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新 生
(南京大学 社会学院,南京 210046)
旅游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典型模式与问题研究
张新生
(南京大学 社会学院,南京 210046)
摘要: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传统路径以外,旅游城镇化也是后工业时代实现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探究旅游城镇化的典型模式,对于丰富城镇化理论和指导旅游城镇化的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中西方旅游城镇化模式的文献梳理和比较,本文系统分析旅游介入城镇化的过程机制,并根据驱动旅游城镇化的核心要素提出当代中国旅游城镇化的五大典型模式:资源驱动模式、创意驱动模式、市场驱动模式、消费驱动模式和资本驱动模式,进而分析上述模式的特征和存在的典型问题。结合国家层面新型城镇化和十三五规划的顶层设计,对旅游城镇化中存在的认识误区进行论述,以期为旅游城镇化的地方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旅游;旅游城镇化;城镇旅游化;旅游城镇化模式;驱动因素
中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①快速发展的成长期和城镇产业结构的转型期,旅游作为促进城镇空间扩张、完善城镇功能、彰显城镇特色的关键驱动力量,已经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层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纲领性文件陆续出台,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愈来愈成为政府和相关学术界的共识。旅游城镇化将旅游开发与区域城镇化过程紧密结合,在产业上形成融合和支撑,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发展方式[1]1-3。大规模的旅游城镇化面临两个重要问题:一方面是迫切需要旅游城镇化理论的指导,特别是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路径和模式建构;另一方面是总结和归纳旅游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今后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实践中少走弯路。前者需要结合当代城市社会转型发展的历史过程,从地理学、经济学、城市学等多学科的角度来进行整合研究;后者需要从城镇化的具体实践出发,对已经出现或潜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旅游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能够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产生综合性的作用,从而影响城镇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始于高工资和大众消费的福特主义时期,在20世纪70年代的后福特主义时期逐渐趋于成熟[2],并在新加坡、意大利威尼斯、法国尼斯、美国达斯维加斯、澳大利亚阳光海岸等地产生大量实践案例。国内对旅游城镇化的探究从不同的学科展开,葛敬炳、陆林等从人口学、社会学角度提出旅游城镇化是旅游经济增长作为城镇化的因素,推动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3]。黄震方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旅游城镇化是旅游资源富集,人口、经济的集聚和扩散、旅游供需关系影响的结果[4]。邱云志从民族学的角度提出旅游城镇化表面上表现为景观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地域城镇化,而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则是更深层次的城镇化[5]。对旅游城镇化的研究作为新型城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价值上可以进一步丰富城市化理论和现代化旅游理论,应用价值上可以为区域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研究价值日益凸显,成为各相关领域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城镇化模式的研究进展基础上,结合旅游城镇化的地方实践,系统地归纳了当代中国旅游城镇化的概念、驱动因素、典型模式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旅游城镇化的发展进行反思,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旅游城镇化:后工业时代城镇化多元发展的重要路径
