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佳
[摘要]《饥饿游戏》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系列电影。电影以虐杀游戏为故事发展的主线,从多个层面隐喻着当代社会,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文章从此出发,首先探讨了影片《饥饿游戏》中的当代文化隐喻,反思了大众传媒时代“娱乐至死”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影片中对真人秀现象的隐喻;其次,文章立足于政治隐喻,主要探讨了以下三点内容,包括未来文明中的政治悖论、威权统治里的反叛意识、美国政治的现实隐喻。
[关键词]《饥饿游戏》;隐喻;文化;政治
《饥饿游戏》是美国当代女作家苏珊·柯林斯所撰写的系列小说,它包含《饥饿游戏》《燃烧的女孩》以及《嘲笑鸟》三部曲,甫一推出,便受到年轻读者的广泛欢迎,横扫欧美各大畅销书榜单。2012年《饥饿游戏》被改编为电影,并在北美地区取得了逾4亿美元的不菲成绩,此后《燃烧的女孩》《嘲笑鸟》(此片分上下两部)也被分别改编为电影,先后上映。《饥饿游戏》电影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大战之后的北美地区,在战后荒芜的土地上,一个名叫施惠国的新政权建立起来,这个政权由凯匹特国会区和其他13个区共同组成,其中13个区必须为国会区提供各种物品。75年前,由于物资分配不均以及贫富差距过大,施惠国发生暴乱,最终暴乱被国会区镇压下去,但第13区从此消失。不仅如此,为了惩罚反叛者,国会区的统治者要求幸存的12区每年提供一名少男、少女作为贡品,参加饥饿游戏。所谓饥饿游戏,就是要求12个区提供的24名“贡品”互相残杀,直至最后一人。影片《饥饿游戏》在形式上与日本电影《大逃杀》有着颇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借同伴之间的相互虐杀作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催化剂,但虐杀并不是《饥饿游戏》的本意,实际上电影中血腥残酷的镜头并不多见,电影主要是通过游戏虐杀的形式来反思人性、道德,进而隐喻当代社会。作为一部反乌托邦的电影,《饥饿游戏》中实质上充满了当代性的隐喻,这些隐喻主要包含文化、政治两个层面。
一、电影《饥饿游戏》中的文化隐喻
《饥饿游戏》中最令人记忆深刻的便是传媒的无处不在及其对施惠国所带来的影响,这与大众传媒时代下的生活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寄寓着影片对当代公众文化的深层隐喻。
(一)大众传媒时代下的人类生活
《娱乐至死》是美国文化批评学者尼尔·波兹曼的一部世界级名著,在这本书中,作者对美国在20世纪后半期,传媒主体由印刷转变为电视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在作者看来,电视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因为娱乐是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当所有的公众话语都借由电视来传递时,它们就不可避免地沦为娱乐的附庸,而人也将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饥饿游戏》便借由“直播”的形式展现了当下人类生活中“娱乐至死”的形态。《饥饿游戏》中的“施惠国”,其英文名称为panem,这一词汇源自拉丁短语panem et circenses,转移成英文便是bread and circuses,意为面包与马戏。作者之所以选择panem作为新创建的国家的名称,并不是随意为之的,它有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古罗马帝国曾经煊赫一时,但最终免不了衰落的命运,其中既有外来文明入侵的原因,也和罗马帝国自身的堕落有着重要关联。古罗马著名的讽刺诗人尤维纳利斯曾说:“罗马人现在只迫切地渴望两件事——面包和马戏”,这寓意着面包(物质生活)和马戏(娱乐生活)已经成为罗马大众控制中的常用手段。其实,面包与马戏也是施惠国最重要的大众控制手段。施惠国最基本的政治模式是中心——辐射式,其中凯匹特国会区是中心区,那里的人过着极尽奢华的生活,而施惠国下辖的其他12区则是被统治区,必须向国会区提供各种生产、生活资料,还免不了贫苦与饥馑。国会区向他们施舍的面包是他们活下去的保障,因而,他们必须接受国会区的统治。与之类似,饥饿游戏也就成为与古代罗马“马戏”性质相近的“娱民”活动,正如电影开篇所言,如果没有人看这个节目,这个节目就不会办下去了。当然,古罗马的观众是在竞技场中观看争斗,而电影中施惠国的国民却是借助大屏幕来观看的。换句话说,饥饿游戏虽然是集权到一定地步所产生的后果,但其最终的表现形式却又是娱乐到极致的形态。这与当前,以电影、电视为主要代表视觉媒体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娱乐以及逃避现实的主要大众传媒形式的现实情形相吻合。
