的费用基本上都是由农民直接承担的。因此,政府要在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方面花大力气,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近年来,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许多政策来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和相关法律法规,但实施不够,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当前政策从宏观上指明了解决子女教育问题的方向,但具体的责权、义务却没有落到具体的部门。尽管学校有教育主管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学校实施监督,但以往的重心多集中于城乡公办学校的监督检查,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中遇到的歧视现象并没有有效的干预措施,各种类型的打工子弟学校,大多缺乏规范科学化管理。随迁子女作为城市社会的弱势群体,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产生很大影响。
(二)学校因素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所以政府有责任提供、保证适龄儿童入学的各种条件和机会。在未来,除了要保证随迁子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成果,更要着眼将来随迁子女的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实施方案。但就目前,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和未获准打工子弟学校,共同承担着国家的义务教育重任。
目前,公办学校的硬件资源和师资等优势是民办学校和未获准打工子弟学校所不具备的,公办学校在课程计划、教材使用、师资培训、图书、仪器等方面具有优势。而民办学校和未获准打工子弟学校在这几方面都相对较差。农民工随迁子女大多数在民办和打工子弟学校就读,学校缺乏对孩子的心理问题的关注,无法为其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加之兼职教师对心理课程的不重视,忽视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并且,在上述三类学校之间缺乏优质资源的交流、借鉴和互助,学校各自独立发展。公办学校无法与民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分享自身优势资源,民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也无法把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困惑和心理问题作及时的反馈,从而造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会直接影响随迁子女教育的整体质量。
(三)家庭因素
进城务工农民为挣钱忙碌奔波,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子女,往往会导致与孩子的互动减少,缺乏沟通,忽视了子女的成长,从而可能导致子女妒忌、情绪不安等扭曲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也容易使子女形成回避行为,偏离正常的社会化轨道。
随迁子女认为父母最关心的是学习成绩,在家里,父母一般都不会让孩子去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但农民工自身的文化水平限制了对孩子的教育能力。没有意识到子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的教育方式应有差异。同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随迁子女家长对孩子的严厉批评、打骂方式依然存在。在许多随迁子女家庭中,仍存在“不打不成器”的思想观念。加之,进入城市生存压力较大,脾气暴躁,导致家长教导方式不科学,更不会关注到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父母的交流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课程。对于随迁子女而言,父母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与他们的交流较少。因此,随迁子女认为他们缺少父母关心,在遇到烦恼时,往往选择憋在心里。同时,家长与学校沟通较少,许多随迁子女家长过分依赖学校,认为把子女送进了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与己无关;家长与教师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
(四)个人因素
首先表现为对自身的扭曲认知。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户籍归属和物质生活上都与城市孩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向同学和老师讲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及情况,或者自己遇到困难时,害怕受到别人的歧视,而拒绝接受别人的帮助,怕被别人扣上“农村人”的帽子。这些畏惧心理使得随迁子女无法正常地融入到一个集体当中,而别人也会因为随迁子女过于神秘,对他们肆意猜测,从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使同学之间产生隔阂。随迁子女由此产生的自卑心理无法诉说,也不接受别人的帮助,从而孤独寂寞、封闭自己,对新学校的环境适应能力也随之下降。因此,克服随迁子女的自卑扭曲认知是融入集体的最艰难一步。他们如果能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建立自信,主动敞开心扉,建立与城市孩子的互信互助,认识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他们就能以健康乐观的心理同其他同学相处。与同学们真心的畅谈,是学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他们今后步入社会生活有着重大益处。