旅游城镇化(Tourism Urbanization)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是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和后工业社会背景下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全新范式。在对旅游城镇化展开具体研究之前,有必要厘清旅游城镇化和城镇旅游化两个概念,二者之间既有显著的差别,又有内在的关联。旅游城镇化偏向于类型的归纳,是旅游作为要素驱动的特殊城市化模式,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的增加促进人口城市化、城郊范围扩大推动城市地域空间扩张、要素配置调整优化城市经济结构等方面[6]。旅游城镇化的概念源于姆林斯(Partrick Mullins)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和阳光海岸两个城市的研究,他认为旅游城镇化是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观的一种城市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享乐(Pleasure)的销售与消费基础上的城镇化模式[7]。林峰认为旅游城镇化是以旅游为引导,泛旅游产业推进城市产业聚集、经济协调,文化表现向文化体验转变,城市服务使旅游、商务及居民生活服务更加完善,从而引起城市性质、经济结构、城市风貌、城市品牌调整的过程[8]。而城镇旅游化是现象的表达,是城市功能中彰显出旅游特色的现象,城镇旅游化表现为城镇环境建设功能化、城镇建筑景观化、城镇旅游服务体系化等等。加拿大学者杨(Young)1983年首次使用旅游化(Touristizaiton)②这一概念就是为了表达“旅游发展的影响”[9],杰森·弗贝克(Jansen Verbeke)在研究旅游活动对文化资源影响时,将各类事物在旅游活动影响下发生的变化称为旅游化[10],王宁认为旅游化是全球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及其环境“被改变成宏伟景象、吸引物、运动场及消费场地的经济和社会文化过程”[11]197-199。此外,城镇旅游化也被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和策略。刘睿在对中西方旅游化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国内学术界对旅游化的研究并非始于对旅游化现象的关注,而是将旅游化看作新的发展策略[12]。从这个划分来看,可以将旅游化分为现象意义和发展策略意义两个维度。城镇旅游化作为现象意义上来说,与旅游城镇化是截然不同的概念范畴,而作为发展策略的意义来说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本文对旅游城镇化的探究,不仅仅停留在现象意义上的认知和解读,而是从旅游推动城镇化的要素类型建构出发,提出旅游城镇化的具体模式以及这些模式中潜在的问题。
旅游城镇化的模式研究较为丰富,笔者在CNKI中以“旅游”“城镇化”(城市化)和“模式”进行主题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07篇(时间截止到2015年9月),主要集中在2010年以后(共计165篇,占79.7%)。在外文数据库(包括Elsevier/Wiley/EBSCO/Google Scholar等)联合检索关键词tourism、urbanization(citification、metropolitanization)和model(pattern、mode、type),共检索到与旅游城镇化模式相关的文献75篇。相比之下,国外对旅游城镇化模式的研究更偏向于管理、保护和转型等方面,如古德斯通(Gladstone)将美国旅游城市分为旅游大都市和休闲城市,根据投入方式的差异分为退休度假、海滨度假和资金密集型旅游吸引物类[13]。杰德(Judd)根据城市类型分为旅游城市化、历史型城市和转型城市3大类别[14]532-546。国内对旅游城镇化的模式研究更偏向于城镇的发展策略,往往结合地方旅游的实践,从城乡区位、资源特征、适用对象、产业特征等方面归纳出各种类型的发展模式(见表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学术偏好的差异、制度因素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等等,笔者倾向于认为这种差异更多缘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发展的诉求更加强烈,对旅游城镇化的研究不仅仅是学术意义上对规律的探寻,更迫切需要结合具体实践的应用性研究。
表1.国内旅游推动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③
近代工业社会以来,城市既作为新资源的创新地和动力源,也成为社会整体消耗资源的集中地[27]8-9,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空气污染、贫民窟、失业、垃圾围城等一系列发展困境。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对城镇化过程的介入,为解决旧型城镇化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框架,能够促进餐饮、住宿、娱乐、地产、商业以及其他服务行业的繁荣和发展,从而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发生,其过程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城镇化[28]。旅游要素介入城镇化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旅游行为传播城市思维,引入城市的生活方式。旅游对城镇化的贡献不仅是经济方面的,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人的城镇化,使乡村地区的居民体会到城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使他们像城里人一样生活。旅游的发展建立了乡村与外部广阔地界的联系,使传统村民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封闭的乡村,推动了传统村民向现代公民的身份转变[29]。旅游活动带来的城市思维能够促进乡村社会观念、思想意识的城镇化转变,这种观念上的改变会潜移默化地嵌入到当地居民的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之中。二是旅游活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带动人口的集聚和城镇景观建设。