(二)电视真人秀奇观的反思
真人秀节目最近在中国异常火爆,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视奇观。但相比于美国真人秀节目而言,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尚不成熟,类型也较为单一。真人秀节目是当今电视娱乐节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表面真实为最大看点,自诞生以来便引导着大众的观看潮流。美国真人秀节目类型经历了多次变化,进入21世纪后,便以竞赛类节目为主,典型的有《全美超模大赛》《化妆大师》等。竞赛类的真人秀节目对于全世界的观众而言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甚至能够跨越文化、宗教、民族、阶层等障碍,制造一场又一场全球性的狂欢,比如火爆全球的《达人秀》,其节目模式便被近60个国家引进。真人秀节目之所以如此火爆,是有着多方原因的。首先,真人秀以“真”为内涵,尽管这种真是大众传媒所刻意为之,但这能够让观众在逼近现实的“表演”中获得共鸣;其次,真人秀节目会考虑到大众的观看心理,时时呈现出观众所需要的东西,比如乡土风情、父子亲情、兄弟之情,从而安慰观众的心理;最后,真人秀节目将人的日常活动暴露在观众的视角之下,满足了人内心最深处的窥探欲望。饥饿游戏本来是统治者为纪念叛乱而设置的惩罚性措施,但由于其与传媒相联系,并向施惠国的全体国民现场直播,这场游戏也就变相地成为一场真人秀竞赛类的节目,或者说成为一个由科技所控制的电视真人秀。真人秀的参与者十分清楚观众的观影心理与窥私欲望,他们有时甚至会主动暴露出自己的隐私,在电影《饥饿游戏》中,女主人公凯特尼斯为了保全她和皮塔两人的性命,立足于观众喜欢观看爱情故事的心理,展现了双方宁可一同死去也不愿一方存活的殉情戏码,成功地改变了游戏的进程。这种“表演性质”的真实也是影片对当今真人秀节目的一种文化隐喻。
二、电影《饥饿游戏》中的政治隐喻
《饥饿游戏》系列影片中除了对当代人类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做了深刻的反思以外,也从多个层面隐喻了当代政治,既有对未来政治文明发展的担忧,也有对美国现实国内政治的隐喻。
(一)未来文明中的政治悖论
弗朗西斯·福山在《文明的终结》中曾表示过,世界文明最终将演变为以民主、自由为特征的西方式文明形态,此论点或许过于绝对,但未来文明发展的方向应该是自由的、民主的、平等的、包容的,这些已经是人类社会的共识。然而,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又时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诸如大国间的博弈、强权政治力量的崛起等,这些都给未来世界的政治发展带来了阴影。《饥饿游戏》中就暗含着对未来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隐喻。在影片中,施惠国被划分为13个区(13区已消失)和一个国会区,其中国会区统治着其他12个区,这12个区需要向国会区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接受其剥削与压榨,这种统治模式与当前世界主流的统治模式格格不入,反而更接近于中国西周时期的封建制社会,是对政治文明发展的一种背离。此外,影片以虐杀为主要内容,这种虐杀发生在活生生的少男、少女之间,这种行为方式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道主义相违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反叛,这种血腥游戏接近于西方奴隶制时代的贵族游戏,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悖论。《饥饿游戏》虽然将时间背景设定于未来社会,却没有按照理想的蓝图去构建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形态,而是采用了反乌托邦的描写方式,赤裸裸地展现了其中的不平等、压榨,是对当代政治文明中不协调因素的有力反思。
(二)威权统治里的反叛意识
