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升级版

2016-02-25 09:45胡金波
群众 2016年2期
关键词:督导优质办学

胡金波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没有终点的旅行,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优质均衡是基本均衡的升级版。在基本均衡发展阶段,政府对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是重点。进入优质均衡发展阶段,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服务质量均衡是重点。因此,打造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升级版,早日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目标,须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研究先行,打造理念引领的升级版。提高质量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永恒主题,促进公平是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既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重视内涵提高,政策的制定、资源的配置、资金的安排须优先考虑并满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在教育权利公平、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规模均衡、结构均衡、制度均衡等宏观层面上,研究如何强化优质均衡发展的导向;在区域均衡、城乡均衡、学校均衡、群体均衡和硬件均衡、软件均衡等中观层面上,研究如何完善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在生源均衡、质量均衡、结果均衡、评价均衡等微观层面上,研究如何把握优质均衡发展的要求。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特色、更加规范、更有活力、更为认可、更可持续的教育,是破解在高普及率基础上保持高巩固率难度极大、在高成本基础上保持高投入约束极多、在高期待基础上保持高满意度任务极重的教育。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不仅以外在的相关公共教育产品的平等分配为追求,还以重视和尊重个体的权利为前提,避免对弱势个体造成排斥与歧视,理性地平衡个体偏向与社会依赖、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现实差异与理想均等之间的关系,克服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所依赖的条件、教育相关人员的利益趋向以及精神的内隐性、教育的长效性等给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所带来的实践障碍,畅通资源在区域内校际之间的均等配置、不同学校对这些资源的消化与转化、学校各自特色凸显和教育内涵提升的有效路径。

强化责任,打造政府负责的升级版。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首要是落实政府责任。一是政府有责,责无旁贷。推进优质均衡不能搞“一阵风”,切实克服“差不多”思想,坚持“持续抓”和“抓持续”相结合。各级政府只有充分认清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才能在资源配置、政策制定、宏观指导等方面自觉体现优质均衡的要求,多做雪中送炭,少搞锦上添花。二是政府负责,责重如山。推进优质均衡不能搞“一窝蜂”,有效摒弃“喘口气”想法,坚持“重点抓”和“抓重点”相结合。通过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落实好“三个增长”要求,不断增加义务教育投入。明确界定省市县三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的投入责任,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省级政府统筹力度。“统”的核心是聚焦“标准”,“筹”的关键是落脚“资金”。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优先用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三是政府尽责,责有所归。推进优质均衡不能搞“一头热”,主动变革“独行僧”思维,坚持“统筹抓”和“抓统筹”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管方向、管全局、管统筹、管基础建设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学校自主办学、依法办学、创新办学的主体作用,还要发挥社会各界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发展教育的助力作用,形成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强大合力。

完善法治,打造依法办学的升级版。首先,以法治的底线思维守本真。义务教育的底线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按义务教育发展规律办学,按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施教,按科学管理规律治校。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关键是以学生的生命存在为本、以学生的人格尊严为本、以奠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本。其次,以法治的权利思维保基本。以有教无类促进起点的公平,提供“免费”的教育;以因材施教促进过程的公平,提供“合适”的教育;以人尽其才促进结果的公平,提供“全面”的教育。再次,以法治的规则思维明边界。义务教育不是无所不能,中小学校不是无所不包,中小学老师不是无所不会,中小学校长不是无限责任,不能像抓经济那样抓义务教育,不能像办工厂那样办义务教育的学校,不能像管干部那样管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只有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才能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名学生。

激发活力,打造改革创新的升级版。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错综复杂,社会关注,做好不易,牵一发而动全身;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制约很多,群众关心,做优更难,稍不慎而误全局。打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升级版,必须以改革增动力,以创新激活力。敢闯敢试,加快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在坚持公办为主的前提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清除歧视性政策,公办民办一视同仁,只要依法办学就欢迎,只要合理投资就支持,只要办好学校就奖励,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敢破敢立,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管办分离,该管的一定管好,该放开的彻底放开,该下放的坚决下放。依法办学,扩大学校自主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让中小学校真正成为办学主体。敢作敢为,深化义务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引领,以合理的课程体系为载体,以发展性评价为导向,以优秀的教学团队为支撑,改革接受型学习,扩大研究型学习,增加体验型学习。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落实中考和高考制度改革的各项措施,完善质量评价,突出素质能力培养,不拘一格培育英才。

提升素质,打造队伍建设的升级版。迈向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其转型发展需要教育督导保驾、创新发展需要教育督导护航、特色发展需要教育督导给力。教育督导工作者作为一名“有情”之人,就要“为天地立心”;作为一名“有责”之人,就要“为生民立命”;作为一名“有识”之人,就要“为往圣继绝学”;作为一名“有为”之人,就要“为万世开太平”。作为“先生的先生”的教育督导工作者,应该“先受教育”。强化学习意识。让学习成为饥则进食、寒则添衣的自然需求,保持快乐学习的心态,提升善于学习的智慧,心存淡定学习的追求,加强创新学习的修炼。强化问题意识。既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敢于直面问题,既要善于理性研判问题,还要敢于果敢解决问题。使“瞄着问题去”成为习惯、“追着问题走”成为常规,碰到难题敢于触及,遇到矛盾主动解决,想方设法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职责范围之内。强化本领意识。有督无导则空,有导无督则松,不督不导则崩。督导有机结合,既是要求,也是本领。只有“督”得准,才能“导”有力。督导的本领来自于对督导规律的深刻认识、对相关政策法规的深度把握、对教育教学本质的深层理解、对工作对象的深切关怀。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教育崇高而美好的理想。马克思在《资本论》的法文版序言和跋中说道:“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让我们携起手来,不畏艰苦,为早日到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光辉的顶点”而努力前行。□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张 宁

猜你喜欢
督导优质办学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