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分析

2016-02-25 17:38荣真真
西部皮革 2016年2期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荣真真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博 255000)



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分析

荣真真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宏观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因素交织在一起并且相互作用,现代宏观经济学主要依据工资和价格调整进度来界定长期和短期,研究宏观经济变量的长期和短期决定,运用不同模型分析长期和短期问题,从长期和短期视角考察宏观经济学政策效应,并试图通过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方法兼容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的理论分歧。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长期;短期

1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和短期划分

整个经济范围内的各种宏观经济现象是许多家庭与许多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作用产生的,宏观经济学以经济主体决策为背景,通过分析产品市场、劳动市场、金融市场、国际市场的各自特征及相互联系,考察当经济环境发生外生性变动时以上市场的变化特征和相互作用,从而解释宏观经济现象产生的缘由,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经济政策。因此,宏观层面上市场特征的界定成为理解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关键。

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认为,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诸如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而价格粘性适用于对短期经济波动的分析。进一步而言,区分宏观经济的长期和短期问题,在于当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动时,工资和价格是否实现了充分调整。能够完成充分调整的情况,称为长期问题或长期假定分析场合;未能实现充分调整的情形,称作短期问题或短期假定分析场合。

2宏观经济变量的长期与短期决定因素

2.1产出的决定因素。在长期,工资和价格具有伸缩性,它们可以充分调整到使劳动市场达到充分就业,无论价格如何变化,产出总处于潜在水平,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在短期,由于工资具有粘性,当物价水平上升时,货币工资不会立即对此做出反应,随着实际工资的下降,企业将雇佣更多的工人,并增加供给量。菜单成本等原因的存在使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也是缓慢的。工资和价格在短期的粘性特征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2.2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总需求和总供给变动是短期通货膨胀的原因,其主要类别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不同组成部分的增加都可能带来通货膨胀压力,成本是决定价格的最重要部分。通货膨胀的长期和短期分析视角并非绝对矛盾,需求和供给的变动,人们预期变化等都与货币数量变动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需求、供给、制度及预期等不同角度剖析货币数量增加的原因,对于认识和治理通货膨胀是有益的,并且与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到处”是货币现象的论断并不相悖。

2.3失业的决定因素。长期经济中趋近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是长期中不会自行消失的失业,也是充分就业状态下潜在产出得以实现的失业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对应的失业率即为自然失业率。短期失业问题与经济短期波动密切相关,通常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导致的失业。由于难以避免的原因经济中总存在失业,实际失业率将随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变动,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下波动。

3长期问题与短期问题的分离与融合

3.1古典经济学侧重经济的长期问题。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试图解释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他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增长产生在资本积累及劳动分工的基础上,资本积累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并推动了劳动分工的发展,而劳动分工使得工人的生产率提高,从而提高社会总产出,进一步增加了资本积累。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经济自身能够迅速实现均衡,使得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他们接受了供给本身会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的逻辑:经济社会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因此政府不需要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

3.2凯恩斯侧重短期经济波动问题。凯恩斯有一句名言:“在长期,我们都死了”,这是针对古典经济学的“从长远看,市场最终会达到均衡”。他认为长期的观点无法指导当务之急,“古典学派的假设条件只适用于特殊情况,而不适用于一般实际生活中通常的情况……如果我们企图把古典理论应用于来自经验中的事实的话,它的教诲会把人们引入歧途,而且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认为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和就业,有效需求不足将会导致大规模失业和产能过剩,经济在短期内并不能迅速实现供求的均衡,主张政府采取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克服经济萧条和大规模失业。

3.3新古典综合派将长期与短期问题进行综合。二战后, 随着经济分析的不断发展和深化,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对凯恩斯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提出批判和质疑。新古典综合派为了弥补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理论之间的分歧,使凯恩斯的理论长期化和动态化,综合了各种经济波动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该学派实际上是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综合起来,主张采取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以避免经济波动从而达到充分就业。

3.4真实经济周期理论:长期与短期问题的融合。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主要是由意料之外的实际经济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宏观经济经常会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该理论认为技术冲击是最常见、最值得分析的造成经济周期的实际因素,并把技术冲击作为经济波动的根源。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试图将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的研究统一在同一个模型之中,并且认为决定经济波动的因素与长期增长的因素是相同的,既有总供给又有总需求,可以归结为供给特别是技术方面的冲击,因而不存在短期和长期之间的区分。经济周期不是短期经济对长期趋势的偏离,即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对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偏离,经济周期是经济趋势本身的变化,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卢锋.经济学原理(中国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44-48.

[2]杰佛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中文版).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5.

[3]胡佛.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55):78-86.

[4]布赖恩·斯诺登,霍华德·R·文.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2):27-28.

[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2-0074-01

猜你喜欢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四个相结合
基于案例分析法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探讨
大数据时代宏观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
面向港澳籍外招生教学中的案例应用
勤劳致富?
宏观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MBA宏观经济学[HT19.H]教学理念的多维视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