《饥饿游戏》里的政治体系是一种典型的威权政治体系,国会区代表着最高权威,掌握着其他12个区人民的生死,贫富悬殊、压迫、奴役的现象比比皆是,因而反抗也就成了必然。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二元对立式的政治体制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并且在 75年前的叛乱爆发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国会区的统治者为加强自身的统治和压制民众的反叛意识,通过法律的形式设置了饥饿游戏这种惨无人道的残杀游戏,国家被治理得有如一个巨大的集中营。与压迫共存的必然是反抗,民众的反叛意识并不会随着叛乱的镇压而彻底消失,它反而会在统治者无休止的掠夺索取中逐渐升温,最终以更大的叛乱这种形式呈现出来。“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威权统治下的叛乱也是经由星星之火而最终演化为燎原之势的。在《饥饿游戏》第一部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手势,亲吻三个手指然后面向对方将手举高,它出现在男主人公被选为贡品时以及女主人公向11区的群众告别时,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手势,寓意着感恩、希望,然而它在此时此刻又被寄寓了新的内涵,成为人民群众新的精神信仰,支撑着他们的反叛意识。在第二部《星火燎原》中,这个手势的反叛意识已经由暗到明,由地区性的古老仪式转变为具有广泛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举动,从精神层面撼动着施惠国的统治基础。与这个手势相类似的还有第三部上中的一首歌曲The hanging tree,它的旋律也是对国会区统治的一种反抗。
(三)美国政治的现实隐喻
《饥饿游戏》虽然在情节设置上以未来社会为蓝图,但在叙事过程中却直指美国政治现实,尤其是20世纪美国的中东政策。《饥饿游戏》的作者苏珊·柯林斯出身于军人家庭,父亲曾经参加过令美国社会深刻分裂的越南战争,战争的恐怖、动乱深刻地影响到了作者的思想,因而她有着浓重的反战情结,这种思想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凯特尼斯作为饥饿游戏中的一员,她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就是杀死其他所有竞争对手,然而,相比于其他成员而言,她在游戏进程中却并没有表现得富有侵略性,而是选择了在危机四伏的丛林中去保全自己,偶尔流露出抗拒杀戮的情绪,这种反战的思想在第二部、第三部中表露得更为清晰,最终以凯特尼斯一箭射死了野心勃勃的女总统而达到高潮。不仅如此,影片中的很多画面容易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美国的对外战争,激发人们对于战争的残酷回忆。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以反恐为名义,对伊拉克发动了军事打击行动,这场战争造成了美国逾四千名士兵的死亡,伊拉克本国更是满目疮痍,哀鸿遍野。美国人民在电视新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惨绝人寰的场景,而《饥饿游戏》中的很多场景则与之十分相似,比如已经消失的、充满辐射影响的13区,看起来如同一个鬼城,而不断发生爆炸和枪战的街区也与多年前反恐战争新闻里的场景很相似,这些都会引起观众对战争的恐慌、厌恶。
三、结语
《饥饿游戏》系列影片以未来为题材,在意象、主题的选择与确定环节中以西方文化,尤其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母题,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然而在电影情节的演进中,又无时无刻不在隐喻着当代社会。甚至可以说,《饥饿游戏》就是在历史、未来、当代这三元维度中游走的影片,里面有着丰富的当代政治文化隐喻。比如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内容,影片借由虐杀真人秀表达了对娱乐至死的反思;又如国际政治发展进程中始终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与世界的主流价值观相违背,影片中借由对集权社会的描绘、对压迫氛围的渲染,对这种现象做了当代性的隐喻,内涵丰富。
[参考文献]
[1] 李红新.电影《饥饿游戏》中的文化隐喻解读[J].电影文学,2013(06).
[2] 李慧研.浅析《饥饿游戏》系列影片的政治隐喻[J].文艺生活,2014(06).
[3] 李徽.解读电影《饥饿游戏》中的文化隐喻[J].电影评介,2015(02).
[4] 王婷.大众娱乐时代的电视真人秀:《饥饿游戏》及其当代隐喻[J].文化纵横,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