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园园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浅析《大学》中的“八目”
侯园园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摘要:《大学》作为儒家经典的纲领文本,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确立人生垂世立教之宏义鹄的,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条理人生修德立世的实践路径, 对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八目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古代要想使美德显明于天下的人,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的人,先治理好自己的家族;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族的人,先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要想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人,先端正自己的意念诚实,先让自己有足够的修养、知识;达到认识明确的方法就在于推究失误的本质原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是《大学》对君子提出的修养方式,只有按照这八个条目的修养次序去锻炼自己,这样才能明明德于天下,实现天下大治,真正给人民谋得安定和谐的福祉。本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这八个条目进行浅析。
1格致——格物、致知
《大学》解释八目,着重八目间相邻的关系,并没有分八次逐条解说,开始的“格物致知”和结尾的“治国平天下”是合在一起作解说的。《大学》中第六章为格致章,是“格物致知”的简缩语。这一章是解释经文“格物、致知”的。因《大学》原文没有关于“格物、致知”的传解,为了《大学》的完整,朱熹“取程子之意以补之”。致知就是获得知识。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理。“朱子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所谓致知在于格物,是说想要发挥我的天赋才智,在于接触事物而搞透它里面包含的道理。“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意思是大约人心都是聪明灵动的,没有谁会没有体会事物之理的能力;但天下万物没有不具备自身的道理,现在只是万物的道理仍然没有穷尽,因此,人们的聪明灵动的大脑的能动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意思是因此,大学教育从最初,就一定要教人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经知道的道理去作进一步的推究,以谋求彻底地认识万事万物的知识道理。经过长时间的用功努力,一旦有一天豁然弄懂弄透,并将其相互连通,那么万事万物表面的内在的、粗略的和精微的各方面无不研究透彻,而且我的心灵头脑对仁义礼智的内修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没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就叫“物格”,这就叫知识达到了顶点。
人应当怎样获得知识,朱熹的看法是致知在格物。天地间万事万物,其内无不包含道理。而人为万物灵长,一是先天具有聪明的善于思维的头脑,二是人具有不学而知、不学而能的上天所赋予的知识。朱熹认为,人既有天赋之体,又有天赋之知,用已知推未知是完全可能的。但是现实情况是万事万物还没有穷尽,我们的头脑的聪灵尚未全部发挥作用,因此,《大学》首先一定教会人获得知识的方法,这就是“格物”。格物致知,就是鼓励君子去追求和探索普遍的终极真理,追求超我的大智慧。这个格物致知的过程,是不断改造旧我,使我不断地走近真理。格物致知倡导的是把学习和观察、体悟、研究结合起来,利用已知推导未知,把“学”和“思”结合起来的方法具有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2诚意
诚者,实也。诚,就是真诚、真心。诚意,就是使我的信仰坚定,信念不移,笃实纯正,内外如一,表里如一。“诚意”之前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从研学问、明事理入手。“意”是否能“诚”,有赖于“致知”而能达到“知至”,把万千事物之理彻底研究清楚,没有疑惑,方能依“理”以确立规制意念和信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即所谓意念真诚,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好像憎恶讨厌不好的气味和喜欢姣好的容貌一样,这就是要使自己满意。所以君子独居独处时,也要谨慎自己,从严要求自己。“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小人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做不好的事,看见君子就躲躲闪闪,把自己不好的行为掩盖起来,还在人前标榜炫耀自己好的一面。他心里会感觉到别人看我,好像看到我的肝肺;既然如此,掩饰这种做法还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内心真诚,就一定会在外部表现出来。所以君子一人独处时,也要谨慎自己,从严要求自己。
君子修养自己达到“意诚”的境界,方法就是要“慎独”。君子修己必自“意诚”开始,否则就是假的,不真则不能善。不真不善,岂能美乎?有斐君子的道德之修,应当是真善美达到统一。诚意是君子小人的重要分野。君子纯正意诚、内外一致。小人信念不坚,动摇不定,双重标准,违背自然本性,惯于自欺。因此,诚意必须慎独:一要慎独处,无人看着你,这时天知地知我知,别人无所知,但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二要慎独知。下意识突然出现了不好的念头,无人能知,但自己知道,这更需要谨慎和约束自己。诚意是就人对“道”的坚守而言,是就重大原则问题和理想信念而言,是就人的修养意念而言,强调的是信念笃实,表里如一,内外一致,与生活中的“耿直”、“真率”、“有无诚意”等意思有差异,因此不应当把它机械地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3正心
