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抵御与防范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思考

2016-02-25 21:57努力曼·依米提
新疆社科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疆民族思想



新疆高校抵御与防范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思考

摘要宗教极端思想是当前影响新疆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和威胁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最根本因素。近年来,宗教极端思想和非法宗教活动向青少年渗透蔓延加剧,严重影响各族青少年健康成长。找准宗教极端思想和非法宗教活动向青少年渗透蔓延的途径和危害,研究对策,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少年,始终是社会各界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新疆高校抵御防范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长期以来,“三股势力”利用宗教极端思想向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渗透,有目的地进行分裂宣传,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高校是教书育人、传播思想理论知识的场所,也是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主阵地。近年来,“三股势力”已经把与我们争夺青少年的黑手伸向高校,特别是一些宗教极端思想毒害、腐蚀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在校园,我们要坚决遏制宗教极端势力的影响。

一、对现阶段宗教极端主义的认识以及高校遏制宗教极端面临的问题

1.从宗教极端的本质来看仍然将学校作为其渗透的重点

宗教极端势力的本质主要表现在:思想极端,即只信安拉,不信政府;政治极端,即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王国,推翻现有政权;手段极端,即通过极其残忍的暴力恐怖活动达到其罪恶目的。他们宣称:“必须争取有知识的人,必须在高校中发展力量”。通过这个渠道,将其极端的思想灌输到青年学生的头脑中,达到控制青年学生思想、行为的目的,服务于其分裂国家的总目标。宗教极端思想向校园渗透,导致个别师生信念不坚定、旗帜不鲜明,对于挑衅中国共产党领导、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言论,态度暧昧、立场模糊,随声附和、人云亦云;个别师生政治立场动摇,对“三股势力”打着“民族旗号”、披着“宗教外衣”搞分裂破坏、暴力恐怖活动缺乏鉴别能力,对“三股势力”的政治图谋、反动本质认识不清,甚至散布负面言论;极少数师生甚至参与宗教极端活动,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令人十分痛心。例如,中央民族大学教师伊力哈木·土赫提与境外“东突”势力勾结,利用互联网鼓吹“新疆独立”,利用讲堂煽动“推翻政府”,利用教师身份从事分裂活动,形成了以其为头目的分裂国家犯罪团伙,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

2.从宗教极端的表现形式来看渗透的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针对部分高校师生,宗教极端势力渗透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第一,宗教极端势力以老乡的名义,通过组织“茶会”等手段,公开鼓吹除了真主以外,不服从任何人,抵制学校的管理。第二,被宗教极端势力培植好的对象公开在校园以“异教徒”、“宗教叛徒”、“民族败类”等辱骂、排斥、孤立不信教教师、学生、党员干部等。第三,干涉大学生参加婚礼中传统喜庆习俗,婚礼中不能唱歌、不能跳舞,强迫或变相强迫大学生留大胡须、穿着蒙面罩袍等。唆使、纵容学生学经、封斋。众所周知,维吾尔族一直以来都是重视教育和崇尚科学的民族,用智慧创造了多彩的文学艺术,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财富。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音乐和舞蹈已融入维吾尔族的血液之中,历代相传,可以说,没有歌舞,维吾尔人的生活就不完整 ,所以人们经常会说维吾尔人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第四,宗教极端势力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了数个传播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思想的网站,对我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他们打着“民族”、“宗教”、“人权”、“民主”的幌子,竭力干涉、诽谤和攻击我国的民族宗教等政策,通过网络鼓吹分裂国家的反动文章和视频音像资料。在学生中间传播宣传宗教极端主义的刊物、音视频、光碟,引诱学生进行宗教活动,拉拢学生到地下经文点学经,煽动宗教狂热和极端宗教情绪,鼓吹圣战,以达到破坏学校教育的目地。

3.从宗教极端主义的危害来看对高校渗透程度不断加强

宗教极端势力利用宗教向教育领域渗透——地下经文学校、互联网、朴素的宗教情感、资助留学、座谈会等不断侵蚀青少年学生。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影响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宣扬的歪理邪说,鼓吹拒绝大学生学习现代文化科技知识,不接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借宗教活动之名阻碍信教群众追求现代美好生活。受其影响,个别学生就在课堂上默默的念经以表示完成功课,导致个别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成绩普遍下降。宗教极端主义的泛滥影响各民族大学生团结和睦的关系,他们在“穆斯林皆兄弟”的口号下,企图将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统一到宗教的旗帜下,形成一股力量,制造民族矛盾,导致有些学生公然排斥其他民族同学。利用救助贫苦学生、资助学生出国留学、到内地旅游等手段,骗取学生的信任和感恩,逐步达到收买的目的。个别缺乏政治鉴别力和警惕性的学生和教职工,接受了他们的“邀请”或“资助”,落入其圈套,最终被分裂分子收买和利用。宗教极端分子还利用有些内地学校不敢管、不便管的特点,通过服饰标志、网络交流、生活资助等各种手段加紧渗透内地新疆学生,包括内地高校、内高班、内职班等。

二、新疆高校遏制宗教极端面临的困境

1.新疆高等院校中,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信仰伊斯兰教家庭背景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家时,绝大多数穆斯林家庭要求孩子学习经文,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小受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有较浓的宗教意识,他们凭着自己一种幼稚的心态对待宗教。有些家长明知学校禁止宗教活动,还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如果不会念经,死后没人给做“都瓦”(念经祈祷)。宗教极端势力正是利用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群众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这一背景,利用学生对宗教的朴素情感,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进行拉拢,他们以宗教与民族的名义,歪曲伊斯兰教的教旨,灌输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思想,学生一旦降低了警惕性,稍有疏忽,就很容易被诱骗上当。