旅游活动的开展使得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快速增加,旅游需求的多样性促进农业种植的多样化、工业产品的个性化和精细化,创造出更多新的就业岗位,不仅仅吸引外来从业人员,更能够吸纳当地劳动力实现就地城镇化。充分就业是城镇化的核心,能够有效统筹城乡结构,实现城镇的集约发展和本地居民的财富增收。以乡村旅游为例,唐代剑在浙江安吉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在乡村旅游发展时期,可以促进农民增收12.17%,提高农村就业率13.26%[30]。与乡村地区人口的流失和“空心化”形成鲜明的对比,旅游带来的就业吸引了围绕旅游的城镇人口的集聚和城镇化率的提升,并有效减缓了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压力。三是旅游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崛起,促进城镇产业的转型升级。旅游城镇化最凸出的影响就是能够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城镇化的发展带来的相关产业繁荣使城镇规模迅速扩张[31]2-3。根据《2015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2014年,中国旅游总收入达到3.38万亿元,占GDP比重的5.3%,而早在1996年全球旅游业总产出就达到36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10.7%[32]3-10,国内旅游的发展潜力仍然十分巨大。这些统计数据中还不包括旅游业发展带动的其他生产性行业的增长。旅游经济的崛起对于处在城镇化起步阶段的地区,依托旅游经济可以迅速吸引旅游服务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介入,借力泛旅游的产业延伸,可以打造全新的运动城镇、休闲农业城镇等,促使现代服务业实现从无到有的巨大转变。在传统工业城镇地区,旅游城镇化通过与优势产业的结合,实现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引发需求结构的改善,推动城镇的经济转型和城镇功能的多元化。
二旅游要素整合驱动的典型模式与问题分析
资源驱动模式是旅游城镇化中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模式,即依托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和推动城镇化进程。资源驱动模式分为两种子模式:依托自身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资源内生模式和围绕大型旅游景区提供服务的景区配套模式。前者指那些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可以依托自身的旅游资源实现特色化的城镇发展;后者主要指那些为大型旅游景区提供配套服务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城镇化地区,这类城镇化地区本身并不拥有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而是通过为附近的大型旅游景区提供餐饮、住宿、购物、交通等服务而繁荣,是一种“搭旅游景区的便车”的发展方式。依托景区发展的小城镇是旅游小城镇中发展最早的一种类型,也是旅游小城镇的主要组成部分[33]28-29。与景区配套模式的城镇化相比,资源内生模式的城镇化由于自身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其发生和发展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大大增加。景区配套的小城镇与景区联动开发,实质上是一种小尺度范围内的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功能相关的关联式发展,两者共同组成的旅游地系统是一种互动型动力系统,存在着唇齿相依的密切关联性[34]。小城镇充分发挥利用旅游景区的资源优势以及空间的邻近性和旅游产业的关联性发展自身;旅游景区利用周边城镇提供的各类较为完善的旅游设施,分散旅游服务的压力,使得旅游空间进一步外延。
资源驱动模式是旅游城镇化中最为传统的模式,受益于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的内在驱动,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认识、规划、统筹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往往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对旅游资源的依赖程度过高,过分依赖门票经济。特别是对于相对偏远的旅游景区而言,小城镇的发展完全嵌入到大型旅游景区的产业和空间体系之中,使得城镇与景区的关系由关联性转变为依附性④,降低了城镇发展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而对很多旅游资源非优区来说,依附式旅游开发往往不能久远[35],特别是当这种依附关系并不具有唯一性时,城镇的发展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不少地方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对门票经济的依赖现象十分严重,旅游经济已经蜕化为门票经济[36]。二是面临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护措施不足。对于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如何处理和平衡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始终是一个难题。