其次表现为对挫折的茫然。农民工工作的流动性决定了随迁子女学校的阶段变更。他们的小学、中学可能处于不同的城市,这对随迁子女的适应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大多数的“90”后、“00”孩子,很难快速地融入一个集体,也很难适应新的环境所带来的变化。频繁的学校变换、教学方式的差异、同学面孔的生疏,使得他们的学习能力不能平稳地保持,同学关系也会因为学校的频繁变换变得冷谈。如果成绩挫败,会使得他们感觉压力倍增,随之产生的后果是厌学或逃学,恐惧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更甚者可能由此导致青少年犯罪。“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③所以,在生活学习中,一定要教会孩子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不因一次的失败而放弃努力,不因一次的挫败而止步不前。
三、解决策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心理疏导
(一)社区心理疏导
1.在社区管理中,心理疏导注意自身角色。现代社区管理职能是政府的重要功能,而社区管理职能主要是由居委会承担和完成的。居委会是政府的基层组织,同时又身处调解群众矛盾的第一线。而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同时也居住在社区之内,人员交杂在一起,对社区管理者提出更高的管理要求,不但要处理好日常工作,还要为不断入住的外来务工人员做好引导工作。
社区管理工作的对象主要是社区居民。在社区中,居民普遍对社会认同感低,只是把社区当作一个自己居住场所,农民工更是如此。对他们而言,这里只是一个暂住地,只有出现问题需要社区帮忙解决时才会想到社区的存在,对这一大场所的区域划分没有归属感,随迁子女和社区里的孩子也不进行互动,他们更容易有自卑心理。所以在社区管理中,心理辅导更是作为矛盾调解过程中的必要工作手段,用来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自身工作效能。要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实施心理疏导、什么机会实施心理疏导。心理疏导者要找准机会,在正确的时间给正确的个体“下手”才有可能收到效果。
2.提高社区人员社区活动的参与度。社区的生命力在于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可见,居民的参与非常重要,因为人是社区建设中的中心一环,没有社区居民的参与,再丰富的物质资源也无法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社区居民内部和农民工及其子女彼此间存在着一种严重的疏离感,使得在没有相互了解的情况下,自以为地把对方在心里贴上某种“标签”。要打破这种情形,就需要通过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内部活动,没有任何的户籍及物质条件歧视,调动社区成员积极参与,让社区成员充分参与进来。在活动中让彼此充分了解,打破固有的偏见认识。尽量使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充分融入到社区集体中,增强自身的自信心和对社区的满意度,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学习中。
(二)家庭心理疏导
家庭的心理疏导涉及老中青三代,本文主要以随迁子女为主要对象,依据子女年龄的不同,心理疏导措施也有差异。
1.少年时期的家庭心理疏导。少年时期主要是指初中时期。因为随迁子女随父母进入城市一般的年龄都是在小学后期,从心理角度来讲,初中前半期和小学后半期是同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更多要关注的是来自社会的因素对心理所产生的影响。这些社会因素通常包括学业成绩、学校差异、社会交往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这个时期,孩子们开始形成不同的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来自他们所在的学校和社区生活。这个时候,群体性质对孩子个体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在这个时期学业任务开始又加重一个能量级,老师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对于绝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将延续小学时候的学习能力的学业成绩的位次,并且增加了进一步扩大横向比较之落差的可能。少部分孩子在这个学制变化的当口,在新的环境中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学习积极性,从中体验到进步的成就感,从而迎头赶上或超过前一批孩子。当然,还有更多自我效能感比较低的孩子,将进一步体验到学习的艰辛和苦涩,从而开始步入厌学的境地。在这个学期,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最关键的是让跑在前面的孩子继续保持动力,给原本学习落在后面的孩子一次重新崛起的机会。这都需要家长们的共同努力。这个时期的关键词是“榜样”,孩子需要一个榜样,或者孩子自己是一个榜样。家长更是一个榜样——勤奋、认真、负责、严谨、追求、坚强、理解、沟通、交流等所有用在良好人格品质和人际关系上的词语,都可以用上。“学习型家庭”这五个字,是这个时期家庭教育真正的良方。这个时期很短,却能比较容易地改变一个孩子的学习效能和行为习惯。为人父母者若以前没有做好的,这个时期是一个最好的补救机会。
2.青春期随迁子女的家庭成长。这个时期是家庭教育的最具危险和风险的时期,这个时期需要成长的是家庭所有成员,几乎所有青春期问题案例,都存在父母自身的问题。不少农民工父母在前一个时期或更早的时候作为不够,甚至没有作为或者南辕北辙盲目作为,自然会出现教育挫折,在这个时期,从中考到高考,是我们国家教育体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时期,也是孩子们青春期即将步入青年早期的快速发展时期。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个时期最核心的心理发展是确认自我。这是时期,家长们倘若按照原有的习以为常的指令方式来教育孩子,绝大部分会遭遇孩子的抵触甚至反抗,所以更需要家长改变以往的表达方式。
首先,不要妄加评判。很多家长动不动就以孩子处于青春期叛逆的借口,来逃避自我责任。青春期的典型心理特征是如饥似渴快速成长、寻求自我认知,孩子们的心智有着跨越式的发展,家长之所以感觉到叛逆,是因为孩子不再是“孩子”。要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一个试图了解和拥有成年人世界的年轻人的快速成长的心理。其次要多加自我反思。孩子不愿意跟你交流,是因为你这里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值得学习和效仿。所以,要想让孩子继续和你保持亲密,你自己必须有新的行为,让孩子感觉到价值的存在,而不是以长辈的身份去“指挥”他们。然后还要保持学习和进步的态势。无论是个人学习上还是工作生活中,家长自身始终保持着积极努力的进取性,孩子才更愿意继续与你保持亲密的沟通交流。这种进取性不仅仅是指自己基本的生活需求,还包括对诸如历史事件和国家大事之类等社会问题的关注。
