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宁(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西西安 710003)
不忘初心,追求极致——浅论编辑工作中的“工匠精神”
关宁(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西西安 710003)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5.058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因此引发了众多的热议与思考。
“工匠精神”本指手工业者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态度。虽然此词自总理提出后一时大热,但国人对之并不陌生。我国古代的墨子、公输班,都是有名的工匠,其技艺精巧,即因秉承了“工匠精神”。《庄子·徐无鬼》中记载楚人运斤成风,削去郢人鼻尖上的白灰。楚人技艺之高超,成为“匠”的典范。
但是,中国自秦始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传统文化重“道”轻“器”、重“人文”轻“物理”、重意志品格轻科学技术的趋向逐渐形成,千百年以降,使得国人缺乏工匠精神,凡事但求高缈,不求精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及中国在近现代的发展。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是从国家层面对着一趋向进行的“拨正”。
图书是思想的重要载体,即便是在受到网络强烈冲击的今天,纸质图书依然是国人最习惯的阅读载体[1]。正因为这种重要性,在编辑工作中强调工匠精神,强调以坚持、严谨、耐心的专业精神,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入手打造精品图书,传递更多的精神价值,就更有其独特意义。
笔者以为,要秉承工匠精神,编辑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般而言,所谓的“坚守”,在顺境中容易,在逆境中艰难。当前,面临互联网与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压力,图书出版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就外在来说,这种困境来自新技术急速发展催生的各种自媒体对读者注意力的分散,也来自图书市场份额的逐年减缩;就出版社内部来说,随着出版社的体制改革,绝大多数出版社从原来养尊处优的事业单位,变为了需要自负盈亏的企业,作为出版社利润的创造者,编辑承担了更多的经济指标,如何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均衡,并最大限度地为出版社获取利润,成为编辑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兼之很多仍处于市场化试水阶段的传统出版社,缺乏有效的扶持与激励机制,使得编辑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内在外在共同的压力,令编辑群体产生了自我怀疑:付出与获得不成正比,这个行业是否还有坚持下去的价值?也正是因为这种怀疑,近几年出版行业人才流失严重,许多编辑背离初心,跳槽频频。
职业选择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大事。既然当初选择投身图书行业,除了少数完全因偶然机会进入出版行业的编辑外,多数做出自我有意识选择的编辑,其初心不外乎多做几本好书。但一时的热爱容易,一世的热爱艰难。“工匠精神”所要求的,是一世的热爱。这种热爱是纯粹的,不掺杂利益的考量。它要求编辑从业者不忘初心,不因外在诱惑而分心,也不因外来的冲击而灰心,坚守初心,并在从业过程中不断强化理想:出几本好书—赢得越来越多读者的认可—创立一个独立的图书品牌—成为品格独特的思想文化的传播者。这一从业理想不断清晰不断强化的过程,也正是一个编辑逐渐成长的过程。编辑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强化自我意识,将自己成长的痕迹嵌入每一本自己策划的图书中。
在某种意义上说,坚守,尤其是在逆境中平静地坚守,是“匠人精神”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处于一个文明大国最好的时代,有急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有全球化带来的宏大视域,有丰厚的文化土壤,有世界最大的阅读群体,可以说,文化的亮点无所不在,每一处都为编辑提供独特的出版价值,但只有能够坚守的编辑才能拥有慧眼,精心采撷,最终收获多多。
英特尔前首席执行官安迪·格鲁夫曾说过:“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此话虽有博人眼球之处,却与“工匠精神”相通。工匠精神强调“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意味着面对工作,要有偏执狂似的追求极致之心,理论上能做到100%的完美,就要追求100%,即算完成了99%,也还认为有努力的空间。
编辑工作的环节分明,选题策划—约请作者—调整作品方向—审读修改稿件—设计—校对—选材—印制—推广,每一个环节都决定图书的命运。在图书卖场,无论是实体书店,还是网上书店,图书的优劣差别都一目了然,层级鲜明:内容与形式皆美,两者相得益彰;内容形式各有可取之处;内容有可取之处,但形式粗劣;内容无可取之处,但形式精美;内容与形式一无可取。其不同的命运可想而知,第一种类销量稳定,能够在畅销之后,持续销售,最后成为长销书,少数还可成为经典,被代代人阅读;而最后一种,完全无法形成有效销售,最后成为出版社库存,化为纸浆。
一本书的面世,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开始它只是编辑头脑中的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并非凭空而来,它来自编辑的学养与经验。从这个想法开始,编辑是否具有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便开始对图书的命运产生影响。有工匠精神的编辑,会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会与相关营销人员充分沟通,在此过程中,对选题进行调整。若发现选题不适合市场要求,他甚至不惜全盘否定,另起炉灶。接着,他会在自己的作者库中挑选最合适的作者。在作者创作前,充分的沟通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甚至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方向性的调整还在持续进行;接着,他审读稿件,调整结构、推敲字词,并从中提炼出最适合市场的推广语;在设计时,他会介入美编的工作,在反复的争论之后,确定最符合图书内容的设计方案、印制材料与制作工艺。终于,一个无形的想法,被固化在了有形的实体之上。但工作远未结束,图书并非编辑一人的私藏,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这本书,他还需要借助各种有效渠道进行营销推广……这样纷繁复杂的环节,需要编辑极大的专注度与追求极致的精神。在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使图书从第一层级跌至第二层级,甚至第三层级,从而降低图书的价值,改变图书的命运。
可以说,只有追求极致的编辑,才能策划制作出个性鲜明、品质优良的图书。这样的编辑与图书,彰显了图书的品牌,塑造并固化了出版社的个性与面貌,从而最大可能地推广了图书所传递的文化价值。
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从国家层面对各行各业提出了新的职业要求。出版业要践行这一要求,必须不断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编辑,这些编辑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不忘初心,坚守理想,追求极致,从而以个体的努力改变行业的面貌,塑造良好的出版社形象,最终使这一行业汇入时代的潮流。各行各业的改变形成的合力,终将在未来改变中国。
参考文献:
[1]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近六成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