2.部分学校干部教师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部分学校干部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环境、风俗习惯了解不够深入,不能明确向学生提倡什么、要求学生如何做,以至于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所以,个别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发展史和新疆宗教演变史,个别大学生宗教意识强烈,在穿着、行为习惯上表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有的甚至在学校宿舍做礼拜;还有个别学生登陆非法网站,下载宗教极端思想的文字视频材料等,甚至出境参与暴恐活动。

3.对有宗教意识的学生正面引导不够耐心

部分学校干部教师对有宗教意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讲清道理,甚至采取粗暴的态度和简单的开除方式,没有细致分析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特质和思维特征,采取民汉学生“一刀切”的管理办法。因为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过于敏感,甚至害怕被边缘化,导致个别学生产生排斥心理,甚至远离周围的老师和学生,将自己孤立起来,出现郁闷、纠结、烦燥的现象,给学生管理上带来了新的问题,同时也为宗教极端势力乘虚而入提供了机会。

4.校园文化活动比较单一

新疆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比较单一,缺乏类似主题晚会,创作主题作品,召开主题班会,举办民俗知识、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等活动。所以学校需要更多能够传递民族团结、崇尚文明、促进和谐发展的正能量的氛围,增强大学生自觉抵御宗教极端势力渗透的意识和能力。

三、以现代文化为引领,遏制宗教极端向校园蔓延的对策建议

现代文化是现代知识、现代观念、现代制度、现代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文化总称,是推进现代社会进步发展的精神源泉,是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向学校渗透的有效武器。大学是文化的高地,是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是传播现代文明的重要场所。作为民族文化精神堡垒的象征,大学教育对一国的文明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引导各族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在各民族共同追求共有中华现代文明的同时不断提升和追求本民族的特色现代文明,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应该从国家和民族发展层面,确定文化传承创新的导向,大力弘扬现代文明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努力形成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的文化心态,树立进步、开放、包容、文明、科学的理念,以开明开放的心态广泛学习现代文明成果和现代文化知识,努力成为现代思想观念、现代思维方式、现代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实践者、传播者。

1.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以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特征为基本方向,紧密联系新疆实际,促进区域性社会发展与世界潮流融合,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明素质,凝聚各族大学生的智慧和力量,迸发活力,激发创造力。自治区党委确定的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战略选择,是对新疆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与稳定实践和经验的凝练提升,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新疆实现从治本层次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

2.教师在抵御与防范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抵御与防范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斗争中,教师是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力量。我们按照张春贤书记所要求的“四好”老师标准,做有历史责任感的好老师,做为人师表的好老师,做立德树人的好老师,做专业过硬的好老师,主动担负起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勇于亮剑、敢于担当,争当“去极端化”的践行者,彻底消除宗教极端思想,为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应有的贡献。

3.要铲除宗教极端思想滋生、蔓延的土壤

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宣传品、非法网络传教为宗教极端思想的滋生、传播提供了渠道,为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土壤和温床。对宗教极端势力在学校周边或混入校园向学生散发宗教极端主义书刊、音像制品,利用互联网、手机、存储介质等向大学生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应严加防范。对个别受到宗教极端思想影响的学生要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少数学生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侵蚀,信念不坚定、政治立场动摇,对个别学生甚至参与宗教极端活动,进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必须切断宗教极端思想传播的渠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蔓延,为高校去宗教极端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4.多种方式净化校园环境

为更好地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工作,高校应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充分运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师生,使“法制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五个认同”的教育、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转化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和行为习惯,使之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常态,并长期有效推行。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和有效措施,广大师生做到了自觉遵纪守法、远离宗教,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同民族分裂分子做斗争的信念、弘扬正气,营造充满正能量的校园环境。为了大力促进各民族大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大力推进民汉合宿,不断加强民汉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注重在网络这一公共空间中实施针对宗教极端思想的多层面的“反叙事”传播,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校园主流媒体及新媒体阵地,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不给宗教极端思想和谣言传播可乘之机。

5.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各民族大学生只有用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占领大脑,才能够有效的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通过展演主题晚会、创作主题作品,召开主题班会,“我的梦想”征文等系列活动;加强学校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类似《新疆多民族文化》等;开辟集灵活性、趣味性、丰富性、多样性的第二课堂;举办演讲赛、辩论赛、民俗知识竞赛、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努力建设导向鲜明、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富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用优秀的文化作品和健康的文化活动影响大学生,切实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6.注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深入研究并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宗教的心理和规律,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从重建理性认识、完善自我意识、锻炼优良的意志品质,学会情绪调节,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等方面入手,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建立起强大、坚固的内在心理防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机制,打牢高校抵御与防范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基础。

7.大力培育和践行新疆精神

新疆的发展离不开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是全疆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增强团结奉献意识,巩固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勤劳互助,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开放进取,为科学跨越、后发赶超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必须依靠新疆精神。当代大学生,应当践行新疆精神,第一,高扬爱国爱疆旗帜,打牢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第二,增强团结奉献意识,巩固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第三,坚持勤劳互助,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第四,坚持开放进取,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当前,新疆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天山南北正在发生着令人振奋的新的历史性变化,新疆呈现出经济大跨越、民生大改善、城乡大变样、民族大团结的全新气象。但是,我们仍然面临着复杂、艰巨的反分裂斗争任务。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场所,其抵御敌对势力进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重要作用愈发明显。

〔责任编辑:贺朝霞〕

文献标识码中国图书分类号G641A

文章编号1671-4741(2016)01-0020-04

[作者简介]努力曼·依米提*努力曼·依米提,新疆农业大学思政部副教授,维吾尔族。

猜你喜欢
新疆民族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们的民族
思想与“剑”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