由于受到思想观念和文化层次的制约,很多地方在开发旅游中野蛮发展、涸泽而渔,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破坏,丧失了发展的持续动力。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发展主体需要树立资源的保护意识,科学规划、精细管理,通过旅游的发展使那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不至于受到低级的“开发性破坏”[37]。三是城镇建设的自发性和无序化危机。对于部分城镇而言,缺乏科学的系统性规划,过度的、粗放的城市建设,简陋的设施,将严重损害城镇形象,难以吸引游客驻留和消费,使得城镇不能在最大程度上分享旅游经济带来的各项利益。四是过度人工化、商业化的趋势日益严重。许多城镇的发展往往忽略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的衔接性,过度追求城市尺度和商业繁荣,破坏了城镇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超前于游客需求也会导致“过度城市化”[38]。五是资源同质化导致的旅游产品的同质化。许多资源丰富地区的旅游面临发展瓶颈,旅游品牌不突出,其中旅游产品的同质化是重要的原因。以长三角地区的古镇旅游为例,江南水乡的古镇在该区域内比比皆是,资源的同质化导致产品的同质化,进而导致旅游模式的同质化。如果不能有效地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构建差异化的旅游要素,往往难以在区域的旅游竞争中胜出。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区域内同类型资源旅游的同质化恶性竞争,也导致区域整体的竞争力下降。
对于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强劲的旅游吸引物,同时又缺乏特色资源、产业、市场等要素的地区,在旅游概念上进行创新,以一种“无中生有”的方式创造旅游主题和产品,同样可以发展旅游、推进城镇化建设,这里概括为创意驱动模式的旅游城镇化。与其他旅游城镇化不同,这种类型旅游城镇化侧重于将创意理念融入到旅游资源的整合、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产业链的组合之中,其核心就是概念的创新、产品设计的创新和运作模式的创新,在学术界往往被归纳为创意旅游(Creative Tourism)的研究范畴。创意旅游概念的提出源于对创意产业的研究,最早由格雷·理查德(Grey Richards)和克里斯宾·雷蒙德(Crispin Raymond)提出[39],并在创意旅游新西兰(Creative Tourism New Zealand, CTNZ)等项目中加以实践。创意旅游从运作实践的角度可以解构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强调产业模式的创新,即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来系统性地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40]。以常州的创意旅游为典型代表,通过创意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开拓,实现了“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形成了以“无中生有”的常州中华恐龙园、“由小变大”的春秋淹城乐园、“化虚为实”的环球动漫嬉戏谷三大主题公园为代表的创意旅游产业[41]10-12。另一方面,强调旅游概念的创新,旅游的吸引物不再是具体的旅游产品,而是旅游的概念本身。以高淳桠溪国际慢城为例,最吸引游客的并不是高淳桠溪的山水资源和乡村风情,而是“慢城”(Cittaslow)这个舶来的概念,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文化氛围中,通过快与慢的差异性文化氛围的营造,对游客形成了某种新的文化认同。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和发展创意旅游,新的问题和困扰也不断显现。一是发展模式走样,借创意旅游之名实施大规模的圈地开发。在具体旅游开发的实践中,各类旅游地产开发往往容易利用概念的包装,背离了创意旅游的初衷。二是创意旅游的文化和符号与地方文化的融合问题。创意旅游中标志性的符号、建筑和理念被当地人们接受,需要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当创意文化与地方文化发生冲突或不被接纳时,创意旅游的开展将面临巨大危机。对城镇发展的地方主体而言,与发展传统工业相比,发展创意旅游无疑是一次高风险的赌博。三是对原创性概念保护不足,知识产权和运作模式容易被复制。创意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模仿,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技术发达时代,信息保密的成本越来越高,而模仿和复制的成本越来越低。传统知识产权的保护往往只针对技术手段,很少涵盖特定的概念和运作模式。成功的概念创意和运作模式很快会通过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其他城镇竞相模仿的对象,同类别旅游产品大规模涌现将使得原创地旅游吸引力的降低,这就要求发展创意旅游的主体必须拥有创新性极强的策划运营团队,能够始终保持持续性的创新能力。