“正心”一目亦处于“八条目”的中间位置。前面是“诚意”,后面是“修身”。“意”已至“诚”,何须再加“心正”?诚是决心,是信念,是“正”的前提条件。但“诚”不等于“正”,“正”是“诚”所追求的目标。因此“诚意”之后还须“心正”。“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意即所说“修身在正其心”的意思,它是说当人心有了愤怒,那他的所思就不居于端正;心里有了恐惧,他的所思就不能居于端正;心里有了偏好或很高兴,则他的心思就不能居于正;心里有了忧愁,则他的心思也不能居于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自身在正其心。”意思是一旦心思不在它应在的端正之地,那是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吃也不知其味。这就是修身要端正心思的道理。人性源于天而本善,仁义礼智附焉,但天也赋人以情感。性不离情,情附于性。喜怒忧惧之情,人固有之。喜怒忧惧四种感情,会导致人心“不得其正”。情既然有负作用,人为了“正”是否要去掉“情”呢?那也是不可能的。既然“情”是心是性的附属物,那就要以心制情,以性制情,以理制情,不让“情”喧宾夺主。
4修身
“修身”处于“八条目”的关键一节,它前承“明明德”诸项修己条目,后启“新民”诸项治人之事。身不修则前功尽弃,后务无成。作者在论述修身的必要性时,并没有从修身的本身启论,而是从齐家的经验教训向前推导论证。“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意即所谓齐家在于修身的意思,是因为一般人有几种常见的毛病:对于他所亲近的人,往往有偏私;对于他所看不起或厌恶的人,往往有偏颇;对于他所畏服敬重的人,往往有偏袒;对于他所同情的人,往往有偏情;对于他傲慢鄙视的人,往往有偏见。由此看来,人对于自己所喜欢的人而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他讨厌的人,也能知道他的优点——天下这种人是比较好的。“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意思是因此俗话说:“人没有谁能知道自己儿子的缺点,人也没有谁满足于自己庄稼苗壮。”这也就是说,人不修养好自身,就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齐家的关键是心肠的公道。这也是作者目睹当时社会世家大族的兴衰成败而得出的经验。由这些经验教训进一步揭示了导致家衰业败的五个致病之因,这就是文中指出的“五辟”。“五辟”存在,会导致不公。不公则不平,不平则不和,内不和而家道衰。而“五辟”的存在,均属修身的问题,因此,身不修而家不齐。要使家归齐致和,唯有一家之主能于修身,控制情感,“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以公道之肠对待一家人,如此才能使全家和睦归宁,家业发展。
5齐家
“修身”是从齐家向前推导去论述其必要性,强调修身要克服“五辟”,防止偏颇而失公失正。而“齐家”却是从分析其本目说起,向后“治平”推导论述其必要性的。“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意思是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是说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治理教育好,而能教育治理好别人,那是没有的事。因此,有志为官的君子在未走出家门去做官之前,就能成功地对家人实施治理教化,从而搜索到成功的经验而推向全国。孝是孝顺父母的,可以拿过来转化为怎样的服务君主;悌是尊重兄长的,可以拿过来转化为怎样处理上下级和同僚的关系;慈是对子女的爱,可以拿过来转化成怎样去领导老百姓。齐家是治国的前提条件。君子为官是行大人之事而修己新民,是为官亦为师。家是君子学习大人事的训练基地,通过齐家实践,君子可以悟得治国之理,提升治国才能。家国二者在当时具有同构同理的特点。首先有西周社会制度的关系,诸侯有国,大夫有家,家国具有同构的特点。其次家国虽有不同,但都是人的集合体,都是社会,只是大小不同而已。第三是国家虽有不同,但其齐家之道与治国之道的“理”基本相同。家德和官德存在相通之处:有孝德美德,会转化为正确处理君臣关系;有悌道美德,会转化为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有慈爱美德,会转化为领导民众的方法。家是君子为官前的演练基地。家是一本难念的经。未出家而能成教于国,把家治理好,对于将要出世为官的君子将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6治平——治国、平天下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意思是所谓平天下在于治国,是说君主能孝养父母,老百姓就会发扬孝道;君主能尊敬自己的兄长,老百姓就会崇尚悌道而尊敬兄长;君主能够怜悯孤独的人,老百姓就不会背离仁慈之道,这就是说做事要有规则和准绳,即絜矩之道。讨厌上级的某个做法,就不用这个方法去领导下边的人。讨厌下级官员的某种做法,就不要用这个做法去对待我的上级。讨厌以前某些人不当做法,就不要拿这种做法对待后面的人。讨厌后来人某种做法,就不拿这种做法去对待以前的人。我讨厌右边人的某种做法,就不要用这种做法和左边的打交道。对左边的某种做法讨厌,就不要拿这种做法和右边的人打交道。这就是所说“絜矩之道”的意思。所谓“絜矩之道”就是换位思考之道,就是通过换位思考悟出来怎样修己养德、怎样新民治国的规则和方法。以仁为絜矩,推行仁政。居上者能“子其民”,于民同好恶:民之所好者,务必致之;民之所恶者,务必去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必然会得到人民的肯定和拥戴,视之如父母。
参考文献:
[1]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张德文. 修齐治平有斐君子—《礼记·大学》“三纲”、“八目”今识.职大学刊.1998.
[3]胡宇飞.《大学》“三纲八目”对现代德育的启示.魅力中国.2008.
[4]王杰瑞.大学之道——构建以“三纲八目”为核心的道德修养体系. 哲学动态. 2001.
[5]陈锋.《大学》“三纲”“八目”思想的现实思考.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2-02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