3.青年早期随迁子女的家庭关系。令家长诚惶诚恐的青春期之后,孩子步入青年早期。教育更是变成一种相互影响的家庭关系。只要家庭两代人之间的关系相处得好,教育就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产生效果,倘若失去这样的关系,也就失去了教育的功能。
从这个时期开始,家长们曾经对于孩子的美好愿望和未来遐想,都逐渐被现实所取代。对于未来不再抱有幻想的父母开始考虑很现实的生活问题;此时,随迁子女可能受父母早期打工的经历影响,对于踏入社会有强烈的愿望,对于自身独立有很多憧憬。两代人的冲突往往在这个时期发生,甚至发展为矛盾。这种矛盾本质上是两代人对现实和未来的不同认知造成的;如果在青春时期缺乏沟通交流,这个矛盾就更加突显。在这个时候,单凭父母一方的努力已经不能解决这种矛盾。为人父母者的努力在于“放下”,一是指放下自己“指导者”的角色,只有放弃了这个自我角色感,才能真正指导孩子;二是指放下自己的担心,经历了这么多年,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社会行为能力,他们需要独立面对社会生活和自我发展的挑战,他们乐于接受挑战。父母放下自己,化身为孩子的“守护者”会比较好。共同商量是一个最基本的指导原则,也就是说父母在关于孩子任何问题上采取和孩子共同商量的决策,才会真正有效地指导孩子。
(三)学校心理疏导
1.高度重视学校开设的心理辅导课,设置专职的心理咨询老师。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突出,大量的心理偏差的学生成长后,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可能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所以亟需在学校,尤其是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开设心理辅导课、进行心理辅导,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开足心理课程,以缓解农民工子女在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在访谈中了解到,学校尽管开设有心理辅导课,但是教师、学生对此重视不够,学校也没有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④因此,政府有必要强调学校心理课程的重要性,并为学校配置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与此同时,鼓励学校教师注重学生心理发展的观察、心理问题的解决,并定期为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提供形式多样的心理专业知识讲座与辅导,以提高教师解答学生心理疑惑、心理问题的能力。
2.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农民工子女,一视同仁对待。从农民工子女整体来看,该群体更能吃苦、不娇气、更质朴。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强,不愿说自己是农民工子女,多姊妹的人也说自己是独生子女。我们应要求所有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尽量不在任何公开活动中提“农民工子女”。反对把当地学生和农民工子女的优点、缺点分开公列出来。因为那样,不利于树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信心,而且还会造成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城镇子女之间的对立。我们要给当地学生和农民工子女创造一个平等、和谐、快乐的精神家园。“只有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他们才能够更有信心,更有能力的同城市老师和学生进行交往,逐渐被城市老师和学生接纳,以逐步认同城市学校的文化,调整自身的行为,最终实现心理和情感上的融入。”⑤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融入的过程中,面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以及陌生群体的排斥,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负面情绪的堆积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心理发展和社会交往。因此,我们应当通过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危机及其成因进行剖析,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帮助农民工随迁子女更快、更好地在融入城市生活,齐心协力共同建成小康社会。
注释:
①徐丽敏:《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92页。
②袁振国:《中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37页。
③相旭东:《心理疏导技术》[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年,第219页。
④田慧生,吴霓:《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基于12城市调研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532页。
⑤于新红:《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融入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42页。
〔责任编辑:石梦华〕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的断链与衔接问题研究”(14YJCZH054);2015年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规划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研究” (15KS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帆,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胡恒钊,通讯作者,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中国图书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741(2016)03-007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