市场驱动模式下的旅游城镇化通常发生在紧邻城市的边缘区⑤,这里的市场主要指旅游活动所面向的集聚了大量旅游度假需求个体的大中型城市。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演变、市民休闲度假活动的普及和旅游市场的逐步成熟,旅游早已从供给稀缺的卖方市场转为供给过剩的买方市场,游客本身成为发展旅游经济最重要的因素。市场驱动模式下的旅游城镇化主要表现为近郊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大中型城市的需求辐射,利用农业生产、农家生活、乡土文化等差异性情景要素,为游客提供特色土菜、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等旅游服务[42]13-16。近郊旅游和乡村旅游对城市边缘区的城镇化进程贡献巨大,不仅带来了大量的配套设施建设和就业机会,改善了原居住地人们的收入结构,更带来了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特别对于近郊地区那些面临“空心化”的乡村,乡村旅游为其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使“乡村在经过一个让人认为已死去的休克时期后,重新获得了社会的、文化的和政治的生命力”[43]281。许多大中城市的近郊地区通过发展特色传统手工制造业、低成本和高劳动力投入的加工业,取得超值的经济回报[44]170。这使得城镇化的过程不再是城市扩展对近郊的侵占和吞噬,而是以一种更加具有成长性的方式与城市实现对接。
与经过完整工业化历程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的近郊旅游、乡村旅游还处于起步和摸索的阶段,在推动城镇化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整体规划意识,局部地区更是盲目开发。作为边缘地带的近郊地区,对于自身是城市还是乡村的概念模糊,或者还是站在乡村的认识层次和角度看待本区域的发展,对旅游和城镇化的长远发展往往缺乏系统性的考虑。加上区域的特殊性,各项规划、土地规范和指标不明确,城镇空间往往更多地呈现出“自发性”生长的特征。当城市的边界扩张时,边缘地带的特性消失,这些地区往往转变成空间错杂、问题丛生的“城中村”。二是产业层次相对较低,结构单一且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近郊地区旅游定位较低,缺乏特色旅游项目和产业类型,开展的都是一些相对传统、几乎千篇一律的旅游项目,无外乎农家乐、果蔬采摘、休闲垂钓等等,甚至有些地方认为发展乡村旅游就是发展农家乐,就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而类似疗养、购物、体验、度假等带动性相对较强的项目开展较少。三是城郊景观的严重都市化,地方性文化面临边缘化和丧失的危机。发展近郊旅游的过程也是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碰撞的过程,近郊旅游在项目开发上过分迎合城市消费的需要,在城镇景观和空间上追求大马路、大广场和各种“洋气”的西式建筑。这些都使得原本相对弱势的地方性文化向城市文化靠拢,导致地方特色文化原真性的丧失,最终导致形成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
消费驱动模式的主要形态是购物旅游,是一种以到异地购买各种实物商品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形式[45]。作为购物旅游发生的空间载体,购物场所的建立往往也成为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购物消费行为的发生和市场繁荣的过程本身就是城镇化的过程,商品的交换吸引人们定居,逐步形成集镇,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壮大,发展成为新的城镇和城市。购物旅游的发生无处不在,从国际化大都市的购物广场、品牌旗舰店到乡村旅游的纪念品小铺,前者是城市化的后期相对成熟和高度繁荣的表现,而后者则是相对简单、原初的形态,那些发展过程介乎两者之间的特色商贸市场正是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例如浙江义乌(小商品购物)[46]、浙江海宁(皮革购物)[47]、江苏丹阳(眼镜购物)、江苏常熟(服装购物)、河北保定(箱包购物)等,他们依托专业市场发展购物旅游,又通过旅游推动城镇的发展和繁荣。消费驱动的城镇化过程是相对基础和传统的,旅游作为新的要素给城镇化的过程锦上添花。在一些传统商贸型城镇中,旅游的发展为城镇带来了新的活力,来到市场的不仅仅是那些传统的老板和商贩,普通游客也成为了新兴的客流,他们以购物为目的的活动发展出完整的旅游要素,形成“以商带旅、以商促旅、商旅共荣”的良性城镇化发展格局。
消费驱动模式的旅游城镇化,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最为显性化,与成熟阶段的购物旅游区(如香港、东京、巴黎、上海)等相比,中国内地购物旅游市场建设还存在以下典型问题和危机。一是购物场所的旅游化建设程度不高,市场运营与消费需求面临冲突。那些习惯了大宗批发惯性思维的经营者,常常存在“店大欺客”的思维,对散客的接待意愿不强烈,或以信息不对称欺骗游客,以次充好,导致游客重游意愿降低。二是旅游接待设施不足,购物旅游环境有待提高。商品的不科学、不规范陈列,往往导致旅游者难以从眼花缭乱的陈列中找到心仪的商品,加上城镇低水平的餐饮、娱乐配套设施,难以为游客提供愉悦的旅游体验,这将使得游客对购物消费场所和所在城镇的向往程度降低。三是互联网时代电商对传统购物消费规则的冲击,使得传统商贸市场和城镇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购物市场的经营具有特定的传统特征,其存在离不开固定的实体交易空间,而当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时,商品的生产、流通、仓储、销售等环节完全可以纳入到电子商务一体化的网络结构中。由于交易成本的降低,面对面的实体交易正越来越被虚拟交易所替代,线下实体购物旅游受到的影响将越来越凸显,以商贸市场为核心载体的城镇化地区应该考虑这种可能的风险和危机,在城镇的产业构成上尽可能地多元化发展,避免交易方式变革带来的巨大影响。
