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宝成(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吧浪小学 青海西宁 810000)
小学数学有效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郭宝成(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吧浪小学 青海西宁 810000)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步构建了小学数学“有效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操作流程为:创情促学—角色定位—合作交流—猜测矫正—汇报点评—实践运用。其特点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把“想学”发展为“能学”、“会学”,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建立坚持学习的意志品质。研究和倡导小学数学的探究性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不仅感觉问题的存在,而且要能生成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是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教师不仅要重视自己“导”的思维设计,更要关注学生“学”的情感体验,给学生在教学内容和求知心理之间制造和谐的桥梁与纽带,激活学生敢于求根问底学习趋向,对于问题情景中所隐含的“问题”,学生在自主探究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教学总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取新知。学贵有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思考。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给以思维的方向。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较为熟悉并且能够理解的生活事例或数学素材,此时学生会产生疑问,并主动寻求问题出在哪里。两道题算式一样可计算结果不一样,尝试探究的欲望,并积极尝试探索,产生探索动力。
3.设计猜想,指导学法。数学猜想能力的培养有如下的策略:首先要积极鼓励,激发猜想;其二,情境激趣,诱发猜想;其三,观察思考,引导猜想;其四,授之以渔,自发猜想;其五,加强双基,促进猜想;其六,指导看书,理解猜想;其七,培养想象,引发猜想;其八,增强开放,面面猜想;其九,信息储备,探究猜想。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学法指导,由于小学生知识和经验有限,当遇到一个问题往往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时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索学习活动将无法进行下去。因此学生的探索学习活动,需要教师给予方法上的引导。教师的引导要有利于学生明确探索学习的目标,需要发挥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营造思考与探索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4.独立探究,获取新知。小学生的学习是富有个性的过程,要为学生创造独立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式要活泼生动。如:怎样计算水等液体的体积?软尺被剪掉了一截,你想知道剩下的这一段有多少,你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怎样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课堂上出现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猜一猜等方法的过程中,展现学生灵活的思维。请每位同学自己编题是课堂教学中最能打动学生的环节,学生用自己编的题作为全体同学共同研究的“新例题”,在“编题—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思路,反思自己的想法,合作学习,分享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同时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新知,得到提高。
1.教师的能力定位。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改变自己只重视传授知识的传统角色,教师在课堂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课堂中要给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究的时间。教师应给学生创造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和质疑,把教师当成朋友,把同学当成合作伙伴,善于倾听和交流。师生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彼此尊重、彼此合作,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是有价值的。
2.学生的心理定位。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关键是他们主体意识的形成,角色意识的形成。⑴自我意识。对学习具有主观能动性,对自己认真负责,能正确评价自我。⑵成就的意识。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具有寻求挑战学习任务的倾向性,对事物具有探究欲。⑶合作的意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需有更多的合作的、志同道合的关系。⑷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的意识。不同的学习目标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学生必须熟悉各种方法,并能从中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
1.探究性学习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使数学知识情境化、信息化、生活化,使得数学教学更与生活贴近,为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兴趣创造了很好的课堂环境,比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授课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学生自主参与面广,使得各类学生都有收获。2.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它的主旨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都有提高中学习数学,在自主探究数学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促进思维发展,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真正落实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展示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尊重和相信学生,为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掌握数学的思维策略,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活动的空间。通过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体验成功与挫折的舞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活动以及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独创见解,创设了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满足了学生求愉悦、求发展、求自信、求交流,求自尊的心理需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4.学会分享和合作。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大胆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合作交流中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控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自我评价和调节,培养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5.培养学科态度和科学道德。在课堂教学尝试探究学习过程中,合作探究活动贯穿始终,教师积极倡导自主性探究,目的在于汇报点评,增强应用意识。教师在其中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过程肯定会碰到各种问题和困难,要尽可能多的给学生交流的空间,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学生共同参与探究,共同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
一个真正充满自主探究的师生互动课堂,应使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这种能力需要我们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提高自己的引导艺术和方法。这样才能使探究性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自己需要的学习,更多的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真正解放教师,实现从“教会”到“会交”的转变。
10.19312/j.cnki.61-1499/c.2016.0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