资本驱动模式狭义上主要指旅游房地产,包括以旅游、休闲度假为主题的置业[48]20-25,广义上还包括对旅游区及周边土地的开发,即所有与旅游相结合的物业,例如海尔原乡墅、曲江新城等。旅游地产开发在特定区域的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巨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一是城镇化的土地开发(包括各类休闲项目及城镇化项目的土地一级开发);二是城镇公共设施的建设(包括交通、景观、环境整治、资源保护等等);三是旅游休闲项目的建设(形成旅游休闲度假环境的产品);四是地产产品的开发(包括城镇商业区和居住区的物业产品)。区域运营理念下的旅游地产正在逐步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成功的旅游地产开发有利于带动地方建设,引领城镇的美化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推动区域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
由于受到旅游地产的开发主体的制约以及市场、政策环境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资本驱动模式的旅游城镇化建设往往容易产生以下典型问题。一是整体开发的盈利模式相对比较单一,难以形成持续的发展推动力。目前中国的旅游地产开发还处于粗放的、高速增长的阶段,绝大部分旅游地产项目只是单一的住宅产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地产,经营模式还停留在“地方旅游资源+住宅开发”的原始状态。从产业上来看,许多旅游地产开发配套不健全,仅仅是出售资源(旅游资源、土地资源、房地产资源),产业增值的部分几乎很少,更谈不上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系统产业链建构。二是城镇化缺乏有效就业机制,不利于资源和人口的集聚。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要促进人口的本地化和本地人口的非农业化,有效的就业机制是其中的关键性要素。旅游的发展应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仅吸引游客的旅游消费,更要吸引外来从业人员,同时让原来生活在当地的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逐步向旅游衍生出来的服务行业转化,实现旅游经济的繁荣和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低层次的旅游地产最缺少的恰恰就是有效的就业机制,使得城镇化缺乏有效的支撑体系,出现城镇发展的结构性空洞。三是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现象严重。部分地产开发商打着旅游地产的旗号,以圈地为目的,大面积占用优质土地却没能充分利用,造成对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旅游地产的开发本身依赖于旅游地有限的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大量占用土地进行单一的住宅开发不能够形成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推动力,这样使得城镇化的过程也陷入“繁荣的陷阱”,在大开发、大发展的背后隐含着衰退的危机。
三对旅游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层面对城镇化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形态。旅游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产业、就业、生态、文化、城市建设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极强的带动性和融合性,必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2015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重点在于改革和创新,比如互联网+、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都对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形势下旅游城镇化就是找准模式、直面问题,突破传统城镇“土地城市化、摊大饼发展、滥用资源”的机械城镇化思维。
一方面,要打破旧型城镇化过度依赖资源的认识误区,树立多元发展思维。旅游城镇化是多要素驱动的发展过程,是否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资源并不构成发展旅游的先决条件,资源、创意、市场、消费和资本都是驱动旅游城镇化的重要因素。以往人们对发展旅游的认识往往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资源,甚至更狭义地局限于特定的旅游景点,认为只有拥有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才可以发展旅游。事实上,发展旅游、推动城镇化建设未必真的要有惊世骇俗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并不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先决条件,拥有特色市场、特色产业、特殊区位、特色产品都可以发展旅游经济,甚至只是一个创意的概念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创造旅游经济的奇迹。以高淳国际慢城为例,其所在的南京高淳桠溪镇大山村只是苏南地区最普通的丘陵村落,几乎没有重量级的旅游资源,但在短短几年内凭借“慢城”的创新概念迅速成为知名度极高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反过来说,拥有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未必能够保证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例如大量产品老化、基础设施陈旧、面临衰落危机的传统旅游景区,导致这种现象往往不是资源禀赋不足,而是在发展过程中主题性、差异性和创新性不足,最终淹没在茫茫的市场竞争中。
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要素驱动的组合优势,以旅游产业为核心,以泛旅游产业为主体,在壮大旅游产业的同时,促进与其他产业的整合,实现旅游产业集群、消费和就业的集聚。旅游城镇化往往不是单一要素驱动的,而是一个复合性多元化的过程,即使对于同一种类型的旅游城镇化,因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影响所表现出来的路径也可能千差万别。旅游城镇化往往包含了资源、市场、消费等复合性的驱动要素,这种复合性的涵义不仅限于旅游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旅游也只是城镇化发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发展维度。对城镇化的理解需要旅游的视角,更需要跳出旅游看旅游。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传统工业城镇化和旅游城镇化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完全可以相互促进、繁荣共生。在某些旅游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往往认为要发展旅游、保护环境就必须完全摒弃工业,或是在工业企业集中的地区,认为缺乏旅游资源,旅游经济跟自己没有关系,这都是对旅游和工业的狭义理解。以旅游推动城镇化发展,并不是要求所有城镇都实施旅游发展战略,更不是要求城镇不发展工业,而是在不同程度上通过不同类型的旅游化手法运用,可以使城镇化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城市往往都是城镇建设比较好的城市,即便是乡村、小镇、小城市,通过旅游化的改造和带动,也更容易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有利于城镇的整体提升和地方品牌的塑造。
注释:
①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化在英文中对应的英文单词都是urbanizaiton,英文中urban既包括城市(city、ubran)的含义,也包括城镇town的含义。200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首次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此后相关政府文件和学术界普遍采用城镇化的提法,本文的后续论述中对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化不再进行具体区分。
②从相关文献来看,旅游化的英文表达方式主要有touristization、touristified、touristification、tourismification等形式,这些表达方式总体上都表示旅游的影响,但也存在细微的差别。touristified所指的旅游化通常是被动的,tourismification偏向于旅游系统扩张的影响,而touristification更多指旅游者活动造成的影响,杰森·弗贝克认为tourismification和touristification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③根据相关文献进行整理,选取了相关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④根据依附式开发的规律,在大型资源旅游景区形成以后,将促进周边一部分资源非优区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机会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具有自身内在的规律。
⑤城市边缘区也通常被描述为城乡结合部、城市边缘带、城市阴影区、城乡交错带、城市蔓延区等,涉及的范围通常从城市建成区的内边缘到距离城市较近的农村地带。
参考文献:
[1]林峰.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2]郑鹏.2000年以来中国旅游城镇化研究进展[J].旅游论坛,2014,(11):1-6.
[3]葛敬炳,陆林,凌善金.丽江市旅游城市化特征及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9,(1):134-140.
[4]黄震方.发达地区旅游城市化现象与旅游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探析——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1,(6):53-57.
[5]邱云志.少数民族区域旅游城镇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0):26-28.
[6]熊亚丹.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化关系探讨——兼论城市与旅游互动发展的保障路径构建[J].商业时代,2013,(18):127-129.
[7]MULLINS P. Tourism urbaniz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1,(3):326-342.
[8]林峰.城市旅游化助力新型城镇化[J].中国建设信息,2013,(5):18-20.
[9]YOUNG B. Touristization of Traditional Maltese Fishing-farming Village: A General Model[J]. Tourism Management,1983,(1):35-41.
[10]JANSEN-VERBEKE M. Tourismification of Historical Citi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4):739-742.
[11]WANG N. Tourism and Modernity: A Sociology Analysis[M]. Oxford: Pergamon Press, 2000.
[12]刘睿.国内外旅游化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15,(2):110-117.
[13]GLADSTONE D L. Tourism urb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 Urban Affairs Review,1998,(1):3-27.
[14]JUDD D R, FAINSTEIN S S. The Tourist City[M]. New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5]李鹏.旅游城市化的模式及其规制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4,(4):97-100.
[16]葛敬炳.资源驱动型旅游城市化实证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7.
[17]黄郁成,金茨萍.旅游开发与农村城市化的实现模式研究——以江西井冈山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3):76-79.
[18]李柏文.中国旅游城镇化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2,(1):14-19.
[19]孙莉.旅游城镇化理论内涵及其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市场,2013,(4):74-75.
[20]李亚娟,陈田,王婧,等.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旅游城市化进程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4):162-168.
[21]舒伯阳,罗锦屏.旅游产业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典型模式探究[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4,(3):23-27.
[22]韦仕川,杨杨,林肇宏,等.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4,(1):15-18.
[23]王蕾,刘兴双.旅游城镇化研究综述与展望[J].旅游市场,2014,(9):83-85.
[24]林莉,梅燕.革命老区旅游业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4,(3):98-101.
[25]刘又堂.桂西资源富集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J].经营与管理,2014,(11):91-94.
[26]赖晓华,聂华,滕汉书.西部民族农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2014,(7):134-137.
[27]张鸿雁.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创新战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8]蔡建明.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及发展战略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2):9-14.
[29]郭凌.重构与互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治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6-22.
[30]唐代剑,黎彦.乡村旅游对农民增收、就业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12):122-125.
[31]李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2]谢双玉,冯娟.2015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5.
[33]曾博伟.旅游小城镇:城镇化新选择——旅游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34]毛长义,艾南山,胡国林.旅游依托型小城镇与景区联动开发初探——以汉水源头景区与汉源镇为例[J].乡村经济,2007,(8):31-35.
[35]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76-79.
[36]宋丁.突破中国旅游市场的门票经济瓶颈[J].旅游学刊,2008,(5):11-12.
[37]仇保兴.发展旅游村镇的基本原则和步骤[J].小城镇建设,2006,(9):10-13.
[38]徐红罡.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动态模式探讨[J].人文地理,2005,(1):6-9.
[39]DRAKE G. “This place gives me space”: place and creativity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J]. Geoforum,2003,(4):511-524.
[40]厉无畏,王慧敏,孙洁.创意旅游: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革新[J].旅游科学,2007,(12):1-5.
[41]黄春宇.创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构建——基于常州创意旅游资源成功开发的启示[D].扬州:扬州大学,2012.
[42]王林.中国城郊旅游发展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
[43]〔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4]叶齐茂.发达国家乡村建设考察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2008.
[45]尚凤标,周武忠.基于游客感知的购物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101-128.
[46]张建融.购物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例[J].旅游学刊,2007,(10):49-54.
[47]罗峰.发展购物旅游典型城市经验及其对海宁市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1):114-116.
[48]陈劲松.城界消失·旅游地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钟秋波]
Typical Patterns and Problems of
Urbanization Promoted by Tourism
ZHANG Xin-sheng
(School of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46, China)
Abstract:Besides the traditional urbanization driven by industrialization, tourism urbaniza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path to realize urbanization in the post-industrial era. In the background of developing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study on the typical patterns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has it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enriching the theory of urbanization and guiding the practice.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mparison between tourism urbanization mode of China and that of western countri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cess mechanism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and five typical patterns of its core driving factors, namely resource, creativity, market, consumption and capital.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problems of those patterns are then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national top-level design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the 13th five-year-pla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Key words:new-type urbanization; tourism; tourism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tourism; typical pattern; driving factors
作者简介:张新生(1984—),男,江苏扬州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和旅游社会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特色文化城市研究”(12&ZD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5-03-20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6)01-0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